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各向同性磁流变弹性体磁相关非线性动态力学行为的本构模型 被引量:3
1
作者 汪伯潮 李颜 +2 位作者 逄浩明 徐振邦 龚兴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8,56,I0002,共14页
各向同性磁流变弹性体是一种将磁性颗粒随机掺入到聚合物基体中制备而成的智能材料。在磁场作用下,其模量发生快速、可逆、连续变化,在振动控制领域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实验结果表明,各向同性磁流变弹性体的动态力学行为具有很强的... 各向同性磁流变弹性体是一种将磁性颗粒随机掺入到聚合物基体中制备而成的智能材料。在磁场作用下,其模量发生快速、可逆、连续变化,在振动控制领域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实验结果表明,各向同性磁流变弹性体的动态力学行为具有很强的频率、应变幅值和磁场相关性。尽管上述行为对于其潜在应用具有重要的影响,但目前关于各向同性磁流变弹性体磁相关非线性动态力学行为的理论研究则关注不够。为准确评价各向同性磁流变弹性体的动态力磁耦合行为,并指导其相关产品的设计,本文建立了一个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理论,反映各向同性磁流变弹性体磁相关非线性动态力学行为的本构模型。随后,开发了和本构模型对应的数值实现算法,并对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了验证。该模型有助于深入理解各向同性磁流变弹性体磁相关非线性动态力学行为的潜在力学机制。此外,该模型有助于指导基于各向同性磁流变弹性体产品的设计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同性磁流变弹性体 频率相关 应变幅值相关 磁相关 非线性粘弹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非线性低频被动隔振系统设计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彭超 龚兴龙 +3 位作者 宗路航 郭朝阳 严启凡 周鸿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11,共6页
研制一种新型非线性低频被动隔振系统,由三个特定形状的片弹簧对称分布构成,具有较高静承载力及较低动态刚度,可显著降低系统起止隔振频率;通过隔振系统弹性元件一维无量纲模型,分析其非线性行为,且对隔振器力学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建立... 研制一种新型非线性低频被动隔振系统,由三个特定形状的片弹簧对称分布构成,具有较高静承载力及较低动态刚度,可显著降低系统起止隔振频率;通过隔振系统弹性元件一维无量纲模型,分析其非线性行为,且对隔振器力学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建立一两自由度隔振实验平台,对隔振系统进行隔振性能研究,结果显示该隔振系统隔振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振 低频 非线性 振动传递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孔泡沫铝在动态加载下的压缩力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郭亚周 杨海 +2 位作者 刘小川 郑志军 王计真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38-346,共9页
为研究闭孔泡沫铝的动态压缩力学响应过程,基于典型泡沫铝试样的孔型和分布情况构建了Voronoi模型,根据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基于LS-DYNA分析了目前泡沫铝常用的Kelvin模型和Voronoi模型之间的差异性,研究了加载速度、基体应变... 为研究闭孔泡沫铝的动态压缩力学响应过程,基于典型泡沫铝试样的孔型和分布情况构建了Voronoi模型,根据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基于LS-DYNA分析了目前泡沫铝常用的Kelvin模型和Voronoi模型之间的差异性,研究了加载速度、基体应变率效应和压缩惯性效应对闭孔泡沫铝变形模式和应力水平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Voronoi模型应力-应变水平和变形模式与实验结果拟合较好,内部结构比单胞阵列的Kelvin模型更趋真实合理;在低速压缩下,泡沫铝惯性效应基本上可以被忽略,而高速压缩下,受压缩惯性效应影响,泡沫铝平台应力随着加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当考虑泡沫铝基体应变率效应时,泡沫铝平台应力水平会得到有效的改善,且泡沫铝整体呈现应变率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孔泡沫铝 Voronoi模型 加载速度 基体特性 惯性效应 应力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有限元-边界元的声振系统多材料拓扑优化方法研究
