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合作用PSII Chl分子传能超快光谱学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水才 贺俊芳 +4 位作者 蔡霞 任兆玉 侯洵 李良璧 匡廷云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04-409,共6页
利用ICCD皮秒、飞秒扫描成像和飞秒时间分辨光谱装置实验研究了高等植物捕光天线LHCⅡ三聚体和PSⅡ颗粒复合物及PSⅡ核心复合物的超快光谱动力学,经过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分析,确定在LHCⅡ三聚体中至少存在7种Chl分子光谱特性,它们是:Chl... 利用ICCD皮秒、飞秒扫描成像和飞秒时间分辨光谱装置实验研究了高等植物捕光天线LHCⅡ三聚体和PSⅡ颗粒复合物及PSⅡ核心复合物的超快光谱动力学,经过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分析,确定在LHCⅡ三聚体中至少存在7种Chl分子光谱特性,它们是:Chlb653/656658.7、Chla662。0665。2、Chla/b670/671671.6、Chla675.0677.1、Chla680/681682.9、Chla685689.1和Chla695.0695.6。采用光强103光子/cm2/脉冲激励浓度为30μg/ml的捕光天线LHCⅡ三聚体,在650nm到705nm谱段逐点探测分析处理,产生了两组短寿命组分210fs、520fs和5.2ps、36.7ps及两个长寿命组分1.8ns、2ns。最快的三个寿命210fs、520fs和5.2ps反映了三聚体Chlb分子向Chla分子的激发能传递过程;寿命36.7ps反映了Chla分子向相邻单体Chla分子的激发能传递过程;最长的两个寿命1.8ns和2ns是在三聚体中Chla分子通过中间体Chla分子辐射荧光,分别跃迁回基态的过程。获得的六个寿命组分有把激发能传递时间与Chla/b分子发射光谱相结合的特点。经拟合处理解析PSⅡ颗粒复合物光谱,得到三个组分谱,其峰值分别为686.8nm、692.2nm和694.9nm,与LHCⅡ比较分析,说明天然构型的PSⅡ有很强的吸收光能和有效传递光能的本领、PSⅡ核心复合物的核心天线CP43和CP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作用 PSⅡ Chl分子 超快光谱学 光系统Ⅱ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Ⅱ颗粒二聚体中类胡萝卜素向反应中心传能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晓 王水才 +2 位作者 贺俊芳 彭菊芳 匡廷云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72-676,共5页
运用瞬态荧光光谱技术在77 K低温下对PSⅡ颗粒复合物中类胡萝卜素(Car)分子的能量传递过程进行研究,通过不同激发波长473 nm,481 nm,507 nm选择性激发PSⅡ颗粒复合物中色素分子,得到PSⅡ颗粒二聚体中关于Car能量传递的三组时间组分:16.6... 运用瞬态荧光光谱技术在77 K低温下对PSⅡ颗粒复合物中类胡萝卜素(Car)分子的能量传递过程进行研究,通过不同激发波长473 nm,481 nm,507 nm选择性激发PSⅡ颗粒复合物中色素分子,得到PSⅡ颗粒二聚体中关于Car能量传递的三组时间组分:16.6 ps,130~183 ps,217~249 ps. 其中16.6 ps反映了LHCⅡ中的Car分子将能量通过中间体Cars、Chls分子传递到Chl639的过程;130~183 ps为核心天线中的β-Car分子向RC的能量传递时间;217~249 ps为LHCⅡ中Car481通过中间Chla分子向RC的传能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Ⅱ颗粒复合物 类胡萝卜素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系统Ⅱ捕光复合物中能量传递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任兆玉 贺俊芳 +2 位作者 王水才 侯洵 匡廷云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13-518,共6页
