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OBE理念的肿瘤专科临床药师培养体系构建
1
作者 丁海樱 辛文秀 +2 位作者 童莹慧 孙娇 方罗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3-86,共4页
目的:在肿瘤规范化诊疗政策背景下,探索构建肿瘤专科临床药师培养体系。方法:根据临床药师药学服务胜任力标准,结合肿瘤专科临床药师的特点与需求,制定肿瘤临床药师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引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围绕肿瘤专科临床药师面... 目的:在肿瘤规范化诊疗政策背景下,探索构建肿瘤专科临床药师培养体系。方法:根据临床药师药学服务胜任力标准,结合肿瘤专科临床药师的特点与需求,制定肿瘤临床药师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引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围绕肿瘤专科临床药师面临的关键问题探索构建肿瘤专科临床药师培养体系。结果:构建了以“导师制”为基础、以自主学习理论为核心的肿瘤专科临床药师培养体系。围绕专业知识、基本技能、临床实践、职业素养、能力提升5大核心模块进行课程设计与实施,并建立了全方位的考核评价体系。结论:该体系有助于培养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药学服务与研究转化为一体的复合型肿瘤专科临床药师,可以为医疗机构肿瘤专科临床药师的培养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果导向 肿瘤专科 临床药师 培养模式 自主学习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黄浆水和豆胚芽中生物活性物质分析
2
作者 赵瑜 施润杰 +4 位作者 巩佳慧 汪生建 田景奎 陶益 李守信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8期82-85,91,共5页
对大豆黄浆水与豆胚芽中含有的生物活性物质质量浓度进行了测定,为其综合利用和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采用比色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黄浆水生物活性成分含量。千张黄浆水中的总固形物、总糖、异黄酮、皂苷、Na、K... 对大豆黄浆水与豆胚芽中含有的生物活性物质质量浓度进行了测定,为其综合利用和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采用比色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黄浆水生物活性成分含量。千张黄浆水中的总固形物、总糖、异黄酮、皂苷、Na、K、Ca、Mg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9%、14.2 g/L、0.194 g/L、0.867 g/L、0.843 mg/L、125.805 mg/L、0.937 mg/L、22.959 mg/L,而在豆干黄浆水中分别为3.0%、17.4 g/L、0.177 g/L、1.247 g/L、0.565 mg/L、106.450 mg/L、0.679 mg/L、15.923 mg/L。豆胚芽中异黄酮和皂苷质量分数分别为3.515、15.468 mg/g(以干质量计)。黄浆水中植酸质量浓度很低,可忽略不计。总糖和K质量浓度较高,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千张黄浆水和豆干黄浆水异黄酮及总皂苷质量分数接近,无显著差异。异黄酮质量分数约为0.18 kg/t,总皂苷质量分数约为1.00 kg/t。黄浆水和豆胚芽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较好的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浆水 豆胚芽 大豆异黄酮 大豆皂苷 苯酚-硫酸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在循环肿瘤细胞检测中的应用及进展
3
作者 朱帅 刘明 +2 位作者 阳剑波 何德峰 赵明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11,共11页
循环肿瘤细胞作为液体活检中的典型生物标志物,在肿瘤早期诊断、预后评估以及疗效监测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然而,循环肿瘤细胞在外周血中含量很低、种类繁多且异质性强,其检测任务面临着准确率低和特异性差的挑战。近年来,深度学... 循环肿瘤细胞作为液体活检中的典型生物标志物,在肿瘤早期诊断、预后评估以及疗效监测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然而,循环肿瘤细胞在外周血中含量很低、种类繁多且异质性强,其检测任务面临着准确率低和特异性差的挑战。近年来,深度学习已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及临床应用,也为循环肿瘤细胞的高效精确地自动化检测提供了新途径,成为研究新热点。综述了近年来深度学习应用于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从样本制备、数据采集与预处理以及深度学习模型构建等检测流程的关键环节,总结了现有方法、核心技术及其性能评估。最后,探讨了深度学习在循环肿瘤细胞检测中面临的未解难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肿瘤细胞 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 细胞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NI在局部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接受化疗联合免疫序贯放疗中疗效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王雨 魏卓隽 +6 位作者 汪琳 王瑞琪 陈焕 程琦 林晓 马红莲 徐裕金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5-412,共8页
