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昆明植物园蚂蚁物种多样性
1
作者 祁彪 陈高 +5 位作者 徐正会 张翔 李彪 冉茂君 罗成龙 袁定宇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9期93-98,共6页
为揭示植物异地保育对蚂蚁(Pheidole megacephala)物种多样性的影响,采用搜索调查法研究了昆明植物园的蚂蚁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在昆明植物园7个特色园区4个季节采获蚂蚁6亚科22属41种。4个季节蚂蚁物种丰富度顺序为夏季>秋季>... 为揭示植物异地保育对蚂蚁(Pheidole megacephala)物种多样性的影响,采用搜索调查法研究了昆明植物园的蚂蚁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在昆明植物园7个特色园区4个季节采获蚂蚁6亚科22属41种。4个季节蚂蚁物种丰富度顺序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多样性指数顺序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4个季节蚂蚁群落之间相似性系数在0.57~0.78,处于中等相似至极相似水平。7个特色园区蚂蚁物种丰富度顺序为茶花园>树木园=蔷薇园>杜鹃园=百草园>裸子植物园=观叶观果园,多样性指数顺序为树木园>茶花园>杜鹃园>蔷薇园>观叶观果园>裸子植物园>百草园,7个特色园区蚂蚁群落间相似性系数在0.45~0.72,处于中等不相似至中等相似水平。在季风气候影响下,昆明植物园蚂蚁物种多样性季节变化明显,气温和湿度是影响蚂蚁生存的主要因素。蚂蚁物种丰富度与乔木郁闭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说明植被类型是影响蚂蚁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在空间范围有限、海拔相差不大的昆明植物园内,蚂蚁物种的交流相对频繁,蚂蚁群落之间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蚂蚁(Pheidolemegacephala)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季节变化 昆明植物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植物博物馆展陈体系的初步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清 刘辉 +5 位作者 杨莲 方伟 卢宪雯 史鸣明 廖鑫凤 许再富 《林业调查规划》 2020年第5期165-169,共5页
文章通过对植物类博物馆的现状及其展陈对象、特色、核心和方式进行分析,提出了国家植物博物馆的展陈思想、展陈理念、展陈原则,以及以实现“馆、库、园”三位一体的基本展陈形态,建立室内展陈与室外展示相结合,集室内展厅、室外展园和... 文章通过对植物类博物馆的现状及其展陈对象、特色、核心和方式进行分析,提出了国家植物博物馆的展陈思想、展陈理念、展陈原则,以及以实现“馆、库、园”三位一体的基本展陈形态,建立室内展陈与室外展示相结合,集室内展厅、室外展园和户外体验于一体的博物馆展陈模式,为国家植物博物馆展陈大纲的研究和展陈方案的设计编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植物博物馆 展陈体系 体验馆 植物资源 展陈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植物博物馆规划建设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清 吴展奎 袁慧坤 《林业调查规划》 2019年第5期190-193,201,共5页
从博物馆的定义与功能出发,结合博物馆的发展趋势,提出了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国家植物博物馆时,应按照"不求所藏,但求所展"、"展品服从于陈展,陈展服从于教育"的思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对"馆、库、... 从博物馆的定义与功能出发,结合博物馆的发展趋势,提出了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国家植物博物馆时,应按照"不求所藏,但求所展"、"展品服从于陈展,陈展服从于教育"的思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对"馆、库、园"三位一体、近期任务与长期目标、藏品与展品、陈展与教育、实体博物馆与虚拟(数字)博物馆、室内展陈与室外展示、财政补贴与开发创收等7个方面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为即将规划建设的国家植物博物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博物馆 规划建设 藏品 展品 开发创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国际一流博物馆的标准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清 刘辉 +2 位作者 吴展奎 袁慧坤 许再富 《林业调查规划》 2020年第4期159-163,共5页
对国际、国内知名博物馆的建设管理进行分析研究,并与其部分知名博物馆负责人交流,认为应当紧紧围绕博物馆的主要功能,从博物馆建筑体量与特色、藏品与展览、科技手段与网络运用、学术成果与国际影响、服务设施与运行管理、文化交流与... 对国际、国内知名博物馆的建设管理进行分析研究,并与其部分知名博物馆负责人交流,认为应当紧紧围绕博物馆的主要功能,从博物馆建筑体量与特色、藏品与展览、科技手段与网络运用、学术成果与国际影响、服务设施与运行管理、文化交流与观众等方面探讨建设国际一流博物馆的标准和国内在建设国际一流博物馆时应重点考虑的建设内容,以期为即将规划建设的国家植物博物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一流 博物馆 标准 藏品 建筑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版纳甜龙竹笋早发多发技术措施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展奎 王博武 +1 位作者 罗勇 袁慧坤 《林业调查规划》 2019年第3期158-162,共5页
对云南省勐海县竹类科技园的版纳甜龙竹笋用林进行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L9(34),即施肥、晒塘、覆盖、断顶4种处理,每种处理3个水平。结果表明,施肥可明显提高竹笋总产量,达到极显著差异;晒塘、覆盖和断顶都能明显提高提前发笋产量,达到显... 对云南省勐海县竹类科技园的版纳甜龙竹笋用林进行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L9(34),即施肥、晒塘、覆盖、断顶4种处理,每种处理3个水平。结果表明,施肥可明显提高竹笋总产量,达到极显著差异;晒塘、覆盖和断顶都能明显提高提前发笋产量,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施肥、晒塘和覆盖都能提高经济效益,而断顶对提高经济效益没有达到显著差异。版纳甜龙竹笋早发多发技术措施最优组合为在春节后对竹篼晒塘30天,原表土恢复后,再用砻糠覆盖20cm厚,在10中旬施底肥(农家肥),3月中旬施第一次追肥(尿素+复合肥),6月中旬施第二次追肥(尿素+复合肥),能明显提高其发笋总产量、提前发笋产量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纳甜龙竹 施肥 晒塘 提前发笋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