4
作者 林心玥 赵文畅 +1 位作者 操小龙 陈海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06-117,共12页
针对结构和外声场相互作用的声振强耦合系统,建立了基于混合有限元-边界元的多材料拓扑优化设计方法。为处理优化过程中声振耦合面的变化,设置固定的虚拟界面将计算域划分为有界域和无界域,分别由混合位移-压力有限元方法(混合有限元方... 针对结构和外声场相互作用的声振强耦合系统,建立了基于混合有限元-边界元的多材料拓扑优化设计方法。为处理优化过程中声振耦合面的变化,设置固定的虚拟界面将计算域划分为有界域和无界域,分别由混合位移-压力有限元方法(混合有限元方法)和边界元方法进行离散。运用混合有限元方法能够避免对声振耦合面的显式表征,且能使有限元与边界元离散交界面固定不变,有效减少计算成本。运用有序固体各向同性材料惩罚模型,建立单一设计变量下的多材料拓扑优化模型。以结构的辐射声功率级作为优化的目标函数,并采用伴随变量法进行灵敏度分析,最后通过移动渐进线优化算法对优化问题进行求解。通过基于Heaviside函数的分段投影密度滤波器进行优化后处理,得到数值稳定的多材料优化设计。数值模拟表明,该研究建立的多材料优化方法不仅具有高优化灵活度,同时可以降低声振耦合系统的辐射声功率级,是一个有效的拓扑优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振耦合系统 拓扑优化 混合有限元 边界元 多材料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用N掺杂C-Sn交联纳米纤维自支撑电极的理性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莹 赵钰燊 +3 位作者 陈凯 刘旭 伊廷锋 陈立锋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43,共11页
为了提高碳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比容量,将氮掺杂的碳纤维与高容量的Sn进行复合。通过静电纺丝及低温碳化制备了均匀镶嵌Sn纳米颗粒的氮掺杂碳纳米纤维(C-Sn)复合膜。该复合膜直接用作自支撑锂离子电池负极时表现出较好的电化... 为了提高碳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比容量,将氮掺杂的碳纤维与高容量的Sn进行复合。通过静电纺丝及低温碳化制备了均匀镶嵌Sn纳米颗粒的氮掺杂碳纳米纤维(C-Sn)复合膜。该复合膜直接用作自支撑锂离子电池负极时表现出较好的电化学性能,Sn的引入显著提高了碳纳米纤维膜的电化学性能。碳均匀包覆Sn后形成的纤维结构可以促进离子电子的传导,并能有效缓冲Sn纳米粒子在循环过程中的体积变化,从而有效抑制粉化与团聚。Sn含量约为25.6%的CSn-2电极具有最高的比容量和更优异的倍率性能。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在2A·g^(-1)的电流密度下,充放电循环1000圈后充电(放电)比容量为412.7(413.5)mAh·g^(-1)。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结果表明,N掺杂非晶碳与锂具有良好的亲和性,有利于将合金化反应之后形成的SnxLiy合金锚定在碳表面,进而缓解了充放电过程中的Sn的体积变化。本文为高性能储锂材料的设计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支撑电极 碳纤维 金属锡 锂离子电池 循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弹性体力学性能的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24
6
作者 方生 龚兴龙 +1 位作者 张先舟 张培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6-463,共8页
基于单自由度基础激励 ,建立了磁流变弹性体磁致粘弹性的实验测试系统 ,研究其剪切模量及损耗因子与外加磁场间的关系 .并对颗粒磁饱和前后分别考虑局部场及颗粒尺寸的影响 ,修正了磁偶极子模型 ,进而分析了链中颗粒间的间距与磁场引起... 基于单自由度基础激励 ,建立了磁流变弹性体磁致粘弹性的实验测试系统 ,研究其剪切模量及损耗因子与外加磁场间的关系 .并对颗粒磁饱和前后分别考虑局部场及颗粒尺寸的影响 ,修正了磁偶极子模型 ,进而分析了链中颗粒间的间距与磁场引起的磁流变弹性体附加剪切模量之间的关系 ,为磁流变弹性体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弹性体 磁致粘弹性 局部场 磁偶极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弹性体力学性能测量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31
