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毛乌素沙地气候因素对沙尘暴频率影响作用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
28
1
作者
黄富祥
张新时
徐永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875-1884,共10页
沙尘暴是一种强烈的风蚀输沙形式 ,是造成流沙蔓延和土地沙化最重要、最直接的作用过程之一。借鉴国际上最新的研究进展 ,建立了适合毛乌素沙地气候特征的定量模型 ,比较深入地考察了毛乌素沙地的气候因素对沙尘暴频率的影响作用 ,利用...
沙尘暴是一种强烈的风蚀输沙形式 ,是造成流沙蔓延和土地沙化最重要、最直接的作用过程之一。借鉴国际上最新的研究进展 ,建立了适合毛乌素沙地气候特征的定量模型 ,比较深入地考察了毛乌素沙地的气候因素对沙尘暴频率的影响作用 ,利用沙地位于不同方位的 6个气象台站多年气候记录资料 ,分别计算了各月气候对沙尘暴频率的影响作用指数 ,分别对 6个气象台站各月沙尘暴频率进行回归 ,并利用气候影响指数对沙尘暴频率进行了拟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沙尘暴频率
气候指数
土壤湿润度
Thornthwatie
P-E指数
气候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态学视角下的草地载畜量概念
被引量:
43
2
作者
黄富祥
高琼
赵世勇
《草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48-57,共10页
从防止草地土壤侵蚀这个全新的视角出发 ,对草地载畜量的确定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讨。首先讨论了牲畜放牧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对草地土壤侵蚀的影响 ,接着就风蚀和水蚀这两种干旱半干旱区草地最重要最常见的土壤侵蚀方式 ,探讨了植...
从防止草地土壤侵蚀这个全新的视角出发 ,对草地载畜量的确定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讨。首先讨论了牲畜放牧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对草地土壤侵蚀的影响 ,接着就风蚀和水蚀这两种干旱半干旱区草地最重要最常见的土壤侵蚀方式 ,探讨了植被有效覆盖度的确定 ,并在此基础上 ,给出了牧草可采食率和载畜量的确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载畜量
植被有效覆盖度
牧草可采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田山常绿阔叶林木本植物与生境的相关性
被引量:
23
3
作者
宫贵权
程积民
+2 位作者
米湘成
陈声文
方腾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7年第3期79-83,共5页
用来解释物种丰富的热带雨林物种共存机制的生态位理论和中性理论已经引起了生态学家广泛的关注,而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物种共存机制及物种多样性维持的研究很少。笔者采用卡方检验和典范对应分析方法,对古田山典型常绿阔叶林24 hm2样地...
用来解释物种丰富的热带雨林物种共存机制的生态位理论和中性理论已经引起了生态学家广泛的关注,而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物种共存机制及物种多样性维持的研究很少。笔者采用卡方检验和典范对应分析方法,对古田山典型常绿阔叶林24 hm2样地中胸径不小于10 mm、个体数大于18的106种木本植物与平均海拔、坡度和凸度3个小地形生境指标进行生境关联分析。卡方检验结果表明,106种木本植物中,84种(79%)至少与一种生境显著相关(P<0.05);CCA及随机化排列测验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物种的分布受生境因子限制;因此,古田山24 hm2样地木本植物的分布与生境显著相关,生境特化是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在局域尺度上木本植物多样性维持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物种共存
生态位理论
中性理论
常绿阔叶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城镇建设的生态经济学意义及其特点
被引量:
5
4
作者
孔正红
张新时
+1 位作者
张科利
宋轩
《农村生态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5-79,共5页
论述了小城镇建设与区域小流域治理之间的相互关系,阐明了小城镇建设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生态经济学意义,即发展小城镇,不仅能促进和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有利于小流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而且还将大大提高流域...
