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椒叶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其资源开发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
作者 袁小钧 刘阳 +3 位作者 姜元华 易宇文 胡君 乔明锋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82-187,192,共7页
花椒叶作为花椒的副产物,是一种具有潜在食用和药用价值的植物资源,其化学成分复杂多样,含有多种有益的活性物质,表现出抗氧化、抗肿瘤和抑菌等保健功效,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加工潜力。文章就花椒叶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进行了综述,并... 花椒叶作为花椒的副产物,是一种具有潜在食用和药用价值的植物资源,其化学成分复杂多样,含有多种有益的活性物质,表现出抗氧化、抗肿瘤和抑菌等保健功效,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加工潜力。文章就花椒叶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进行了综述,并就花椒叶的资源开发利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叶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被子植物新资料
2
作者 梁洁 胡君 +3 位作者 罗垚 刘庆 刘秋蓉 程新颖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113,共4页
通过野外调查和标本鉴定,确定了四川省被子植物新记录10种,分别为岩芋〔Remusatia vivipara(Lodd.)Schott〕、昆明冬青(Ilex kunmingensis H.W.Li ex Y.R.Li)、孩儿草〔Rungia pectinata(Linn.)Nees〕、粗毛藤〔Cnesmone mairei(Lé... 通过野外调查和标本鉴定,确定了四川省被子植物新记录10种,分别为岩芋〔Remusatia vivipara(Lodd.)Schott〕、昆明冬青(Ilex kunmingensis H.W.Li ex Y.R.Li)、孩儿草〔Rungia pectinata(Linn.)Nees〕、粗毛藤〔Cnesmone mairei(Lévl.)Croiz.〕、四数九里香(Murraya tetramera C.C.Huang)、长蔓通泉草(Mazus longipes Bonati)、尼泊尔黄堇(Corydalis hendersonii Hemsl.)、垫状棱子芹(Pleurospermum hedinii Diels)、景天点地梅(Androsace bulleyana G.Forr.)、矮萱草(Hemerocallis nana Forrest et W.W.Sm.)。岩芋属(Remusatia Schott)和粗毛藤属(Cnesmone Blume)为四川省新记录属。此外,还补充了薄革叶冬青(Ilex subcoriacea Z.M.Tan)、等唇玄参(Scrophularia aequilabris P.C.Tsoong)、四川吊灯花〔Ceropegia exigua(H.Huber)M.G.Gilbert et P.T.Li〕和长苞高山栎(Quercus fimbriata Chun et Huang)的照片和标本。凭证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植物标本室(CDB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 被子植物 地理分布 新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脉网络系统的构建和系统学意义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孙素静 李芳兰 包维楷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3-360,共8页
为了解国内外叶脉网络系统的研究状况,综述了基因、激素对叶脉网络系统发育的调控机理,并剖析了叶脉的功能和系统学意义,分析了光、温度、水和外力破坏等环境因子对叶脉密度、叶脉直径等结构性状的影响。同时,综合考量植物碳投入经济权... 为了解国内外叶脉网络系统的研究状况,综述了基因、激素对叶脉网络系统发育的调控机理,并剖析了叶脉的功能和系统学意义,分析了光、温度、水和外力破坏等环境因子对叶脉密度、叶脉直径等结构性状的影响。同时,综合考量植物碳投入经济权衡,阐明了叶脉网络系统是在遗传控制基础上由环境与碳投入共同调控建成。最后,对植物叶脉网络系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环境 维管束 功能 性状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根系竞争的云杉幼苗细根内部异质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南宏伟 刘庆 肖群英 《山西农业科学》 2015年第5期526-531,共6页
以亚高山森林优势树种云杉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根系竞争试验,结合4种施肥处理,基于细根亚径级、根序分级等根系分类方法,从根系生物量分配及形态等方面探究树木细根在应对根系竞争时体现出的异质性规律。结果表明,云杉幼苗细根内部... 以亚高山森林优势树种云杉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根系竞争试验,结合4种施肥处理,基于细根亚径级、根序分级等根系分类方法,从根系生物量分配及形态等方面探究树木细根在应对根系竞争时体现出的异质性规律。结果表明,云杉幼苗细根内部组分在亚径级、根序层次上均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规律;竞争区同非竞争区间0~0.5,0.5~1.0,1.0~2.0 mm细根亚径级生物量,1.0~2.0 mm细根亚径级长度和比表面积对根系竞争产生显著响应,而在0~0.5 mm细根亚径级内部,根系竞争对根系生物量、长度及表面积等指标产生影响的作用点主要集中于前两级根序上,特别是一级根上。根系竞争同土壤养分浓度间存在显著交互作用,在根系竞争研究中需单独分析土壤养分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竞争 云杉 细根异质性 根系生物量 根系形态 根系比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不同树种人工林对土壤涵水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1
5
作者 陈文静 祁凯斌 +3 位作者 黄俊胜 杨婷惠 包维楷 庞学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4998-5006,共9页
