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5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植物标本馆数字化发展的缩影——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NAS)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启新 褚晓芳 +2 位作者 董晓宇 惠红 周义峰 《广西植物》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71-86,共16页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NAS)是中国最早的植物标本馆之一,也是国内最早开展植物标本数字化的标本馆,其标本数字化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尝试的标本文字信息数字化的起步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的标本图像数字化和...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NAS)是中国最早的植物标本馆之一,也是国内最早开展植物标本数字化的标本馆,其标本数字化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尝试的标本文字信息数字化的起步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的标本图像数字化和文字信息数字化规范阶段;2004年以后的标本批量数字化与信息网络共享快速发展阶段;2018年后的标本数字化信息维护与优化阶段。这一过程集中代表和反映了中国植物标本数字化的发展历程。此外,近年来开始了发掘和利用江苏植物标本的数字化信息工作,包括建设江苏省级数字植物标本馆、开发江苏省维管植物标本时空分布可视化系统、开展标本采集-入库过程数字化等。今后,将不断深化标本数字化的工作,以期形成有NAS特色的数字化植物标本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植物标本 标本图像 标本信息 数字化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兰科兜兰属植物生理生态和保护遗传学研究进展
2
作者 韦霄 朱舒靖 杨一山 《广西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8-225,共8页
我国兜兰属Paphiopedilum种质资源十分丰富,已知拥有34种原产种,其中云南和广西等省区是其主要分布区域。兜兰属植物因花型奇特、观赏价值高而广受青睐,但其长期以来面临过度采挖、栖息地破坏、种群退化等多重威胁,导致部分物种野生种... 我国兜兰属Paphiopedilum种质资源十分丰富,已知拥有34种原产种,其中云南和广西等省区是其主要分布区域。兜兰属植物因花型奇特、观赏价值高而广受青睐,但其长期以来面临过度采挖、栖息地破坏、种群退化等多重威胁,导致部分物种野生种群数量急剧下降,遗传多样性受到不同程度削弱。除带叶兜兰Paphiopedilum hirsutissimum和硬叶兜兰P.micranthum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外,其他兜兰属植物均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此背景下,兜兰属植物的生理生态特性、保护遗传学及系统发育研究日益受到关注。本文综述了十余年来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系统梳理了当前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与建议,以期为兜兰属植物保护策略的制定和后续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科 兜兰属 光合特性 叶片解剖结构 遗传多样性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演替理论与生态恢复实践”学术研讨会概述 被引量:1
3
作者 陆宏芳 夏汉平 彭少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18-219,共2页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生态系统演替理论 生态恢复 学术研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珍稀濒危维管植物名录数据集
4
作者 苏文 张琳 任小丽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1期266-275,共10页
珍稀濒危植物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基因多样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珍稀濒危植物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hinese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CERN)涵盖丰富的植被类型,包括大量的珍稀濒危植物... 珍稀濒危植物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基因多样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珍稀濒危植物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hinese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CERN)涵盖丰富的植被类型,包括大量的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和研究CERN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对国家经济发展、维护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基于CERN植物物种名录数据集,加工生成了CERN珍稀濒危维管植物名录数据集,包含分布在14个生态站的189种珍稀濒危植物。