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铜陵老鸦岭层状铜矿床的成矿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杨学明 杨晓勇 +3 位作者 王奎仁 孙立广 顾炳忠 林文通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47-361,共15页
安徽铜陵老鸦岭铜矿床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个典型的层状矿床,以远离侵入岩体和赋存于二叠系钙质-硅质岩中为特征,其矿石矿物组合简单,近矿围岩蚀变较弱,为绢云母化、高岭石化、碳酸盐化和绿泥石化等,且分带性不明显。按照矿物形... 安徽铜陵老鸦岭铜矿床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个典型的层状矿床,以远离侵入岩体和赋存于二叠系钙质-硅质岩中为特征,其矿石矿物组合简单,近矿围岩蚀变较弱,为绢云母化、高岭石化、碳酸盐化和绿泥石化等,且分带性不明显。按照矿物形成的时间序列,矿床矿物可分为四个共生组合:(1)磁黄铁矿+黄铁矿组合;(2)黄铜矿+黄铁矿+闪锌矿+磁黄铁矿组合;(3)石英+黄铜矿组合;(4)方解石+黄铜矿组合。矿物包裹体以气液两相为主,气液比从早到晚逐渐减小直至成为单一的液相。均一法测温表明,组合1的均一温度为290~320℃,组合2为240~265℃,组合3为180~220℃,和组合4为110~116℃。矿物包裹体液相成分属于NaCl-H_2O体系,并含有F~-和,盐度小于10wt%。根据热力学计算,圈定了矿物共生组合的物理化学场,从组合1到4,成矿热液的fo_2、fs_2及∑S浓度依次降低,pH值变化不大,但还原性降低,氧化性增强。矿床硫同位素组成δ~34S_∑S为:组合1是+0.5%。,组合2为1‰~3‰,组合3大于+5‰和组合4大于+6‰。这证实成矿热液中硫来源于岩浆,并随着时间的演化有地层硫的加入。氧和氢同位素研究说明参与成矿作用的热液除岩浆源之外,还有相当多的大气水或地下水的加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床 成矿 地球化学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热电离质谱(TIMS)铀系法洞穴沉积物(石笋)年龄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兆荣 彭子成 +1 位作者 孙卫东 仉守斌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62-164,共3页
用高精度热电离质谱技术测定石笋的年龄 ,初步建立了热电离质谱铀系年龄的方法。 4个样品的测定结果复现性较好 ,铀含量、同位素比值及年龄值与标准值吻合 ,数据的精度大大提高 ,显示了质谱铀系年龄方法具有样品量少、时间短。
关键词 热电离质谱 铀系年龄 石笋 洞穴沉积物 古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