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昆明动物博物馆的动物科普文化 被引量:1
1
《云南林业》 2014年第6期37-38,共2页
“动物王国”的缩影 昆明动物博物馆是中国科学院和云南省的院地合作结晶,开展面向全社会的动物学与生态科普、生态道德宣传和教育工作,为观众展示云南“动物王国”的缩影。 新馆始建于2000年,展出和公共服务面积约6000平方米;2006年1... “动物王国”的缩影 昆明动物博物馆是中国科学院和云南省的院地合作结晶,开展面向全社会的动物学与生态科普、生态道德宣传和教育工作,为观众展示云南“动物王国”的缩影。 新馆始建于2000年,展出和公共服务面积约6000平方米;2006年11月正式对公众开放。现已建成国家二级博物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云南省科学普及教育基地、云南省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实践基地、昆明市精品科普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教育基地 动物学 博物馆 昆明市 文化 教育工作 生态道德 中国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狐蝠科分类学研究现状及其修订
2
作者 李松 牟鑫 +2 位作者 钱怡顺 何锴 Okabe Shinya 《兽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5-437,共23页
本综述系统梳理了中国狐蝠科(Pteropodidae)的分类学现状,通过整合历史文献、标本形态特征、外形及头骨测量数据等信息,对中国境内狐蝠科物种的分类地位等内容进行了厘定,结果表明:中国境内分布的狐蝠科动物共7属9种,犬蝠属(Cynopterus... 本综述系统梳理了中国狐蝠科(Pteropodidae)的分类学现状,通过整合历史文献、标本形态特征、外形及头骨测量数据等信息,对中国境内狐蝠科物种的分类地位等内容进行了厘定,结果表明:中国境内分布的狐蝠科动物共7属9种,犬蝠属(Cynopterus)、大长舌果蝠属(Eonycteris)、小长舌果蝠属(Macroglossus)、狐蝠属(Ptero⁃pus)、球果蝠属(Sphaerias)分别各含1个种,果蝠属(Rousettus)、无尾果蝠属(Megaerops)分别各含2个种。对历史记录存在争议的物种:印度大狐蝠(P.giganteus)、泰国狐蝠(P.lylei)及马来大狐蝠(P.vampyrus)等因缺乏有效标本支持或为迷失种,确定为国内无分布物种。以形态特征分析结合分子生物学研究手段证明昆明动物博物馆馆藏鉴定为短耳犬蝠(C.brachyotis)的标本均为犬蝠(C.sphinx),并以此为依据结合国内该类群研究现状认为目前国内无短耳犬蝠分布。本文通过整合多源数据,为中国狐蝠科的分类修订提供了系统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狐蝠科 分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北四大高原湖泊软体动物现状调查 被引量:5
3
作者 杜丽娜 陈小勇 +1 位作者 杨君兴 David Aldridge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4-49,共6页
2008-2010年对滇西北洱海、程海、泸沽湖和碧塔海的软体动物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对比讨论4个湖泊间软体动物生物多样性的差异和水体富营养化过程中软体动物种群结构的改变。在泸沽湖采集到的软体动物标本种类最多,共... 2008-2010年对滇西北洱海、程海、泸沽湖和碧塔海的软体动物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对比讨论4个湖泊间软体动物生物多样性的差异和水体富营养化过程中软体动物种群结构的改变。在泸沽湖采集到的软体动物标本种类最多,共计23种、1亚种;其次为洱海采集到14种,碧塔海和程海分别采集到6种和5种。将洱海记录的软体动物种类与此次采集到的种类对比,洱海的软体动物种群结构由底栖型向漂浮型转变,这可能与水体富营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 程海 泸沽湖 碧塔海 软体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西部克钦湍蛙的鉴定与描述及克钦湍蛙在中国的分布讨论
4
作者 刘硕 饶定齐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91-499,共9页
2018年9月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采到14号湍蛙属 Amolops 标本,雄性体长46.4~56.5 mm( n =9),雌性体长74.7~89.7 mm( n =5),个体明显大于西域湍蛙 Amolops marmoratus ,线粒体基因 16S rRNA 序列与西域湍蛙序列的平均遗传距离为1... 2018年9月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采到14号湍蛙属 Amolops 标本,雄性体长46.4~56.5 mm( n =9),雌性体长74.7~89.7 mm( n =5),个体明显大于西域湍蛙 Amolops marmoratus ,线粒体基因 16S rRNA 序列与西域湍蛙序列的平均遗传距离为12.61%,与克钦湍蛙 Amolops afghanus 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5%。通过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对比研究,确定为克钦湍蛙,并对克钦湍蛙在中国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钦湍蛙 西域湍蛙 描述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口裸趾虎是古林箐裸趾虎的次定同物异名
5
作者 张栋儒 沈文菁 刘硕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3-690,共8页
