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特有种天山猪毛菜的地理分布及潜在分布区预测 被引量:7
1
作者 闻志彬 张杰 张明理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1-87,共7页
基于野外调查的居群分布信息和20个环境变量(包括海拔及19个气候变量),采用最大熵模型(Max Ent)和地理信息系统(Arc GIS)对中国特有种天山猪毛菜(Salsola junatovii Botsch.)的潜在分布区进行预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刀切... 基于野外调查的居群分布信息和20个环境变量(包括海拔及19个气候变量),采用最大熵模型(Max Ent)和地理信息系统(Arc GIS)对中国特有种天山猪毛菜(Salsola junatovii Botsch.)的潜在分布区进行预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刀切法(jackknife test)分别检验Max Ent模型的精度和评估各环境变量在决定潜在分布区时的贡献量。结果显示:天山猪毛菜主要分布在中国新疆南部的12个县(包括托克逊县、和硕县、和静县、焉耆县、拜城县、库车县、温宿县、乌什县、阿合奇县、阿图什县、乌恰县和阿克陶县),但在相关文献记载的曾有分布的阿克苏市、柯坪县和喀什市则本调查中没有发现。通过Max Ent模型预测,天山猪毛菜的潜在适生区主要集中在新疆南部(包括天山南坡和塔里木盆地西南缘)以及甘肃的西部和东部等,新疆西部地区有零星分布;在调查的15个居群中,除居群14(位于乌恰县西部)外,其他14个居群均位于潜在适生区内,其中的7个居群位于非常适宜的潜在适生区内,表明利用Max Ent模型预测天山猪毛菜的潜在适生区效果较好。在20个环境变量中,对预测结果贡献量位居前3位的环境变量为最冷季度平均温度、最冷月最低温和最干季度平均温度,表明该种的分布与低温相关。此外,对天山猪毛菜潜在适生区与实际分布区差异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猪毛菜 最大熵模型(MaxEnt) 潜在适生区 中国特有种 藜科 环境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LIMEX预测黑角负泥虫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孝贤 李兰 +4 位作者 王婷 张苹 张鑫 王振霖 吕昭智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2020年第2期106-114,共9页
【目的】研究黑角负泥虫在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及其入侵风险程度。【方法】运用适生性分析软件CLIMEX 4.0对黑角负泥虫在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进行模拟,将模拟结果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 10.2下进行插值分析,并绘制黑角负泥虫的潜在地... 【目的】研究黑角负泥虫在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及其入侵风险程度。【方法】运用适生性分析软件CLIMEX 4.0对黑角负泥虫在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进行模拟,将模拟结果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 10.2下进行插值分析,并绘制黑角负泥虫的潜在地理分布示意图。【结果】黑角负泥虫高度适生区主要集中在我国的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及云贵高原北部;中度适生区主要集中在华北平原北部、黄土高原北部及东北平原地区;低度适生区则多分布在中高度适生区的过渡区域及我国新疆天山南北两侧地区。限制黑角负泥虫在我国分布的主要胁迫因素为干胁迫和冷胁迫,且其影响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和东北地区。【结论】黑角负泥虫在我国潜在地理分布范围广,适生程度高。目前,黑角负泥虫已经传播到我国的新疆和内蒙古等省(自治区),但由于地理隔离的存在和自身较弱的扩散条件,并没有传入气候适宜度较高的东部地区。随着东西部经济交流的不断增多,黑角负泥虫随人为因素进一步扩散的可能性将不断增加。因此,建议检疫部门做好检疫工作,严防黑角负泥虫的传播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角负泥虫 入侵害虫 CLIMEX模型 潜在地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降水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生物结皮表观土壤碳通量的影响 被引量:33
3
作者 吴林 苏延桂 张元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4103-4113,共11页
