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节兔唇花化学成份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巴杭 多力坤 +2 位作者 沙也夫.木沙德林 王保德 朱大元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7年第4期44-48,共5页
从新疆产毛节兔唇花[Lagochilus lanatonodus(C.Y.Wu et Hsuan)]中分离出8个化合物,经波谱鉴定分别为:β-sitosterol,Docosyl ester,Erythrodiol,Acetovanillone or apocynin,Androsin,Neolloydosin,Scopoletin和Scopolin,除β-sitoste... 从新疆产毛节兔唇花[Lagochilus lanatonodus(C.Y.Wu et Hsuan)]中分离出8个化合物,经波谱鉴定分别为:β-sitosterol,Docosyl ester,Erythrodiol,Acetovanillone or apocynin,Androsin,Neolloydosin,Scopoletin和Scopolin,除β-sitosterol外,其它化合物均从该属植物中首次分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节兔唇花 化学成分 药用植物 唇形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药用植物资源和民族药概况 被引量:16
2
作者 吉腾飞 沙也夫 +2 位作者 巴杭 多力坤 王红梅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0年第2期99-102,共4页
本文报道了新疆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情况和蕴藏量 ,以及维、哈民族药的简要情况 ,还对新疆的药用植物和民族药开发利用研究的思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新疆 药用植物资源 维吾尔 哈萨克药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及其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林红波 刘云英 李维琪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1025-1029,共5页
主要介绍了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HMW- GS)及其基因的研究进展情况。目前 ,转基因小麦的技术已经逐渐成熟。由于分子生物学领域分子标记技术的迅速发展 ,尤其是PCR技术的广泛应用 ,为实现外源优良储藏蛋白基因导入改良品种提供了可... 主要介绍了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HMW- GS)及其基因的研究进展情况。目前 ,转基因小麦的技术已经逐渐成熟。由于分子生物学领域分子标记技术的迅速发展 ,尤其是PCR技术的广泛应用 ,为实现外源优良储藏蛋白基因导入改良品种提供了可能。利用已知小麦品种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 ,从众多的未知小麦品种中扩增出新基因加以研究并做外源优质H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研究进展 HMW-GS 品质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漠绢蒿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邓雁如 丁兰 +1 位作者 李维琪 汪汉卿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13-315,共3页
利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对植物沙漠绢蒿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从这种植物挥发油中分出 5 2个成分 ,鉴定出 34个成分 ,所鉴定的成分占挥发油色谱总峰面积 73 2 9%。
关键词 沙漠绢蒿 挥发油 化学成分 菊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X 100反相微乳液的红外光谱及电子顺磁共振研究
5
作者 曾红霞 李之平 汪汉卿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1-24,共4页
对TX100 、正辛烷与正戊醇、正辛醇形成的反相微乳液进行了红外及电子顺磁共振研究,比较了醇在反相微乳液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认为长碳链的醇具有一定的表面活性,参与水化作用;短碳链的醇极性较强,表面活性较弱,在反相微乳... 对TX100 、正辛烷与正戊醇、正辛醇形成的反相微乳液进行了红外及电子顺磁共振研究,比较了醇在反相微乳液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认为长碳链的醇具有一定的表面活性,参与水化作用;短碳链的醇极性较强,表面活性较弱,在反相微乳液中可调节微极性. 水化作用提高了正辛醇反相微乳液中表面活性剂链的流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 微乳液 正辛烷 TX-100 正戊醇 正辛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研究春季桦树不同部分糖类组分的变化
6
作者 许国英 谢明玲 +1 位作者 王云芳 孙怡 《生态农业研究》 CSCD 1997年第3期24-27,共4页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春季桦树(Betula pendula Roth)不同部分的单糖和低聚糖(14个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桦树液中主要成分是单糖,其中果糖为9.04mg/ml,葡萄糖为4.80mg/ml(9月4日),并有少量的二糖和三糖;桦树根和枝中糖类组分也以单糖为主...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春季桦树(Betula pendula Roth)不同部分的单糖和低聚糖(14个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桦树液中主要成分是单糖,其中果糖为9.04mg/ml,葡萄糖为4.80mg/ml(9月4日),并有少量的二糖和三糖;桦树根和枝中糖类组分也以单糖为主,枝中单糖含量变化为15.96~13.10mg/g,根中单糖含量变化为24.42~3.09mg/g(3月27日~5月18日),掌握这一生理变化,对合理采集和利用桦树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疣枝桦 糖类 桦树液 桦树 气相色谱法 春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Ga/HZSM-5催化剂上丙烷芳构化 被引量:7
