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5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遥感研究的回顾 被引量:1
1
作者 吴世新 梁匡一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42-645,共4页
通过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及其前身自1979年以来26年的遥感研究工作的回顾,以主持及参加的国家与地方遥感研究项目为根据,展现了研究所在遥感队伍建设、遥感基础理论与遥感应用研究等方面的大量工作,以及结合新疆自然地理特... 通过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及其前身自1979年以来26年的遥感研究工作的回顾,以主持及参加的国家与地方遥感研究项目为根据,展现了研究所在遥感队伍建设、遥感基础理论与遥感应用研究等方面的大量工作,以及结合新疆自然地理特点在资源、环境、灾害监测、农业、制图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研究 地理研究 自然地理特点 灾害监测 新疆 制图 感应 项目 农业 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22年新疆绿洲高品质棉花生产现状及加快建设高品质棉花种植带对策研究(Ⅰ) 被引量:8
2
作者 毛树春 于小新 +6 位作者 葛群 王雪姣 郑艺 买文选 宋妮 田立文 王占彪 《中国棉花》 2024年第5期1-8,共8页
采用统计分类方法,对新疆绿洲2016―2022年累计3595.8万t(15915.4万包)的公证检验(公检)原棉进行了逐包品质分析。结果如下:一是厘清了新疆绿洲棉花主要纤维指标的现状。7年平均,新疆原棉主要纤维品质指标结果为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 采用统计分类方法,对新疆绿洲2016―2022年累计3595.8万t(15915.4万包)的公证检验(公检)原棉进行了逐包品质分析。结果如下:一是厘清了新疆绿洲棉花主要纤维指标的现状。7年平均,新疆原棉主要纤维品质指标结果为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29.14 mm、断裂比强度(比强度)28.49 cN·tex^(-1)、马克隆值4.60;不同生态亚区存在明显差异。7年平均,南疆亚区原棉主要纤维品质指标为长度29.10 mm、比强度28.12 cN·tex^(-1)、马克隆值4.65;北疆亚区原棉主要纤维品质指标为长度29.20 mm、比强度28.93 cN·tex^(-1)、马克隆值4.54;东疆亚区原棉主要纤维品质指标为长度28.98 mm、比强度28.37 cN·tex^(-1)、马克隆值4.59。与南疆亚区的原棉主要纤维品质指标相比,北疆亚区的纤维长度长0.10 mm,比强度高0.81 cN·tex^(-1),马克隆值低0.11;东疆亚区的纤维长度短0.12 mm,比强度高0.25 cN·tex^(-1)。二是明确了新疆绿洲高品质棉花状况。7年间,新疆高品质原棉公检总量占比的加权平均值为24.5%,变幅为8.0%~33.3%;新疆机采高品质原棉占机采原棉总公检量比例的加权平均值为32.5%,变幅为8.7%~48.0%。各亚区高品质原棉加权占比,北疆为36.7%,南疆为13.6%,东疆为23.6%,由此可见新疆以南疆亚区高品质原棉的占比为最低,东疆次之,北疆最高。结果表明,新疆绿洲高品质原棉占比偏低,且变幅大,表明不同生态区之间的高品质原棉占比差异大,稳定性差,但提升潜力大。进一步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加快了机械化采收进程,但也对高品质原棉的生产有负面影响,2021年和2022年总体上品质呈现恢复态势,一些年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高品质原棉占比接近新冠肺炎疫情前水平和农业农村部《“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提出的45%左右的目标。三是明确了高品质棉花主要影响因素。这些研究结果对发展棉花科技、提升高品质棉花生产供给能力和建设棉花强国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新疆 绿洲 纤维长度 断裂比强度 马克隆值 高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22年新疆绿洲高品质棉花生产现状及加快建设高品质棉花种植带对策研究(Ⅱ) 被引量:1
3
作者 毛树春 于小新 +6 位作者 葛群 王雪姣 郑艺 买文选 宋妮 田立文 王占彪 《中国棉花》 2024年第8期1-13,共13页
采用统计分类方法,对新疆绿洲2016―2022年3 595.8万t(15 915.5万包)公证检验(公检)原棉进行逐包品质分析,按生态亚区细分的10个亚亚区(北疆东部亚亚区、北疆中部亚亚区、北疆西部一亚亚区、北疆西部二亚亚区,南疆西部亚亚区、南疆中部... 采用统计分类方法,对新疆绿洲2016―2022年3 595.8万t(15 915.5万包)公证检验(公检)原棉进行逐包品质分析,按生态亚区细分的10个亚亚区(北疆东部亚亚区、北疆中部亚亚区、北疆西部一亚亚区、北疆西部二亚亚区,南疆西部亚亚区、南疆中部亚亚区、南疆东部亚亚区、南疆南部亚亚区,东疆吐鲁番盆地亚亚区和东疆哈密盆地亚亚区)归类统计,厘清各亚亚区高品质原棉占比的状况,为高品质棉花种植带规划、建设和承建单位的遴选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7年加权平均,各亚亚区高品质原棉占比表现为北疆西部二亚亚区(62.1%)>北疆东部亚亚区(45.9%)>北疆中部亚亚区(35.8%)>东疆吐鲁番盆地亚亚区(31.6%)>北疆西部一亚亚区(22.8%)>东疆哈密盆地亚亚区(20.8%)>南疆中部亚亚区(18.8%)>南疆东部亚亚区(17.9%)>南疆南部亚亚区(16.2%)>南疆西部亚亚区(4.7%)。