水分是控制干旱区生态过程的重要环境因素,在水分受限制的生态系统中,降水通过改变土壤的干湿状态直接控制地下生物过程。生物结皮作为干旱区主要的地表覆盖物,能利用空气中有限的水分进行光合作用,其自身的碳交换是干旱区土壤碳通量的... 水分是控制干旱区生态过程的重要环境因素,在水分受限制的生态系统中,降水通过改变土壤的干湿状态直接控制地下生物过程。生物结皮作为干旱区主要的地表覆盖物,能利用空气中有限的水分进行光合作用,其自身的碳交换是干旱区土壤碳通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模拟0(对照)、2、5 mm和15 mm 4个降水梯度,利用红外气体分析仪,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部生物结皮以及裸地表观土壤碳通量进行测量,探讨不同强度降水条件下生物结皮对表观土壤碳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降水增加了生物结皮表观土壤碳释放量,2、5 mm和15 mm 3种降水处理累积碳释放量分别是对照的151.48%、274.97%、306.44%,并且随着降水后时间的延长,表观土壤碳通量逐渐减小直至达到降水前的水平;(2)生物结皮与裸地的表观土壤碳通量对降水的响应不同,对照和最大降水量下,生物结皮表观土壤碳通量大于裸地,但是2 mm和5 mm降水后,生物结皮表观土壤碳通量小于裸地,并且二者在2 mm降水时差异显著(P<0.05),而在其它降水处理下无显著差异;(3)连续两次降水事件,活性碳在初级降水后的大量释放使得二次降水后释放量下降,其中裸地碳释放量下降速率与降水强度正相关。本研究说明,在探求荒漠地区土壤碳交换对降水的响应规律时,应该考虑生物结皮的影响以及连续降水事件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土壤碳通量 生物结皮 降水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疆地区三叶草夜蛾种群动态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夏德萍 刘兆海 +4 位作者 吕昭智 高桂珍 马吉宏 罗朝辉 王佩玲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8-282,共5页
【目的】分析新疆北疆地区三叶草夜蛾Scotogramma trifolii(Rottemberg)田间长期监测数据,掌握其种群发生过程及特点,为田间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黑光灯对石河子垦区农田三叶草夜蛾进行长期定位监测,采集相关数据并分... 【目的】分析新疆北疆地区三叶草夜蛾Scotogramma trifolii(Rottemberg)田间长期监测数据,掌握其种群发生过程及特点,为田间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黑光灯对石河子垦区农田三叶草夜蛾进行长期定位监测,采集相关数据并分析北疆地区三叶草夜蛾种群的年际变化以及年内种群消长规律。【结果】在新疆北疆地区,三叶草夜蛾种群数量年际间存在较大波动,且呈周期性波动,周期为4~5 a;三叶草夜蛾年内变化规律为,一般始现于4月中下旬,越冬代的蛾量高峰为5月中旬、第一代的蛾量高峰为6月中下旬、第二代的蛾量高峰出现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个别年份会出现第三代高峰。【结论】新疆北疆地区三叶草夜蛾年际间种群数量呈周期性波动,周期为4~5 a;年内共发生3~4代,全年蛾量高峰期在每年的5~7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草夜蛾 种群动态 周期性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氮沉降对不同类型生物土壤结皮生长和光合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周晓兵 尹本丰 张元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197-3205,共9页
生物土壤结皮是荒漠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其如何响应氮沉降的增加还鲜见报道。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3种不同类型生物土壤结皮为研究对象,设置0(N0)、0.3(N0.3)、0.5(N0.5)、1.0(N1)、1.5(N1.5)和3.0(N3)g N m-2a-16个不同氮素处理浓度,... 生物土壤结皮是荒漠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其如何响应氮沉降的增加还鲜见报道。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3种不同类型生物土壤结皮为研究对象,设置0(N0)、0.3(N0.3)、0.5(N0.5)、1.0(N1)、1.5(N1.5)和3.0(N3)g N m-2a-16个不同氮素处理浓度,研究氮素增加对生物土壤结皮生长和光合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3a的模拟增氮实验,藻类结皮、地衣结皮和苔藓结皮的总叶绿素、实际光化学效率YII、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苔藓个体生物量随着氮素增加先增加后减少,但各指标的最大值位于不同的浓度处理。氮素增加对藻类和地衣结皮类胡萝卜素影响不显著,而低氮(N0.3-N0.5)对苔藓类胡萝卜素具有促进作用。高氮(N3)对3种类型结皮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均具有抑制作用。氮素增加对藻类结皮和地衣结皮的可溶性蛋白影响较小,但对苔藓结皮可溶性蛋白的影响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3种结皮类型中,苔藓结皮对氮素增加的响应最为敏感,受影响最大,其次是藻类和地衣结皮。研究表明,低浓度氮沉降对3种类型结皮生长的影响较小,但是高浓度氮沉降则具有明显的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土壤结皮 氮沉降 色素 荧光 渗透调节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乙醛脱氢酶基因ALDH棉花对干旱和高盐抗性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杨红兰 周雅 张道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77-1182,共6页
