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海洋活性磷埋藏记录及其在氧气地球化学循环研究中的运用 被引量:7
1
作者 黄永建 Thierry ADATTE +2 位作者 邹艳荣 彭平安 杨柯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9-197,共9页
在综合现代大洋活性磷循环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大洋中活性磷主要来源于有CO2 参与的地表岩石的化学风化,输入通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气候与构造等因素的控制;进入大洋之后的活性磷经光合作用而进入有机物,并通过一系列的转化环节而最终埋藏... 在综合现代大洋活性磷循环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大洋中活性磷主要来源于有CO2 参与的地表岩石的化学风化,输入通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气候与构造等因素的控制;进入大洋之后的活性磷经光合作用而进入有机物,并通过一系列的转化环节而最终埋藏下来;从而可以根据古海洋活性磷埋藏记录,推断地质历史中不同时间尺度的全球变化情况。对比160 Ma以来的古海洋总磷和100 Ma活性磷埋藏记录可以发现:(1)总磷和活性磷的埋藏速率与长期的海平面变化明显关联,在温室气候条件下,两者基本呈正相关关系;在冰室气候条件下则为反相关关系;(2)总磷和活性磷埋藏速率的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指示古海洋营养条件的变化;(3)白垩纪中期大洋缺氧事件对应活性磷的埋藏峰值,表明大洋活性磷循环与大洋缺氧事件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此外还例举了古海洋活性磷埋藏记录在氧气地球化学循环研究中的运用,指出活性磷循环对大气氧含量的稳定起到重要的作用。文章最后对古海洋活性磷埋藏记录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海洋 活性磷埋藏记录 氧气地球化学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泌阳凹陷油田水化学特征及水——岩相互作用 被引量:9
2
作者 张毅 夏斌 姜兰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4-47,共4页
根据测试资料,泌阳凹陷油田水主要为重碳酸钠型水,有少量硫酸钠型水、氯化镁型水和氯化钙型水。总体上,油田水分为2类:一类为经过水—岩相互作用改造过、矿化度较高的同生水;另一类为被大气降水稀释过、矿化度较低的同生水。泌阳凹陷在2... 根据测试资料,泌阳凹陷油田水主要为重碳酸钠型水,有少量硫酸钠型水、氯化镁型水和氯化钙型水。总体上,油田水分为2类:一类为经过水—岩相互作用改造过、矿化度较高的同生水;另一类为被大气降水稀释过、矿化度较低的同生水。泌阳凹陷在2 900m处存在一个化学分异面,即在深度小于2 900m的地层中,油田水中过剩的Na^+与HCO_3^-的物质的量呈近1:1的线性关系,水—岩相互作用以钠长石的高岭石化为主;在深度大于2 900m的地层中,Na^+与Cl^-呈现1:1快速同步增长的特点,表明水—岩相互作用以岩盐(NaCl)溶解为主。在油田水的演化过程中发生了不同的水—岩相互作用,导致了化学分异面上下不同的水化学特征,从油田水的化学特征入手研究水—岩相互作用对指导油气勘探实践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水 水-岩相互作用 高岭石化 岩盐溶解 泌阳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谱技术的新进展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文丽君 曾志 向同寿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121-122,共2页
近年来,一系列质谱软电离技术得到了新的发展.这些包括电喷雾电离(Electrospray Ionization ESI)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MALDI)等.这些软电离技术的发展不但使质谱技术发生了突破性的革新... 近年来,一系列质谱软电离技术得到了新的发展.这些包括电喷雾电离(Electrospray Ionization ESI)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MALDI)等.这些软电离技术的发展不但使质谱技术发生了突破性的革新,而且使质谱技术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展.质谱技术所能提供的精确分子量和分子结构信息及其微量鉴定的特点,使得它成为蛋白质组研究中两大支撑技术之一.其中电喷雾质谱更由于其易于与常规的高分辨率分离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和毛细管电泳等实现在线连用而在多肽混合物的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为在多肽混合物的高灵敏度分析中,将多肽与其他杂质分离对于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富铀烃源岩的铀赋存状态与富集机理 被引量:58
4