论述了小城镇建设与区域小流域治理之间的相互关系,阐明了小城镇建设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生态经济学意义,即发展小城镇,不仅能促进和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有利于小流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而且还将大大提高流域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强流域与外部的经济活动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进一步讨论了黄土丘陵沟壑区小城镇建设的特点:以小流域为基础的小城镇建设呈"袖珍型"发展状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加工业和制造业为主;建设中心城镇,加强区域小城镇之间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沟壑区
小城镇建设
退耕还林(草)
小流域
产业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碱化草地群落恢复演替空间格局动态分析
被引量:
11
5
作者
辛晓平
徐斌
+2 位作者
王秀山
杨正宇
高琼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77-882,T001,共7页
对松嫩平原碱化草地 1 989年开始围栏封育的 1 hm2样地 9a间的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 1 )不同物种斑块空间格局动态不同 ,在恢复演替各个阶段中的地位与作用也不同。 ( 2 )结论基本上支持了斑块化 -稳定性假说。
关键词
恢复演替
空间格局
动态
分形分析
碱化草地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毛乌素沙地不同防风材料降低风速效应的比较
被引量:
41
6
作者
黄富祥
高琼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7-30,38,共5页
在干旱半干旱区植被生态建设过程中 ,需要进行决策并经常引起争论的问题是 ,应该选择哪种类型植被 ,才能获得最大的防风效应。为比较不同防风材料降低风速效应的差异 ,在春季大风天气 ,选取毛乌素沙地 5种常见的灌草乔植物和 2种常见的...
在干旱半干旱区植被生态建设过程中 ,需要进行决策并经常引起争论的问题是 ,应该选择哪种类型植被 ,才能获得最大的防风效应。为比较不同防风材料降低风速效应的差异 ,在春季大风天气 ,选取毛乌素沙地 5种常见的灌草乔植物和 2种常见的人工防风材料栅格沙障和栅栏 ,进行防风性能野外实地观测。分析结果表明 ,几种防风材料降低风速性能从大到小的次序为 :沙蒿 >芨芨草 >杨柴和牛心朴子 >沙障 >栅栏 >旱柳 ,沙蒿性能最好 ,降低风速比率达到 0 .49,旱柳性能最差 ,近似为 0 ;就乔、灌、草植被类型而言 ,防风效应的一般次序为 :灌木 >草本 >乔木。据此认为 ,干旱半干旱区植被生态建设中 ,坚持以灌木和草本植物为主的原则 ,才能提高有效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取得较好的环保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风材料
降低风速比率
风速廓线方程
毛乌素沙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塞纸坊沟流域草地资源利用空间结构及其畜牧业发展潜力
被引量:
5
7
作者
孔正红
张新时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46-250,共5页
黄土丘陵沟壑区是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经济发展十分落后的地区。随着国家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实施,给区域天然草地的恢复与重建以及人工草地的发展带来了契机。种草养畜以其环境亲和特点,以及稳定的生产和较高的产品商品率,在黄土...
黄土丘陵沟壑区是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经济发展十分落后的地区。随着国家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实施,给区域天然草地的恢复与重建以及人工草地的发展带来了契机。种草养畜以其环境亲和特点,以及稳定的生产和较高的产品商品率,在黄土丘陵沟壑区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试以安塞纸坊沟流域为例,通过航片解译分析流域土地利用现状。结合流域地形特点、生态生产特征和流域社会经济调查,通过GIS空间分析,划分流域生态生产区。讨论其功能和资源利用特点,以此提出流域草地资源利用的空间结构。依据利用程度,将其划分为高效人工草地带,农草、林草间轮作草地带以及天然轮牧草地带三种利用模式。根据不同利用带生物产量,计算最大载畜量,以期为流域环境保护、未来畜牧业发展及区域治理提供可靠依据和具体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学
草地资源
安塞纸坊沟流域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结构
最大载畜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典型草原百里香-本氏针茅草地地上生物量对气候响应动态回归分析
被引量:
38
8
作者
黄富祥
高琼
+1 位作者
傅德山
刘振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339-1346,共8页
在对鄂尔多斯高原典型草原百里香 -本氏针茅 (Thymusmongolicus-Stipa bungeana)群落地上生物量进行 7a逐月定位观测基础上 ,利用多元回归方法 ,逐月建立生物量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研究表明 :(1 )不同气候因子在植物不同生...
