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产单子叶植物的多样性格局与保护
1
作者 文妍莉 李嵘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0-209,共10页
探讨云南不同地理单元的物种、特有种、受威胁物种的组成及其系统发育多样性的变化,为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及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基础。在完善云南单子叶植物物种数据库的基础上,使用物种丰富度、加权特有性、受威胁程度、系统发育多... 探讨云南不同地理单元的物种、特有种、受威胁物种的组成及其系统发育多样性的变化,为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及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基础。在完善云南单子叶植物物种数据库的基础上,使用物种丰富度、加权特有性、受威胁程度、系统发育多样性、系统发育特有性、进化特异性全球濒危度指数等指标,揭示云南单子叶植物的空间分布格局,并整合自然保护地的分布,确定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结果表明:云南单子叶植物的物种丰富度与系统发育多样性、加权特有性与系统发育特有性、受威胁指数与进化特异性全球濒危度指数均显著(P<0.001)正相关;西北部、南部和东南部具有最高的物种组成和系统发育组成多样性和特有性;除西北部和东南部,其他区域的标准化系统发育多样性均较高;云南西北部、南部和东南部是单子叶植物的重点保护区域,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将有助于维持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的进化历史和进化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特有现象 濒危度 系统发育 保护空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被子植物菊类分支的系统发育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 被引量:2
2
作者 周韩洁 杨入瑄 李嵘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694-1702,共9页
全球气候变化与人为活动等因素导致的生物多样性丧失,引起了全球各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高度关注。传统生物多样性保护主要对物种、特有种、受威胁物种的种类组成及其分布模式开展研究,忽视了进化历史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云南是... 全球气候变化与人为活动等因素导致的生物多样性丧失,引起了全球各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高度关注。传统生物多样性保护主要对物种、特有种、受威胁物种的种类组成及其分布模式开展研究,忽视了进化历史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云南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交汇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历来受到广泛关注,为了更好地探讨云南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该研究以云南被子植物菊类分支物种为研究对象,基于物种间的演化关系,结合其地理分布,从进化历史的角度探讨物种、特有种、受威胁物种的种类组成及系统发育组成的分布格局,并整合自然保护地的空间分布,识别生物多样性的重点保护区域。结果表明:云南被子植物菊类分支的物种、特有种及受威胁物种的物种密度与系统发育多样性均显著正相关;通过零模型分析发现,由南向北标准化系统发育多样性逐渐降低;云南南部、东南部、西北部是云南被子植物菊类分支的重点保护区域,加强这些区域的保护,将最大化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进化历史和进化潜能。由此可见,融合进化历史信息的植物多样性格局分析不仅有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植物多样性的形成与演变,也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的制定提供更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丰富度 特有种 受威胁物种 进化历史 生物多样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华重楼(黑药花科)叶绿体全基因组研究(英文)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晓娟 杨振艳 +1 位作者 黄玉玲 纪运恒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01-613,共13页