【目的】通过种子萌发实验评估ALDH21转基因种子的抗旱耐盐性能。【方法】利用不同Na Cl浓度(0、0.3%、0.6%、0.9%)和PEG浓度(0、10%、15%)的胁迫液处理两种转ALDH基因的棉花株系和受体对照,并对三者的形态大小、萌发率和株高等指标进... 【目的】通过种子萌发实验评估ALDH21转基因种子的抗旱耐盐性能。【方法】利用不同Na Cl浓度(0、0.3%、0.6%、0.9%)和PEG浓度(0、10%、15%)的胁迫液处理两种转ALDH基因的棉花株系和受体对照,并对三者的形态大小、萌发率和株高等指标进行测量。【结果】随着Na Cl和PEG胁迫时间的延长,转基因棉花的萌发率和株高始终高于受体对照;0.3%的Na Cl胁迫8 d以后,39-16的种子萌发率大于39-19,Na Cl浓度为0.6%时39-16的株高大于Na Cl浓度为0.3%时的株高;39-19在PEG浓度10%时萌发率和株高大于39-16。而在PEG浓度15%时萌发率和株高小于39-16。【结论】转基因棉花对干旱和高盐的胁迫抗性高于受体对照,ALDH基因有干旱和高盐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DH NACL PEG 萌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结皮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3种荒漠草本植物生长特性与元素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庄伟伟 周晓兵 张元明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7-44,共8页
生物结皮有可能通过物理、水文、养分循环影响与之相邻的维管植物,但二者相互关系尚存在着争议。本文以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广泛分布的地衣结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生物结皮对3种荒漠草本植物:尖喙牻牛儿苗(Erodium oxyrrhynchum)、条叶... 生物结皮有可能通过物理、水文、养分循环影响与之相邻的维管植物,但二者相互关系尚存在着争议。本文以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广泛分布的地衣结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生物结皮对3种荒漠草本植物:尖喙牻牛儿苗(Erodium oxyrrhynchum)、条叶庭芥(Alyssum linifolium)和琉苞菊(Hyalea pulchella)的生长及其对元素吸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生物结皮对3种荒漠草本植物生长的影响在生长期不同阶段存在差异。在前期,生物结皮的存在促进了植物生物量的累积;而后期,生物结皮却抑制了植物生长。生物结皮的存在显著影响了荒漠草本植物生物量的累积和冠根比。(2)生物结皮的存在显著增加了3种荒漠草本植物对N和K的吸收,而对P的吸收没有显著影响。生物结皮对3种植物Cu、Ca、Mg、Na、Cl的吸收存在种间差异。本研究结果将为该荒漠生态系统潜在的植被演替方向提供重要的科学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结皮 生长 营养元素吸收 荒漠草本植物 古尔班通古特荒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结皮对3种荒漠草本植物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庄伟伟 张元明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87-397,共11页
通过人工去除生物结皮实验,研究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生物结皮对3种荒漠草本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根据生物结皮对土壤养分和水分的影响,综合分析生物结皮对3种草本植物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结皮对3种荒漠草本植物光合生理的影... 通过人工去除生物结皮实验,研究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生物结皮对3种荒漠草本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根据生物结皮对土壤养分和水分的影响,综合分析生物结皮对3种草本植物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结皮对3种荒漠草本植物光合生理的影响基本一致,在植物生长早期,生物结皮区的尖喙牻牛儿苗(Erodium oxyrrhynchum M.Bieb.)、条叶庭荠(Alyssum linifolium Steph.ex Willd.)