围绕提升高品质棉花的生产能力和稳定性,建议在北疆天山北麓大部、东疆亚区、南疆中部亚亚区、南疆东部亚亚区率先开展高品质棉花种植带建设,遴选这些产地的县(县级市、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团场率先开展整建制高品质棉花种植带的示范性创建,预计高品质棉花产量潜力在400万t左右,可为完成农业农村部提出的“十四五”高品质棉占比45%左右和今后更高高品质棉占比目标,加快建设棉花强国奠定基础;并提出在南疆西部亚亚区开展中短绒陆地棉种植带建设,形成差异化的陆地棉品质类型和结构,预计中短绒棉花产量潜力为100万t左右,以满足市场新需求。最后,探讨了高品质棉花种植带生产链建设实施方案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区划 亚亚区 新疆 绿洲 高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地区典型灌木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7
4
作者 袁蕾 周华荣 +1 位作者 宗召磊 叶琴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95-603,共9页
根据2013年对乌鲁木齐地区典型灌木群落野外50个样地调查的数据,结合双向指示种分析分类方法,从各群落基本特征、物种组成、区系特征、物种多样性等方面对乌鲁木齐地区典型灌木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被调查的5... 根据2013年对乌鲁木齐地区典型灌木群落野外50个样地调查的数据,结合双向指示种分析分类方法,从各群落基本特征、物种组成、区系特征、物种多样性等方面对乌鲁木齐地区典型灌木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被调查的50个样地灌木植被群落中共出现了169种植物(其中灌木植物36种,草本植物133种),隶属于118属,31科,其中以藜科、菊科、禾本科等干旱区的表征科居多。灌木物种的植物区系以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分布和北温带分布为主。(2)采用TWINSPAN分类方法可将50个样方划分为10个灌木群落类型。乌鲁木齐地区典型灌木群落多样性指数偏低,黑果小檗+宽刺蔷薇+金丝桃叶绣线菊群落的多样性指数最大,群落之间水平差异显著;欧亚圆柏群落、宽刺蔷薇+矮锦鸡儿群落和铃铛刺+喀什菊群落次之;多枝柽柳群落和琵琶柴+喀什霸王群落最低。(3)属于灌丛植被类型的灌木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为草本层>灌木层;属于荒漠植被类型的灌木群落,物种多样性空间结构为灌木层>草本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 灌木群落 物种多样性 空间结构 双向指示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主要柽柳属植物(Tamarix L.)的生态类型划分与生境相似性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杨维康 张道远 +1 位作者 张立运 尹林克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6-192,共7页
研究了新疆柽柳属植物的生态类型和生境相似性。根据水、盐两个环境因子 ,将新疆柽柳属植物的生境划分为高水位—低盐组、中高水位—中低盐组、高水位—中盐组、高水位—高盐组、低水位—低盐组和低水位—中盐组六个生境类型组。其下 ,... 研究了新疆柽柳属植物的生态类型和生境相似性。根据水、盐两个环境因子 ,将新疆柽柳属植物的生境划分为高水位—低盐组、中高水位—中低盐组、高水位—中盐组、高水位—高盐组、低水位—低盐组和低水位—中盐组六个生境类型组。其下 ,按照土壤类型又划分成次一级共十个生境类型。此外 ,分析了新疆十种柽柳属植物生境相似性 ,使用聚类分析从土壤类型学角度又将新疆柽柳属植物初步确定出河谷河滩沙砾质新积土型、盐化草甸土型、风沙土型、典型盐土型和泛生境型五个基质生态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柽柳 生态类型 生境相似性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划分新疆绿洲生态经济类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1
6
作者 李秀萍 杨德刚 韩剑萍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4-271,共8页
本文结合新疆实际 ,采用多元统计中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 ,对新疆 87个市县进行了生态经济类型划分。首先确立指标体系 ,然后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原始数据进行筛选 ,接着用聚类分析法将 87个市县划分为十大类型 ,最后对各类型生态经济... 本文结合新疆实际 ,采用多元统计中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 ,对新疆 87个市县进行了生态经济类型划分。首先确立指标体系 ,然后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原始数据进行筛选 ,接着用聚类分析法将 87个市县划分为十大类型 ,最后对各类型生态经济现状进行了分析 ,评价和概述 ,为系统整体地认识和评价新疆各地区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现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 生态经济 分类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生态环境建设方略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侯平 潘存德 +1 位作者 陈亚宁 王建新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0-34,共5页