为探究华重楼(Paris polyphylla var.chinensis)的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利用叶绿体系统发育基因组学方法,对华重楼与其它百合目植物的叶绿体全基因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华重楼的叶绿体全基因组长158307 bp,由4个区组成,包括2个反向重复... 为探究华重楼(Paris polyphylla var.chinensis)的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利用叶绿体系统发育基因组学方法,对华重楼与其它百合目植物的叶绿体全基因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华重楼的叶绿体全基因组长158307 bp,由4个区组成,包括2个反向重复区(IRA和IRB,27473 bp)、1个小单拷贝区(SSC,18175 bp)和1个大单拷贝区(LSC,85187 bp)。其叶绿体基因组有115个基因,包括81个编码蛋白质基因、30个转运RNA基因和4个核糖体RNA基因。11种百合目植物的叶绿体全基因组的基因组成和基因顺序相似。华重楼的cem A基因是假基因,其起始密码子后有多聚核苷酸poly(A)及CA双核苷酸重复序列,编码序列中出现多个终止密码子,且与北重楼(Paris verticillata)的cemA编码序列中的终止密码子位置不同。因此,华重楼叶绿体基因组比较保守;cemA结构及假基因化现象可能具有重要的进化与系统发育信息,其编码序列中的终止密码子可以区分华重楼和北重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体全基因组 华重楼 黑药花科 百合目 cemA假基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苍山种子植物新记录(一) 被引量:3
4
作者 陈罡 田琴 +10 位作者 邹乐 王亚琴 张春松 马春红 向春雷 李园园 柴勇 彭华 蔡杰 赵灿军 马小磊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6,共9页
为进一步澄清云南苍山的植物多样性,于2022年4月至2023年9月对苍山植物多样性进行科学考察。通过文献查阅、馆藏标本研究和物种鉴定,报道了该区100个种子植物新记录种,隶属于45科82属,含4个新记录科、31个新记录属、1个云南省新记录种(... 为进一步澄清云南苍山的植物多样性,于2022年4月至2023年9月对苍山植物多样性进行科学考察。通过文献查阅、馆藏标本研究和物种鉴定,报道了该区100个种子植物新记录种,隶属于45科82属,含4个新记录科、31个新记录属、1个云南省新记录种(头状龙胆Gentiana capitate Buch.-Ham.ex D.Don)。这些新记录物种的发现,加强了对云南苍山的种子植物多样性的了解,为进一步开展苍山植物区系研究和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了丰富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 植物区系 新记录科 苍山 种子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有属藤山柳属(猕猴桃科)植物的叶表皮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杨晨璇 李楚然 +2 位作者 李璐 陈丽 罗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97-1010,共14页
由于形态特征变异和地理分布区域存在重叠,中国特有属藤山柳属(猕猴桃科)的物种划分问题长期以来存在争议,曾被分为20种或修订为含1种4个亚种的单型属。该研究选取了在形态和地理分布上有代表性的29个居群的184份标本,利用光学显微镜和... 由于形态特征变异和地理分布区域存在重叠,中国特有属藤山柳属(猕猴桃科)的物种划分问题长期以来存在争议,曾被分为20种或修订为含1种4个亚种的单型属。该研究选取了在形态和地理分布上有代表性的29个居群的184份标本,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叶表皮形态和微形态特征,以探讨它们的分类学意义。结果表明:(1)藤山柳属植物叶表皮毛被的形态和微形态特征有3类,即光滑-短柱状毛、刚毛-长柱状毛/长刺毛、绒毛-单列多细胞毛,且这些特征在居群间差异明显,并各具明显的地理分布格局,支持把藤山柳属分为3类,即光滑类、刚毛类和绒毛类。(2)3类藤山柳植物在个别居群表现出部分同域分布现象,在峨眉山不同海拔高度的3个居群存在垂直地带性分布特点。(3)藤山柳属植物叶表皮的其他形态特征,如不规则型表皮细胞、6类气孔器、叶表皮初级蜡质纹饰以网状隆起为主,伴随着2~4类次级纹饰,在居群间变化多样等均没有明显的分类学意义。(4)由于具有相同的叶表皮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建议把繁花藤山柳合并到绒毛藤山柳,故支持藤山柳属是1个正处于分化进程中的单型属,包括1个种3个亚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科 藤山柳属 叶表皮形态学 毛被 分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兰科植物结实物候与主要气候因子关系初探 被引量:9
6
作者 张娜 孙露 +1 位作者 张伟 张石宝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9,共9页
对1951年至2012年中国兰科(Orchidaceae)植物具果标本的时空分布、结实物候年变化以及结实物候与主要气候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兰科植物标本主要分布在东经100°~120°、北纬20°~30°区域,标本数量随海... 对1951年至2012年中国兰科(Orchidaceae)植物具果标本的时空分布、结实物候年变化以及结实物候与主要气候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兰科植物标本主要分布在东经100°~120°、北纬20°~30°区域,标本数量随海拔升高而减少。整体上看,兰科植物结实物候的年变化不显著,附生型和兼性附生型种类结实物候的年变化也不显著,但地生型种类结实物候的年变化却显著,每10年提前1.2 d。全部种类以及附生型和地生型种类的结实物候随当月平均气温、当月平均最低气温和当月平均最高气温升高而显著提前,但随当月降水量和当月平均空气相对湿度降低而显著推迟;而兼性附生型种类的结实物候随3个气温因子升高无明显变化,但随当月降水量和当月平均空气相对湿度降低分别显著推迟和显著提前。