在对鄂尔多斯高原典型草原百里香 -本氏针茅 (Thymusmongolicus-Stipa bungeana)群落地上生物量进行 7a逐月定位观测基础上 ,利用多元回归方法 ,逐月建立生物量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研究表明 :(1 )不同气候因子在植物不同生长阶段产生不同影响 ,光照时数只在 5月份 ,平均气温只在 6月份对植物产生显著影响 ,在其他月份都不是重要影响因子 ,而降水量则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都是重要因子 ;(2 )同一气候因子在植物生长不同阶段上的影响作用也可不同 ,降水量在生长季各月都是重要影响因子 ,但重要性存在差异 ,重要程度依次是 5 >6>7月份 ;(3 )植物进入枯凋期后 ,9和 1 0月份的生物量只与 8月份生物量峰值有关 ,各气候因子不对其产生影响 ;(4 )在生长季中各月地上生物量都与上月生物量密切相关 ,说明生长的连续性对地上生物量的积累是重要的。应用逐月回归模型对降水量充裕、平均和偏少 3种水分条件 ,各月地上生物量的波动范围进行了估计。采用的逐月回归建模方法是对传统的累积因子建模方法的改进 ,为了比较这两种方法的差异 ,用 8月份生物量作为植物生物量峰值 ,对生长季节 5~ 8份月气候因子的累积量进行回归 ,建立了生物量对累积气候因子的回归模型 ,并将结果与逐月回归结果进行对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里香-本氏针茅群落
地上生物量
气候因子
逐步回归方法
偏相关系数
内蒙古
草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毛乌素沙地气候因素对沙尘暴频率影响作用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
28
1
作者
黄富祥
张新时
徐永福
机构
中国科学院
植物
研究所
植被
数量
生态
开放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
大气物理
研究所
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
实验室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875-1884,共10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王宽诚博士后奖励基金
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资助项目
文摘
沙尘暴是一种强烈的风蚀输沙形式 ,是造成流沙蔓延和土地沙化最重要、最直接的作用过程之一。借鉴国际上最新的研究进展 ,建立了适合毛乌素沙地气候特征的定量模型 ,比较深入地考察了毛乌素沙地的气候因素对沙尘暴频率的影响作用 ,利用沙地位于不同方位的 6个气象台站多年气候记录资料 ,分别计算了各月气候对沙尘暴频率的影响作用指数 ,分别对 6个气象台站各月沙尘暴频率进行回归 ,并利用气候影响指数对沙尘暴频率进行了拟合 。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沙尘暴频率
气候指数
土壤湿润度
Thornthwatie
P-E指数
气候因素
Keywords
Mu Us Sandland
dust storm frequency
climate index
thornthwaite index of soil moisture
分类号
P445.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态学视角下的草地载畜量概念
被引量:
43
2
作者
黄富祥
高琼
赵世勇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数量生态开放实验室
出处
《草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48-57,共10页
文摘
从防止草地土壤侵蚀这个全新的视角出发 ,对草地载畜量的确定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讨。首先讨论了牲畜放牧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对草地土壤侵蚀的影响 ,接着就风蚀和水蚀这两种干旱半干旱区草地最重要最常见的土壤侵蚀方式 ,探讨了植被有效覆盖度的确定 ,并在此基础上 ,给出了牧草可采食率和载畜量的确定方法。
关键词
草地载畜量
植被有效覆盖度
牧草可采食率
Keywords
carrying capacity
effective vegetation coverage
rate of edible forages
adequate rate of utilization of grassland forages
分类号
S812-05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田山常绿阔叶林木本植物与生境的相关性
被引量:
23
3
作者
宫贵权
程积民
米湘成
陈声文
方腾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
学院
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水土保持
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植物
研究所
植被
数量
生态
开放实验室
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7年第3期79-83,共5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专项基金"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建设"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知识创新领域前沿项目(SW04103)
文摘
用来解释物种丰富的热带雨林物种共存机制的生态位理论和中性理论已经引起了生态学家广泛的关注,而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物种共存机制及物种多样性维持的研究很少。笔者采用卡方检验和典范对应分析方法,对古田山典型常绿阔叶林24 hm2样地中胸径不小于10 mm、个体数大于18的106种木本植物与平均海拔、坡度和凸度3个小地形生境指标进行生境关联分析。卡方检验结果表明,106种木本植物中,84种(79%)至少与一种生境显著相关(P<0.05);CCA及随机化排列测验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物种的分布受生境因子限制;因此,古田山24 hm2样地木本植物的分布与生境显著相关,生境特化是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在局域尺度上木本植物多样性维持的主要机制。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物种共存
