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组学时代下植物—传粉者互作的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逸
林瀚
+4 位作者
韩晓文
兰思仁
刘仲健
罗毅波
马晓开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41-649,共9页
植物—传粉者互作对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和农业经济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它是自然界中进化与生态理论研究的理想模型.由于植物—传粉者互作机制涉及面广、尺度难以把握等因素,该领域的研究面临重重挑战.伴随着高通量技术革命性的发展,生命科...
植物—传粉者互作对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和农业经济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它是自然界中进化与生态理论研究的理想模型.由于植物—传粉者互作机制涉及面广、尺度难以把握等因素,该领域的研究面临重重挑战.伴随着高通量技术革命性的发展,生命科学进入了解译海量多元数据的组学时代,这为植物—传粉者互作的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平台.目前,组学在植物—传粉者互作研究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花性状遗传基础与生殖隔离、传粉者化学感受、传粉者学习记忆、植物—传粉者化学交流、植物—传粉者系统发育及多样性等方面.这些领域的研究为全面揭示植物—传粉者生命活动中相关功能基因、系统发生、进化轨迹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奠定了基础.未来,我们期望通过组学技术从更深层次上了解植物—传粉者互作关系,从而解答一些长期存在的进化生物学和生态学基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传粉者互作
组学
功能基因
遗传基础
系统发生
进化轨迹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组学时代下植物—传粉者互作的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逸
林瀚
韩晓文
兰思仁
刘仲健
罗毅波
马晓开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兰科
植物
保护与利用
国家
林业与草原局
重点
实验室
/海峡联合
研究
院基因组与生物技术
研究
中心/园艺
学院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
大学
出处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41-649,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31700199)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项目(2018J01606)
福州市市级科技计划项目(2017-G-88)
文摘
植物—传粉者互作对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和农业经济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它是自然界中进化与生态理论研究的理想模型.由于植物—传粉者互作机制涉及面广、尺度难以把握等因素,该领域的研究面临重重挑战.伴随着高通量技术革命性的发展,生命科学进入了解译海量多元数据的组学时代,这为植物—传粉者互作的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平台.目前,组学在植物—传粉者互作研究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花性状遗传基础与生殖隔离、传粉者化学感受、传粉者学习记忆、植物—传粉者化学交流、植物—传粉者系统发育及多样性等方面.这些领域的研究为全面揭示植物—传粉者生命活动中相关功能基因、系统发生、进化轨迹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奠定了基础.未来,我们期望通过组学技术从更深层次上了解植物—传粉者互作关系,从而解答一些长期存在的进化生物学和生态学基本问题.
关键词
植物-传粉者互作
组学
功能基因
遗传基础
系统发生
进化轨迹
生物多样性
Keywords
plant-pollinator interaction
omics
functional gene
genetic base
phylogeny
evolutionary trajectory
biodiversity
分类号
Q948.12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组学时代下植物—传粉者互作的研究
刘逸
林瀚
韩晓文
兰思仁
刘仲健
罗毅波
马晓开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