古林箐裸趾虎(Cyrtodactylus gulinqingensis Liu,Li,Hou,Orlov,and Ananjeva,2021)和河口裸趾虎(C.hekouensis Zhang,Liu,Bernstein,Wang,and Yuan,2021)几乎同时被描述发表,且模式产地距离很近。这两个物种的形态特征非常相似,但由于... 古林箐裸趾虎(Cyrtodactylus gulinqingensis Liu,Li,Hou,Orlov,and Ananjeva,2021)和河口裸趾虎(C.hekouensis Zhang,Liu,Bernstein,Wang,and Yuan,2021)几乎同时被描述发表,且模式产地距离很近。这两个物种的形态特征非常相似,但由于没有同源基因序列可以比较,它们到底是否为同一物种一直未能得到证实。本研究获得了这两个物种模式标本的COI基因片段序列,通过系统发育分析及遗传距离计算,再结合形态特征比较,证实古林箐裸趾虎与河口裸趾虎为同一物种,古林箐裸趾虎具有命名优先权,因此本研究确认河口裸趾虎是古林箐裸趾虎的次定同物异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林箐裸趾虎 河口裸趾虎 次定同物异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耳管鼻蝠在云南西双版纳的新发现 被引量:3
6
作者 周全 李彦男 +6 位作者 余文华 黄正澜懿 刘硕 王巧燕 权锐昌 李松 吴毅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2-297,共6页
2019年4—5月利用蝙蝠竖琴网在云南省勐腊县龙林新村水沟采集到蝙蝠5只(3♀,2♂),中等偏小体型,鼻孔呈管状,耳廓较圆,外形、毛色和头骨特征与圆耳管鼻蝠Murina cyclotis相符,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基因(COⅠ)片段和核基因重组... 2019年4—5月利用蝙蝠竖琴网在云南省勐腊县龙林新村水沟采集到蝙蝠5只(3♀,2♂),中等偏小体型,鼻孔呈管状,耳廓较圆,外形、毛色和头骨特征与圆耳管鼻蝠Murina cyclotis相符,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基因(COⅠ)片段和核基因重组激活基因2基因(Rag2)片段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均支持该鉴定结果,故确定该标本为圆耳管鼻蝠,为该种在云南省蝙蝠分布的新发现,标本现保存于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手目 圆耳管鼻蝠 新发现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三种管鼻蝠形态特征描述及系统发育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欣 钟韦凌 +7 位作者 吴毅 黄正澜懿 Gabor CSORBA 刘硕 王巧燕 权锐昌 李松 余文华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06-717,共12页
云南西双版纳地理位置独特,森林覆盖率高,哺乳动物物种多样性丰富,但至今仅记录分布管鼻蝠2种,低于周边区域,存在被低估的可能。为摸清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哺乳动物物种多样性状况,2019年4—5月在园区内进行生物多样性考察,使用蝙蝠竖琴... 云南西双版纳地理位置独特,森林覆盖率高,哺乳动物物种多样性丰富,但至今仅记录分布管鼻蝠2种,低于周边区域,存在被低估的可能。为摸清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哺乳动物物种多样性状况,2019年4—5月在园区内进行生物多样性考察,使用蝙蝠竖琴网采集到管鼻蝠标本15只,根据其外形和头骨的形态学特征、数值分类学结果及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基因(COⅠ)和核基因重组激活基因Ⅱ(Rag2)的系统发育学证据,均支持上述标本为菲氏管鼻蝠(Murina feae)、哈氏管鼻蝠(M.harrisoni)和艾氏管鼻蝠(M.eleryi),其中菲氏管鼻蝠和哈氏管鼻蝠为云南省蝙蝠分布新记录。云南的管鼻蝠种类记录由5种增加到7种,西双版纳的该类群记录由艾氏管鼻蝠和圆耳管鼻蝠(M.cyclotis)2种增加到4种,提示云南管鼻蝠物种多样性资源较为丰富。研究标本现保存于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及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博物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鼻蝠 形态特征 系统发育 云南省 新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晚中新世一巨型竹鼠 被引量:1
8
作者 劳伦斯J.弗林 李强 +4 位作者 Jay KELLEY Nina G.JABLONSKI 吉学平 Denise F.SU 王晓鸣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77-283,共7页
云南昭通盆地水塘坝地点的褐煤沉积出产中新世末期脊椎动物化石。为增加小哺乳动物的样品,我们在2014年对出产化石的沉积物开展尝试性筛洗。通过筛洗,获得了4颗竹鼠的牙齿。这种竹鼠个体极大,远大于水塘坝已知的竹鼠,代表了一个新种。... 云南昭通盆地水塘坝地点的褐煤沉积出产中新世末期脊椎动物化石。为增加小哺乳动物的样品,我们在2014年对出产化石的沉积物开展尝试性筛洗。通过筛洗,获得了4颗竹鼠的牙齿。这种竹鼠个体极大,远大于水塘坝已知的竹鼠,代表了一个新种。新种的臼齿尺寸明显大于所有已知的Miorhizomys种类,臼齿高冠,齿沟内充填白垩质,不甚前后向压缩。新种在水塘坝的出现年代为6.2-6.7 Ma。这一发现显示,在约6 Ma现生属Rhizomys在山西北部地区出现之前,已绝灭的Miorhizomys就展现出了较高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水塘坝 晚中新世 小哺乳动物 竹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