目的:探索预后营养指数(PNI)在接受诱导化疗联合免疫(化免)序贯放疗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疗效预测价值及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肿瘤医院2019年5月至2023年8月期间收治的126例行诱导化免序贯放疗的局部晚期ESCC... 目的:探索预后营养指数(PNI)在接受诱导化疗联合免疫(化免)序贯放疗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疗效预测价值及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肿瘤医院2019年5月至2023年8月期间收治的126例行诱导化免序贯放疗的局部晚期ESCC患者的临床资料。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患者诱导化免前1周内、放疗前1周内、放疗开始后4±1周的PNI最佳临界值并对患者进行分组。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用Log-Rank法比较组间患者的总生存期(OS)及无进展生存期(PFS),采用Cox回归分析探讨诱导化免序贯放疗的局部晚期ESCC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26例局部晚期ESCC患者,男性118例,女性8例,中位年龄65岁(44~78岁)。运用ROC曲线确认的患者诱导化免前、放疗前和放疗中PNI最佳临界值为46.2、48.3和37.9。放疗前PNI≥48.3组中位OS、PFS分别为47.3、28.2个月,放疗前PNI<48.3组中位OS、PFS分别为18.7、15.2个月(P<0.01,P<0.05)。放疗中PNI≥37.9组中位OS未达到,中位PFS为25.7个月,放疗中PNI<37.9组中位OS、PFS分别为17.0、12.5个月(P<0.01,P<0.05)。诱导化免后PNI升高组中位OS未达到,中位PFS为28.4个月;PNI降低组中位OS、PFS分别为20.4、16.0个月(P<0.01,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放疗中PNI[HR=2.292,95%CI(1.264,4.159),P<0.05]、诱导化免后PNI变化[HR=2.120,95%CI(1.007,4.463),P<0.05]为影响OS因素。结论:放疗中PNI、诱导化免后PNI变化与患者治疗疗效及预后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预测ESCC化免序贯放疗获益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预后营养指数 化疗联合免疫序贯放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野生型和耐药型细胞系之间基因表达状态的比较分析
5
作者 于成鲲 周海超 +2 位作者 张聪敏 任艳 刘斯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34,共10页
对3种结直肠癌细胞系(HCT116,LoVo及HT29)的野生株和Oxaliplatin/SN38耐药株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分别进行了检测,通过分析野生株与耐药株基因表达的差异发现,在Oxaliplatin耐药细胞系中,3种细胞系的转录组响应较为一致;但在SN38耐药细胞... 对3种结直肠癌细胞系(HCT116,LoVo及HT29)的野生株和Oxaliplatin/SN38耐药株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分别进行了检测,通过分析野生株与耐药株基因表达的差异发现,在Oxaliplatin耐药细胞系中,3种细胞系的转录组响应较为一致;但在SN38耐药细胞系中,HT29细胞系转录组响应模式与其它2个细胞系显著不同.野生株和耐药株之间的蛋白质组比较分析显示,发生变化的蛋白质与转录本有较大程度的重合;与转录组数据不同的是,LoVo和HT29的蛋白质丰度受药物的影响较大,但从差异蛋白质功能聚类来看,LoVo和HCT116呈现相似性.比较分析结果还表明,Oxaliplatin在3个细胞系中引发的蛋白质丰度响应明显低于SN38造成的蛋白质丰度变化.从野生型和耐药型结肠癌细胞系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的整合分析出发,获得了新的候选耐药性相关蛋白.本研究可能为结直肠癌耐药性机制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提供了另一种启发性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奥沙利铂 SN38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肿瘤预防与健康教育的现代化策略
6
作者 李润华 朱滔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2,共4页
妇科肿瘤包括子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是全球范围内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重要疾病。近年来,妇科肿瘤的发病率持续增长,尤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尽管医学科技的进步使妇科肿瘤的诊断与治疗逐渐现... 妇科肿瘤包括子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是全球范围内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重要疾病。近年来,妇科肿瘤的发病率持续增长,尤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尽管医学科技的进步使妇科肿瘤的诊断与治疗逐渐现代化,但预防和健康教育仍然是降低发病率、减轻患者痛苦的关键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肿瘤 女性健康 子宫内膜癌 医学科技 持续增长 卵巢癌 全球范围 子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遇湿粘附多孔止血海绵的设计、制备及性能评价
7
作者 盖长智 方辉 +1 位作者 潘钊 董良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3-262,共10页