和琉苞菊(Hyalea pulchella(Ldb.)C.Koch)的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E)、水分利用效率(WUE)、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_v/F_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叶绿素(Chl)含量均高于去除生物结皮区;但是,在植物生长后期,却是去除生物结皮区的各项生理指标高。生物结皮对3种荒漠草本植物光合生理过程的影响与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基本一致,这与土壤养分和水分状况的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生物结皮 草本植物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密地区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方法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志芳 尹林克 陈艳锋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1期136-138,147,共4页
对哈密地区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方法进行研究,根据哈密地区的自然条件、植被类型确定哈密地区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方法,并对调查方法进行初步的解释分析,为高效率调查林木种质资源的类别、分布与数量提供帮助,使哈密地区林业的经济效益、生态... 对哈密地区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方法进行研究,根据哈密地区的自然条件、植被类型确定哈密地区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方法,并对调查方法进行初步的解释分析,为高效率调查林木种质资源的类别、分布与数量提供帮助,使哈密地区林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密地区 林木种质资源 调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托木尔大峡谷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其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牛淑华 刘旭丽 +4 位作者 王蕾 黄菁 刘瑛 杨寒 尹林克 《绿色科技》 2014年第2期123-125,128,共4页
托木尔大峡谷位于新疆天山南坡中段的温宿县境内,具有丰富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大。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当地131种野生植物的12个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景观功能评价高的植物Ⅰ级(>3.2),共有14科16属1... 托木尔大峡谷位于新疆天山南坡中段的温宿县境内,具有丰富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大。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当地131种野生植物的12个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景观功能评价高的植物Ⅰ级(>3.2),共有14科16属18种;Ⅱ级(3.2~2.74),共有23科53属60种;Ⅲ级(2.74~2.23),共有14科29属41种;Ⅳ级(2.23~1.74),共有5科12属13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托木尔大峡谷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艾丁湖中度嗜盐苯酚降解菌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芸 倪萍 +3 位作者 蒋刚强 黄玲 唐蜀昆 包慧芳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4期18-24,共7页
高盐含酚废水属于极难处理的废水之一,筛选具有生物学降解能力的嗜盐菌有助于解决这一难题。从新疆艾丁湖盐湖中分离筛选能够降解苯酚的中度嗜盐菌,了解盐湖中度嗜盐苯酚降解菌的多样性组成和降解能力。研究结果表明,10%(质量分数)的盐... 高盐含酚废水属于极难处理的废水之一,筛选具有生物学降解能力的嗜盐菌有助于解决这一难题。从新疆艾丁湖盐湖中分离筛选能够降解苯酚的中度嗜盐菌,了解盐湖中度嗜盐苯酚降解菌的多样性组成和降解能力。研究结果表明,10%(质量分数)的盐浓度条件下,分离得到166株嗜盐菌,通过以苯酚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进行降解活性筛选后得到45株阳性菌,根据细菌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进化分析,这45株菌分别归类到3个门,5个科,9个属。其中拟诺卡氏菌属(Nocardiopsis)是优势菌,占总量的68.8%,其余菌分布于Bacillus、Gracilibacillus、Pontibacillus、Halobacillus、Marinococcus和Halomonas属。在含100 mg/L苯酚的液体培养基,经过10 d培养后,这45株菌降解效率为1%~17%。本研究为工业应用提供了嗜盐微生物种质资源,极具进一步发掘和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丁湖 中度嗜盐菌 16S RRNA基因 苯酚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塔什库尔干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马可波罗盘羊种群调查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强强 李美玲 +3 位作者 韩芳 汪沐阳 徐文轩 杨维康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37-645,共9页