影响新疆生态环境变化或主导宏观生态过程的因子是水 ,植被生态系统既是干旱区水资源的保育者 ,又是水资源的消耗者 ,但是这一资源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对人类却具有重大意义。生态环境建设的用水策略要坚持完整的水资源观 ,不能仅仅只注意... 影响新疆生态环境变化或主导宏观生态过程的因子是水 ,植被生态系统既是干旱区水资源的保育者 ,又是水资源的消耗者 ,但是这一资源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对人类却具有重大意义。生态环境建设的用水策略要坚持完整的水资源观 ,不能仅仅只注意资源水 ;生态建设策略要坚持“护一把、扶一把和推一把”的原则 ,在新疆要实施三大工程 ,即 :功能保护区建设工程、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和生态系统“强壮工程” ;生态过程与经济过程的有效融合是现代生态建设的主导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生态工程 生态安全 新疆 生态环境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生态环境现状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47
8
作者 周华荣 潘伯荣 海热提.涂尔逊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3-29,共7页
在广泛收集数据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综合前人工作的成果 ,首次对全疆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以县 (市 )域为评价单元 ,采用综合指数法 ,进行排序 ,并通过专家咨询和专业判断 ,对全疆生态环境进行分级 ,由此得出全疆生态环境质量及其等... 在广泛收集数据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综合前人工作的成果 ,首次对全疆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以县 (市 )域为评价单元 ,采用综合指数法 ,进行排序 ,并通过专家咨询和专业判断 ,对全疆生态环境进行分级 ,由此得出全疆生态环境质量及其等级划分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质量评价 等级划分 新疆 综合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足迹的节水型城郊种植业结构优化研究——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啸虎 杨德刚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98-304,共7页
干旱区城郊种植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短缺,水足迹方法能够完整、清晰描述作物耗水特征,基于水足迹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对于干旱区种植业持续健康发展和水资源合理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干旱区绿洲城市乌鲁木齐市为例... 干旱区城郊种植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短缺,水足迹方法能够完整、清晰描述作物耗水特征,基于水足迹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对于干旱区种植业持续健康发展和水资源合理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干旱区绿洲城市乌鲁木齐市为例,估算当地农作物水足迹,并以此为基础综合考虑经济、生态和社会等因素,构建了基于水足迹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探讨节水型城郊种植业结构调整路径。研究表明:可持续发展模式具有蓝水、灰水足迹较低、收益较高、耕地规模适宜的特点,可作为种植业发展规划的基础方案。根据此方案,预计到2015年,种植面积将控制在6.65万hm^2之内,粮油作物、果蔬作物和其他作物的比例为35∶49∶16。就目前而言,应通过调减高蓝水消耗的粮油作物面积,增加低耗水的果蔬类作物面积,提高农肥利用率等措施来提高种植业用水效率、降低水污染,实施结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足迹 城郊种植业优化 线性规划模型 乌鲁木齐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干旱区地理水文研究概述 被引量:9
10
作者 年福华 李新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1-95,共5页
从水资源形成演化规律、水资源规划利用、水循环和水量平衡、新理论、新技术在地理水文研究中的应用、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等方面论述了我国干旱区地理水文研究的进展。
关键词 中国 干旱区 地理水文 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2020年中国干旱半干旱区典型草地和荒漠生态系统植被地上生物量数据集
11
作者 郭学兵 初玉 +5 位作者 杜明武 兰玉婷 马健 潘成臣 谭会娟 王小亮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4年第3期50-63,共14页