肝脏、肾脏等器官因血管密集、质地脆弱,在受到创伤后出血常难以控制,且组织易二次受创,导致外科止血难度大。无需按压即可遇湿粘附固定,同时实现物理封堵和促进凝血,是应对不可压迫伤口出血的止血材料应具备的关键性能。本工作拟设计... 肝脏、肾脏等器官因血管密集、质地脆弱,在受到创伤后出血常难以控制,且组织易二次受创,导致外科止血难度大。无需按压即可遇湿粘附固定,同时实现物理封堵和促进凝血,是应对不可压迫伤口出血的止血材料应具备的关键性能。本工作拟设计并制备一种新型止血材料,取向多孔海绵结合聚合物交联多孔网络,通过冷冻干燥制得遇湿粘附多孔止血海绵。该材料有效整合了取向壳聚糖海绵的快速吸血、凝血能力,疏松多孔粘性基质层的遇湿粘附能力。微观结构分析验证了材料的分层、多孔结构,双层海绵展示出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粘附效果。材料生物相容性良好,高达85%的孔隙率及近500%的采血率赋予材料快速吸血并促进凝血的性能。体外模拟止血实验证实该海绵具有优异的止血效果,在处理肝脏、肾脏等脆弱器官出血的体内环境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这项工作也为粘附性止血材料的开发开辟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压迫伤口止血 物理封堵 促进凝血 止血海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唾液酸-Siglec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许青 段嘉蓉 郑天清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85,共5页
肿瘤免疫疗法改善了许多患者的预后,但大多数肿瘤仍然对目前批准使用的肿瘤免疫疗法具有一定的耐药性,需要研究更为有效的新型靶点以及创新联合治疗方案来克服这些阻力。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Siglec受体作为新型免疫检查点的巨大潜力。Si... 肿瘤免疫疗法改善了许多患者的预后,但大多数肿瘤仍然对目前批准使用的肿瘤免疫疗法具有一定的耐药性,需要研究更为有效的新型靶点以及创新联合治疗方案来克服这些阻力。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Siglec受体作为新型免疫检查点的巨大潜力。Siglec是唾液酸结合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多数Siglec作为跨膜受体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其识别并结合糖蛋白和糖脂上特定的唾液酸聚糖。唾液酸聚糖-Siglec相互作用通过多种方式促进肿瘤免疫逃逸微环境的形成,与肿瘤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本文总结了Siglec受体作为有效的新型免疫检查点的有力证据,并就唾液酸-Siglec相互作用对肿瘤免疫的影响及靶向唾液酸-Siglec免疫检查点的肿瘤治疗方案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 SIGLEC 唾液酸酶 靶向药物递送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管导向CT血管造影用于钇-90(^(90)Y)微球选择性内放射治疗肝脏恶性肿瘤进展
9
作者 孙万 王洁雨 邓雪英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6-149,共4页
钇-90微球选择性内放射治疗(^(90)Y SIRT)为不可切除原发或继发性肝脏恶性肿瘤的有效局部治疗方法之一。导管导向CT血管造影(CDCTA)指将导管插入特定血管后进行CT造影,可为^(90)Y SIRT用于治疗肝脏恶性肿瘤提供有效的横断面图像并辅助... 钇-90微球选择性内放射治疗(^(90)Y SIRT)为不可切除原发或继发性肝脏恶性肿瘤的有效局部治疗方法之一。导管导向CT血管造影(CDCTA)指将导管插入特定血管后进行CT造影,可为^(90)Y SIRT用于治疗肝脏恶性肿瘤提供有效的横断面图像并辅助实施精准治疗,极大地提高^(90)Y SIRT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就CDCTA在^(90)Y SIRT用于肝脏恶性肿瘤中的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放射治疗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O的发展、递送与免疫疗法的机遇挑战
10
作者 廖梦归 朱晨 王雅俊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4-431,共8页
反义寡核苷酸(ASO)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因免疫原性等问题面临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者通过化学修饰优化了ASO的核酸骨架和末端结构,显著提升了体内稳定性、靶向性及抗核酸酶降解能力。此外,递送系统和给药方式的优化有效提高了ASO... 反义寡核苷酸(ASO)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因免疫原性等问题面临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者通过化学修饰优化了ASO的核酸骨架和末端结构,显著提升了体内稳定性、靶向性及抗核酸酶降解能力。此外,递送系统和给药方式的优化有效提高了ASO的递送效率,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疾病的治疗需求。本文概述了ASO的发展、递送与免疫疗法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ASO药物的化学修饰、递送效率、稳定性等方面提供参考,推动ASO在疾病治疗中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寡核苷酸 免疫原性 化学修饰 递送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手术室患者坠床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沈祝苹 王帅颖 杨方英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1-745,共5页