生态位理论
中性理论
常绿阔叶林
Keywords
biodiversity
species coexistence
niche theory
neutral theory
broad-leaved evergreen forest
分类号
S718.54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城镇建设的生态经济学意义及其特点
被引量:
5
4
作者
孔正红
张新时
张科利
宋轩
机构
中国科学院
植物
研究所
植被
数量
生态
开放实验室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
科学
研究所
郑州大学环境与水利
学院
出处
《农村生态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5-79,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B2000018600-07)
文摘
论述了小城镇建设与区域小流域治理之间的相互关系,阐明了小城镇建设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生态经济学意义,即发展小城镇,不仅能促进和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有利于小流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而且还将大大提高流域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强流域与外部的经济活动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进一步讨论了黄土丘陵沟壑区小城镇建设的特点:以小流域为基础的小城镇建设呈"袖珍型"发展状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加工业和制造业为主;建设中心城镇,加强区域小城镇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
黄土丘陵沟壑区
小城镇建设
退耕还林(草)
小流域
产业结构调整
Keywords
hilly gullied Loess Plateau
town construction
grain for green act
subwatershed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分类号
F062.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碱化草地群落恢复演替空间格局动态分析
被引量:
11
5
作者
辛晓平
徐斌
王秀山
杨正宇
高琼
机构
中国
农业
科学院
资源区划
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植物
研究所
植被
数量
生态
开放实验室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77-882,T00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重大基金!( No.3 9899870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 No.G2 0 0 0 0 1 860 1 )
文摘
对松嫩平原碱化草地 1 989年开始围栏封育的 1 hm2样地 9a间的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 1 )不同物种斑块空间格局动态不同 ,在恢复演替各个阶段中的地位与作用也不同。 ( 2 )结论基本上支持了斑块化 -稳定性假说。
关键词
恢复演替
空间格局
动态
分形分析
碱化草地群落
Keywords
restoration succession
spatial pattern
dynamics
fractal anaysis
分类号
Q948.15 [生物学—植物学]
S812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毛乌素沙地不同防风材料降低风速效应的比较
被引量:
41
6
作者
黄富祥
高琼
机构
中国科学院
植物
研究所
植被
数量
生态
开放实验室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7-30,38,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 3 972 5 0 0 6)
文摘
在干旱半干旱区植被生态建设过程中 ,需要进行决策并经常引起争论的问题是 ,应该选择哪种类型植被 ,才能获得最大的防风效应。为比较不同防风材料降低风速效应的差异 ,在春季大风天气 ,选取毛乌素沙地 5种常见的灌草乔植物和 2种常见的人工防风材料栅格沙障和栅栏 ,进行防风性能野外实地观测。分析结果表明 ,几种防风材料降低风速性能从大到小的次序为 :沙蒿 >芨芨草 >杨柴和牛心朴子 >沙障 >栅栏 >旱柳 ,沙蒿性能最好 ,降低风速比率达到 0 .49,旱柳性能最差 ,近似为 0 ;就乔、灌、草植被类型而言 ,防风效应的一般次序为 :灌木 >草本 >乔木。据此认为 ,干旱半干旱区植被生态建设中 ,坚持以灌木和草本植物为主的原则 ,才能提高有效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取得较好的环保效益。
关键词
防风材料
降低风速比率
风速廓线方程
毛乌素沙地
Keywords
windproof materials
ratio of reducing wind velocity
equation of wind velocity profile
分类号
S288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S15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塞纸坊沟流域草地资源利用空间结构及其畜牧业发展潜力
被引量:
5
7
作者
孔正红
张新时
机构
中国科学院
植物
研究所
植被
数量
生态
开放实验室
出处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46-250,共5页
基金