本数据集数据来源可靠、加工方法合理,因此具有一定的质量保证,可作为开展国家尺度植物多样性相关研究的基础数据,也可为生态站加强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监测和利用等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珍稀濒危植物 物种组成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2018年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水稻根系生物量及水稻根系元素含量数据集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春兰 陈安磊 +5 位作者 秦红灵 傅心赣 谢小立 尹春梅 张琳 魏文学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3年第3期220-231,共12页
水稻根系残留于土壤,是水稻土有机质来源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水稻土有机碳含量保持一定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本数据集来源于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长期监测样地,包括综合观测场、辅助观测场(3个施肥处理)、2个站区调查点样地2005–... 水稻根系残留于土壤,是水稻土有机质来源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水稻土有机碳含量保持一定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本数据集来源于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长期监测样地,包括综合观测场、辅助观测场(3个施肥处理)、2个站区调查点样地2005–2018年相关数据。数据集由7个部分组成,分别是表层根系生物量(0–20 cm)、根系元素含量(全碳、全氮、全磷、全钾)、根系分布(0–10 cm、10–20 cm、20–30 cm、30–40 cm)、样地背景信息、样地肥料投入情况、采样记录、分析方法记录。数据的产生严格遵照CERN生物联网监测规范执行,数据质量由台站与分中心质控人员审核质控。本数据集为调查水稻根系对稻田土壤有机碳及氮磷钾元素的贡献,以及水稻根系对维护稻田土壤地力的作用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根系 生物量 元素含量 根系分布 长期定位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橡树文化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6
作者 周伟 李乃伟 刘志发 《国土绿化》 2025年第8期54-57,共4页
橡树,又称为栎或柞,是壳斗科栎属植物的统称,常泛指壳斗科植物。壳斗科植物是北半球森林的主要建群种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橡树因其冠大、荫浓、长寿和与动物的密切关系,被誉为“森林之王”。作为欧洲十二个... 橡树,又称为栎或柞,是壳斗科栎属植物的统称,常泛指壳斗科植物。壳斗科植物是北半球森林的主要建群种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橡树因其冠大、荫浓、长寿和与动物的密切关系,被誉为“森林之王”。作为欧洲十二个国家及美国的国树,在西方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俄罗斯文化中,橡树象征着永恒和生命力;在基督教中,橡树具有力量、美德和信仰的象征意义。我国也有很多橡树,并且是壳斗科植物最多的国家之一。除栎、柞、槲之外,在我国,柯、椆和槠等也常作为壳斗科植物的代称。壳斗科植物有7-12属900余种,中国有7属300余种,其中165种为特有种。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壳斗林(栎树林)面积在乔木林中排名位居首位。在我国,橡树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由于其种类众多,表现出更加多样和实用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地位 森林之王 经济价值 壳斗科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药食同源植物资源及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吴超 刘俊凯 +5 位作者 程思敏 陈月圆 宋静茹 张秀姣 赵帅歌 唐辉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0-465,共16页