2017年采用地图样带法分别调查了新疆塔什库尔干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马可波罗盘羊Ovis ammon polii夏季(6—8月)和冬季(11月)的种群分布与数量。本研究共设16条样带,调查总面积1 236. 48 km2。结果表明,保护区内的马可波罗盘羊主要分布... 2017年采用地图样带法分别调查了新疆塔什库尔干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马可波罗盘羊Ovis ammon polii夏季(6—8月)和冬季(11月)的种群分布与数量。本研究共设16条样带,调查总面积1 236. 48 km2。结果表明,保护区内的马可波罗盘羊主要分布在卡拉其古、萨热吉勒尕、色日克塔什、卡拉吉勒嘎、皮斯岭、赞坎等沟谷中。无论夏季和冬季,萨热吉勒尕和色日克塔什均是保护区内盘羊密度最高的区域。夏季马可波罗盘羊种群数量(1 278±569)只,冬季(1 815±827)只。马可波罗盘羊集群大小2~98只,平均集群大小为(14. 54±1. 33)只/群。夏季雌雄比为3. 09∶1,冬季雌雄比为3. 83∶1。过度放牧、矿产开发、围栏建设等是威胁马可波罗盘羊生存的重要因素。建议通过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生态廊道、严格划定禁牧区等措施促进马可波罗盘羊种群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塔什库尔干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马可波罗盘羊 种群数量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孩儿参属(Pseudostellaria Pax)的分类纲要及地理分布 被引量:1
13
作者 曾晓青 张明理 雷耘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2-99,共8页
在标本和文献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世界范围内孩儿参属(Pseudostellaria Pax)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进行了总结,依据Mizushima的分类系统编制了孩儿参属的分类检索表,对5个存疑种进行了初步分类处理,并对孩儿参属各种类的分布状况进行了绘... 在标本和文献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世界范围内孩儿参属(Pseudostellaria Pax)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进行了总结,依据Mizushima的分类系统编制了孩儿参属的分类检索表,对5个存疑种进行了初步分类处理,并对孩儿参属各种类的分布状况进行了绘图和分析。结果表明:具有肉质块根、绝大多数种具有闭锁花以及开放花花瓣常呈2浅裂是孩儿参属区别于石竹科(Caryophyllaceae)其他属的典型特征。初步确认全世界的孩儿参属植物共22种,被分成Sect.Pseudostellaria和Sect.Mamillatae 2个组,其中,前者仅包含石生孩儿参〔P.rupestris(Turcz.)Pax〕1种,而后者则被进一步分成Ser.Mamillatae和Ser.Distantes 2个系。本研究结果不支持将P.sierrae Rabeler et R.L.Hartm.和P.oxyphylla(B.L.Rob.)R.L.Hartm.et Rabeler归入孩儿参属的观点,并建议将矮小孩儿参〔P.maximowicziana(Franch.et Sav.)Pax〕、须弥孩儿参〔P.himalaica(Franch.)Pax〕和异花孩儿参〔P.heterantha(Maxim.)Pax〕分别独立成种。从分布区域看,孩儿参属呈北温带间断分布,由北美洲、地中海地区和东亚3个相互隔离的地理区域组成,并且,东亚为其多样化分布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孩儿参属 形态特征 分类检索表 分类纲要 分布示意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种分布模型的新疆野生果树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会良 张玲卫 +3 位作者 张宏祥 布海丽且姆.阿卜杜热合曼 张道远 管开云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共8页