国家"973"项目"草地与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重建机理及优化生态-生产范式"(GB2000018600-07)资助
文摘
黄土丘陵沟壑区是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经济发展十分落后的地区。随着国家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实施,给区域天然草地的恢复与重建以及人工草地的发展带来了契机。种草养畜以其环境亲和特点,以及稳定的生产和较高的产品商品率,在黄土丘陵沟壑区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试以安塞纸坊沟流域为例,通过航片解译分析流域土地利用现状。结合流域地形特点、生态生产特征和流域社会经济调查,通过GIS空间分析,划分流域生态生产区。讨论其功能和资源利用特点,以此提出流域草地资源利用的空间结构。依据利用程度,将其划分为高效人工草地带,农草、林草间轮作草地带以及天然轮牧草地带三种利用模式。根据不同利用带生物产量,计算最大载畜量,以期为流域环境保护、未来畜牧业发展及区域治理提供可靠依据和具体参考。
关键词
草原学
草地资源
安塞纸坊沟流域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结构
最大载畜量
Keywords
Grassland science
Pasture resources
Zhifanggou Watershed of Ansai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Spatial structure
Maximum Carrying capacity
分类号
S812.8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典型草原百里香-本氏针茅草地地上生物量对气候响应动态回归分析
被引量:
38
8
作者
黄富祥
高琼
傅德山
刘振铎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数量生态开放实验室
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畜牧局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339-1346,共8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生态环境重大研究 (BRZ95 1 -B1 -1 0 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 (3 972 5 0 0 6)资助项目
文摘
在对鄂尔多斯高原典型草原百里香 -本氏针茅 (Thymusmongolicus-Stipa bungeana)群落地上生物量进行 7a逐月定位观测基础上 ,利用多元回归方法 ,逐月建立生物量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研究表明 :(1 )不同气候因子在植物不同生长阶段产生不同影响 ,光照时数只在 5月份 ,平均气温只在 6月份对植物产生显著影响 ,在其他月份都不是重要影响因子 ,而降水量则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都是重要因子 ;(2 )同一气候因子在植物生长不同阶段上的影响作用也可不同 ,降水量在生长季各月都是重要影响因子 ,但重要性存在差异 ,重要程度依次是 5 >6>7月份 ;(3 )植物进入枯凋期后 ,9和 1 0月份的生物量只与 8月份生物量峰值有关 ,各气候因子不对其产生影响 ;(4 )在生长季中各月地上生物量都与上月生物量密切相关 ,说明生长的连续性对地上生物量的积累是重要的。应用逐月回归模型对降水量充裕、平均和偏少 3种水分条件 ,各月地上生物量的波动范围进行了估计。采用的逐月回归建模方法是对传统的累积因子建模方法的改进 ,为了比较这两种方法的差异 ,用 8月份生物量作为植物生物量峰值 ,对生长季节 5~ 8份月气候因子的累积量进行回归 ,建立了生物量对累积气候因子的回归模型 ,并将结果与逐月回归结果进行对比 。
关键词
百里香-本氏针茅群落
地上生物量
气候因子
逐步回归方法
偏相关系数
内蒙古
草原
Keywords
Thymus mongolicus Stipa bungeana community
aboveground biomass
climate variables
stepwise regression
partial correlation index.
分类号
S812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Q948.121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毛乌素沙地气候因素对沙尘暴频率影响作用的模拟研究
黄富祥
张新时
徐永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生态学视角下的草地载畜量概念
黄富祥
高琼
赵世勇
《草业学报》
CSCD
2000
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古田山常绿阔叶林木本植物与生境的相关性
宫贵权
程积民
米湘成
陈声文
方腾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7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城镇建设的生态经济学意义及其特点
孔正红
张新时
张科利
宋轩
《农村生态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碱化草地群落恢复演替空间格局动态分析
辛晓平
徐斌
王秀山
杨正宇
高琼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毛乌素沙地不同防风材料降低风速效应的比较
黄富祥
高琼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
4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安塞纸坊沟流域草地资源利用空间结构及其畜牧业发展潜力
孔正红
张新时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典型草原百里香-本氏针茅草地地上生物量对气候响应动态回归分析
黄富祥
高琼
傅德山
刘振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3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