采用时间分辩荧光光谱技术研究捕光色素复合体 (LHC )荧光的时间光谱特性 .以脉宽为 1 2 0 fs、重复率为 82 MHz、波长为 3 60 nm~ 42 0 nm激光激发 L HC 样品荧光 .原始信号经过数据处理 ,多指数拟合 ,解得了能量在 LHC 中传递的时间... 采用时间分辩荧光光谱技术研究捕光色素复合体 (LHC )荧光的时间光谱特性 .以脉宽为 1 2 0 fs、重复率为 82 MHz、波长为 3 60 nm~ 42 0 nm激光激发 L HC 样品荧光 .原始信号经过数据处理 ,多指数拟合 ,解得了能量在 LHC 中传递的时间常量分别为 3 2 0±1 0 fs、4.0± 0 .1 ps、2 0 .0± 0 .1 ps.相对应的各组分荧光占总荧光的百分比分别为 3 .4%、5 0 %、46.6% .经过全局分析 ,解得荧光强度随波长变化曲线 ,其三个峰值波长分别为65 2 nm、673 nm、692 nm(以去离子水为悬浮液 )和 65 8nm、687nm、70 0 nm(以酒精为悬浮液 ) .根据 LHC 结构以及荧光的时间、光谱特性分析 ,认为 3 2 0± 1 0 fs的时间组分属于一个单体内同一膜平面中 Chlb→Chla的能量传递时间 ;4.0± 0 .1 ps的时间组分属于同一单体中不同膜平面间 Chlb→Chla和 Chla→ Chla的能量传递时间 ;2 0 .0± 0 .1 ps的时间组分属于不同单体之间、不同三聚体之间 Ch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光复合体(LHCⅡ) 三聚体 单体 能量传递 时间常量 荧光特性 动力学 光系统Ⅱ 时间分辨荧光光谱 植物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Ⅱ颗粒复合物飞秒分辨低温荧光动力学研究
4
作者 刘晓 王水才 +3 位作者 贺俊芳 蔡霞 彭菊芳 匡廷云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6-220,共5页
采用飞秒时间分辨荧光光谱学对PSⅡ颗粒复合物在 83K ,16 0K ,2 73K下进行研究 ,实验表明随温度升高 ,光谱加宽 并且发现在PSⅡ颗粒复合物中至少存在以下几种特征Chl分子 :Chlb6 406 39,Chlb6 456 40 ,Chla6 6 36 6 0 ,Chla6 6 86 6 7,... 采用飞秒时间分辨荧光光谱学对PSⅡ颗粒复合物在 83K ,16 0K ,2 73K下进行研究 ,实验表明随温度升高 ,光谱加宽 并且发现在PSⅡ颗粒复合物中至少存在以下几种特征Chl分子 :Chlb6 406 39,Chlb6 456 40 ,Chla6 6 36 6 0 ,Chla6 6 86 6 7,Chla6 76 6 73,Chla6 816 80 ,Chla6 826 80 /6 81,Chla6 88/6 896 84 ,6 85,Chla6 986 88 在不同的温度下 ,参与能量传递的色素分子传能途径各不相同 ,但都有一个共同点 :在到达反应中心之前能量传递高效进行 ,绝大多数能量传递到了反应中心 ,而在 6 80nm之后的波段 ,能量损耗明显增大 ,这是由于电子传能受阻 ,能量绝大多数以荧光形式耗散 对荧光衰减曲线进行时间拟合 ,得到四组时间常数 :30~ 4 0ps ,2 6 0ps ,5 5 0~ 6 70ps ,1~ 8ns 几个ns的长寿命组分 ,反映了两个能量传递过程 ,即与基对态P6 80 + pheo- ,以及能量传递过程中Chla分子由激发态辐射荧光衰退到基态以辐射荧光形式丢失能量的过程有关 5 5 0~ 6 70ps的时间组分 ,反映的是部分电荷重组的过程 2 6 0ps的组分只在 83K出现 ,应归于LHCⅡ中的Car分子经中间传递体传能到Chlb 6 39分子后继续将能量传递到反应中心P6 80的时间 30~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Ⅱ颗粒复合物 能量传递 飞秒分辨荧光光谱 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诱导PS核心复合物荧光动力学研究
5
作者 刘晓 王水才 +4 位作者 贺俊芳 蔡霞 彭菊芳 李良壁 匡廷云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1855-1860,共6页
运用UV-3101PC型紫外-可见-红外分光光度计及皮秒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技术对20℃、42℃、48℃3个温度下,PS 核心复合物的吸收光谱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发现: 1 在PS 核心复合物中至少存在以下几种具有特征吸收峰的chla分... 运用UV-3101PC型紫外-可见-红外分光光度计及皮秒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技术对20℃、42℃、48℃3个温度下,PS 核心复合物的吸收光谱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发现: 1 在PS 核心复合物中至少存在以下几种具有特征吸收峰的chla分子,CP43:chla660/661 chlaa:a代表吸收峰 、chla669、chla671、chla682/683;CP47:chla660/661、chla669、chla671/672、chla688、chla680;RC:chla680、chla670、chla684、chla673/674、chla682/683、chla660.吸收峰波长随测量温度等条件的不同而略有变化. 2 荧光发射谱组分的峰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发生明显的蓝移,这是由于热诱导改变了蛋白质的结构,从而使生色团间的距离和 或 方位受到了影响,而chla分子的结构并未发生变化,因此导致chla分子间激子相互作用被破坏,从而产生了发射峰蓝移的现象. 3 20℃、42℃时核心天线向反应中心的能量传递是高效有序的. 4 反应中心中与蛋白质存在不同结合的chla分子,以及核心天线中吸收不同波段光的chla分子与蛋白质结合方式随温度变化存在不同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Ⅱ 核心复合物 荧光发射谱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绿体小热激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董娟 张玉秀 +1 位作者 陈琼 赵琦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9-24,共6页
