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玉米施氮量-光合产物-产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曾勰婷 彭正萍 彭云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8-104,共7页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其最终产量与吐丝期穗的发育密切相关,而玉米穗发育受到土壤水分、氮素和其他养分营养调控。但是,不同施氮水平下,玉米幼穗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如何变化,怎样影响产量及其构成因子,至今还缺乏综合分析。该研究通过2 ...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其最终产量与吐丝期穗的发育密切相关,而玉米穗发育受到土壤水分、氮素和其他养分营养调控。但是,不同施氮水平下,玉米幼穗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如何变化,怎样影响产量及其构成因子,至今还缺乏综合分析。该研究通过2 a的田间试验,比较了3个施氮处理下(0,150和300 kg/hm2,以N计),玉米吐丝期幼穗中葡萄糖、果糖、蔗糖和淀粉含量的差异,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综合分析它们与2个重要的产量构成因子穗粒数和穗粒质量,以及最终产量的关系。结果发现,施氮显著增加了籽粒产量、穗粒数和百粒质量。在吐丝期,氮肥施用提高了幼穗干质量和穗轴上的小花原基数。同时,玉米幼穗中的葡萄糖和果糖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而蔗糖和淀粉含量随施氮量增加呈下降趋势。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果显示,在不同氮水平处理下,穗粒数和百粒质量能够解释产量变异的91%,其中,穗粒数对最终产量的影响较大,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66,而百粒质量对产量的路径系数只有0.34。同时,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显著影响穗粒数和百粒质量,分别解释二者变异的82%和59%。其中,单糖(葡萄糖和果糖之和)对二者的影响大致相同,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47和0.52;而淀粉主要影响了穗粒数,路径系数为-0.51;相对而言,对百粒质量的影响较小,路径系数为-0.31。蔗糖含量对穗粒数和百粒质量都没有显著影响。综上,玉米吐丝期幼穗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受到土壤氮素有效性的影响,并对玉米最终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该研究对揭示玉米产量形成对施氮的响应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蔗糖 淀粉 可溶性蛋白 穗粒数 百粒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玉米不同生育期叶片和冠层含水量的遥感反演 被引量:8
2
作者 刘二华 周广胜 +1 位作者 周莉 张峰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2-62,共11页
高光谱遥感技术监测作物含水量是了解作物生长状况的重要技术。为实现夏玉米不同生育期叶片和冠层含水量的快速、精细化、无损监测,本文基于2014年和2015年的6-10月华北夏玉米不同生育期不同灌水量干旱模拟试验数据构建了植被水分指数(W... 高光谱遥感技术监测作物含水量是了解作物生长状况的重要技术。为实现夏玉米不同生育期叶片和冠层含水量的快速、精细化、无损监测,本文基于2014年和2015年的6-10月华北夏玉米不同生育期不同灌水量干旱模拟试验数据构建了植被水分指数(WI,MSI,GVWI)、复比指数(WNV和WCG)和红边反射率曲线面积(Darea)的夏玉米冠层等效水厚度(EWTC)和叶片可燃物含水量(FMC)的反演模型。结果表明:6个指标反演夏玉米三叶期的EWTC模型均未达到0.05显著性水平,三叶期后各指标反演EWTC模型均达到0.01的显著性水平,且总体而言模型精度从高到低为抽雄期、拔节期、灌浆期、成熟期和七叶期。6个指标反演七叶期和拔节期的FMC均达到0.01显著性水平。因此,同一光谱指标反演夏玉米不同生育期叶片和冠层含水量的精度差异较大。光谱指标反演夏玉米叶片和冠层含水量指标的精度与夏玉米生育期有很大关系,进而提出了夏玉米不同生育期含水量反演模型。研究结果可为准确模拟夏玉米不同生育期含水量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夏玉米 植被水分指数 复比指数 不同生育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优化施氮高产高效生理机制 被引量:5
3
作者 杨华 祁生林 彭云峰 《农业工程》 2016年第2期127-129,109,共4页
缺氮降低玉米产量;过量施氮并不能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反而降低氮素利用效率,并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合理施氮能够保证玉米不同生育期充足的氮素吸收,有利于最大产量的获得。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不同供氮水平影响玉米形态和生理过程... 缺氮降低玉米产量;过量施氮并不能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反而降低氮素利用效率,并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合理施氮能够保证玉米不同生育期充足的氮素吸收,有利于最大产量的获得。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不同供氮水平影响玉米形态和生理过程的研究,从根系发育、叶片形态和光合作用以及穗发育的角度探讨缺氮减产、过量供氮不能增产的原因,以期为合理的玉米氮肥管理以及氮高效玉米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施氮 玉米 根系 光合作用 穗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