7
作者 曹荣 侯震山 +2 位作者 赵洪 贺迪经 陈文海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4-118,共5页
考察了Pt/HZSM-5、Ga/HZSM-5和Pt-Ga/HZSM-5上的丙烷芳构化反应.其中Pt-Ga/HZSM-5双组份催化剂上有较高的丙烷反应活性和芳烃选择性.用程序升温还原(TPR)和H2化学吸附法表征催化剂,发现Pt与Ga的协同相互作用促进了Ga3+的... 考察了Pt/HZSM-5、Ga/HZSM-5和Pt-Ga/HZSM-5上的丙烷芳构化反应.其中Pt-Ga/HZSM-5双组份催化剂上有较高的丙烷反应活性和芳烃选择性.用程序升温还原(TPR)和H2化学吸附法表征催化剂,发现Pt与Ga的协同相互作用促进了Ga3+的还原,使其峰温向低温移动约70℃,且取组分催化剂中Pt的H2吸附性能大大降低,使催化剂表面乙烯加氢能力降低,从而提高了产物芳烃的选择性.Pt-Ga/HZSM-5中Pt有助于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提出Pt与Ga的双功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烷 芳构化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TX-100/正己醇/正辛烷反相微乳液的物化性质 被引量:9
8
作者 曾红霞 李之平 汪汉卿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22-527,共6页
运用微量热计(Microcalorimeter),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对水/TX-100/正己醇/正辛烷反相微乳液体系的形成过程及水的微结构进行了研究.微量热结果表明该反相微乳液的形成过程为一放热过程,且为两步反应.第一步为TX-100单... 运用微量热计(Microcalorimeter),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对水/TX-100/正己醇/正辛烷反相微乳液体系的形成过程及水的微结构进行了研究.微量热结果表明该反相微乳液的形成过程为一放热过程,且为两步反应.第一步为TX-100单体中的聚氧乙烯醚键与水分子形成氢键的过程,然后是“包裹”在反相胶束中的聚氧乙烯醚键与H2O分子形成氢键的过程,这两步反应之间存在时间差,焓变在该反相微乳液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含水量不同时,体系分别形成结合水、束缚水和自由水,并用FT-IR对此加以证实,FT-IR测试结果表明结合水、束缚水和自由水羟基吸收峰分别位于3400±20cm-1、3550±20cm-1、3220±20cm-1,在反相微乳液中脂肪醚位于比芳基醚大的极性区域,因而先于芳基醚与水作用形成氢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微乳液 TX-100 微乳液 正己醇 正辛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相微乳液的液晶结构 被引量:4
9
作者 曾红霞 李之平 +1 位作者 王敏 汪汉卿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0-64,共5页
微乳液是指油、水、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各向同性的、光学透明或半透明的热力学稳定体系.中相微乳液是指富表面活性剂相与过剩水相、过剩油相形成的三相体系.中相微乳液既可增溶水,又可增溶油,且与过剩水相、油相超低的... 微乳液是指油、水、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各向同性的、光学透明或半透明的热力学稳定体系.中相微乳液是指富表面活性剂相与过剩水相、过剩油相形成的三相体系.中相微乳液既可增溶水,又可增溶油,且与过剩水相、油相超低的界面张力,因而在强化采油中引起人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 微乳液 十二烷基硫酸钠 中相微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抗枯萎病品种的筛选及超微结构的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向明 刘敏 李维琪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355-356,共2页
关键词 棉花 抗枯萎病品种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新生小牛血清体外培养杂交瘤细胞的效应
11
作者 吕兆启 周常文 马纪萱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92年第1期68-69,共2页
新生小牛血清含有人及其它哺乳动物细胞体外生长必需的许多因子,它可以为细胞提供营养、中和毒素及刺激细胞繁殖等作用。但由于液体血清不便于贮存和运输,不能长期保持血清的质量。为了提供单克隆抗体制备所需的优质血清,我们研制固体... 新生小牛血清含有人及其它哺乳动物细胞体外生长必需的许多因子,它可以为细胞提供营养、中和毒素及刺激细胞繁殖等作用。但由于液体血清不便于贮存和运输,不能长期保持血清的质量。为了提供单克隆抗体制备所需的优质血清,我们研制固体新生小牛血清,满足国内的需要。本文报道了杂交瘤细胞系A-1-1在3种血清中,细胞生长密度、单克隆抗体分泌量和杂交瘤克隆率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小牛血清 杂交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角蛋白纤维中蛋白质与脂类组成变化的分析
12
作者 邓雁如 孟进军 《分析测试通报》 CSCD 1992年第4期74-77,共4页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薄层色谱,对经过化学改性处理后的角蛋白纤维中的蛋白质和脂类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羊毛纤维中的蛋白质和脂类的组成变化,可反映出纤维结构的变化,并能够预示纤维的纺织性能。
关键词 角蛋白纤维 化学改性 防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枝赖草DNA导入小麦引起重要农艺性状变化及相应的分子证据