【目的】选取新疆56种野生果树为研究对象,利用物种分布区模型模拟其潜在分布区,并分析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有效保护和管理新疆野生果树资源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基于物种分布点数据,最终选取13个环境因子确定物种的生态位信息,使用... 【目的】选取新疆56种野生果树为研究对象,利用物种分布区模型模拟其潜在分布区,并分析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有效保护和管理新疆野生果树资源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基于物种分布点数据,最终选取13个环境因子确定物种的生态位信息,使用Maxent软件构建分布区模型,获得新疆野生果树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图,并分析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野生果树在新疆具有广泛的潜在分布区,其面积占全区面积的54.5%;物种丰富度可划分为1~4,5~14,15~24和25~38这4个等级,但物种丰富度大的区域面积比较狭窄,主要分布于伊犁河谷周边的天山山脉、巴尔鲁克山-塔尔巴哈台山和阿尔泰山西部;通过计算物种丰富度格局与13个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发现2个降水因子(最湿季降水和最干季降水)、1个气温因子(平均日较差)和1个土壤因子(土壤碳含量)与新疆野生果树分布格局相关性高(R^2>0.35),说明最湿季降水、最干季降水、平均日较差气温和土壤碳含量显著影响新疆野生果树的物种丰富度和分布格局。【结论】从物种丰富度水平和物种保护的角度上说,具有高水平野生果树物种丰富度的天山西部的伊犁河谷、巴尔鲁克山-塔尔巴哈台山和阿尔泰山西部山地应该受到优先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果树 物种丰富度 分布格局 物种分布区模型 环境因子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杨不同成熟度叶片在碱胁迫下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选 肖薪龙 +3 位作者 李鹏勃 孙玉芳 郭琬莹 姚银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16,共8页
【目的】了解碱胁迫下不同成熟度杨树叶片的生理响应差异,为揭示干旱地区木本植物耐碱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地区分布面积较大的树种银白杨变种新疆杨为材料,进行碱处理(土壤pH8.5~9.0,100 mmol·L^(-1)Na+),分析碱胁迫... 【目的】了解碱胁迫下不同成熟度杨树叶片的生理响应差异,为揭示干旱地区木本植物耐碱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地区分布面积较大的树种银白杨变种新疆杨为材料,进行碱处理(土壤pH8.5~9.0,100 mmol·L^(-1)Na+),分析碱胁迫下新疆杨不同成熟度叶片的离子含量(Na+,K+,Na+/K+,Mg^(2+),Ca^(2+))变化及分配规律、光和色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Car)]响应和抗氧化生理指标[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与未成熟幼叶相比,对照条件下新疆杨老叶含有较高的Na十含量和较低的K十含量,有较高的Na+/K+;碱胁迫下新疆杨的Na+含量和Na+/K+在成熟老叶中进一步大幅度升高,而在幼叶中无明显变化,K+含量在老叶和幼叶中受碱胁迫均无明显变化;相反,二价离子(Ca^(2+)和Mg^(2+))含量在对照条件下主要在老叶中积累,碱胁迫下Ca^(2+)和Mg^(2+)在成熟老叶中下降而在幼叶中升高。新疆杨老叶的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在对照条件下显著高于幼叶,但是碱胁迫下老叶的光合色素含量大幅度下降并低于幼叶含量;而幼叶的叶绿素(a,b及总叶绿素)维持不变,类胡萝卜素甚至显著升高。同时老叶膜脂过氧化水平(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在幼叶中仍然维持了较低水平。老叶内抗氧化酶活性如CAT、SOD,POD碱胁迫下均大幅度升高,幼叶中上述抗氧化酶除SOD酶稍微下降外均没有显著变化,保持较低水平。【结论】碱胁迫下新疆杨叶片多余的Na十几乎完全进入了老叶这种离子分配策略使老叶受到严重氧化胁迫;面对盐碱敏感的幼叶可避免离子危害且受到良好的保护。这种有利于幼叶的离子分配方式是新疆杨抵抗碱胁迫的重要生存策略对其在荒漠地区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杨 碱胁迫 幼叶 老叶 生理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部棉区作物景观多样性对棉铃虫种群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吕昭智 潘卫林 +2 位作者 张鑫 李贤超 张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7925-7931,共7页