推测气温升高和降水量减少的双重作用导致兰科植物结实物候的年变化不显著。附生型种类的结实物候与当月降水量的拟合方程斜率的绝对值小于地生型种类,但与其他气候因子的拟合方程斜率的绝对值均大于地生型种类。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兰科植物的结实物候在1951年至2012年间整体上无明显变化,气温和水分条件是影响兰科植物结实物候的重要气候因子。地生型种类的结实物候对降水量变化更敏感,而附生型种类的结实物候对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变化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科植物 结实物候 气候因子 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被子植物蔷薇分支的进化历史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入瑄 周韩洁 李嵘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2-309,共8页
本文以云南被子植物蔷薇分支为研究对象,基于物种间的演化关系,结合其地理分布,从进化历史的角度探讨了物种、特有种、受威胁物种的种类组成及系统发育组成的分布格局,并整合自然保护地的空间分布,对生物多样性的重点保护区域进行识别... 本文以云南被子植物蔷薇分支为研究对象,基于物种间的演化关系,结合其地理分布,从进化历史的角度探讨了物种、特有种、受威胁物种的种类组成及系统发育组成的分布格局,并整合自然保护地的空间分布,对生物多样性的重点保护区域进行识别。结果显示:云南被子植物蔷薇分支的物种密度与系统发育多样性、特有种密度、受威胁物种密度均呈显著正相关,云南南部和西北部是物种丰富度与系统发育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就云南整体而言,蔷薇分支的标准化系统发育多样性较低;云南南部、东南部、西北部是蔷薇分支的重点保护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丰富度 系统发育多样性 特有种 受威胁物种 蔷薇分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紫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研究
8
作者 罗仕秋 李浩铭 +3 位作者 徐先银 陈光剑 刘恩德 向建英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101,共8页
云南紫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滇中高原中部,主要保护对象为滇中地区典型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为掌握紫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及组成现状,本研究采用样线、样方相结合的方法,对保护区的植被类型开展调查研究。调查结... 云南紫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滇中高原中部,主要保护对象为滇中地区典型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为掌握紫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及组成现状,本研究采用样线、样方相结合的方法,对保护区的植被类型开展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保护区内的植被可划分为5个植被型、5个植被亚型、13个群系、32个群丛。此次调查新记录了1个植被型,4个植被亚型以及7个群系,其中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新增黄毛青冈林及滇石栎林2个群系,进一步完善了紫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研究结果表明:紫溪山拥有滇中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是滇中地区极其重要的“水塔”和生态屏障。因此,加强紫溪山的生态保护,对滇中地区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紫溪山自然保护区 植被类型 半湿润常绿阔叶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盘州大厂茶(Camellia tachangensis)的生物碱类、儿茶素类及氨基酸类组成特性分析
9
作者 杨春 郭燕 +6 位作者 乔大河 梁思慧 李燕 李彦福 密孝增 杨世雄 陈正武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7-518,共12页
【目的】探明盘州大厂茶生化组成特性,为贵州野生茶树的系统鉴定,特色盘州大厂茶新品种选育、种质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5份盘州大厂茶及3份对照的29种生化组分进行检测,结合OPLS-DA分析、相关性... 【目的】探明盘州大厂茶生化组成特性,为贵州野生茶树的系统鉴定,特色盘州大厂茶新品种选育、种质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5份盘州大厂茶及3份对照的29种生化组分进行检测,结合OPLS-DA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盘州大厂茶生化组成特性及生化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盘州大厂茶种质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28种生化组分变异系数为0.79%(GCG)~241.4%(丙氨酸),平均为46.08%;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861(丙氨酸)~2.001(EC),平均为1.798。