药食同源是指兼具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的天然资源,是我国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药食同源产业有望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该文综述了药食同源概念、分类与管理相关规定,比较了不同国家/地区药食同源管理的差异,探讨了... 药食同源是指兼具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的天然资源,是我国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药食同源产业有望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该文综述了药食同源概念、分类与管理相关规定,比较了不同国家/地区药食同源管理的差异,探讨了药食同源产品的范畴及其与药品的界限。总结了广西药食同源植物资源分布状况,分析了云南、贵州及广西等药食同源优势省(区)资源开发利用概况。广西药食同源植物资源优势显著,分布有国家药食同源名录78%的植物种类和80余种地方传统药食同源植物。广西针对区内药食同源优势植物罗汉果、黄精、肉桂等开发了系列药食同源产品,药食同源产业化品牌逐渐形成,广西药食同源具有资源丰富、民族文化多样和地方特色鲜明等优势,建议加强标准化种植、基础研究、技术创新、质量控制和法规建设等,促进广西药食同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健康 功能食品 中药材 植物资源 药食同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珍稀濒危石斛属植物光合特性及叶片显微结构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妮 彭丽辉 +6 位作者 江海都 杨哲 蒋强 仇硕 熊忠臣 韦霄 柴胜丰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共14页
为探究珍稀濒危石斛属植物的光合特性及其叶片显微结构特征,该研究对滇桂石斛(Dendrobium scoriarum)、喇叭唇石斛(D.lituiflorum)、罗河石斛(D.lohohense)和钩状石斛(D.aduncum)4种石斛属植物的净光合速率(P_(n))日变化、光响应曲线、C... 为探究珍稀濒危石斛属植物的光合特性及其叶片显微结构特征,该研究对滇桂石斛(Dendrobium scoriarum)、喇叭唇石斛(D.lituiflorum)、罗河石斛(D.lohohense)和钩状石斛(D.aduncum)4种石斛属植物的净光合速率(P_(n))日变化、光响应曲线、CO_(2)响应曲线、叶绿素含量和叶片显微结构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滇桂石斛和钩状石斛白天P_(n)为正,上午8:00—10:00出现最大峰值,夜间P_(n)低于白天,存在P_(n)为正的情况;喇叭唇石斛和罗河石斛白天P_(n)日变化呈双峰曲线,白天P_(n)为正,夜间P_(n)为负值。(2)4种石斛属植物中,喇叭唇石斛的光合能力最强,罗河石斛的光适应范围最宽。(3)喇叭唇石斛的初始羧化效率(α)、潜在最大净光合速率(A_(max))和光呼吸速率(R_(p))显著性(P<0.05)大于其他3种石斛。(4)滇桂石斛和钩状石斛的叶片厚度(LT)大于喇叭唇石斛和罗河石斛,而气孔密度(SD)则呈现相反趋势。(5)喇叭唇石斛的叶绿素总量(Chl)、叶绿素a(Chla)和叶绿素b(Chlb)的含量均显著性(P<0.05)大于其他3种石斛。(6)叶肉厚度(MT)与最大净光合速率(P_(max))呈显著性(P<0.05)负相关;SD与P_(max)呈极显著性(P<0.01)正相关,与A_(max)呈显著性(P<0.05)正相关;Chl总量与P_(max)、A_(max)呈显著性(P<0.05)正相关。综上认为,较厚的叶肉组织和低气孔密度可能是4种石斛属植物应对弱光环境以及附生于树干或生长于岩石缺水环境的适应机制,叶肉厚度、气孔密度及叶绿素总含量是影响4种石斛光合能力大小的重要因素,在引种栽培过程中营造适宜的光照环境、适当增加CO_(2)浓度有利于4种石斛属植物的生长。该研究结果为石斛属植物种质资源保育和引种栽培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属 光合特性 景天酸代谢(CAM) 叶片显微结构 叶绿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木兰科植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魏识广 李茜 +5 位作者 唐健民 丰硕 何国华 卢励 邹蓉 韦霄 《广西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5-217,共13页
木兰科(Magnoliaceae)植物作为被子植物中现存较为原始的类群,在被子植物起源、发育和进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广西木兰科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包含8属43种,且拥有多种珍稀特有植物。本文系统综述了广西木兰科植物的物种分布、生境... 木兰科(Magnoliaceae)植物作为被子植物中现存较为原始的类群,在被子植物起源、发育和进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广西木兰科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包含8属43种,且拥有多种珍稀特有植物。本文系统综述了广西木兰科植物的物种分布、生境特征、系统分类、光合生理、遗传多样性及繁育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其分布受地形和气候的显著影响,且不同物种在遗传结构与环境适应性上存在差异。目前,广西木兰科植物面临着栖息地破碎化与人为干扰加剧的双重威胁,部分特有、濒危物种的研究与繁育利用尚不充分。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加强广西木兰科植物资源监测、深化环境适应性与抗逆机制研究、推动属种间的系统比较分析、构建多维综合研究框架等建议,旨在为广西木兰科植物的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木兰科 保育生物学 遗传多样性 濒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原生蜘蛛抱蛋属植物种质资源特点及其园林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邹玲俐 盘波 +2 位作者 唐文秀 张琼 闫蓬勃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2-715,共14页
