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疆谢米斯台地区岩矿光谱特征提取及光谱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珊珊
周可法
+2 位作者
王金林
张楠楠
陈艺超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61-1270,共10页
不同岩石矿物和矿化蚀变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这是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岩石矿物和蚀变信息识别的基础.本研究在谢米斯台地区进行岩矿样品采集,利用ASD野外光谱辐射仪采集光谱反射率数据,通过去噪处理、标准化处理、微分处理和去包络线处理,...
不同岩石矿物和矿化蚀变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这是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岩石矿物和蚀变信息识别的基础.本研究在谢米斯台地区进行岩矿样品采集,利用ASD野外光谱辐射仪采集光谱反射率数据,通过去噪处理、标准化处理、微分处理和去包络线处理,开展了典型岩矿样品、风化面与新鲜面样品和不同矿化蚀变的光谱特征提取和光谱分析.研究发现,岩矿在380~1 100 nm波段的光谱特征,主要是金属离子产生;在1 100~2 500 nm波段的光谱特征,主要是阴离子基团中的羟基、碳酸根和水分子产生;矿化蚀变光谱具有可诊断性特征谱带,是其矿物组成中的各种蚀变矿物特征信息的反映;受到矿物含量改变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光谱的整体形态或局部特征都发生变化.岩矿光谱特征的提取和分析,将提高和改善高光谱技术对不同区域同种类型的矿床勘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
光谱采集
光谱特征
谢米斯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亚地区典型矿床的特征提取技术及预测方法
被引量:
6
2
作者
周可法
陈衍景
+4 位作者
张楠楠
王金林
汪玮
刘朝霞
程宛文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9-347,共9页
以巴尔喀什-准噶尔成矿带为研究区域,分析中亚大型矿集区成矿地质条件,结合地质矿产、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信息科学等信息数据及野外调查成果,选择2个典型矿床,从构造域、沉积域、火成岩、重力与航磁等特征,构建数据驱动与知识驱动的...
以巴尔喀什-准噶尔成矿带为研究区域,分析中亚大型矿集区成矿地质条件,结合地质矿产、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信息科学等信息数据及野外调查成果,选择2个典型矿床,从构造域、沉积域、火成岩、重力与航磁等特征,构建数据驱动与知识驱动的时空坐标,以铜矿为主要矿床类型,以中比例尺为主要研究尺度,建立多元信息综合识别组合标志,结合空间数据分析技术,以ArcGIS为平台,集成相关的各种信息,建立中亚跨境成矿带铜矿床提取技术及成矿预测体系,将各单要素类计算结果与已有矿床的整合产生新的要素类,利用空间分析模型进行计算,将研究区分为潜在高聚区、潜在聚集区、高预测区、预测区和未定区5个类别,形成不同的预测分类集合,得到整个研究区的预测结果,通过实地验证分析,预测结果得出新疆两处潜在聚集区,其中伊犁地区的潜在聚集区有阿希金矿验证;天山北坡的潜在聚集区主要在依连哈比尔尕山北坡,基本与实地情况符合。通过理论研究到技术方法的实现,为境内寻找铜矿床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成矿带
GIS
数据模型
识别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准噶尔琼河坝岛弧晚古生代地球动力学环境——来自和尔赛岩体暗色岩墙时空分布的证据
被引量:
4
3
作者
冯乾文
周可法
王金林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68-1082,共15页
新疆东准噶尔地区地处阿尔泰、准噶尔和东天山等山系和构造单元的结合部位,是研究中亚造山带(或称北亚造山区)构造演化的关键地区。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东准噶尔的岩石组合和地球化学组成,相对缺乏构造变形尤其是中小尺度构造变形的研...
新疆东准噶尔地区地处阿尔泰、准噶尔和东天山等山系和构造单元的结合部位,是研究中亚造山带(或称北亚造山区)构造演化的关键地区。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东准噶尔的岩石组合和地球化学组成,相对缺乏构造变形尤其是中小尺度构造变形的研究。初步研究发现东准噶尔分布着大量的中基性暗色岩墙,它们是后期岩浆侵入到前期构造裂隙中的产物,可以从时空两个方面为构造裂隙的研究提供制约。本文结合地质资料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在琼河坝岛弧带中的和尔赛岩体(早泥盆世)中识别出来了874个暗色岩墙(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片段,它们的走向以北西西—南东东向为主,另外还有少数北东—南西和北西—南东走向的岩墙。通过岩墙的宏观变形特征可以推测,北西西—南东东走向的岩墙形成于压张性裂隙之中,北西—南东走向的岩墙形成于左行张剪裂隙之中,北东—南西走向的岩墙形成于右行压剪裂隙之中。这些裂隙形成时平面最大主应力为北西西—南东东方向。结合岩体和岩墙的时代,本文认为在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期间,和尔赛岩体由于受到北西西—南东东方向的区域挤压作用而产生相应的裂隙,可能标志着洋盆结束后碰撞作用的发生,而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暗色岩墙的普遍发育可能是后碰撞岩浆活动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准噶尔
琼河坝
中基性岩墙
地球动力学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疆谢米斯台地区岩矿光谱特征提取及光谱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珊珊
周可法
王金林
张楠楠
陈艺超
机构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矿产资源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
大学
出处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61-1270,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编号:41402296)、中国科学院西部人才西部博士项目(编号:XBBS201203)、自治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青年博士科技人才培养项目(编号:2013731014,2014731021)和自治区科技计划重大专项(编号:201330121-2、3)资助.