为评价青藏高原东缘不同树种造林对土壤涵水能力的影响,选择立地条件与营林方式相同的4种人工林(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落叶松(Larix kaempferi)和华山松(Pinus armandii))为研究对象,以落叶... 为评价青藏高原东缘不同树种造林对土壤涵水能力的影响,选择立地条件与营林方式相同的4种人工林(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落叶松(Larix kaempferi)和华山松(Pinus armandii))为研究对象,以落叶阔叶灌丛为对照,比较造林恢复28 a后不同人工林土壤孔隙度及持水性的变化,结合林地凋落物贮量及细根生物量等参数,试图揭示造成不同人工林地土壤涵水能力及潜力差异化的因素。结果显示:营造油松和华山松纯林不仅没能有效改善土壤孔隙状况,反而加剧了土壤涵水功能的退化。相反,连香树和落叶松在代替次生落叶灌丛造林后,土壤容重显著下降,孔隙度增加且小孔隙比例升高,持蓄水能力提高。凋落物及细根特性是不同林地土壤持水性能差异的重要因素。综合分析表明,在对退化生态系统进行造林恢复时,应尽量避免营造高密度针叶纯林,应结合种植有助于土壤结构改良的落叶或阔叶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林 生态恢复 人工林 树种 涵水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夜间增温对亚高山针叶林云杉幼苗根系分泌物速率和化学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蒋铮 肖娟 +4 位作者 张子良 乔明锋 何为 刘庆 尹华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086-3096,共11页
以连续7a红外辐射增温处理下的云杉幼苗为对象,定量分析了增温对植物根系碳(C)、氮(N)分泌速率以及主要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增温显著增加了云杉幼苗根系C分泌速率,而对N分泌速率无显著影响,并伴随着根系分泌物C∶N化学... 以连续7a红外辐射增温处理下的云杉幼苗为对象,定量分析了增温对植物根系碳(C)、氮(N)分泌速率以及主要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增温显著增加了云杉幼苗根系C分泌速率,而对N分泌速率无显著影响,并伴随着根系分泌物C∶N化学计量比显著增加;(2)不同化学组分输入含量变化对增温的响应具有明显差异,其响应幅度和方向与化学组分种类有关。其中糖类、氨基酸和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在增温处理下均显著增加,而酯类、醚类相对含量显著降低;(3)进一步分析表明,同组分中不同化合物成分含量对增温的响应也有所差异。例如,增温仅导致酚类化合物中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和4-叔丁基杯[4]芳烃含量显著增加(分别比对照增加了88.9%和375.7%),而对其余酚类化合物成分含量无显著影响。结果表明增温可导致植物根系分泌物各组分相对含量发生深刻地变化,这对于进一步认识不同环境变化下根系分泌物输入及其所诱导的特异性土壤微生物养分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增温 云杉 根系分泌物 化学成分 亚高山针叶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岷江干旱河谷25种植物一年生植株根系功能性状及相互关系 被引量:19
7
作者 徐琨 李芳兰 +1 位作者 苟水燕 包维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15-225,共11页
相同条件下相同生长期的植物根系生长与适应策略及其差异性还不清楚。因此,采集岷江干旱河谷地区25种乡土植物(木本15/草本10种)的种子于2009年3月播种在同一干旱环境中,9月测定了1年生植株的最大根深(RDmax)、根幅(RW)与根生物量(RB),... 相同条件下相同生长期的植物根系生长与适应策略及其差异性还不清楚。因此,采集岷江干旱河谷地区25种乡土植物(木本15/草本10种)的种子于2009年3月播种在同一干旱环境中,9月测定了1年生植株的最大根深(RDmax)、根幅(RW)与根生物量(RB),计算了总根长(TRL)、比根长(SRL)及细/粗根生物量比(RBf/c),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根系功能组划分。结果表明:1)25种植物1年生植株RDmax与RW变异较小,总变异率为14.9%和20.7%;TRL和SRL变异相对较大,分别为28.5%和34.7%,草本植物SRL明显大于木本植物;RB和RBf/c种间变异较大,总变异率分别为50.1%和70.5%;2)25种植物的RDmax、RW、RB和TRL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根系较深的物种RW较大,TRL和RB也较高;SRL与RDmax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RBf/c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根系垂直分布较浅的物种细根发达,SRL较大;3)主成分分析显示,25种植物可分为3个功能组:第1组具有较大RDmax、RW和RB,资源利用持续时间较长;第2组具有较大TRL、SRL和RBf/c,资源利用效率较高;第3组根系功能性状没有一致的突出特点,可能通过降低自身生理机能适应生存条件。综合分析表明,岷江干旱河谷区25种植物1年生植株根系的功能性状变异明显,可塑性大,历经长期自然选择压力而形成了不同的环境适应策略,但生长型并不必然表达出1年生植株根系功能性状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功能性状 适应策略 比根长 生物量 最大根深 根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树皮中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成分 被引量:1
8
作者 鲍玲 崔文峰 +2 位作者 郁建平 喻凯 王明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0年第6期934-936,939,共4页
本文报道构树皮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分离鉴定。构树皮的乙醇浸膏通过溶剂萃取以及各种柱层析方法分离纯化得到6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方法鉴定为:broussonetine A(1),broussonetinine A(2),brous-sonetinine B(3),黑立脂素苷(... 本文报道构树皮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分离鉴定。构树皮的乙醇浸膏通过溶剂萃取以及各种柱层析方法分离纯化得到6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方法鉴定为:broussonetine A(1),broussonetinine A(2),brous-sonetinine B(3),黑立脂素苷(liriodendrin)(4),butyrospermyl acetate(5)以及胡萝卜苷(6)。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构树中分离得到,其中1~3具有较强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IC50有分别为0.530、0.445和0.460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树 broussonetine A broussonetinine A broussonetinine B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