作者 秦艳 张文正 +1 位作者 彭平安 周振菊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469-2476,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延长组长7段是一套深湖相富铀烃源岩,岩石富含草莓状黄铁矿、有机质纹层、胶磷矿等。本文通过电子探针、LA-ICPMS、逐级化学提取、α径迹蚀刻等方法研究了长7段烃源岩中铀的赋存状态,发现烃源岩中约50%以上的铀赋...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延长组长7段是一套深湖相富铀烃源岩,岩石富含草莓状黄铁矿、有机质纹层、胶磷矿等。本文通过电子探针、LA-ICPMS、逐级化学提取、α径迹蚀刻等方法研究了长7段烃源岩中铀的赋存状态,发现烃源岩中约50%以上的铀赋存于胶磷矿中,20%以上的铀以吸附形式赋存于有机质中。因此,胶磷矿在铀的富集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岩石地球化学参数表明长7段烃源岩沉积于缺氧环境,频繁的火山喷发活动为长7段富铀烃源岩层提供了丰富的铀源。在缺氧的沉积环境下,成岩作用早期底层水和裂隙水的交换作用使铀从凝灰岩中向长7段黑色页岩中迁移,赋存于胶磷矿和有机质纹层中。总之,缺氧的沉积环境、丰富的铀、高含量的有机质及胶磷矿共同促进了铀在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段富铀烃源岩中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长 烃源岩层 铀赋存状态 富集机理 胶磷矿 有机质 沉积环境 逐级化学提取 岩石地球化学 缺氧环境 源岩沉积 吸附形式 晚三叠世 上三叠统 喷发活动 径迹蚀刻 交换作用 黑色页岩 富集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甾醇及其衍生物的质谱学规律(Ⅰ).△^(5,22)—、△^(5,24(25))—、△^(5,24(28))—甾醇乙酸酯的质谱特征 被引量:12
5
作者 曾志 曾陇梅 向同寿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1-16,共6页
质谱学在新的甾醇特别是海洋甾醇的结构鉴定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质谱的确切解释需要对甾醇的关键裂解规律有足够的了解。本文总结了如下三类甾醇乙酸酯中最重要碎片峰的裂解机理的解释:(1)△5,22—甾醇乙酸酯;(2)△... 质谱学在新的甾醇特别是海洋甾醇的结构鉴定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质谱的确切解释需要对甾醇的关键裂解规律有足够的了解。本文总结了如下三类甾醇乙酸酯中最重要碎片峰的裂解机理的解释:(1)△5,22—甾醇乙酸酯;(2)△5,24(25)—甾醇乙酸酯;(3)△5,24(28)—甾醇乙酸酯。我们将此规律应用于南海海绵甾醇的结构鉴定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 甾醇 质谱 裂解 甾醇乙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炭材料负载纳米二氧化钛催化降解甲基橙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胡晓洪 安太成 +2 位作者 张茂林 盛国英 傅家谟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1-24,共4页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炭材料(TiO2/C)催化剂,用热重分析仪、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及比表面积仪对TiO2/C进行表征,考察了TiO2/C制备条件对甲基橙溶液光/光电催化降解效果的影响。发现了负载物的比表面积对于催化剂的降解率...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炭材料(TiO2/C)催化剂,用热重分析仪、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及比表面积仪对TiO2/C进行表征,考察了TiO2/C制备条件对甲基橙溶液光/光电催化降解效果的影响。发现了负载物的比表面积对于催化剂的降解率起决定性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TiO2) 活性炭 比表面积 光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扬子区古生界页岩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勘探启示 被引量:7
7
作者 曹涛涛 宋之光 +1 位作者 王思波 夏嘉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78,共8页
页岩的微观孔隙是评价页岩气资源潜力以及是否具有开采价值的重要指标。对上扬子区遵义、通江、广元等地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和上二叠统大隆组的页岩进行采样,运用扫描电镜、氮气吸附和压汞实验对这些页岩的孔隙结构特... 页岩的微观孔隙是评价页岩气资源潜力以及是否具有开采价值的重要指标。对上扬子区遵义、通江、广元等地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和上二叠统大隆组的页岩进行采样,运用扫描电镜、氮气吸附和压汞实验对这些页岩的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隆组页岩具有很低的比表面积和孔隙度,其中孔径小于100mm的孔对孔隙度的贡献率在10%左右,主要孔隙类型为草莓体黄铁矿晶间孔:龙马溪组和牛蹄塘组页岩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孔隙度,50%~80%以上的孔隙度来自小于100mm的贡献,主要孔隙类型是干酪根孔隙和溶蚀孔隙。认为页岩微观孔隙的发育与页岩的类型、溶蚀作用以及成熟度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扬子区 古生界 页岩气 孔隙结构 孔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植煤中的超细纹层 被引量:3
