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濒危植物合欢盆距兰种群和群落特征及保育策略
1
作者
吴齐
邓小祥
+8 位作者
亓秀金
吕浩
朱路
禹瑞敏
王秋月
陈远
周满
程瑾
罗毅波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5年第3期154-167,共14页
合欢盆距兰(Gastrochilusrantabunensis)是中国特有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其已知种群均分布于人为干扰频繁的森林边缘,生境破碎化严重。为科学有效地推进其保育工作,通过野外调查系统解析了合欢盆距兰的生境特点、附生特性及群落特征。结...
合欢盆距兰(Gastrochilusrantabunensis)是中国特有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其已知种群均分布于人为干扰频繁的森林边缘,生境破碎化严重。为科学有效地推进其保育工作,通过野外调查系统解析了合欢盆距兰的生境特点、附生特性及群落特征。结果表明湖南省新宁县和会同县共有6个合欢盆距兰种群,种群间个体数量差异显著,总个体数约700株。各种群均位于居民区附近的森林边缘区域,种群分布范围小,且部分生境开始退化。合欢盆距兰的主要宿主为黄连木,其分布模式受宿主落叶性和健康状况影响,附生高度与宿主高度和胸径呈正相关;群落间物种相似度较低,但包含部分共有种。合欢盆距兰偏好沿水渠或溪流的森林边缘生境,可能是其适应研究区域内气候的特殊策略。人为干扰可能有助于创造合欢盆距兰适宜的生境,但持续性干扰可能产生胁迫。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建议通过异交授粉结合种子无菌萌发技术扩繁幼苗并回归原生境,以提升种群遗传多样性和维持种群规模;以国家公园或自然保护区中利于长期监测的临水森林边缘生境为试点,优先选择黄连木为宿主实施迁地保护和回归;同时需建立长期监测体系,通过保护小区设立、生境维护以及科普教育等措施系统推进合欢盆距兰的保护工作。研究能够为以单一物种为保护对象的保护小区建设提供实践方针,并为其他极小种群物种的生态恢复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小种群
合欢盆距兰
种群调查
附生
森林边缘
保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熊蜂在油茶园中的访花行为与授粉效果
被引量:
2
2
作者
朱兴赛
袁斌
+4 位作者
袁德义
胡福良
苏晓玲
范晓明
罗毅波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1-320,共10页
【目的】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为严格的异花授粉植物,结实高度依赖昆虫传粉,由于人类活动破坏了传粉昆虫的适宜栖息地,油茶传粉昆虫日益减少,给油茶带来了严重的授粉危机。地熊蜂Bombus terrestris为多种植物的优势传粉者,但对地熊蜂...
【目的】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为严格的异花授粉植物,结实高度依赖昆虫传粉,由于人类活动破坏了传粉昆虫的适宜栖息地,油茶传粉昆虫日益减少,给油茶带来了严重的授粉危机。地熊蜂Bombus terrestris为多种植物的优势传粉者,但对地熊蜂在油茶上的传粉有效性及传粉效率等方面知之甚少。本研究旨在明确在油茶园中引入地熊蜂对传粉的有效性,综合评估地熊蜂在油茶授粉中的潜力,为解决油茶低产难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在油茶园中引入地熊蜂,采用田间观察和实验室测定,系统地研究地熊蜂成年工蜂的日活动规律、访花行为、访花密度、访花频率、体表携粉量、花粉柱头落置量和坐果率,系统地评价地熊蜂对油茶的授粉效果。【结果】在油茶开花期内,地熊蜂成年工蜂积极访花,其日活动呈双峰规律,并在温度14℃和相对湿度70%时表现最为积极;地熊蜂是油茶的有效传粉者,平均每次访花可落置(872.92±272.73)粒花粉;地熊蜂工蜂成虫可以在巢门前后35 m的范围内进行采集活动,在此范围内的油茶坐果率可以提高10%~27%不等。【结论】地熊蜂可以为油茶提供优质授粉服务,显著提高油茶坐果率,引入地熊蜂为油茶授粉是促进油茶结实的有效措施。本研究为油茶园花期内传粉者的人工引入和管理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关键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地熊蜂
访花行为
授粉效益
坐果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睡莲种质花粉形态特征
3
作者
尹丹丹
魏豪辉
吴倩
《植物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7-298,共12页
为探讨睡莲属(Nymphaea)花粉形态特征及其在分类学的意义,以睡莲属5个亚属和2个跨亚属共113个种或品种花粉为材料,使用扫描电镜对其花粉形态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1)睡莲属植物花粉粒均为单粒,辐射对称,中等大小(10.05~37.04)μm...