植被生物量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之间碳交换的重要环节,是定量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与草地、荒漠生态系统之间的反馈调节作用等的基础。中国干旱半干旱区的草地、荒漠生态系统是重要的碳库类型,本文选取中国生... 植被生物量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之间碳交换的重要环节,是定量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与草地、荒漠生态系统之间的反馈调节作用等的基础。中国干旱半干旱区的草地、荒漠生态系统是重要的碳库类型,本文选取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hinese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CERN)中位于中国干旱半干旱区的2个草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海北站、内蒙古站)和5个荒漠生态系统类型观测研究站(鄂尔多斯站、阜康站、临泽站、奈曼站、沙坡头站)的典型生态系统,对其按照CERN生态系统长期观测规范开展长期观测获取的植被地上生物量的2005–2020年间生长季的月动态实测数据进行了收集整理与质量控制,并开展了样方原始调查数据到样地尺度观测数据的统计计算,生成了植被地上生物量数据集,可为中国干旱半干旱区草地和荒漠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及植被保育与可持续发展等研究提供地面观测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半干旱区 草地生态系统 荒漠生态系统 月动态 植被地上生物量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农田和荒漠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洋 张心昱 +5 位作者 苏文 郭学兵 唐新斋 李向义 李新虎 马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6174-6185,共12页
基于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长期监测数据,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代表暖温带干旱区的绿洲农田生态系统(阿克苏站)、代表暖温带荒漠区(策勒站)以及温带荒漠区(阜康站)的绿洲农田和荒漠生态系统综合观测场、辅助观测场和农户调查点2005... 基于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长期监测数据,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代表暖温带干旱区的绿洲农田生态系统(阿克苏站)、代表暖温带荒漠区(策勒站)以及温带荒漠区(阜康站)的绿洲农田和荒漠生态系统综合观测场、辅助观测场和农户调查点2005—2020年0—10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SOC)储量数据,分析新疆农田和荒漠生态系统SOC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5—2020年0—100 cm土层SOC总储量平均值为阿克苏站(5.17 kg/m^(2))>阜康站(4.20 kg/m^(2))>策勒站(2.96 kg/m^(2))。0—20 cm、20—40 cm、40—60 cm土层的SOC分别约占0—100 cm土层储量的27.3%—35.3%、23.1%—24.6%和15.8%—17.5%。在阿克苏站,施肥量最高、灌溉量最低的农户调查点SOC储量最高;而在策勒站和阜康站,农户调查点和辅助观测场的施肥和灌溉措施分别最有利于提高SOC储量。总体来看,土壤含水量、地上生物量与SOC储量呈正相关关系;年平均气温与0—40 cm土层的SOC储量呈负相关关系。在单一生态站的生态系统尺度,年平均气温与SOC储量相关性不显著;地上生物量与策勒站和阜康站的SOC储量呈正相关关系,但是与阿克苏站0—40 cm土层的SOC储量呈负相关关系;施纯钾量与策勒站0—60 cm土层的SOC储量呈正相关关系,但与阜康站40—100 cm土层的SOC储量呈负相关关系。总之,与自然状态下的荒漠和农田不施肥相比,灌溉和施肥的农田管理措施有利于增加干旱区SOC储量。不同生态站要根据自身区域特点制定合理的农田管理模式,以维持较高的SOC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储量 气象因素 长期监测数据 农田和荒漠生态系统 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可持续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海热提.涂尔逊 叶文虎 +2 位作者 蒙雪琰 倪天麒 艾力西尔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4-77,共4页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可持续城市发展的支持系统和主要问题 ,提出了新世纪乌鲁木齐可持续城市发展战略及其目标、方针与重点 ,指出了乌鲁木齐可持续城市发展的战略模式。
关键词 乌鲁木齐市 资源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疆地区和塔吉克斯坦黄地老虎发生世代与种群动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盼盼 Abdusattor Saidov +5 位作者 Anvar Jalilov 阿迪力.吾彼尔 哈里提.哈山 刘兆海 马英杰 吕昭智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18-924,共7页