如何从景观尺度上实现对害虫的科学管理已经成为昆虫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集技术,从2007—2009年在新疆北部棉区16—17个农场近240km2作物范围内,监测和评估棉田周边作物景观对棉铃虫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景观多... 如何从景观尺度上实现对害虫的科学管理已经成为昆虫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集技术,从2007—2009年在新疆北部棉区16—17个农场近240km2作物范围内,监测和评估棉田周边作物景观对棉铃虫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景观多样化显著地影响棉铃虫种群数量,复杂作物系统中(棉花比例<50%作物面积)棉铃虫成虫数量明显大于简单作物系统(棉花比例≥50%作物面积;棉铃虫种群数量与景观多样性指数(Simpson's Reciprocal Index)呈正相关;同时棉铃虫成虫与加工番茄、玉米和小麦的比例成正相关,但与棉花比例呈负相关。研究结果为转基因棉花抗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农田景观多样性指标可作为修正棉区棉铃虫预测模型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景观 作物多样性 棉铃虫 种群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东部天山蝶类多样性及其垂直分布 被引量:22
17
作者 张鑫 胡红英 吕昭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5329-5338,共10页
2006—2008年研究了新疆东部天山蝶类多样性和垂直分布。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共记录蝴蝶7科43属63种,占新疆已记录蝶类种数的24.80%,区系组成主要是古北种,占73%;其次是广布种,占27%,没有发现东洋种。其中蛱蝶科的物种数最多,为11属19种... 2006—2008年研究了新疆东部天山蝶类多样性和垂直分布。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共记录蝴蝶7科43属63种,占新疆已记录蝶类种数的24.80%,区系组成主要是古北种,占73%;其次是广布种,占27%,没有发现东洋种。其中蛱蝶科的物种数最多,为11属19种,蚬蝶科的物种数最少,只有1属1种。按海拔将生境分为5个垂直自然带,包括低山灌木草原带、山地森林草原带、亚高山草甸带、高山草甸带、垫状植被带。蝶类物种数和个体数排序为亚高山草甸带>山地森林草原带>低山灌木草原带>高山草甸带>垫状植被带。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和G-F指数对蝶类物种和科、属的多样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显示亚高山草甸带的蝶类多样性最为丰富,其次是山地森林草原带和低山灌木草原带,而高山草甸带和垫状植被带的蝶类多样性相对较低,物种和科、属多样性分析结果均一致。蝶类垂直分布明显,物种数和个体数随海拔变化的趋势类似,均为先增加后下降。蝶类区系成分随着海拔升高发生改变,广布种的比例逐渐降低,高山草甸带和垫状植被带只有古北种分布。研究结果显示,生境改变对蝴蝶群落影响明显,保护生境是保护蝴蝶生存的最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部天山 蝶类 多样性 垂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2种光合类型C_4荒漠植物叶片光合特征酶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18
作者 闻志彬 张明理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815-1822,共8页
以荒漠C4草本植物蔷薇猪毛菜(NADP苹果酸酶型,NADP-ME)和粗枝猪毛菜(NAD苹果酸酶型,NADME)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控水试验设置正常供水和轻度、中度、重度干旱处理(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80%、60%、45%和35%),通过测定不同程度干旱... 以荒漠C4草本植物蔷薇猪毛菜(NADP苹果酸酶型,NADP-ME)和粗枝猪毛菜(NAD苹果酸酶型,NADME)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控水试验设置正常供水和轻度、中度、重度干旱处理(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80%、60%、45%和35%),通过测定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叶片含水量、C4光合特征酶和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探讨不同类型C4荒漠植物光合特征酶和抗氧化系统对干旱逆境的适应机制。结果显示:(1)2种植物叶片含水量均随干旱胁迫的加剧不同程度降低。(2)叶片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在中度干旱胁迫下显著增加而在重度干旱胁迫下急剧下降;蔷薇猪毛菜NAD-ME活性和粗枝猪毛菜NADP-ME活性都很低,且它们基本不受干旱胁迫的影响;随干旱胁迫的加剧,蔷薇猪毛菜NADP-ME活性呈下降趋势,而粗枝猪毛菜NAD-ME活性先显著增加而在重度干旱胁迫下显著降低。