为探讨睡莲属(Nymphaea)花粉形态特征及其在分类学的意义,以睡莲属5个亚属和2个跨亚属共113个种或品种花粉为材料,使用扫描电镜对其花粉形态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1)睡莲属植物花粉粒均为单粒,辐射对称,中等大小(10.05~37.04)μm×(21.96~64.83)μm。(2)86份睡莲花粉萌发沟为赤道环槽,23份为远极环槽,4份为远极单槽。(3)花粉外壁纹饰包括平滑型、微疣、粗糙型、瘤状和棒状纹饰型、具小窝型。(4)113份睡莲种质共聚为5个类群,其中广温带亚属萌发沟以远极环槽为主,外壁纹饰以瘤状和棒状为主,可以区别于其他亚属。研究认为,睡莲属不同亚属和跨亚属植物花粉大小、萌发沟类型、外壁纹饰存在一定差异,可以作为分类的辅助参考指标,为睡莲种质亲缘关系及系统发育研究提供孢粉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莲属
花粉微形态
扫描电镜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濒危植物合欢盆距兰种群和群落特征及保育策略
1
作者
吴齐
邓小祥
亓秀金
吕浩
朱路
禹瑞敏
王秋月
陈远
周满
程瑾
罗毅波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
科学
与技术
学院
湖南省新宁县林业局
湖南省
植物
园
新宁县舜皇山国有林场
湖南崀山恒源国际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多样性与特色经济作物全国重点实验室
出处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5年第3期154-167,共1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课题(2022YFF1301401)
湖南省中央预算内基建资金极小种群野生动植物资源拯救项目(2021年—2025年)。
文摘
合欢盆距兰(Gastrochilusrantabunensis)是中国特有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其已知种群均分布于人为干扰频繁的森林边缘,生境破碎化严重。为科学有效地推进其保育工作,通过野外调查系统解析了合欢盆距兰的生境特点、附生特性及群落特征。结果表明湖南省新宁县和会同县共有6个合欢盆距兰种群,种群间个体数量差异显著,总个体数约700株。各种群均位于居民区附近的森林边缘区域,种群分布范围小,且部分生境开始退化。合欢盆距兰的主要宿主为黄连木,其分布模式受宿主落叶性和健康状况影响,附生高度与宿主高度和胸径呈正相关;群落间物种相似度较低,但包含部分共有种。合欢盆距兰偏好沿水渠或溪流的森林边缘生境,可能是其适应研究区域内气候的特殊策略。人为干扰可能有助于创造合欢盆距兰适宜的生境,但持续性干扰可能产生胁迫。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建议通过异交授粉结合种子无菌萌发技术扩繁幼苗并回归原生境,以提升种群遗传多样性和维持种群规模;以国家公园或自然保护区中利于长期监测的临水森林边缘生境为试点,优先选择黄连木为宿主实施迁地保护和回归;同时需建立长期监测体系,通过保护小区设立、生境维护以及科普教育等措施系统推进合欢盆距兰的保护工作。研究能够为以单一物种为保护对象的保护小区建设提供实践方针,并为其他极小种群物种的生态恢复策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极小种群
合欢盆距兰
种群调查
附生
森林边缘
保护策略
Keywords
plant species with extremely small population
Gastrochilus rantabunensis
population investigation
epiphytes
forest edges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熊蜂在油茶园中的访花行为与授粉效果
被引量:
2
2
作者
朱兴赛
袁斌
袁德义
胡福良
苏晓玲
范晓明
罗毅波
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
学院
浙江大学动物
科学
学院
金华市农业
科学
研究
院
中国科学院
植物
研究所
出处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1-320,共10页
基金
高品质油茶新品种选育与超临界萃取加工关键技术(2024NK1020)。
文摘