【目的】对黄地老虎(Agrotis segetum Schiff)在我国新疆,塔吉克斯坦的发生世代及种群动态进行比较,研究我国新疆黄地老虎种群演替原因,为塔吉克斯坦黄地老虎防治提供技术服务。【方法】应用测报灯对我国新疆石河子(2006、2009~2011),... 【目的】对黄地老虎(Agrotis segetum Schiff)在我国新疆,塔吉克斯坦的发生世代及种群动态进行比较,研究我国新疆黄地老虎种群演替原因,为塔吉克斯坦黄地老虎防治提供技术服务。【方法】应用测报灯对我国新疆石河子(2006、2009~2011),塔吉克斯坦(2014)农田黄地老虎进行监测,分析我国新疆,塔吉克斯坦黄地老虎的发生世代及种群动态。【结果】在塔吉克斯坦,黄地老虎一年发生3~4代,高峰期单灯诱蛾量达到90头;黄地老虎在我国新疆大部分地区1年发生3代,南疆个别地区发生3~4代,北疆少数地区发生1~2代,高峰期单灯诱蛾量<40头/灯,已不再作为防治对象。【结论】黄地老虎在塔吉克斯坦平均每年比我国新疆多发生1~2代,塔吉克斯坦一年发生3~4代,我国新疆大部分地区1年发生3代。在塔吉克斯坦,黄地老虎成虫高峰期诱蛾量远大于我国新疆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地老虎 种群动态 发生世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时空演变及权衡/协同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丽娜 张飞云 +1 位作者 滕伦 李倩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3-552,共10页
为探究干旱区生态系统服务(ES)供需时空演变格局,厘清供给与需求之间的权衡/协同关系,本研究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巴州)为研究对象,运用当量因子法、双变量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该区域2000—2020年ES供需时空特征及权衡/协同状况。结... 为探究干旱区生态系统服务(ES)供需时空演变格局,厘清供给与需求之间的权衡/协同关系,本研究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巴州)为研究对象,运用当量因子法、双变量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该区域2000—2020年ES供需时空特征及权衡/协同状况。结果表明:2000—2020年巴州ES总供给缩减了719.91亿元,下降11.89%,其中水域和林地供给分别下降35.66%和14.52%,其他地类供给变化不显著;ES高、较高需求区逐年增长,主要集中在库尔勒市及其周围地区;2005—2010年巴州北部高、较高盈余区分别减少了58.91%、34.60%;各项供给服务都具有显著协同关系,需求指标中仅人口密度-经济密度具有显著协同关系,供给-需求全局双变量Moran′s I的指数为0.159,呈协同关系但显著性较弱。研究表明:巴州ES整体上供大于求,但存在显著供需空间错配现象,未来应制定有效的空间管理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生态系统服务 权衡 协同 土地利用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RI指数的嘉陵江流域1982-2020年旱涝急转特征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靖雯 姬广兴 张亚丽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49,共8页
以嘉陵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北碚水文站1982-2020年月尺度径流数据,计算不同时间尺度的标准化径流指数(SRI),采用游程理论分析嘉陵江流域的旱涝急转事件特征,并结合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分析标准化径流指数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嘉... 以嘉陵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北碚水文站1982-2020年月尺度径流数据,计算不同时间尺度的标准化径流指数(SRI),采用游程理论分析嘉陵江流域的旱涝急转事件特征,并结合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分析标准化径流指数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嘉陵江流域1982-2009年洪涝化趋势先减弱后增强,2010-2020年呈现短期增强趋势后又减弱.嘉陵江流域1982-2020年的1、5、6、8、11和12月份呈现不明显的干旱化减弱趋势;7、9和10月份干旱化趋势增强,2、3和4月份干旱化趋势显著减弱.北碚水文站旱涝急转事件共发生39次,旱转涝事件急转点集中在4月份,对应旱涝事件的强度也较高.旱涝急转事件近40年发生频率逐步升高,并呈现逐步加重的趋势,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径流指数 嘉陵江流域 旱涝急转 Mann-Kendall检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南地区骤旱时空特征及恢复概率评估
17
作者 冉光艳 胡锋 +4 位作者 周旭 敖杨 饶国峰 聂君蓝 吕洋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23-132,共10页