热激下植物体内合成多种smHSP ,其中包括由核基因编码的叶绿体smHSP (HSP2 1)。HSP2 1是热激诱导表达蛋白 ,Met-毛刷是其独特的结构域。HSP2 1在植物体内通常以高度有序的高分子量寡聚体形式存在 ,热激下有依赖于温度的动态重分布。本... 热激下植物体内合成多种smHSP ,其中包括由核基因编码的叶绿体smHSP (HSP2 1)。HSP2 1是热激诱导表达蛋白 ,Met-毛刷是其独特的结构域。HSP2 1在植物体内通常以高度有序的高分子量寡聚体形式存在 ,热激下有依赖于温度的动态重分布。本文综述了叶绿体smHSP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功能 动态分布 叶绿体小热激蛋白 Met-毛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系统ⅡChl分子能量传递超快光谱动力学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水才 贺俊芳 +4 位作者 蔡霞 任兆玉 侯洵 李良璧 匡廷云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9-393,共5页
利用 ICCD飞秒扫描成象和飞秒时间分辨光谱装置实验研究了高等植物捕光天线LHC 三聚体和 PS 颗粒复合物的超快光谱动力学 ,经过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分析 ,确定在 L HC 三聚体中至少存在 7种 Chl分子光谱特性 ,分别是 Chlb658.7653 /656、... 利用 ICCD飞秒扫描成象和飞秒时间分辨光谱装置实验研究了高等植物捕光天线LHC 三聚体和 PS 颗粒复合物的超快光谱动力学 ,经过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分析 ,确定在 L HC 三聚体中至少存在 7种 Chl分子光谱特性 ,分别是 Chlb658.7653 /656、Chla665.2662 .0 、Chla/b671.1670 /671、Chla677.1675.0 、Chla682 .9680 /681、Chla689.1685.0 和 Chla695.6695.0 .采用光强 1 0 13 光子 / cm2 /脉冲激励浓度为3 0μg/ m L的捕光天线 LHC 三聚体 ,在 650 nm到 70 5nm谱段逐点探测分析处理 ,产生了 2组短寿命组分 2 1 0 fs、52 0 fs和 5.2 ps、3 6.7ps及 2个长寿命组分 1 .8ns、2 ns.最快的 3个寿命 2 1 0 fs、52 0 fs和 5.2 ps反映了三聚体 Chlb分子向 Chla分子的激发能传递过程 ;寿命3 6.7ps反映了 Chla分子向相邻单体 Chla分子的激发能传递过程 ;最长的 2个寿命 1 .8ns和 2 ns是在三聚体中 Chla分子通过中间体 Chla分子辐射荧光 ,分别跃迁回基态的过程 .获得的 6个寿命组分有把激发能传递时间与 Chla/ b分子发射光谱相结合的特点 .经拟合处理解析 PS 颗粒复合物光谱 ,得到 3个组分谱 ,其峰值分别为 686.8nm、692 .2 nm和694.9nm,与 L HC 比较分析 ,说明天然构型的 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系统Ⅱ Ch1分子 叶绿素分子 能量传递 超快光谱动力学 植物研究 捕光天线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Ⅱ颗粒复合物低温荧光光谱特性 被引量:7
8
作者 刘晓 王水才 +3 位作者 贺俊芳 蔡霞 彭菊芳 匡廷云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1-64,共4页