目的:评价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在手术室患者坠床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手术患者安全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建立RCA小组,通过访谈和现场考察收集事件相关资料,通过时间序列表罗列手术室患者坠床事件过程,识别近端原因,借助鱼骨图进行分... 目的:评价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在手术室患者坠床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手术患者安全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建立RCA小组,通过访谈和现场考察收集事件相关资料,通过时间序列表罗列手术室患者坠床事件过程,识别近端原因,借助鱼骨图进行分析以确定根本原因,制定改善行动计划表,组织实施并评估改善效果。结果:实施一系列改善行动后,约束带使用规范率、手术安全管理培训完成率、防坠床/跌倒指示牌正确放置指定位置比例均达到100%。结论:应用RCA分析手术室患者坠床这一不良事件,有助于促进医院系统安全,增强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优化医疗服务,确保患者的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本原因分析法 手术室 坠床 不良事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及其室内质控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钟里科 米秀芳 +3 位作者 舒琦 许高奇 何超能 朱俊峰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6-202,共7页
目的建立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治疗药物监测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质控方法,应用Westgard多规则理论对质控样品进行评估。方法利用HPLC-MS/MS建立人全血中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检测方法。对治疗药物监测过程中低、中... 目的建立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治疗药物监测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质控方法,应用Westgard多规则理论对质控样品进行评估。方法利用HPLC-MS/MS建立人全血中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检测方法。对治疗药物监测过程中低、中、高3个浓度水平的质控样品进行统计分析,绘制Levery-Jennings和Z分数质控图,应用Westgard多规则理论进行室内质控评估。结果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40~1040.00和0.50~49.50 ng·mL^(-1),定量下限分别为10.40和0.50 ng·mL^(-1),提取回收率分别为108.61%~113.24%和101.99%~109.37%,内标归一化的基质因子分别为106.68%~111.27%和95.70%~97.81%,日内和日间的准确度及精密度均小于15.0%,其他参数也均符合生物样本定量分析要求。Levery-Jennings和Z分数质控图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26组质控样品的检测结果提出警告4次(违反12s规则),未出现失控现象。结论建立的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治疗药物监测室内质控体系能够有效保障血药浓度检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素A 他克莫司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治疗药物监测 Westgard多规则理论 质控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经导管动脉灌注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章浙伟 曾晖 +5 位作者 郑家平 罗君 郭立文 曹非 梁维仁 邵国良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2-515,共4页
目的评价吉西他滨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GN)经导管动脉灌注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浙江省肿瘤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采用GN方案经导管动脉灌注治疗晚期胰腺癌患者50例,分析其客观有效率(ORR),无进展生存期(PFS),... 目的评价吉西他滨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GN)经导管动脉灌注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浙江省肿瘤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采用GN方案经导管动脉灌注治疗晚期胰腺癌患者50例,分析其客观有效率(OR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及治疗相关的毒性反应。结果50例胰腺癌患者共行动脉灌注化疗236次,平均灌注4.72次,其中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16例,疾病稳定(SD)21例,ORR为32%,中位PFS为5.1个月,OS为9.8个月,不良事件主要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呕吐、恶心和乏力等。结论采用GN方案经导管动脉灌注治疗晚期胰腺癌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且安全,可一定程度提升患者的PFS和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西他滨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动脉灌注化疗 晚期胰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保存富血小板血浆对创伤修复的影响及体外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苏睿 董良 +1 位作者 潘钊 闻慧琴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43-1150,共8页
