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中文命名规则下的最新中国苦苣苔科植物名录 被引量:26
1
作者 温放 黎舒 +7 位作者 辛子兵 符龙飞 洪欣 蔡磊 秦佳奇 盘波 潘福转 韦毅刚 《广西科学》 CAS 2019年第1期37-63,共27页
中国苦苣苔科植物的物种数量在过去的十余年内出现了令人惊讶的飞速增长,同时自2011年以来属一级水平上的大范围修订使得我国苦苣苔科植物物种系统位置的变动频繁而巨大,导致中文文献中使用的学名和对应的中文名称出现了相当程度上的混... 中国苦苣苔科植物的物种数量在过去的十余年内出现了令人惊讶的飞速增长,同时自2011年以来属一级水平上的大范围修订使得我国苦苣苔科植物物种系统位置的变动频繁而巨大,导致中文文献中使用的学名和对应的中文名称出现了相当程度上的混乱。本文整理了自专著《中国植物志·第69卷》《Flora of China:Vol. 18》《中国苦苣苔科植物》《华南苦苣苔科植物》和前一阶段归纳的我国苦苣苔科植物生物多样性文献付梓和发表以来,正式报道的所有中国苦苣苔科植物新分类群,提供了物种修订前后的新旧物种名的对照,为部分发表时未指定中文名称的新分类群新拟了中文名,对出现了混淆的物种中文名进行了梳理,以期为国内研究者更好地引用和使用我国苦苣苔科植物的中文名称奠定基础。截止2019年1月,我国已经正式报道和合格发表的苦苣苔科植物物种数已经有719种(含种下等级)。在新命名规则背景下梳理的中国苦苣苔科植物名录将在中国苦苣苔科植物保育中心(GCCC)的网站(http://gccc.gxib.cn)上实时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修订 中国苦苣苔科植物 物种多样性 新分类群 中文名 学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苦苣苔科植物物种中文名的选定/拟定原则建议初探 被引量:7
2
作者 洪欣 黎舒 +4 位作者 蔡磊 韦毅刚 苏兰英 秦佳奇 温放 《广西科学》 CAS 2019年第1期17-36,共20页
近十年来,已知分布于我国的苦苣苔科植物物种数猛增至719种(含种下等级,截至2019年1月),其中有大量的新发表类群。然而,这些新发表物种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发表在国外相关学术期刊上,缺乏中文名的拟定,而且很多甚至在发表的时候就未对... 近十年来,已知分布于我国的苦苣苔科植物物种数猛增至719种(含种下等级,截至2019年1月),其中有大量的新发表类群。然而,这些新发表物种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发表在国外相关学术期刊上,缺乏中文名的拟定,而且很多甚至在发表的时候就未对其拉丁学名的词源进行诠释。同时,由于近年来分子系统学背景下的科内属一级水平上发生巨大变动,国内不同学科的期刊在发表涉及苦苣苔科植物的文章时,不仅在学名的正确应用上存在一定的滞后和障碍,同时其新旧中文名的更迭以及近年来新分类群中文名拟定的随意性,也给国内该科植物物种多样性及相关的研究带来一定困难。因此,本文尝试梳理和规范苦苣苔科植物的中文名命名规则,以便中国苦苣苔科植物生物多样性研究和实际应用上的使用。这一规范的建立,不仅适合于现在已基本完成的苦苣苔科植物新分类系统,即便是未来在属一级水平上再次进行重组或修订,本规范依然能够适应且能让后来研究者更好地了解苦苣苔科植物的分类和修订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苦苣苔科植物 分类系统 植物中文名 拟名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苦苣苔科植物中王文采旧分类系统与Weber新分类系统的名实更替 被引量:5
3
作者 符龙飞 黎舒 +2 位作者 辛子兵 温放 韦毅刚 《广西科学》 CAS 2019年第1期118-131,共14页
自从引入分子系统学的观点和技术手段以来,我国的苦苣苔科植物在属一级水平上的撤销、合并、转置、扩增等修订与再修订工作多次发生。众多物种的系统位置变迁、学名的更替变换对我国科研人员在国产苦苣苔科植物研究、成果发表方面造成... 自从引入分子系统学的观点和技术手段以来,我国的苦苣苔科植物在属一级水平上的撤销、合并、转置、扩增等修订与再修订工作多次发生。众多物种的系统位置变迁、学名的更替变换对我国科研人员在国产苦苣苔科植物研究、成果发表方面造成了很大的混乱和困扰。为协助不同学科方向的学者更好地理解我国苦苣苔科植物系统修订与变更前后的过渡关系,同时解决苦苣苔科分类系统发生的变化导致出现的大量相关拉丁学名和中文名错用的现象,本文研究了自2011年中国苦苣苔科植物新系统构建以来,中文科技论文中中国苦苣苔科植物名称(包括学名和中文名,主要是学名)更替上出现的混淆问题,并据此展开分析。