7
作者 龚兴龙 李剑锋 +1 位作者 张先舟 张培强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33-735,共3页
磁流变弹性体的性能参数很多。其中磁流变弹性体的磁控性能部分是这种材料的主要参数。然而现在国际上对磁流变弹性体的力学性能的测量缺乏标准性。不同的测试系统得到的结果差别也很大。本文建立了一套磁流变弹性体力学性能的测试系统... 磁流变弹性体的性能参数很多。其中磁流变弹性体的磁控性能部分是这种材料的主要参数。然而现在国际上对磁流变弹性体的力学性能的测量缺乏标准性。不同的测试系统得到的结果差别也很大。本文建立了一套磁流变弹性体力学性能的测试系统。使用了经过改造的,可以实现力磁耦合的DMA动态测试系统和自制的动态力学性能测试系统,能够全面分析磁流变弹性体的磁致动态力学性能;改造了具备力磁耦合功能的电子拉力机,可以测试磁流变弹性体在不同磁场强度和应变率情况下的准静态模量;并建立了传统的标准橡胶测试手段,可以对磁流变弹性体的强度、硬度、抗疲劳性和回弹性等多项机械性能进行较为完整的测量。这一系列测试系统的建立,为磁流变弹性体的性能测试提供了较为全面的评估体系,为磁流变弹性体的性能突破和实用化研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弹性体 力学性能 测试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吸能结构设计和耐撞性分析 被引量:21
8
作者 李松晏 郑志军 虞吉林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4-170,共7页
建立了高速列车头车的有限元模型,运用有限元软件LS-DYNA模拟了头车碰撞刚性墙的冲击过程。在碰撞发生时,原有设计方案的牵引梁主体的变形以整体屈曲为主,不利于缓冲吸能。在对原设计的耐撞性分析的基础上,建议对原有牵引梁结构加以改进... 建立了高速列车头车的有限元模型,运用有限元软件LS-DYNA模拟了头车碰撞刚性墙的冲击过程。在碰撞发生时,原有设计方案的牵引梁主体的变形以整体屈曲为主,不利于缓冲吸能。在对原设计的耐撞性分析的基础上,建议对原有牵引梁结构加以改进,并在前端增加两组不同尺寸和厚度的带圆角的方管作为缓冲吸能管,考虑了在缓冲管中填充泡沫铝与否,形成了4种设计方案。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与原设计方案相比,新方案的整个头车的吸能量有大幅度提高,刚性墙反力的峰值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采用大的圆角半径的厚管并填充泡沫铝的方案的改进效果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耐撞性 有限元方法 吸能结构 高速列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向多项式插值的新型非对称8节点六面体单元
9
作者 豆芦镇 黄颖青 陈海波 《计算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9-596,共8页
基于虚位移原理,开发了一种新型非对称8节点六面体单元UH8-RPIM。该单元分别采用等参插值函数和径向多项式插值用于虚位移和实位移的近似假设,使得给定位移边界条件的实施以及等效节点外力的计算与传统等参元相同,同时提高了数值精度和... 基于虚位移原理,开发了一种新型非对称8节点六面体单元UH8-RPIM。该单元分别采用等参插值函数和径向多项式插值用于虚位移和实位移的近似假设,使得给定位移边界条件的实施以及等效节点外力的计算与传统等参元相同,同时提高了数值精度和单元间的应力平滑度。由于采用不同的位移插值函数,单元刚度矩阵呈现非对称性,但整体刚度矩阵仍是结构对称的稀疏矩阵形式。这样的设计确保了单元刚度矩阵的计算不再依赖Jacobian矩阵的行列式值,增强了单元对网格畸变的抵抗力。数值算例表明,该单元充分融合了有限元法与无网格法的优势,易于施加边界条件,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和高精度,以及出色的抗网格畸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多项式插值 有限元法 无网格法 非对称有限元 虚位移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声振耦合系统微结构拓扑优化方法研究
10
作者 徐炅阳 余秋子 +2 位作者 张佳龙 操小龙 陈海波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3-142,共10页