13
作者 李维琪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2-53,共2页
In 1989, Leymus racemoses DNA was introduced into a spring wheat cultivar “761” through pollen tube Pathway. In the resulted F3 progenies, apparent trait changes were observed. In the F4 progenies, many lines, posse... In 1989, Leymus racemoses DNA was introduced into a spring wheat cultivar “761” through pollen tube Pathway. In the resulted F3 progenies, apparent trait changes were observed. In the F4 progenies, many lines, possessing longer ears, more grains per ear, higher 1000 grain weight and higher protein content, were obtained. We reasoned that some genetic components of Leymus racemoses might have been transferred and integrated into the wheat genome. In order to get molecular proof for above reasoning, RFLP, RAPD and storage protein analysis were carried out. The following results were obtained. 1. RFLP analysis. Four repetitive DNA sequence (pHv7161,pHv7179, pHv7191 and pHv7293) clones from barley ( Hordeum vulgare) genome were used for molecular hybridization using the genome DNA of Leymus racemoses (donor), spring wheat 761 (receptor) and the putative transformed wheat lines. Our results revealed some bands, common to Leymus racemoses and the putative transformed wheats, were absent in spring wheat 761. 2. RAPD analysis. 160 operon primers were used to amplify polymorphic bands using genomic DNA of Leymus racemoses, spring wheat 761 and the putative transformed wheats. 20% of the primers was polymorphic. The calculated genetic relationship based on the RAPD analysis were:35% between Leymus racemoses and spring wheat 761, 90% between the putative transformed wheats and spring wheat 761. 3. Storage protein analysis. After comparison of the patterns of gliadin and glutenin by SDS PAGE among Leymus racemoses, spring wheat 761 and the putative transformed wheats, we found that, in gliadin analysis, a new band appeared in the putative transformed wheats with an 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imilar to that of a gliadin polypeptide of Leymus racemoses .In glutenin analysis, a few high molecular weight glutenin subunits appeared in the putative transformed wheats, which might be derived from Leymus racemoses. These subunits may have direct impact on flour processing properties, and are worthy of further investig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多枝赖草DNA 农艺性状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β-环糊精包结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吾满江.艾力 陈文海 +1 位作者 陈炜 薛群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1115-1118,共4页
环糊精由于其特殊结构可与众多物质(客体分子)形成包结物,这种包结物在化学理论研究、化工工业、农业及医药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2],因而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人们用电导法、核磁技术、表面张力法等研究了环糊精与阴离子表面活性... 环糊精由于其特殊结构可与众多物质(客体分子)形成包结物,这种包结物在化学理论研究、化工工业、农业及医药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2],因而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人们用电导法、核磁技术、表面张力法等研究了环糊精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但这些方法得出的结果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糊精 阴离子 表面活性剂 包结物 微量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