苦茶碱、ECG和茶氨酸分别构成盘州大厂茶中的优势生物碱类、儿茶素类和氨基酸类。通过OPLS-DA分析,筛选出11种VIP大于1.0的生化组分:咖啡碱、EGCG、苦茶碱、半胱氨酸、脯氨酸、GCG、甲硫氨酸、ECG、EGC、茶氨酸和EC,可用于区分盘州大厂茶和栽培种茶树。28种生化组分间的相关关系存在一定规律,生物碱类与氨基酸类的相关关系强于其与儿茶素类间的相关关系;儿茶素类间存在一定的协同性与拮抗性,EC与EGCG、GCG呈显著负相关,EGCG与EGC、ECG呈极显著正相关;氨基酸类间相关性较强,且多为正相关,脯氨酸、酪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和苯丙氨酸相互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提取到8种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2.834%,第1主成分的决定生化因子异亮氨酸、亮氨酸、丝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和脯氨酸是评价盘州大厂茶生化品质的关键。聚类分析将25份盘州大厂茶分为2类,A类包括PZ-01、PZ-02、PZ-03等8份盘州大厂茶种质,其余种质为B类,其中,A类的苦茶碱和精氨酸含量显著高于B类,丝氨酸、苏氨酸、脯氨酸、酪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和苯丙氨酸含量极显著高于B类。【结论】盘州大厂茶具有生化特异性,苦茶碱、EC、ECG和甲硫氨酸是盘州大厂茶的特异高积累生化组分。氨基酸类既是评价盘州大厂茶种质生化品质的关键也是造成盘州大厂茶种质内部分化的关键。PZ-01、PZ-02、PZ-06、PZ-09和PZ-16具备培育特异茶树新品种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州 大厂茶 苦茶碱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外来入侵植物现状和防控策略 被引量:31
10
作者 李嵘 邓涛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3-35,共13页
随着人口增加、全球化进程加快,生物入侵已成为世界性的生态安全问题。云南地处中国西南,拥有多样的生态环境,但由于作为边境省份,对外交流频繁,是中国生物入侵的脆弱区,致使其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环境受到严重威胁。本文以云南维管束植物... 随着人口增加、全球化进程加快,生物入侵已成为世界性的生态安全问题。云南地处中国西南,拥有多样的生态环境,但由于作为边境省份,对外交流频繁,是中国生物入侵的脆弱区,致使其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环境受到严重威胁。本文以云南维管束植物为评估对象,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和研究云南外来入侵植物的相关资料和数据,并对重点区域和重要外来入侵植物开展野外调查,构建外来入侵植物数据库,以评估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等级和程度。结果显示:云南计有外来入侵植物321种4变种,隶属59科190属;Ⅰ级恶性入侵类有31种,Ⅱ级严重入侵类有42种,Ⅲ级局部入侵类有48种2变种,IV级一般入侵类有57种,V级有待观察类有143种和2变种;入侵植物以原产热带美洲的最为多样,占全部入侵种类的50%以上;入侵途径可分为自然扩散、无意引入和有意引入3种类型。为有效控制外来植物的入侵,除加强外来入侵植物的监测和预警外,可采用物理、化学、生物或综合性方法,对现有外来入侵植物进行根除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入侵 生物多样性 自然环境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挝植物一新记录属——泽薹草属(泽泻科)(英文)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卓 ONEVILAY Souliya +2 位作者 邓涛 谭运洪 孙航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47-449,共3页
首次报道老挝泽泻科(Alismataceae)一新记录属——泽薹草属(Caldesia),及新记录种——宽叶泽薹草(Caldesia grandis)。宽叶泽薹草为旧世界广布属泽薹草属中唯一叶宽大于叶长的物种,原记载分布在中国、孟加拉国、印度和马来西亚。同时,... 首次报道老挝泽泻科(Alismataceae)一新记录属——泽薹草属(Caldesia),及新记录种——宽叶泽薹草(Caldesia grandis)。宽叶泽薹草为旧世界广布属泽薹草属中唯一叶宽大于叶长的物种,原记载分布在中国、孟加拉国、印度和马来西亚。同时,还提供了宽叶泽薹草的描述和其原生境图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薹草属 宽叶泽薹草 老挝 泽泻科 新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河谷特有药用植物——云南百部的分类学处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蔡磊 秦燕 陈高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47-652,共6页