该文基于文献研究与野外调查,对广西区域内的原生蜘蛛抱蛋属植物种质资源的分布、生境、观赏特点及其园林开发价值进行了研究,并对引种栽培的52种该属植物从生态适应性、观赏特性和园林应用潜力3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广... 该文基于文献研究与野外调查,对广西区域内的原生蜘蛛抱蛋属植物种质资源的分布、生境、观赏特点及其园林开发价值进行了研究,并对引种栽培的52种该属植物从生态适应性、观赏特性和园林应用潜力3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广西原生蜘蛛抱蛋属植物种类96种(含种下等级),其中广西特有种59种,占广西该属总种数的61.46%,特有化现象非常明显。(2)水平分布上,该属植物在全区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于桂西南、桂西-桂西北、桂北-桂东北以及中部的喀斯特山地中,尤其是与越南接壤的龙州、大新、靖西、那坡、宁明及其邻近的隆安、德保一带植物最为丰富;垂直分布主要集中于海拔200~800 m的区域。(3)园林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该属植物多数物种兼具较高的景观美学价值和较强的生态适应能力,可用作林下地被、花坛花境和镶边植物以及石灰岩和石景配置、专类园建设、盆栽观赏等,具有成为区域特色乡土观赏植物的巨大潜力。该研究结果可为广西该属植物的资源开发利用、植物景观设计及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综合评价 资源分布 广西特有植物 观赏价值 生态适应性 喀斯特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柿属植物二新记录种
11
作者 邹春玉 许为斌 +1 位作者 黄俞淞 张志翔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64-970,共7页
报道中国柿科(Ebenaceae)柿属(Diospyros)植物二新记录种——粗毛叶柿(Diospyros dasyphylla Kurz)和苏门答腊柿(D.sumatrana Miq.),提供了二新记录种的形态特征、物候期、生境特点和分布等信息,并基于国内的野外调查情况对其进行了濒... 报道中国柿科(Ebenaceae)柿属(Diospyros)植物二新记录种——粗毛叶柿(Diospyros dasyphylla Kurz)和苏门答腊柿(D.sumatrana Miq.),提供了二新记录种的形态特征、物候期、生境特点和分布等信息,并基于国内的野外调查情况对其进行了濒危等级评估。粗毛叶柿与木果柿(D.xylocarpa Y.M.Shui,W.H.Chen&Sima)相似,区别在于前者的幼枝及叶背密被黄褐色糙毛,成熟果直径约6 cm,宿存果萼长8 mm;苏门答腊柿与椭圆叶柿(D.elliptifolia Merr.)相似,区别在于其前者的花冠白色,瓶状,果直径约2 cm,宿存果萼直立。凭证标本存放于广西植物研究所标本馆(IBK)和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BJFC)。这些资料为中国柿属植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柿科 柿属 粗毛叶柿 苏门答腊柿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科植物原球茎和类原球茎研究进展
12
作者 邹俊燕 王筠竹 +3 位作者 赵婉秋 尹志浩 杜建科 孙崇波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72-1389,共18页
原球茎和类原球茎作为兰科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中间繁殖体,不仅是重要的再生器官,部分种属还含有丰富的药用活性成分,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与应用潜力。然而,目前对其发生机制的认识仍不够深入,在产业化开发与资源化利用方面也存在... 原球茎和类原球茎作为兰科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中间繁殖体,不仅是重要的再生器官,部分种属还含有丰富的药用活性成分,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与应用潜力。然而,目前对其发生机制的认识仍不够深入,在产业化开发与资源化利用方面也存在明显局限。本文系统综述了原球茎和类原球茎在兰科植物育种、种苗繁育和资源开发中的重要作用,重点从形态建成与发育过程的细胞学特征、内源与环境影响因素、分子调控机制、开发利用现状等方面进行综述。针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发生机理不明、技术开发不足等关键问题,本文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展望了其在种苗规模化生产、新种质创制与高附加值产品开发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以期为兰科植物原球茎和类原球茎的深入研究与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科 原球茎 类原球茎 生长发育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植物红豆属的保育生物学研究进展
13
作者 韦霄 何国华 +4 位作者 唐健民 丰硕 李茜 卢励 蔡欣茹 《广西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6-235,共10页