为了获得低温下PSⅡ颗粒复合物色素分子间的能量传递信息 ,运用荧光激发谱及荧光发射谱对 2 73K温度时不同波长光激发下菠菜的PSⅡ颗粒复合物的荧光光谱特性进行了研究 ,分析得出荧光强度的大小与激发光的波长有关 ,在实验所采用的激发... 为了获得低温下PSⅡ颗粒复合物色素分子间的能量传递信息 ,运用荧光激发谱及荧光发射谱对 2 73K温度时不同波长光激发下菠菜的PSⅡ颗粒复合物的荧光光谱特性进行了研究 ,分析得出荧光强度的大小与激发光的波长有关 ,在实验所采用的激发波长中 ,4 36nm的光激发产生的荧光强度最大 ,5 2 0nm的最小 在能量传递过程中Chla分子的荧光效率最高 ,Chlb分子次之 结合吸收谱分析还发现在PSⅡ颗粒复合物中至少存在四种具特征吸收的Chl分子 :Chla6 6 16 6 0 ,Chla/b6 726 6 9,6 70 ,Chla6 826 80 ,Chla6 906 87 对 4 36nm光激发所得到的荧光发射谱进一步经高斯解析后得到五个光谱组分 :6 6 1nm ,6 72nm ,6 82nm ,6 90nm ,730nm ,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4 .75 % ,9.89% ,4 3.18% ,2 2 .0 8% ,2 0 .1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ⅡⅡ颗粒复合物 荧光激发谱 荧光发射谱 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氨酸在多元醇-水混合溶剂中的体积性质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淑芹 胡新根 +3 位作者 林瑞森 方文军 桑文强 刘庆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00-405,共6页
利用精密数字密度计测定了甘氨酸分别在不同组成的乙二醇-水和丙三醇-水混合溶剂中的密度,计算了甘氨酸的表观摩尔体积、极限偏摩尔体积和理论水化数 .根据结构水合作用模型讨论了迁移偏摩尔体积的变化规律,并与乙醇-水体系作了比较 ... 利用精密数字密度计测定了甘氨酸分别在不同组成的乙二醇-水和丙三醇-水混合溶剂中的密度,计算了甘氨酸的表观摩尔体积、极限偏摩尔体积和理论水化数 .根据结构水合作用模型讨论了迁移偏摩尔体积的变化规律,并与乙醇-水体系作了比较 .结果表明,甘氨酸分子在醇-水混合溶剂中增体积效应的大小与醇分子所含 OH基数目的多少有关,但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其水合壳层的结构形态 .乙醇-水体系中的增体积效应特别显著与该溶剂结构变化上的微观不均匀性和不连续性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氨酸 多元醇 混合溶剂 极限偏摩尔体积 结构相互作用 增体积效应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氨酸在葡萄糖-水和蔗糖-水混合溶剂中的体积性质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淑芹 桑文强 林瑞森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110-1115,共6页
利用精密数字密度计测定了丝氨酸与不同组成的葡萄糖-水、蔗糖-水混合溶剂构成的三元系溶液的密度,计算了丝氨酸的表观摩尔体积、极限偏摩尔体积和理论水化数.根据结构水合作用模型讨论了迁移偏摩尔体积的变化规律,并与乙二醇-水和丙三... 利用精密数字密度计测定了丝氨酸与不同组成的葡萄糖-水、蔗糖-水混合溶剂构成的三元系溶液的密度,计算了丝氨酸的表观摩尔体积、极限偏摩尔体积和理论水化数.根据结构水合作用模型讨论了迁移偏摩尔体积的变化规律,并与乙二醇-水和丙三醇-水等多羟基体系作了比较.结果表明,丝氨酸分子在多羟基化合物-水体系中增体积效应的大小与多羟基化合物所含OH基数目的多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积性质 丝氨酸 葡萄糖-水混合溶剂 蔗糖-水混合溶剂 极限偏摩尔体积 结构相互作用 溶液 热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菠菜PSII核心复合物激发能传递与温度的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任兆玉 王水才 +3 位作者 辛越勇 贺俊芳 蔡霞 侯洵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462-1466,共5页
采用基于延时分次扫描单光子计数器为探测装置的皮秒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测试系统研究了菠菜光系统 (PSⅡ )核心复合物光能传递与温度的关系。分别对PSII核心复合物样品在 2 0℃、42℃、48℃下做温浴处理 ,然后以脉宽为 1 2 0 ps,重复率为 ... 采用基于延时分次扫描单光子计数器为探测装置的皮秒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测试系统研究了菠菜光系统 (PSⅡ )核心复合物光能传递与温度的关系。分别对PSII核心复合物样品在 2 0℃、42℃、48℃下做温浴处理 ,然后以脉宽为 1 2 0 ps,重复率为 4MHz ,波长为 5 1 4nm的Ar+激光作为光源分别激发处理后样品的荧光。通过对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处理 ,分析比较发现 :同一温度下 ,呈荧光带的激发能传递速度比副荧光带处的快 ;同一波长下 ,慢组分的时间常量随温度升高而变慢 ,而快速组分的时间常数则变化不大 ;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Ⅱ 温度 核心复合物 高斯多峰拟合 时间常量 能量传递 光谱特性 温浴处理 光合作用 菠菜 光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集胞藻6803光自养和混合营养培养比较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永红 李元广 +3 位作者 施定基 沈国敏 茹炳根 张嗣良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7-250,共4页