(3)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下降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均有不同程度增加;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中度干旱胁迫下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在重度干旱胁迫下蔷薇猪毛菜CAT活性降低,而粗枝猪毛菜CAT活性显著增加;丙二醛(MDA)含量随干旱胁迫的加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研究认为,一定程度干旱胁迫下,2种荒漠植物的PEPC活性均有增加;不同光合类型C4植物叶片脱羧酶(NADP-ME和NAD-ME)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有明显的差异。POD和CAT是这两种C4植物适应干旱胁迫的主要抗氧化酶,但蔷薇猪毛菜CAT在重度干旱胁迫下没有起到积极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4植物 干旱胁迫 C4光合特征酶 抗氧化酶 荒漠植物 藜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3种不同光合类型荒漠植物叶绿体和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闻志彬 莱孜提.库里库 张明理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55-1162,共8页
以荒漠木本C_3植物天山猪毛菜、C_3-C_4中间型植物松叶猪毛菜、C_4植物木本猪毛菜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控水试验,设置正常供水和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处理(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80%、60%、45%和35%),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3种... 以荒漠木本C_3植物天山猪毛菜、C_3-C_4中间型植物松叶猪毛菜、C_4植物木本猪毛菜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控水试验,设置正常供水和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处理(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80%、60%、45%和35%),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3种不同光合类型荒漠植物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正常水分条件下,叶肉细胞中各细胞器结构完整。(2)轻度干旱胁迫下,3种植物叶片超微结构未受损伤,无明显变化。(3)中度干旱胁迫下,天山猪毛菜和松叶猪毛菜叶肉细胞壁界限不清晰,类囊体片层扩张且排列不紧密,不同之处在于,天山猪毛菜线粒体最先出现降解,内含物流失,而松叶猪毛菜线粒体外膜轮廓变形,嵴减少;木本猪毛菜线粒体无明显变化,叶绿体轻微扩张。(4)重度干旱胁迫下,天山猪毛菜和松叶猪毛菜叶绿体受损且结构混乱,线粒体出现降解;木本猪毛菜叶绿体出现膨胀,线粒体外膜轮廓模糊,嵴减少且结构模糊不清楚。研究认为,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木本猪毛菜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受损程度都最低;干旱胁迫下天山猪毛菜和松叶猪毛菜叶绿体的受损程度大致相似;松叶猪毛菜和木本猪毛菜线粒体对干旱胁迫的耐受力要比叶绿体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叶绿体 线粒体 光合类型 荒漠植物 藜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部棉铃虫寄主来源与转基因棉区庇护所评估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娜 张娟 +4 位作者 刘永健 张豹 熊建喜 王佩玲 吕昭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6280-6287,共8页
转Bt基因抗虫棉长期大规模种植后,棉铃虫对其存在抗性风险,庇护所是延缓抗性上升的策略之一。但在新疆北部转基因棉区,庇护所提供敏感棉铃虫的生态功能尚未见评估。2013年5—9月期间在新疆北部石河子地区147团、121团利用棉田边缘的智... 转Bt基因抗虫棉长期大规模种植后,棉铃虫对其存在抗性风险,庇护所是延缓抗性上升的策略之一。但在新疆北部转基因棉区,庇护所提供敏感棉铃虫的生态功能尚未见评估。2013年5—9月期间在新疆北部石河子地区147团、121团利用棉田边缘的智能测报灯收集棉铃虫成虫,应用碳稳定同位素技术从群体水平(混合翅膀)分析虫源性质,从个体水平(雌蛾翅膀和对应精包)确定交配类型;同时通过解剖雌性棉铃虫体内的精包数量评估交配频率。结果表明:来源于C4植物的棉铃虫主要出现在5月下旬和8—9月期间,比例占到50%左右;6—7月接近100%的棉铃虫来自于C3植物上;经测定不同寄主来源棉铃虫的有效交配比例为10%左右;两个地方的棉铃虫交配频率一般在0.9—2.1次,但121团的第一代和第二代均高于147团。玉米是新疆北部地区重要的庇护所,但C3和C4来源棉铃虫同存的时间比较短,有效交配比例相对比较低,影响了庇护所的抗性稀释能力。在转基因棉区的抗性管理中不仅要考虑庇护所提供敏感棉铃虫数量大小,同时需要考虑有效交配比率,这将有利深刻理解庇护所生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稳定同位素技术 棉铃虫 害虫抗性管理 庇护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