红豆属(Ormosia)植物是珍贵用材和观赏树种,部分树种具有药用价值。除小叶红豆(Ormosia microphylla)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外,其余均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由于自身因素、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影响,红豆属植物的分布空间正... 红豆属(Ormosia)植物是珍贵用材和观赏树种,部分树种具有药用价值。除小叶红豆(Ormosia microphylla)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外,其余均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由于自身因素、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影响,红豆属植物的分布空间正在逐步缩小,资源逐渐减少,对其开展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因此,本文对红豆属植物分布现状、繁殖技术、遗传多样性、生理生态学、适应性等保育生物学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原生栖息地保护、优化就地与迁地保护策略,深入探索红豆属植物的适应机制与进化潜力,系统开展种群动态和恢复策略研究等建议,以期实现其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属 研究现状 保育生物学 遗传多样性 生理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食同源植物牛尾菜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14
作者 陈硕 史艳财 +4 位作者 蒋忠林 熊忠臣 蒋运生 韦霄 邓丽丽 《特产研究》 2025年第3期91-96,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牛尾菜种子休眠原因及最适萌发环境,有效提高其发芽率,以期为产业化开发利用提供依据。以牛尾菜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浸种时间(0、1、2、3、4、5 d)、不同基质含水量(30%、50%、70%)、不同播种深度(0、1、2、3、4 cm)、不... 本研究旨在探讨牛尾菜种子休眠原因及最适萌发环境,有效提高其发芽率,以期为产业化开发利用提供依据。以牛尾菜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浸种时间(0、1、2、3、4、5 d)、不同基质含水量(30%、50%、70%)、不同播种深度(0、1、2、3、4 cm)、不同光照条件(全黑、自然光)、不同土壤基质(沙土、肥土、黄土、混合土)、不同浓度赤霉素打破休眠处理(共9个组合)对牛尾菜种子发芽的影响,统计发芽率等相关指标。不同浸种时间处理的牛尾菜种子发芽率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 <0.05),浸种5 d时平均发芽率最高;含水量为70%时平均发芽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播种深度在0~4 cm范围内,种子发芽率随着播种深度的增加先升后降,2~3 cm时平均发芽率达到最高;自然光条件下种子发芽率极显著高于全黑条件;在混合土基质中培育的牛尾菜种子平均发芽率最高;赤霉素打破休眠处理中以A2B3C1D3及A3B1C2D3处理最佳,以A2B1C2D3为最优组合。最适合牛尾菜种子萌发的条件为自然光条件下,将浸泡5 d的经过打破休眠处理(先进行90 h的层积处理,再用浓度为100 mg/L赤霉素进行浸泡12 h)的牛尾菜种子播于混合土基质中2~3 cm深,使含水量维持在70%,可有效提高其发芽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尾菜 种子 萌发 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歧舌苔属植物研究及一中国新记录种毛缘歧舌苔
15
作者 王顺莉 韦玉梅 +2 位作者 唐启明 何文钏 彭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38-1344,共7页
【目的】了解歧舌苔属植物在广西的实际分布情况,为广西苔藓植物研究增加新资料的同时,也为中国苔藓植物多样性保护添加必要的基础数据。【方法】通过野外调查结合广西植物标本馆(IBK)馆藏标本的核查,获得歧舌苔属植物研究材料,经室内... 【目的】了解歧舌苔属植物在广西的实际分布情况,为广西苔藓植物研究增加新资料的同时,也为中国苔藓植物多样性保护添加必要的基础数据。【方法】通过野外调查结合广西植物标本馆(IBK)馆藏标本的核查,获得歧舌苔属植物研究材料,经室内形态观察及查阅相关文献,确定其物种多样性。【结果】发现广西歧舌苔属植物标本10份,最终确认广西歧舌苔属植物3种,分别为毛缘歧舌苔[Schistochila sciurea(Nees)Schiffn.]、大歧舌苔[S.aligera(Nees&Blume)J.B.Jack&Steph.]、阔叶歧舌苔[S.blumei(Nees)Trevis.]。【结论】歧舌苔科以及歧舌苔属均为首次在广西记录的科属,其中毛缘歧舌苔是中国新记录种。文章对毛缘歧舌苔的形态特征进行详细描述,对另外2个种主要形态特征进行归纳,并提供各个种的引证标本信息、地理分布以及彩色图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苔类植物 歧舌苔属 广西 新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楼梯草属(荨麻科)植物省级分布10个新记录种
16
作者 熊驰 陈锋 +1 位作者 杨自猛 易思荣 《四川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26-133,共8页