目的评估-80℃超低温冷冻保存后冻融的富血小板血浆(PRP)对伤口愈合相关细胞的影响,揭示超低温冻融的PRP在创伤修复中的机制,明确低温冷冻保存PRP对促进伤口愈合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使用未激活的新鲜PRP、钙离子激活的新鲜PRP和... 目的评估-80℃超低温冷冻保存后冻融的富血小板血浆(PRP)对伤口愈合相关细胞的影响,揭示超低温冻融的PRP在创伤修复中的机制,明确低温冷冻保存PRP对促进伤口愈合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使用未激活的新鲜PRP、钙离子激活的新鲜PRP和冻融后PRP分别与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形成细胞共培养,测定比较巨噬细胞极化与炎症反应相关因子的表达及细胞迁移率和增殖率等多项指标,分析PRP对巨噬细胞极化、炎症及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超低温冻融后的PRP使巨噬细胞M1样极化基因iNOS表达降低(P<0.0001),NO分泌减少(P<0.001),尿素含量增加(P<0.0001),M1相关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低(P<0.001),白细胞介素(IL)-1分泌降低(P<0.001),M2相关抗炎因子IL-10、IL-12分泌水平增加(P<0.01,P<0.05)。此外,冻融PRP共培养明显促进细胞迁移,提高了血管形成效率,高于新鲜PRP组(P<0.01),与激活PRP组效果相当。细胞活死染色和CCK-8增殖实验也显示与冻融PRP共培养的L929和HUVEC细胞增殖率均显著增加(P<0.01)。结论-80℃超低温冷冻保存后的PRP能够显著增强细胞的迁移、分化和增殖能力,同时抑制炎症因子产生,促进巨噬细胞的M2样极化。低温冷冻保存可被视为一种有效的PRP保存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低温冷冻保存 巨噬细胞极化 创伤修复 血管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ome计划:又一个人类基因组计划 被引量:1
15
作者 岑萧萍 周润 +1 位作者 王元梅 杨焕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7-359,共3页
2023年4月,生命科学界同时庆祝了两大里程碑事件的完成--DNA双螺旋结构发现70周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20周年,这标志着人类在解析生命科学的奥秘的显著成就。同时,也诞生了一个新的问题,下一个生命科学的里程碑会是什么?
关键词 人类基因组计划 DNA双螺旋结构 生命科学 里程碑事件 新的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细胞样髓源性抑制细胞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朝丹 朱蕊 +4 位作者 张煜婷 应莉莎 王佳敏 刘盼 苏丹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2,共8页
粒细胞样髓源性抑制细胞(granulocytic 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G-MDSCs)是MDSCs的主要亚群之一,在多数癌症中广泛富集,通过表达精氨酸酶1(arginase-1,Arg-1)及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等机制抑制淋巴T细胞杀伤功... 粒细胞样髓源性抑制细胞(granulocytic 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G-MDSCs)是MDSCs的主要亚群之一,在多数癌症中广泛富集,通过表达精氨酸酶1(arginase-1,Arg-1)及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等机制抑制淋巴T细胞杀伤功能,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G-MDSCs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和免疫治疗疗效具有显著相关性,使用特异性靶向G-MDSCs的募集、分化和功能的药物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的进展。本文主要就G-MDSCs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免疫抑制作用及其相关通路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粒细胞样髓源性抑制细胞 免疫微环境 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CA1/2基因胚系变异意义未明位点的重新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方健飞 马政霄 +1 位作者 朱蕊 苏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41-1045,共5页