传统声振耦合系统微结构拓扑优化依赖于有限元、边界元等数值方法,存在计算成本高、耗时长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声振耦合系统微结构拓扑优化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是以微结构密度分布为特征,以系统响应和灵敏度值为标签构... 传统声振耦合系统微结构拓扑优化依赖于有限元、边界元等数值方法,存在计算成本高、耗时长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声振耦合系统微结构拓扑优化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是以微结构密度分布为特征,以系统响应和灵敏度值为标签构建数据集分别训练人工神经网络,建立微结构材料分布与响应及灵敏度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数值测试表明,所提方法通过神经网络预测的方式替代传统的响应分析和灵敏度计算,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减少计算成本,最终显著提升声振耦合系统微结构拓扑优化计算效率。同时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可以针对不同的初始结构快速给出收敛的优化构型,这对拓扑优化设计中的全局优化解的搜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振耦合 拓扑优化 微结构 数据驱动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MOST焦面板及其支撑结构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海波 张素霞 +4 位作者 金建峰 胡红专 干方建 王建平 李晓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01-605,共5页
首先通过对LAMOST焦面板及其支撑结构的主要设计参数进行有限元数值分析,得到满足LAMOST光纤定位系统技术精度指标的优化参数.考虑到LAMOST焦面板形状接近平板的特点,将壳体模型近似为平板模型进行模拟,运用有限元大型分析软件ANSYS对... 首先通过对LAMOST焦面板及其支撑结构的主要设计参数进行有限元数值分析,得到满足LAMOST光纤定位系统技术精度指标的优化参数.考虑到LAMOST焦面板形状接近平板的特点,将壳体模型近似为平板模型进行模拟,运用有限元大型分析软件ANSYS对结构参数的优化进行搜寻.再将优化的参数代入更接近实际的壳体模型,以验证该支撑结构下的焦面板是否满足LAMOST光纤定位系统的技术精度指标的要求,结果表明,该支撑结构较好地满足了各项技术精度指标,支撑参数的选取是合理有效的.最后,对该支撑结构的振动模态进行分析,进一步确定了该优化结构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OST 光纤定位系统 ANSYS 优化设计 焦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胶的沉降和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叶兴柱 龚兴龙 +1 位作者 江万权 严长青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3期1258-1260,共3页
研制了一种新型的磁流变胶(magnetorheological gels),它具有良好的沉降稳定性和优良的磁流变效应。在2500r/min的离心实验中,离心20min之后才完全沉降:其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的关系可用Herschel-Bukley模型进行很好的描述;剪切屈... 研制了一种新型的磁流变胶(magnetorheological gels),它具有良好的沉降稳定性和优良的磁流变效应。在2500r/min的离心实验中,离心20min之后才完全沉降:其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的关系可用Herschel-Bukley模型进行很好的描述;剪切屈服应力在小磁场下剪切屈服应力与磁场成线性关系,当磁场为70kA/m时,剪切屈服应力达到了53.9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变胶 沉降性 剪切应力 屈服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黑对磁敏高弹体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琳 龚兴龙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3期1251-1254,共4页
磁敏高弹体也称磁流变弹性体,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和智能材料,其力学性能可以由外加磁场来控制。制备了不同碳黑含量的磁流变弹性体,并实验研究了其磁流变效应和热稳定性,得出了碳黑对磁流变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磁敏高弹体也称磁流变弹性体,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和智能材料,其力学性能可以由外加磁场来控制。制备了不同碳黑含量的磁流变弹性体,并实验研究了其磁流变效应和热稳定性,得出了碳黑对磁流变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磁流变弹性体时,向基体中添加适量的碳黑,能够增强材料的磁流变效应、降低材料的损耗因子、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敏高弹体 磁流变弹性体 碳黑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旋转阻尼器阻尼力矩的数值计算与结构设计