8
作者 王飞宇 何萍 刘德汉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3-15,共3页
利用超薄切片透射电镜分析技术,在华北东部太原组和山西组、吐─哈盆地侏罗系腐植煤中检出了超细纹层。超细纹层在腐植煤中呈分散状、间隔状和密集状,前二者主要存在于无结构镜质体中,后者则存在于沥青质体或层状藻类体条带中。超细... 利用超薄切片透射电镜分析技术,在华北东部太原组和山西组、吐─哈盆地侏罗系腐植煤中检出了超细纹层。超细纹层在腐植煤中呈分散状、间隔状和密集状,前二者主要存在于无结构镜质体中,后者则存在于沥青质体或层状藻类体条带中。超细纹层来源于微藻类细胞的抗分解外壁,是藻类在超微层次的重要表现形式。腐植煤形成过程中藻类的贡献较藻类体数量所反映的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纹层 腐植煤 电子显微镜 煤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变可作为评价镜质体富氢类型的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飞宇 何萍 +2 位作者 傅家谟 刘德汉 赵师庆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84-393,共10页
根据对中国煤和烃源岩中镜质组光变详细的光度学分析结果,建立优质体光变特征与煤阶(成热度)和镜质体类型的相关关系,提出光变型式和幅度可作为评价镜质体富氢类型的新方法。石油窗或沥青化作用阶段富氢镜质体以明显正光变为特征,... 根据对中国煤和烃源岩中镜质组光变详细的光度学分析结果,建立优质体光变特征与煤阶(成热度)和镜质体类型的相关关系,提出光变型式和幅度可作为评价镜质体富氢类型的新方法。石油窗或沥青化作用阶段富氢镜质体以明显正光变为特征,表现为荧光强度明显增高,荧光光诺向短波长“黄移”。富氢镜质体明显正光变与其中流动相含量较高有关。利用镜质体光变特征区分镜质体类型在炼焦配煤、煤和陆源有机质烃源岩评价和镜质体反射率抑制校正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变 镜质体类型 富氢镜质体 油气勘探 烃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矿物组分对泥页岩纳米孔隙发育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宇 彭平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02-711,共10页
选择四川盆地长宁双河镇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新鲜露头剖面样品,通过化学方法去除其中碳酸盐、硅酸盐及黄铁矿,利用低温二氧化碳和氮气吸附法对各处理阶段样品的纳米孔隙结构进行测定,通过等温线和NLDFT分析,对孔隙结构进... 选择四川盆地长宁双河镇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新鲜露头剖面样品,通过化学方法去除其中碳酸盐、硅酸盐及黄铁矿,利用低温二氧化碳和氮气吸附法对各处理阶段样品的纳米孔隙结构进行测定,通过等温线和NLDFT分析,对孔隙结构进行表征并分析不同矿物组分对原岩样品孔隙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微孔部分而言,去除碳酸盐造成微孔体积减小,而去除硅酸盐和黄铁矿过程导致微孔体积增加,说明碳酸盐提供了页岩内部分微孔体积,可能来自于溶蚀孔的影响;对介孔-大孔部分而言,孔体积随着去矿物过程深入持续增加,说明矿物组分对这部分孔隙贡献较小。去矿物过程对样品不同尺度孔隙比例分布未产生明显影响,显示了介孔占据主要孔体积部分,微孔提供主要的表面积的特征。就孔径分布而言,微孔部分孔径分布受去矿物过程影响较大,而介孔-大孔部分孔径分布受去矿物过程影响较小。全岩样品微孔隙总体上体现了有机质孔隙发育特征,不同矿物组分在一定程度上由于和有机质处于包裹、填充、被填充的状态,对有机质原始孔隙信息,尤其是微孔部分起到更加明显的掩盖作用。总的来说,有机质是控制泥页岩微孔隙发育的最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组分 等温吸附 NLDFT 微孔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肉豆蔻挥发油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曾志 赖闻玲 +2 位作者 陈亿新 向同寿 曾和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73-74,共2页
肉豆蔻Myristica fragrans Houtt.为肉豆蔻科植物,高大常绿乔木,其果实(包括假种皮和种仁)用作药材.肉豆蔻原产印度尼西亚的加鲁古群岛,始载于唐<本草拾遗>,谓:"肉豆蔻生胡国,……中国则无之".现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等... 肉豆蔻Myristica fragrans Houtt.为肉豆蔻科植物,高大常绿乔木,其果实(包括假种皮和种仁)用作药材.肉豆蔻原产印度尼西亚的加鲁古群岛,始载于唐<本草拾遗>,谓:"肉豆蔻生胡国,……中国则无之".现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等热带国家有栽培.我国云南、台湾也有引种,但药材多以进口为主.肉豆蔻的果实除用作药品外,还可用作可作香料、化妆品.后传入欧洲,成为著名的香料和调味品.国外多用其假种皮,即肉豆蔻衣(mace),俗称玉果花.……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