从学科和时间的角度看,2012—2017年,中文科技文献中修订前的属名仍然大量出现,以唇柱苣苔属为首,出现在园林植物学、植物生态学、植物生理学、植物化学、中药学等学科之中,但随着新分类系统逐渐被接受,旧学名出现的频度开始出现下降。进一步统一修订后的我国苦苣苔科植物学名和中文名,对于提高中文科技期刊的科学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苣苔科 苦苣苔科植物中文名 学名修订 植物分类系统 植物学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苦苣苔科植物的分类系统历史变化——兼论该科植物在我国合格发表的新分类群与国家级分布新记录情况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辛子兵 符龙飞 +1 位作者 黎舒 温放 《广西科学》 CAS 2019年第1期102-117,共16页
我国苦苣苔科植物的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且我国该科植物特有属和种的比率十分高。基于现代分子系统学,近年来对苦苣苔科分类系统的修订巨大而频繁。自2011年以来属一级水平上的撤销、合并、扩增等修订与再修订工作多次进行。到目前为止... 我国苦苣苔科植物的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且我国该科植物特有属和种的比率十分高。基于现代分子系统学,近年来对苦苣苔科分类系统的修订巨大而频繁。自2011年以来属一级水平上的撤销、合并、扩增等修订与再修订工作多次进行。到目前为止,我国苦苣苔科植物的最新系统分类已经基本能较好地反映出我国该科植物的自然演化。此外,近年来该科新分类群的大量发表,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苦苣苔科的物种多样性仍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将自2011年以来涉及我国苦苣苔科植物的属一级水平的修订进行归纳和整理,详尽解释介绍亚科水平上的系统新框架,修订前后属一级水平上的拆解、归并、迁移和撤销。专著《中国苦苣苔科植物》是对我国2005年之前苦苣苔科植物多样性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总结。基于这个基础,我们针对自2005年1月至2018年12月这14年内中国苦苣苔科植物新分类群和国家级分布新纪录发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该时间段内我国的苦苣苔科植物比2005年报道的520种(含种下等级)新增194种(含种下等级,含国家级分布新记录)。截至2018年12月31日,我国的苦苣苔科植物物种数量已达714种(含种下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分布新记录 苦苣苔亚科 生物多样性 新分类群 修订 中国苦苣苔科植物 分类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苦苣苔科植物新资料——小花线柱苣苔 被引量:2
5
作者 洪欣 汪秀平 温放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17-1422,共6页
该文报道了产自中国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境内的线柱苣苔属(Rhynchotechum Blume)中国分布新记录——小花线柱苣苔(R. parviflorum Blume)。该新记录种常生长在林中溪流附近的崖壁以及次生林下阴湿生境中,主要辨别特征为叶基本对生,花萼裂... 该文报道了产自中国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境内的线柱苣苔属(Rhynchotechum Blume)中国分布新记录——小花线柱苣苔(R. parviflorum Blume)。该新记录种常生长在林中溪流附近的崖壁以及次生林下阴湿生境中,主要辨别特征为叶基本对生,花萼裂片被绢毛,花梗被黄褐色绒毛,花冠筒较小,子房具短柔毛,果无毛至微柔毛。印度学者于2020年记载为印度新分布,而原始文献中记录的凭证标本采集点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境内,故对原文记述的产地信息提出质疑。同时,在前人的研究中部分馆藏的线柱苣苔属植物标本被认定为该新记录种,在此一并提出该新记录种在中国的分布地理信息和详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苣苔科 小花线柱苣苔 新记录 西藏自治区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苣苔科植物Lysionotus bijantiae的名实订正 被引量:4