全球气候变暖日益加剧,骤旱事件的发生频率和严重性呈上升趋势,目前不同区域骤旱的时空异质性特征和恢复概率仍不明确。该研究以中国西南地区为例,系统评估2000—2020年间所有骤旱事件的频率、强度、爆发阶段和恢复阶段历时的时空演变特... 全球气候变暖日益加剧,骤旱事件的发生频率和严重性呈上升趋势,目前不同区域骤旱的时空异质性特征和恢复概率仍不明确。该研究以中国西南地区为例,系统评估2000—2020年间所有骤旱事件的频率、强度、爆发阶段和恢复阶段历时的时空演变特征;基于条件Vine Copula模拟方法,选取骤旱恢复阶段历时(recovery time,RT)、强度(drought magnitude,DM)和恢复阶段的累积降水(recovery precipitation,RP)评估骤旱恢复的概率;并比较不同下垫面分区骤旱恢复概率的差异。结果表明,中国西南地区骤旱爆发阶段的历时呈明显增长趋势,年均增加速率为0.36 d/a,贵州省是骤旱发生的高频热点区。中国西南地区骤旱在春季和冬季的恢复概率偏低,特别是在RT为10~20 d时恢复概率较低,从空间上看,恢复概率低于20%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内。不同地貌类型中岩溶槽谷的平均恢复概率最低,在不同地形坡度中,坡度为5°~15°的平均恢复概率最低,而在不同植被类型中耕作植被的平均恢复概率最低,岩溶槽谷、坡度为5°~15°、耕作植被在春季RT为10~20 d时平均恢复概率分别仅为10%、18%、18%。中国西南地区骤旱发生和恢复存在明显的时空异质性,未来灾害应对应特别重视贵州省内的岩溶槽谷-缓坡-耕作植被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骤旱 时空特征 恢复概率 Vine Copula模拟方法 下垫面异质性 中国西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视角下农村气象科普效果评价——以新疆玛纳斯县玛纳斯镇为例
18
作者 马思缘 张飞云 李倩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7期140-145,共6页
基于农户视角,对新疆玛纳斯县玛纳斯镇的农村气象科普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问卷调查和熵值法分析,发现超过80%的农户能够通过多样化渠道获取气象信息,80%以上的农户对基本气象知识有较深了解,且对气象科普工作整体满意度达到71.5%... 基于农户视角,对新疆玛纳斯县玛纳斯镇的农村气象科普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问卷调查和熵值法分析,发现超过80%的农户能够通过多样化渠道获取气象信息,80%以上的农户对基本气象知识有较深了解,且对气象科普工作整体满意度达到71.5%。结果表明,气象科普效果受农户年龄、学历、职业和地理位置的影响,综合得分为0.77,总体效果较好。然而,偏远村镇的气象科普效果较差,且不同职业农户的需求存在差异。为此,建议针对不同受众制定多样化的科普内容,加强偏远地区的科普宣传,并利用多渠道传播气象科普知识,以进一步提升农村气象科普效果,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气象科普 科普效果评价 熵值法 农户视角 新疆玛纳斯县玛纳斯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塔里木河下游断流河道输水与生态恢复 被引量:132
19
作者 陈亚宁 李卫红 +2 位作者 陈亚鹏 徐长春 张丽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38-545,共8页
结合塔里木河下游输水过程中对9个地下水监测断面、18个植被样地的实地监测资料,分析了塔里木河下游输水条件下的浅层地下水位变化和天然植被的响应和恢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塔里木河下游输水有效地抬升了河道两侧的地下水位由输水前... 结合塔里木河下游输水过程中对9个地下水监测断面、18个植被样地的实地监测资料,分析了塔里木河下游输水条件下的浅层地下水位变化和天然植被的响应和恢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塔里木河下游输水有效地抬升了河道两侧的地下水位由输水前的6~8m抬升到了2~4m。在横向上,地下水位对输水的响应范围达到850m,胡杨和柽柳对地下水位变化的响应范围分别达到700和600m但对草本植物的影响范围较窄,林间沙地活化现象仍未得到遏制。提出为扩大输水的生态效应和加快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应在目前沿自然河道“线型”输水的基础上,分段实施河水漫溢的面上供水方案,并通过加强流域水管理、推广农业节水技术和加大河道整治力度等措施,来确保塔里木河下游一定的生态用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流河道 生态输水 生态恢复 塔里木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治理 被引量:44
20
作者 樊自立 胡文康 +3 位作者 季方 王让会 马英杰 马映军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98-303,共6页
近半个世纪以来,在人类活动影响下,新疆生态环境发生的不利变化为:河流缩短,湖泊萎缩或干涸,水质盐化,天然植被衰败,野生动物减少,土地沙漠化和盐渍化不断扩大。在西部大开发中,若不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将难以实现可... 近半个世纪以来,在人类活动影响下,新疆生态环境发生的不利变化为:河流缩短,湖泊萎缩或干涸,水质盐化,天然植被衰败,野生动物减少,土地沙漠化和盐渍化不断扩大。在西部大开发中,若不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将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生态环境 保护治理 土地荒漠化 森林 野生动物 水质盐化 盐渍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