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产地栀子油的脂肪酸组成、功能成分分析及活性研究
1
作者 李亚 罗兰 +5 位作者 田云才 董俊姿 田勇 李冰 张文环 吴明一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9-124,共6页
旨在为栀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数据,使用正己烷索氏提取法和乙醇提取法提取产自湖南宁乡、江西九江、江西抚州、福建福鼎、江西金溪和江西樟树的6种栀子籽中的油脂,并对其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功能成分(西红花苷Ⅰ、磷脂、β... 旨在为栀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数据,使用正己烷索氏提取法和乙醇提取法提取产自湖南宁乡、江西九江、江西抚州、福建福鼎、江西金溪和江西樟树的6种栀子籽中的油脂,并对其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功能成分(西红花苷Ⅰ、磷脂、β-谷甾醇)含量及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紫外吸收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正己烷索氏提取法的栀子油得率高于乙醇提取法的;以正己烷索氏提取法提取栀子油,福建福鼎的栀子油得率最高,为(15.41±0.21)%,且其碘值和皂化值(KOH)最高,分别为(89.87±5.25)g/100 g和(164.96±8.24)mg/g,江西樟树的栀子油酸值(KOH)最低,为(2.35±0.09)mg/g,而江西抚州的栀子油过氧化值最低,为(0.14±0.01)g/100 g;正己烷索氏提取法提取的栀子油中,江西金溪的西红花苷Ⅰ含量最高(0.46 mg/g),江西九江的β-谷甾醇含量最高(0.99 mg/g),江西樟树的磷脂含量最高(11.75 mg/g);正己烷索氏提取法和乙醇法提取的栀子油中,主要含有油酸和亚油酸2种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在80%~85%之间;正己烷索氏法提取的江西金溪栀子油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而乙醇法提取的福建福鼎栀子油的紫外吸收能力最高。综上,不同产地栀子油的理化性质、功能成分含量及活性差别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 栀子油 产地 理化性质 脂肪酸组成 抗氧化活性 紫外吸收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根荨麻果胶多糖的结构表征及免疫调节活性研究
2
作者 包爽 马建成 +2 位作者 李亚 王重娟 吴明一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25年第8期1449-1459,共11页
本论文旨在研究从云南粗根荨麻(Urtica macrorrhiza Hand.-Mazz.)中提取出的一种新型均一多糖(UMRA),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且初步探究其免疫活性。通过水提醇沉、季铵盐沉淀、凝胶柱层析等方法对粗根荨麻粗多糖进行纯化;经高效凝胶渗透... 本论文旨在研究从云南粗根荨麻(Urtica macrorrhiza Hand.-Mazz.)中提取出的一种新型均一多糖(UMRA),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且初步探究其免疫活性。通过水提醇沉、季铵盐沉淀、凝胶柱层析等方法对粗根荨麻粗多糖进行纯化;经高效凝胶渗透色谱、紫外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甲基化以及核磁共振波谱等分析方法对其纯度及化学结构进行表征,并通过考察其对巨噬细胞活力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初步评价其免疫调节活性。研究结果表明,UMRA是一种重均分子量约为37.66 kDa的均一酸性多糖,主要由鼠李糖、半乳糖醛酸、半乳糖、葡萄糖醛酸、阿拉伯糖、甘露糖6种单糖组成,摩尔比为3.94∶3.34∶2.26∶1.00∶0.95∶0.46。结构分析表明其是一种具有I型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型骨架的果胶,以重复的[→2)-α-L-Rha p-(1→4)-α-D-Gal p A-(1→]二糖单元为主链,半乳糖、甘露糖、阿拉伯糖和葡萄糖醛酸为侧链。UMRA在0.4~250μg/mL浓度范围内对巨噬细胞无细胞毒性,能够促进巨噬细胞增殖并分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本研究为云南粗根荨麻多糖的结构阐明以及进一步的药用研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根荨麻 多糖 结构 免疫活性 果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