目的BRCA1/2基因胚系变异按照风险等级分为5类,其中3类意义未明位点(variants of the uncertain significance,VUS)需要定期复核。探索变异证据的更新对变异分类的影响并指导携带有害VUS位点的患者进行临床诊疗。方法收集971例进行了BRC... 目的BRCA1/2基因胚系变异按照风险等级分为5类,其中3类意义未明位点(variants of the uncertain significance,VUS)需要定期复核。探索变异证据的更新对变异分类的影响并指导携带有害VUS位点的患者进行临床诊疗。方法收集971例进行了BRCA1/2基因胚系检测的患者(乳腺或卵巢癌),筛选出VUS位点128个。整合人群频率数据库、疾病数据库、计算机软件预测、共分离证据、等位基因证据及人群队列研究等证据,重新分析这些VUS位点,明确变异分类是否发生改变。结果142例肿瘤患者携带BRCA1/2基因VUS位点,占14.6%(142/971),变异位点数为128个,其中错义突变、同义突变、框内非移码突变和非编码区突变的比例分别为70.3%、4.7%、3.1%、21.9%。重新复核分析发现11.7%(15/128)的VUS位点可降级为2类,疑似良性。结论随着胚系变异相关证据的不断更新,VUS位点经再次复核后变异分类可能会有所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CA1/2基因 胚系变异 意义未明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对二甲亚砜依赖的RNA切割型脱氧核酶催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崔力 李素慧 +2 位作者 郑星 常天俊 邴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42,共8页
在高浓度有机溶剂中工作的RNA切割型脱氧核酶(RNA-cleaving DNAzyme,RCD)及其构筑的分子器件不仅拓展了DNA作为酶的能力,还可将功能核酸推进新的应用领域.本文研究了一个需要二甲亚砜才能工作的RCD(命名为E3)对金属离子的需求,发现二价... 在高浓度有机溶剂中工作的RNA切割型脱氧核酶(RNA-cleaving DNAzyme,RCD)及其构筑的分子器件不仅拓展了DNA作为酶的能力,还可将功能核酸推进新的应用领域.本文研究了一个需要二甲亚砜才能工作的RCD(命名为E3)对金属离子的需求,发现二价金属离子对其催化活性至关重要,活性顺序为Zn^(2+),Mg^(2+)>Fe^(2+)>Pb^(2+)>Mn^(2+)>Co^(2+).以Mg^(2+)或Zn^(2+)为辅因子,表征了E3的速率-pH值关系及其与二者的结合比例.E3的催化速率-pH曲线在Mg^(2+)存在下为“钟形”,高速率的pH值范围为7.0~9.0;Zn^(2+)存在下为“尖峰”,速率最高时pH=7.0;E3与Mg^(2+)和Zn^(2+)的数量结合比例均为1∶1.另外,E3以Fe^(2+)为辅因子时易失活,Fe^(2+)被氧化成Fe^(3+)是失活的关键,加入还原剂可使其复活.进一步研究发现,Cu^(2+),Fe^(3+)和Ni^(2+)等金属离子可抑制Mg^(2+)或Zn^(2+)的作用,使E3的催化活性急剧降低.本文研究结果为理解E3的性质及催化机制提供了有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切割型脱氧核酶 功能核酸 有机溶剂 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生物安全实验室智慧化监管实践与展望 被引量:7
19
作者 高颜超 胡雪利 +1 位作者 陈伟 顾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238,共7页
为解决实验室监管环节数字化程度低、数据安全保障难度大、监测预警效率低等问题。该文介绍了基于Java EE 11技术规范的生物安全监管矩阵,在MVC架构模式上实现RESTful规范,监管矩阵包括1个平台(生物安全在线监管平台)和4个系统(生物安... 为解决实验室监管环节数字化程度低、数据安全保障难度大、监测预警效率低等问题。该文介绍了基于Java EE 11技术规范的生物安全监管矩阵,在MVC架构模式上实现RESTful规范,监管矩阵包括1个平台(生物安全在线监管平台)和4个系统(生物安全眼实验室监管系统、实验室生物安全评价系统、病原微生物样本运输系统、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备案系统)。该矩阵已在800余家单位完成部署使用,记录异常数据20余万条,帮助相关实验室整改风险点11余万个,帮助实验室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置,实现实验室生物安全数字化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安全实验室 智慧化监管 实践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无标记单细胞蛋白质组学方法构建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细胞图谱
20
作者 黄玉滢 于成鲲 +1 位作者 刘斯奇 任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0-157,共8页
采用抗体荧光标记法分离出T细胞、 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使用CellenONE单细胞分选系统分选出相应的单细胞,在分选过程中应用了质谱兼容的肽段包被单细胞蛋白质组学(Mad-CASP)技术.将高疏水性肽段预先加入至分选的孔板中,从... 采用抗体荧光标记法分离出T细胞、 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使用CellenONE单细胞分选系统分选出相应的单细胞,在分选过程中应用了质谱兼容的肽段包被单细胞蛋白质组学(Mad-CASP)技术.将高疏水性肽段预先加入至分选的孔板中,从而减少了蛋白在孔板和色谱柱上的吸附.提取出单细胞蛋白并进行酶解,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技术对获得的肽段进行数据采集,并利用Maxquant软件中的谱图库及“运行中匹配”功能进行了蛋白质的搜库鉴定.采用维恩图和统一流形近似与投影(UMAP)技术分析了4种细胞的蛋白表达差异,对细胞的特异性蛋白进行了分子特征数据库小鼠免疫通路富集,并对计数排序前2名的通路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和京都大学基因与基因组数据库(KEGG)通路富集分析了免疫细胞共享蛋白定量值的变化,绘制了专属于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单细胞蛋白质组学图谱.研究结果对深入理解免疫细胞的功能特征和发现疾病相关的关键蛋白标记物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质谱兼容的肽段包被单细胞蛋白质组学 细胞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