6
作者 蔡磊 BORAH Dipankar +1 位作者 刀志灵 温放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02-1408,共7页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标本,作者发现近期发表的苦苣苔科吊石苣苔属植物一新种——Lysionotus bijantiae D. Borah&A. Joe实为鉴定错误,应是汉克苣苔属的长圆叶汉克苣苔\[Henckelia oblongifolia (Roxb.)D. J. Middleton&Mich. M?l...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标本,作者发现近期发表的苦苣苔科吊石苣苔属植物一新种——Lysionotus bijantiae D. Borah&A. Joe实为鉴定错误,应是汉克苣苔属的长圆叶汉克苣苔\[Henckelia oblongifolia (Roxb.)D. J. Middleton&Mich. M?ller\]\[原长圆叶唇柱苣苔Chirita oblongifolia (Roxb.) Sinclair\]。Lysionotus bijantiae的模式标本采集于中国西藏东南部地区的喜马拉雅南坡,该地区苦苣苔植物多样性较为丰富。作者因其花具2枚发育雄蕊而将其归于吊石苣苔属,花萼分裂不达基部而与吊石苣苔属其他相关种类比较,而忽略了其种子先端不具附属物的特征。通过电镜扫描观察到,该种在墨脱境内居群以及其模式产地居群的种子均无附属物,从而证实了该种不是吊石苣苔属的物种,而是属于汉克苣苔属。因此,作者将Lysionotus bijantiae处理为Henckelia oblongifolia的新异名,同时提供了长圆叶汉克苣苔的彩色图片(含种子扫描图)、选定模式标本,并给出了吊石苣苔属和汉克苣苔属的区分方法和主要识别特征,不仅为这两个属的物种鉴定提供了参考,而且避免更多的物种分类混淆问题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苣苔科 吊石苣苔属 汉克苣苔属 新异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桂粤地区苦苣苔科植物省级分布8新记录种 被引量:1
7
作者 盘波 温放 《广西科学》 CAS 2019年第1期89-94,共6页
报道了湘桂粤地区8种苦苣苔科植物的省级分布新记录。包括:湖南省级分布新记录的皱边马铃苣苔Oreocharis crispate W. H. Chen&Y. M. Shui、革叶石山苣苔Petrocodon coriaceifolius (Y. G. Wei) Y. G. Wei&Mich.M?ller;广东省... 报道了湘桂粤地区8种苦苣苔科植物的省级分布新记录。包括:湖南省级分布新记录的皱边马铃苣苔Oreocharis crispate W. H. Chen&Y. M. Shui、革叶石山苣苔Petrocodon coriaceifolius (Y. G. Wei) Y. G. Wei&Mich.M?ller;广东省级分布新记录的多花石山苣苔Pet. multiflorus Fang Wen&Y. S. Jiang、弯果奇柱苣苔Deinostigma cyrtocarpa (D.Fang&L.Zeng) Mich.M?ller&H.J. Atkins;广西省级分布新记录的粉花半蒴苣苔Hemiboea roseoalba S.B. Zhou,Xin Hong&F. Wen、江华小花苣苔Primulina jianghuaensis K.M. Liu&X.Z.Cai、封开报春苣苔P. fengkaiensis Z.L. Ning&M. Kang、密花石山苣苔Petrocodon confertiflorus H.Q. Li&Y.Q. Wang,并提供了这些省级分布新记录种的标本引证和地理分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广西 湖南 植物区系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广西石灰岩地区苦苣苔科一新种——覃塘报春苣苔 被引量:5
8
作者 辛子兵 黄章杰 +3 位作者 周伟权 黄易 孟德昌 温放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24-1427,共4页