【目的】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为严格的异花授粉植物,结实高度依赖昆虫传粉,由于人类活动破坏了传粉昆虫的适宜栖息地,油茶传粉昆虫日益减少,给油茶带来了严重的授粉危机。地熊蜂Bombus terrestris为多种植物的优势传粉者,但对地熊蜂在油茶上的传粉有效性及传粉效率等方面知之甚少。本研究旨在明确在油茶园中引入地熊蜂对传粉的有效性,综合评估地熊蜂在油茶授粉中的潜力,为解决油茶低产难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在油茶园中引入地熊蜂,采用田间观察和实验室测定,系统地研究地熊蜂成年工蜂的日活动规律、访花行为、访花密度、访花频率、体表携粉量、花粉柱头落置量和坐果率,系统地评价地熊蜂对油茶的授粉效果。【结果】在油茶开花期内,地熊蜂成年工蜂积极访花,其日活动呈双峰规律,并在温度14℃和相对湿度70%时表现最为积极;地熊蜂是油茶的有效传粉者,平均每次访花可落置(872.92±272.73)粒花粉;地熊蜂工蜂成虫可以在巢门前后35 m的范围内进行采集活动,在此范围内的油茶坐果率可以提高10%~27%不等。【结论】地熊蜂可以为油茶提供优质授粉服务,显著提高油茶坐果率,引入地熊蜂为油茶授粉是促进油茶结实的有效措施。本研究为油茶园花期内传粉者的人工引入和管理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关键的数据支撑。
关键词
油茶
地熊蜂
访花行为
授粉效益
坐果率
Keywords
Camellia oleifera
Bombus terrestris
flower visiting behavior
pollination efficiency
fruit setting rate
分类号
Q968 [生物学—昆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睡莲种质花粉形态特征
3
作者
尹丹丹
魏豪辉
吴倩
机构
中国
林业
科学
研究
院林木遗传育种
全国
重点
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多样性与特色经济作物全国重点实验室
国家
植物
园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
学院
出处
《植物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7-298,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02413)
中国科学院战略生物资源能力建设项目(KFJ-BRP-017-44)。
文摘
为探讨睡莲属(Nymphaea)花粉形态特征及其在分类学的意义,以睡莲属5个亚属和2个跨亚属共113个种或品种花粉为材料,使用扫描电镜对其花粉形态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1)睡莲属植物花粉粒均为单粒,辐射对称,中等大小(10.05~37.04)μm×(21.96~64.83)μm。(2)86份睡莲花粉萌发沟为赤道环槽,23份为远极环槽,4份为远极单槽。(3)花粉外壁纹饰包括平滑型、微疣、粗糙型、瘤状和棒状纹饰型、具小窝型。(4)113份睡莲种质共聚为5个类群,其中广温带亚属萌发沟以远极环槽为主,外壁纹饰以瘤状和棒状为主,可以区别于其他亚属。研究认为,睡莲属不同亚属和跨亚属植物花粉大小、萌发沟类型、外壁纹饰存在一定差异,可以作为分类的辅助参考指标,为睡莲种质亲缘关系及系统发育研究提供孢粉学依据。
关键词
睡莲属
花粉微形态
扫描电镜
聚类分析
Keywords
Nymphaea
pollen micromorpholog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cluster analysis
分类号
S683.32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濒危植物合欢盆距兰种群和群落特征及保育策略
吴齐
邓小祥
亓秀金
吕浩
朱路
禹瑞敏
王秋月
陈远
周满
程瑾
罗毅波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地熊蜂在油茶园中的访花行为与授粉效果
朱兴赛
袁斌
袁德义
胡福良
苏晓玲
范晓明
罗毅波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睡莲种质花粉形态特征
尹丹丹
魏豪辉
吴倩
《植物研究》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