采用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进行了蓝藻基因工程常用宿主系统集胞藻 Synechocystis sp.PCC 680 3的混合营养培养 ,并与光自养培养进行了比较。在两种培养方式下 ,集胞藻 680 3的饱和光强基本相同 ,都为 50 0 0 lx。当入射光强为 50 0 0 lx... 采用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进行了蓝藻基因工程常用宿主系统集胞藻 Synechocystis sp.PCC 680 3的混合营养培养 ,并与光自养培养进行了比较。在两种培养方式下 ,集胞藻 680 3的饱和光强基本相同 ,都为 50 0 0 lx。当入射光强为 50 0 0 lx、初始葡萄糖浓度为 1 .74g/L时 ,混合营养生长在葡萄糖消耗完 ( 69.5h)时的藻细胞密度为 1 .36g/L、叶绿素浓度为 2 0 .0 8mg/L、能量得率为1 6.7% ,分别为同期光自养生长的 3.8倍、2 .3倍和 2 .6倍。这表明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混合营养培养方式在促进集胞藻 6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胞藻6803 混合营养培养 光生物反应器 葡萄糖 蓝藻 基因工程 光自养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HCⅡ三聚体中叶绿素分子间能量传递的瞬态差异吸收光谱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晓 贺俊芳 +3 位作者 彭菊芳 张苏娟 王水才 匡廷云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177-2181,共5页
应用飞秒时间分辨差异吸收光谱技术对PSⅡ的LHCⅡ三聚体中的能量传递过程进行实验研究,分析得到三组能量传递的时间寿命组分:748fs、3.28ps、32.15ps.其中748fs的组分为单体内Chlb649分子经Chlb658将能量传递给Chla665分子的过程;3.28p... 应用飞秒时间分辨差异吸收光谱技术对PSⅡ的LHCⅡ三聚体中的能量传递过程进行实验研究,分析得到三组能量传递的时间寿命组分:748fs、3.28ps、32.15ps.其中748fs的组分为单体内Chlb649分子经Chlb658将能量传递给Chla665分子的过程;3.28ps时间常量反映单体内能量从Chla677向吸收更长波长的Chla688分子的能量传递过程,以及Chlb643、Chlb658和Chla668~670分子获得能量的过程;而32.15ps的时间与三聚体内的单体间的能量传递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生物学 LHC Ⅱ三聚体 瞬态差异吸收光谱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3 K光系统Ⅱ核心复合物不同激发的荧光光谱学 被引量:3
14
作者 蔡霞 王水才 +3 位作者 贺俊芳 彭菊芳 刘晓 匡廷云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28-1132,共5页
在83K低温下,利用稳态荧光光谱技术对光系统Ⅱ(PSⅡ)核心复合物中激发能的传递进行了研究,激励波长分别选择为436nm,480nm,495nm和507nm,得到4种波长激发下的稳态荧光光谱.经过比较发现其最大峰值所在的位置没有因激发波长的不同而发生... 在83K低温下,利用稳态荧光光谱技术对光系统Ⅱ(PSⅡ)核心复合物中激发能的传递进行了研究,激励波长分别选择为436nm,480nm,495nm和507nm,得到4种波长激发下的稳态荧光光谱.经过比较发现其最大峰值所在的位置没有因激发波长的不同而发生改变,都在696nm处,在不同激发波长下经过高斯解析获得不同的谱带.根据发射光谱与吸收光谱的对应性,反映了不同的光谱特性,说明在不同波长光的激发下,核心复合物中能量传递的途径不同.同时,可以分析出在核心复合物中,至少有Chla667700.4,Chla668834.7,685.1,Chla668879.0,Chla669900.9,693.4,695.2,698.04种Chla组分参与了能量的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生物学 荧光光谱学 PSⅡ核心复合物 稳态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氨酸在蔗糖水溶液中的稀释焓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淑芹 林瑞森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825-829,共5页