报道了中国广西石灰岩地区一新种——覃塘报春苣苔(Primulina qintangensis Z.B.Xin,W.C.Chou&F.Wen),本种与光叶报春苣苔[P.leiophylla(W.T.Wang)Y.Z.Wang]近似,但叶轮生,叶片两侧近对称,侧脉3对;花序数5~8,一回分枝,每序1~3朵花;... 报道了中国广西石灰岩地区一新种——覃塘报春苣苔(Primulina qintangensis Z.B.Xin,W.C.Chou&F.Wen),本种与光叶报春苣苔[P.leiophylla(W.T.Wang)Y.Z.Wang]近似,但叶轮生,叶片两侧近对称,侧脉3对;花序数5~8,一回分枝,每序1~3朵花;花序梗成熟后近无毛或疏被微柔毛;苞片明显较小,约8 mm×2 mm;雌蕊白色;花盘鲜黄色,可以区别。该种目前只发现有一个种群,成熟个体约3000株,通过IUCN评估标准,该种暂时被评为易危(VU C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生植物 广西植物 石灰岩植物 新分类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南苦苣苔科石蝴蝶属植物随记暨国家级分布新记录 被引量:3
9
作者 TRAN Thi Phuong Anh BUI Hong Quang +2 位作者 NGUYEN Khang Sinh AVERYANOV Leonid 温放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09-1416,共8页
石蝴蝶属(Petrocosmea Oliv.)植物的现代分布与分化中心位于中国的西南山地以及周边国家和地区,如印度(阿萨姆邦)、缅甸、泰国、越南等也有分布。近年来,中国和中南半岛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新分类群和国家级新记录层出不穷,进一步加深了... 石蝴蝶属(Petrocosmea Oliv.)植物的现代分布与分化中心位于中国的西南山地以及周边国家和地区,如印度(阿萨姆邦)、缅甸、泰国、越南等也有分布。近年来,中国和中南半岛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新分类群和国家级新记录层出不穷,进一步加深了研究人员对中国和中南半岛植物区系以及该属植物在上述区域的多样性的理解。例如,滇黔石蝴蝶\[Petrocosmea martinii (H. Léveillé) H. Léveillé\]和丝毛石蝴蝶(P. sericea C.Y. Wu ex H. W. Li)曾被认为是中国的特有种,前者分布于贵州、广西北部和云南东南部,而后者仅见于云南东南部。该文报道了这两种石蝴蝶属植物的越南国家级分布新记录。这两个新记录种的发现,使得越南分布的石蝴蝶属植物种的数量上升到了5种,这些新记录种的报道或暗示未来在与中国西南山地邻近的地区还将会有更多该属的新分类群或新记录有待发现。该文还同时提供了这两个国家级分布新记录物种的描述、图示、濒危等级现状评价以及目前所有越南已知分布的石蝴蝶属植物的检索表以备检索和核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北部 越南石蝴蝶属植物检索表 越南植物区系 中国植物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盐及模拟干旱互作对大花套唇苣苔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洪欣 单皖粤 +3 位作者 张丹丹 晁天彩 温放 周守标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57-1465,共9页
苦苣苔科原大花旋蒴苣苔(former Boea clarkeana Hemsl.)为我国特有的复苏植物,在最近的修订中被并入套唇苣苔属(Damrongia Kerr),更名为大花套唇苣苔[D. clarkeana (Hemsl.) C. Puglisi]。为了探究该植物对喀斯特特殊生境的适应机制,... 苦苣苔科原大花旋蒴苣苔(former Boea clarkeana Hemsl.)为我国特有的复苏植物,在最近的修订中被并入套唇苣苔属(Damrongia Kerr),更名为大花套唇苣苔[D. clarkeana (Hemsl.) C. Puglisi]。为了探究该植物对喀斯特特殊生境的适应机制,该文以大花套唇苣苔成熟种子为材料,通过观察钙盐和模拟干旱互作试验,研究了干旱和盐胁迫共同作用对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钙盐及模拟干旱互作时,低浓度钙盐可减轻干旱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且低程度的干旱与低浓度的钙盐相互作用时反而会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低钙盐低干旱复合条件对大花套唇苣苔生长的促进作用体现了该物种对喀斯特地区保水性差的石灰岩土壤基质的专适性,避免了和其他植物直接生态位的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旋蒴苣苔 喀斯特地貌 模拟干旱胁迫 钙盐胁迫 幼苗生长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