通过对云南百部(Stemona mairei(H.Lév.)K.Krause)及其形态相似种金沙江百部(S.jinshajiangensis X.D.Cong et G.J.Xu)和变种滇北百部(S.jinshajiangensis var.dianbeiensis X.D.Cong et G.J.Xu)模式标本采集地野外居群植株的实地... 通过对云南百部(Stemona mairei(H.Lév.)K.Krause)及其形态相似种金沙江百部(S.jinshajiangensis X.D.Cong et G.J.Xu)和变种滇北百部(S.jinshajiangensis var.dianbeiensis X.D.Cong et G.J.Xu)模式标本采集地野外居群植株的实地调查和研究,发现金沙江百部及其变种滇北百部的形态特征变异式样均在云南百部形态特征的正常变异范围内,因此将金沙江百部及其变种处理为云南百部的异名,同时对云南百部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补充描述。结合对云南百部6个野生居群成熟植株的开花结实特征、种子传播策略分析,对云南百部受威胁状况进行了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百部 金沙江百部 滇北百部 濒危物种 药用植物 种子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组植物的分类历史与思考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杨世雄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39-453,共15页
茶组植物是重要的经济植物,也是山茶属内分类学问题最多的类群,由于形态性状的多样性和连续性,其组的分类学范围和物种的界定均存在不少的争议。系统地回顾了茶组植物分类的历史,并基于植物分类学者的立场,对造成茶组植物分类学混乱的... 茶组植物是重要的经济植物,也是山茶属内分类学问题最多的类群,由于形态性状的多样性和连续性,其组的分类学范围和物种的界定均存在不少的争议。系统地回顾了茶组植物分类的历史,并基于植物分类学者的立场,对造成茶组植物分类学混乱的原因及如何改进,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属 茶组 分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驴蹄草的细胞地理学研究(英文)
14
作者 王广艳 周宁 +2 位作者 钱敏 张婵 杨永平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91-1200,共10页
为探讨国产毛茛科(Ranunculaceae)驴蹄草属(Caltha)两种植物的演化,该文利用传统染色体压片技术和流式细胞术,并结合前人染色体研究结果,对我国驴蹄草23个居群和花葶驴蹄草10个居群进行了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驴蹄草是由四倍体(2n=4x=... 为探讨国产毛茛科(Ranunculaceae)驴蹄草属(Caltha)两种植物的演化,该文利用传统染色体压片技术和流式细胞术,并结合前人染色体研究结果,对我国驴蹄草23个居群和花葶驴蹄草10个居群进行了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驴蹄草是由四倍体(2n=4x=32)、六倍体(2n=6x=48)和八倍体(2n=8x=64)构成的多倍体复合群,花葶驴蹄草具有四倍体(2n=4x=32)和八倍体(2n=8x=64)两种倍性水平。驴蹄草和花葶驴蹄草均是四倍体较为常见,目前尚未见有二倍体报道。由于驴蹄草和花葶驴蹄草大部分居群采自中国青藏高原地区,可能在冰期时存在古二倍体,其适应性较弱,逐渐被其他的倍性取代,这是由于不同细胞型对环境适应性的结果。驴蹄草可能存在两条进化路线:一条是从甘肃到达云南;另一条是从西藏到达云南。前期分子系统学研究显示花葶驴蹄草与驴蹄草的亲缘关系较近,该研究结果中花葶驴蹄草染色体比驴蹄草要小,花葶驴蹄草可能比驴蹄草相对进化。目前花葶驴蹄草只有10个居群,还需进一步增加居群量来解析其演化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地理 驴蹄草 花葶驴蹄草 多倍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茶组植物新记录--光萼厚轴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世雄 方伟 余香琴 《广西林业科学》 2021年第5期493-495,共3页
报道了在九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的广西新记录植物——光萼厚轴茶(Camelliacrassicolumna var.multiplex),提供了该植物的形态描述和彩色图版,并对其分布和分类历史进行介绍。
关键词 光萼厚轴茶 广西 新纪录 茶组 山茶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山茶属植物资源
16
作者 杨世雄 王湘南 +3 位作者 张震 陈隆升 王瑞 陈永忠 《广西林业科学》 2022年第5期583-590,共8页
山茶属(Camellia)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植物类群。湖南省是油茶和茶叶的传统种植区,拥有丰富的山茶属植物资源。该文对湖南省山茶属植物的分类历史进行系统回顾,并分析和介绍湖南省山茶属植物资源的特点。
关键词 山茶属 山茶科 物种资源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稀濒危植物十齿花属的花药发育和雄配子体发生及其系统学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梓袁 刘晓晓 +2 位作者 李璐 孔冬瑞 彭华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99-507,共9页