利用LKB2277生物活性检测仪分别测定了298.15K时丝氨酸在不同组成的蔗糖水溶液中的稀释焓,利用McMillan-Mayer理论,计算了丝氨酸在不同组成的蔗糖水溶液中的焓对相互作用系数,并与其在葡萄糖水溶液中的焓对相互作用系数h2进行了比较.结... 利用LKB2277生物活性检测仪分别测定了298.15K时丝氨酸在不同组成的蔗糖水溶液中的稀释焓,利用McMillan-Mayer理论,计算了丝氨酸在不同组成的蔗糖水溶液中的焓对相互作用系数,并与其在葡萄糖水溶液中的焓对相互作用系数h2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丝氨酸在蔗糖和葡萄糖水溶液中的焓对相互作用系数h2都是负值,并且随着糖浓度的增加,h2系数的绝对值逐渐减少.根据溶质-溶质相互作用和溶质-溶剂相互作用对结果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氨酸 蔗糖水溶液 葡萄糖水溶液 稀释焓 结构相互作用 热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条件下杂交水稻优129的光抑制及其恢复特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许晓明 陆巍 +4 位作者 唐运来 邓志瑞 戴新宾 张荣铣 匡廷云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6-160,共5页
通过测定田间高产杂交籼稻 优 12 9与对照汕优 6 3的光响应曲线、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 ,探讨了 优 12 9剑叶光合作用的光抑制特性及其对强光的适应机制。结果表明 ,田间自然条件下杂交水稻叶片发生光抑制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通过测定田间高产杂交籼稻 优 12 9与对照汕优 6 3的光响应曲线、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 ,探讨了 优 12 9剑叶光合作用的光抑制特性及其对强光的适应机制。结果表明 ,田间自然条件下杂交水稻叶片发生光抑制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热耗散的增加 ,尤其是依赖叶黄素循环的热耗散的增加 ,而不涉及光合机构的破坏。具有超高产潜力的水稻品种 优 12 9比对照汕优 6 3耐光抑制 ,其原因主要是 优 12 9具有较高的饱和光强、最大光合速率和叶黄素循环活力 ,遭受光抑制伤害后的恢复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光抑制 叶绿素荧光参数 叶黄素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胞藻6803在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中的混合营养培养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永红 李元广 +3 位作者 施定基 沈国敏 茹炳根 张嗣良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1年第5期28-30,共3页
采用摇瓶和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进行了蓝藻基因工程常用宿主系统集胞藻Syne chocystis680 3的混合营养培养研究。在摇瓶中对集胞藻 680 3利用有机碳源特性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 ,光照是集胞藻 680 3利用葡萄糖的必需条件 ,混合营养培养是... 采用摇瓶和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进行了蓝藻基因工程常用宿主系统集胞藻Syne chocystis680 3的混合营养培养研究。在摇瓶中对集胞藻 680 3利用有机碳源特性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 ,光照是集胞藻 680 3利用葡萄糖的必需条件 ,混合营养培养是集胞藻 680 3的最佳培养方式。以葡萄糖为基质 ,在 2 5L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中经过 58.5h的混合营养培养 ,集胞藻 680 3的藻细胞密度和平均生长速率分别达到 2 .50g/L和 1 .0 1 g/L/d,分别是光自养培养同期的 9倍和 1 1倍 ,这表明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混合营养培养方式在促进集胞藻 680 3生长上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胞藻6803 混合营养培养 光生物反应器 葡萄糖 蓝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