14
作者 王桦 龚兴龙 +1 位作者 朱应顺 张培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108,共8页
从磁流变液本构关系出发,建立了磁流变旋转阻尼器阻尼力矩的计算模型.应用有限元的数值分析方法,计算了几种典型结构旋转阻尼器的阻尼力矩,并提出了阻尼片与内腔壁的间隙对阻尼力矩有较大的影响.对数值模拟的结果进行比较,得出了结构设... 从磁流变液本构关系出发,建立了磁流变旋转阻尼器阻尼力矩的计算模型.应用有限元的数值分析方法,计算了几种典型结构旋转阻尼器的阻尼力矩,并提出了阻尼片与内腔壁的间隙对阻尼力矩有较大的影响.对数值模拟的结果进行比较,得出了结构设计中应遵从的一般性原则,为磁流变旋转阻尼器的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依据该原则,设计了一种以磁流变液为阻尼介质和密封材料的新型旋转阻尼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液 旋转阻尼器 阻尼力矩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正直 辜萍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9-114,共6页
介绍了纳米复合材料的组成、分类和制备方法,评述了纳米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进展,总结了纳米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了纳米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机制,指出了当前纳米复合材料摩擦学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有待于研究... 介绍了纳米复合材料的组成、分类和制备方法,评述了纳米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进展,总结了纳米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了纳米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机制,指出了当前纳米复合材料摩擦学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有待于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摩擦磨损性能 摩擦磨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材料性能不确定性的声振强耦合系统稳健拓扑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文治 陈海波 操小龙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93-102,共10页
针对外声场与结构强耦合问题,亟待开展不确定性优化的发展需求,提出了一种考虑材料性能不确定性的稳健拓扑优化设计方法。采用随机场模型描述材料弹性模量的不确定性,用级数最优线性估值方法将其离散成不相关的随机变量;进而用混沌多项... 针对外声场与结构强耦合问题,亟待开展不确定性优化的发展需求,提出了一种考虑材料性能不确定性的稳健拓扑优化设计方法。采用随机场模型描述材料弹性模量的不确定性,用级数最优线性估值方法将其离散成不相关的随机变量;进而用混沌多项式展开(polynomial chaos expansion,PCE)方法结合有限元-边界元耦合方法进行随机响应分析。通过材料属性的有理近似模型描述双材料的分布,以辐射声功率级的均值和标准差的加权和作为稳健拓扑优化的目标函数,随机响应的灵敏度同样通过PCE方法获得,最后通过移动渐近线优化算法对优化问题进行求解。数值算例表明,该方法相较于确定性拓扑优化可以获得对材料弹性模量不确定性更加不敏感的设计,这是不确定性优化方法在含外声场的声振强耦合问题上的一个新的拓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振耦合系统 拓扑优化 稳健设计 混沌多项式展开(P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平集的二维半空间声屏障优化设计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放 姜富航 陈海波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34-238,259,共6页