文摘
不同岩石矿物和矿化蚀变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这是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岩石矿物和蚀变信息识别的基础.本研究在谢米斯台地区进行岩矿样品采集,利用ASD野外光谱辐射仪采集光谱反射率数据,通过去噪处理、标准化处理、微分处理和去包络线处理,开展了典型岩矿样品、风化面与新鲜面样品和不同矿化蚀变的光谱特征提取和光谱分析.研究发现,岩矿在380~1 100 nm波段的光谱特征,主要是金属离子产生;在1 100~2 500 nm波段的光谱特征,主要是阴离子基团中的羟基、碳酸根和水分子产生;矿化蚀变光谱具有可诊断性特征谱带,是其矿物组成中的各种蚀变矿物特征信息的反映;受到矿物含量改变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光谱的整体形态或局部特征都发生变化.岩矿光谱特征的提取和分析,将提高和改善高光谱技术对不同区域同种类型的矿床勘查。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
光谱采集
光谱特征
谢米斯台
Keywords
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Spectral acquisition;Spectral characteristics,Xiemisitai
分类号
TP75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亚地区典型矿床的特征提取技术及预测方法
被引量:
6
2
作者
周可法
陈衍景
张楠楠
王金林
汪玮
刘朝霞
程宛文
机构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新疆
矿产资源
研究
中心
出处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9-34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联合基金(U1129302、U11293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1028)共同支持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B06B08-01)
文摘
以巴尔喀什-准噶尔成矿带为研究区域,分析中亚大型矿集区成矿地质条件,结合地质矿产、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信息科学等信息数据及野外调查成果,选择2个典型矿床,从构造域、沉积域、火成岩、重力与航磁等特征,构建数据驱动与知识驱动的时空坐标,以铜矿为主要矿床类型,以中比例尺为主要研究尺度,建立多元信息综合识别组合标志,结合空间数据分析技术,以ArcGIS为平台,集成相关的各种信息,建立中亚跨境成矿带铜矿床提取技术及成矿预测体系,将各单要素类计算结果与已有矿床的整合产生新的要素类,利用空间分析模型进行计算,将研究区分为潜在高聚区、潜在聚集区、高预测区、预测区和未定区5个类别,形成不同的预测分类集合,得到整个研究区的预测结果,通过实地验证分析,预测结果得出新疆两处潜在聚集区,其中伊犁地区的潜在聚集区有阿希金矿验证;天山北坡的潜在聚集区主要在依连哈比尔尕山北坡,基本与实地情况符合。通过理论研究到技术方法的实现,为境内寻找铜矿床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
中亚成矿带
GIS
数据模型
识别标志
Keywords
Central Asia metallogenic belt
GIS
data methods
sign recognition
分类号
P612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准噶尔琼河坝岛弧晚古生代地球动力学环境——来自和尔赛岩体暗色岩墙时空分布的证据
被引量:
4
3
作者
冯乾文
周可法
王金林
机构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矿产资源研究中心
新疆
矿产资源
与数字地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68-1082,共15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西部博士资助项目”(编号:XBBS201301)资助.
文摘
新疆东准噶尔地区地处阿尔泰、准噶尔和东天山等山系和构造单元的结合部位,是研究中亚造山带(或称北亚造山区)构造演化的关键地区。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东准噶尔的岩石组合和地球化学组成,相对缺乏构造变形尤其是中小尺度构造变形的研究。初步研究发现东准噶尔分布着大量的中基性暗色岩墙,它们是后期岩浆侵入到前期构造裂隙中的产物,可以从时空两个方面为构造裂隙的研究提供制约。本文结合地质资料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在琼河坝岛弧带中的和尔赛岩体(早泥盆世)中识别出来了874个暗色岩墙(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片段,它们的走向以北西西—南东东向为主,另外还有少数北东—南西和北西—南东走向的岩墙。通过岩墙的宏观变形特征可以推测,北西西—南东东走向的岩墙形成于压张性裂隙之中,北西—南东走向的岩墙形成于左行张剪裂隙之中,北东—南西走向的岩墙形成于右行压剪裂隙之中。这些裂隙形成时平面最大主应力为北西西—南东东方向。结合岩体和岩墙的时代,本文认为在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期间,和尔赛岩体由于受到北西西—南东东方向的区域挤压作用而产生相应的裂隙,可能标志着洋盆结束后碰撞作用的发生,而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暗色岩墙的普遍发育可能是后碰撞岩浆活动的标志。
关键词
东准噶尔
琼河坝
中基性岩墙
地球动力学环境
Keywords
Eastern Junggar;Qiongheba arc;Mafic dykes;Geodynamic environment
分类号
P541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548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疆谢米斯台地区岩矿光谱特征提取及光谱分析
王珊珊
周可法
王金林
张楠楠
陈艺超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亚地区典型矿床的特征提取技术及预测方法
周可法
陈衍景
张楠楠
王金林
汪玮
刘朝霞
程宛文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东准噶尔琼河坝岛弧晚古生代地球动力学环境——来自和尔赛岩体暗色岩墙时空分布的证据
冯乾文
周可法
王金林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