报道荨麻科楼梯草属10种在我国6个省区(市)分布新记录,其中广西分布新记录有荔波楼梯草(Elatostema liboense W.T.Wang),云南分布新记录有黑序楼梯草(E.melanocephalum W.T.Wang),贵州分布新记录有微序楼梯草(E.microcephalanthum Haya... 报道荨麻科楼梯草属10种在我国6个省区(市)分布新记录,其中广西分布新记录有荔波楼梯草(Elatostema liboense W.T.Wang),云南分布新记录有黑序楼梯草(E.melanocephalum W.T.Wang),贵州分布新记录有微序楼梯草(E.microcephalanthum Hayata)和四面山楼梯草(E.simianshanicum W.T.Wang),广东分布新记录有长圆楼梯草(E.oblongifolium Fu ex W.T.Wang)和条叶楼梯草(E.sublineare W.T.Wang),重庆分布新记录有峨眉楼梯草(E.omeiense W.T.Wang)和歧序楼梯草(E.subtrichotomum W.T.Wang),湖南分布新记录有樱叶楼梯草(E.prunifolium W.T.Wang)和刚毛楼梯草(E.setulosum W.T.Wa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科 楼梯草属 新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植物种子形态学研究方法和术语 被引量:163
17
作者 刘长江 林祁 贺建秀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78-188,共11页
强调了研究中国植物种子形态的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介绍了种子形态学研究方法,其内容包括材料选择、形态描述、照相等。解释了常用种子形态学术语,包括种子状果实、种子各组成部分、种子表面及切面、附属物、种皮特化结构、质地等。
关键词 种子 形态学 方法 术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凉粉草属植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8
作者 赵志国 石云平 +3 位作者 黄宁珍 付传明 唐凤鸾 蒋巧媛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6期657-660,共4页
凉粉草作为重要的药用和食用植物资源,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特殊的医疗功效,是天然、安全、保健、营养食品较理想的原料,其加工利用价值非常广泛,近年来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对凉粉草的研究已成为热点。文章在介绍凉粉草的资源分布、... 凉粉草作为重要的药用和食用植物资源,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特殊的医疗功效,是天然、安全、保健、营养食品较理想的原料,其加工利用价值非常广泛,近年来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对凉粉草的研究已成为热点。文章在介绍凉粉草的资源分布、生理特性和加工应用的基础上,从凉粉草的性状、显微特征、栽培管理技术、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组织培养与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并对凉粉草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展望,为该属植物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粉草 研究进展 综述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柴胡属药用植物的数量分类研究(Ⅰ) 被引量:24
19
作者 舒璞 袁昌齐 +3 位作者 佘孟兰 刘一真 相秉仁 安登魁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277-283,共7页
综合研究了柴胡属植物的形态、解剖和花粉方面的性状,对中国柴胡属药用的14种、2变种、1变型进行了数量分类研究。根据植物分类学的实际意义,首次提出了中国柴胡属植物的分类系统,分为2亚属,2组;探讨了柴胡属药用植物各种间... 综合研究了柴胡属植物的形态、解剖和花粉方面的性状,对中国柴胡属药用的14种、2变种、1变型进行了数量分类研究。根据植物分类学的实际意义,首次提出了中国柴胡属植物的分类系统,分为2亚属,2组;探讨了柴胡属药用植物各种间的亲缘关系及种间、种下单位的分类关系;并通过对分类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和排序,找出了柴胡属植物分类中所应依据的重要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属 药用植物 数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蜘蛛抱蛋属植物分布及生境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韦毅刚 李光照 +1 位作者 郎楷永 王任翔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18-228,共11页
从植物区系分布分析着手 ,重点阐述了国产蜘蛛抱蛋属植物所在各种植被类型及其生境特点。现知全世界该属植物约有 50种 ,中国产 4 7种 (占该属种数的 94 % ) ,其中特有种 4 5种 (占该属种数的 90 % )。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尤其广西... 从植物区系分布分析着手 ,重点阐述了国产蜘蛛抱蛋属植物所在各种植被类型及其生境特点。现知全世界该属植物约有 50种 ,中国产 4 7种 (占该属种数的 94 % ) ,其中特有种 4 5种 (占该属种数的 90 % )。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尤其广西的 5个天然植被型 8个植被亚型中 ,特别在季雨林和常绿阔叶林中的种类最为丰富 (约 2 3种 )。它们是群落组成中一个不固定的成员 ,对环境中的荫闭度、湿度和土壤条件有着严格的要求。天然林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它们的生存和发展。因此 ,要保护好该属植物并使其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蜘蛛抱蛋属 分布 生境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