针对二维半空间声散射问题,采用水平集方法对声屏障截面进行优化设计。以Γ型声屏障为例,给定水平集函数初始配置后,通过求解反应扩散方程来更新结构边界。目标函数设定为观测区域上声压的积分,并由伴随变量法计算出拓扑导数作为优化的... 针对二维半空间声散射问题,采用水平集方法对声屏障截面进行优化设计。以Γ型声屏障为例,给定水平集函数初始配置后,通过求解反应扩散方程来更新结构边界。目标函数设定为观测区域上声压的积分,并由伴随变量法计算出拓扑导数作为优化的梯度。声场与伴随场均采用边界元法进行求解,同时将半空间格林函数作为基本解,以模拟地面对声波的反射效果。在每次迭代中对零水平集基于结构面积进行过滤,仅保留主体部分作为声屏障的截面外形,实现基于拓扑优化的高效形状优化处理。数值算例给出过滤前后的优化结果,并利用商业软件COMSOL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声学边界元 形状优化 半空间 水平集 声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3O4/PMMA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磁流变性能
18
作者 曹真 江万权 +2 位作者 龚兴龙 叶兴柱 顾瑞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3期1208-1210,共3页
采用水热法以简单原料一步合成出Fe3O4/PMMA纳米复合材料,由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作用,Fe3O4由十几纳米部分聚集形成几百纳米的粒子,并在PMMA中分散较为均匀.复合粒子具有较高的饱和磁化强度,为超顺磁性。由合成的复合粒... 采用水热法以简单原料一步合成出Fe3O4/PMMA纳米复合材料,由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作用,Fe3O4由十几纳米部分聚集形成几百纳米的粒子,并在PMMA中分散较为均匀.复合粒子具有较高的饱和磁化强度,为超顺磁性。由合成的复合粒子制备得到的磁流变液具有较高的剪切屈服应力和储能模量,分别可达十几kPa和几MPa,其值随外加磁场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PMMA 水热 复合材料 磁流变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弹性体及其半主动吸振技术 被引量:25
19
作者 龚兴龙 邓华夏 +2 位作者 李剑锋 陈琳 张培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92-1203,共12页
磁流变材料是一类智能材料的总称,它们的流变特性能够用外加的磁场来控制.磁流变弹性体是这类材料中的新成员,它是将微米尺度的软磁性颗粒混合于液态或粘塑性体高分子聚合物中,形成特殊有序结构后固化而成.其典型特征是弹性剪切模量可... 磁流变材料是一类智能材料的总称,它们的流变特性能够用外加的磁场来控制.磁流变弹性体是这类材料中的新成员,它是将微米尺度的软磁性颗粒混合于液态或粘塑性体高分子聚合物中,形成特殊有序结构后固化而成.其典型特征是弹性剪切模量可由外场控制,此外它还具备其他磁控性能如磁控电阻等.这些独特的优点使其在调谐吸振器、可调刚度的悬挂系统和可调阻抗表面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论文介绍我们课题组近年来在磁流变弹性体的研制、力学性能的实验和理论表征,及其在半主动吸振技术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弹性体 磁敏高弹体 半主动吸振技术 吸振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增稠液及阻尼器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周鸿 郭朝阳 +2 位作者 宗路航 宣守虎 龚兴龙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5-20,共6页
以聚苯乙烯-丙烯酸乙酯纳米粒子为分散介质,制备剪切增稠液(Shear Thickening Fluid,STF),研究以STF为工作介质的双出杆式阻尼器动态性能,利用流变仪测量STF流变特性。实验结果显示,STF粘度特性曲线呈现明显非线性:低剪切速率时轻微剪... 以聚苯乙烯-丙烯酸乙酯纳米粒子为分散介质,制备剪切增稠液(Shear Thickening Fluid,STF),研究以STF为工作介质的双出杆式阻尼器动态性能,利用流变仪测量STF流变特性。实验结果显示,STF粘度特性曲线呈现明显非线性:低剪切速率时轻微剪切变稀(shear thinning);达临界剪切速率后剪切增稠(shear thickening)。利用MTS对阻尼器进行不同频率、不同振幅加载条件下的动态测试,结果表明,阻尼器工作在STF剪切增稠区间时,STF粘度急剧增加,储能模量、耗能模量迅速增大,阻尼器输出力跃升,表现出巨大的吸收及耗能能力。采用以有效刚度、有效粘滞阻尼建立线性模型,定性评价STF阻尼器的弹性特性、阻尼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增稠液 剪切增稠阻尼器 有效刚度 有效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