十齿花属(Dipentodon)为东亚特有单型属,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其系统位置长期有争议。本研究连续三年的野外观察结果表明十齿花(Dipentodon sinicus)的结籽率较低(4.31%)。同时利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观察了十齿花的花药发育和雄配子体发... 十齿花属(Dipentodon)为东亚特有单型属,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其系统位置长期有争议。本研究连续三年的野外观察结果表明十齿花(Dipentodon sinicus)的结籽率较低(4.31%)。同时利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观察了十齿花的花药发育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十齿花的花药四室,花药壁发育类型为基本型。成熟花药壁有6层,由表皮,药室内壁,2层中层和2层绒毡层组成,绒毡层为腺质绒毡层。花药成熟时,纤维状加厚发生于药室内壁,便于花药开裂散粉。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孢质分裂方式为同时型,小孢子四分体多为四面体型,稀左右对称型。成熟花粉粒为二细胞型,具3孔沟。在小孢子发育的减数分裂、小孢子四分体和二细胞型花粉时期,观察到发育不正常的现象,分别占40%、48%和36%。通过与其他亲缘类群的胚胎学特征比较,支持最新分子系统学把它独立成科,放在十齿花目的观点。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十齿花存在着花粉败育现象,这可能是导致其结实率低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药发育 十齿花属 小孢子发生 系统学 珍稀濒危物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Biotracks采集植物标本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洲锋 刘恩德 陈家辉 《广西植物》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64-179,共16页
Biotracks是一款自然观察类的公众科学应用,目前已经被各类科学调查和自然观察项目广泛使用。该文利用Biotracks的标本采集项目将野外采集的数据与标本馆的数字馆藏系统连接起来,使用户在手机上记录的信息可以被应用到标本馆的标本数字... Biotracks是一款自然观察类的公众科学应用,目前已经被各类科学调查和自然观察项目广泛使用。该文利用Biotracks的标本采集项目将野外采集的数据与标本馆的数字馆藏系统连接起来,使用户在手机上记录的信息可以被应用到标本馆的标本数字化中。这种方式不仅提升了数字标本的转录效率,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标本收集流程中的数据整合方式,使得标本从采集到收藏的各个环节都能获得高质量的效率提升。同时,新的标本收集模式还能自然地将标本的野外照片与数字标本融为一体,从而使得传统标本原本很难呈现的颜色、行为、立体结构、环境等信息最终可以通过数字标本再次展现给研究者。这在信息维度上不仅拓展了传统标本的内涵,结合公众科学,未来还有望进一步延伸馆藏标本鉴定和讨论的时空范围。此外,公众科学在解决标本馆问题中所展现出来的潜质,为重新审视标本馆的领域价值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tracks 标本馆 植物标本 标本数字化 公众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有属藤山柳属(猕猴桃科)的花药和胚珠发育及其分类学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璐 张梓袁 +1 位作者 孔冬瑞 彭华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08-513,共6页
首次报道了刚毛藤山柳(Clematoclethra scandens subsp.scandens)的花药和早期胚珠发育的胚胎学特征:花药4室;发育完整的花药壁6层,为基本型花药壁,由外至内分别为表皮、药室内壁、两层中层和两层绒毡层;腺质型绒毡层为2核或3核,纤维性... 首次报道了刚毛藤山柳(Clematoclethra scandens subsp.scandens)的花药和早期胚珠发育的胚胎学特征:花药4室;发育完整的花药壁6层,为基本型花药壁,由外至内分别为表皮、药室内壁、两层中层和两层绒毡层;腺质型绒毡层为2核或3核,纤维性加厚发生于药室内壁;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胞质分裂,小孢子四分体多为四面体型;成熟花粉粒为2-细胞型,3孔沟或稀4孔沟。早期胚珠为近倒生,单珠被,薄珠心,珠孔由单珠被构成。比较胚胎学研究认为藤山柳属和猕猴桃科的其它两个属都具有单珠被胚珠及其他相似的花药发育特征,这些特征和形态分类系统范畴的第伦桃科和山茶科有明显区别。因此,本文支持花粉形态学、细胞学和分子系统学的观点,认为藤山柳属与水东哥属和猕猴桃属构成一个较好的单系,一并放在猕猴桃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科 胚胎学 藤山柳属 山茶科 系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云南西北部地区楼梯草属一新异名
20
作者 郭世伟 陈文红 税玉民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3-136,共4页
在对泛喜马拉雅地区楼梯草属(Elatostema J.R.Forster&G.Forster)植物进行研究时,通过野外考察和检视标本,发现尖牙楼梯草(E.oxyodontum W.T.Wang)是拟托叶楼梯草(E.pseudonasutum W.T.Wang)的异名,在此予以报道。
关键词 中国 楼梯草属 伊洛瓦底 新异名 荨麻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