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化学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6
1
作者 江奇 瞿美臻 +1 位作者 张伯兰 于作龙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49-656,共8页
电化学超级电容器以其独特的大容量、大电流快速充放电和高的循环使用寿命等特点,受到世人的青睐,致使许多新型的电化学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相继被发现和应用.为进一步促进电化学超级电容器的发展,在综述了近年来出现的各种电化学超级电... 电化学超级电容器以其独特的大容量、大电流快速充放电和高的循环使用寿命等特点,受到世人的青睐,致使许多新型的电化学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相继被发现和应用.为进一步促进电化学超级电容器的发展,在综述了近年来出现的各种电化学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基础上,提出按材料种类将其分为四大系列:碳材料系列、过渡金属氧化物系列、有机导电聚合物系列和其他系列.并就其各自的特点和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了碳材料系列主要向高比表面积和可控微孔孔径方向发展和过渡金属氧化物系列主要向提高材料本身的利用率方向发展以及导电聚合物系列主要向无机、有机杂化方向发展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超级电容器 电极材料 研究进展 碳材料 过渡金属氧化物 有机导电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_2O_4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刘兴泉 刘培松 +4 位作者 陈召勇 陈栋梁 张伯兰 李庆 于作龙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8-180,共3页
以Li2CO3为Li源,化学MnO2(CMD)和电化学MnO2(EMD)为Mn源,以乙醇水混合物为分散介质,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可充电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尖晶石,并采用XRD,BET,TEM和电化学测试对... 以Li2CO3为Li源,化学MnO2(CMD)和电化学MnO2(EMD)为Mn源,以乙醇水混合物为分散介质,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可充电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尖晶石,并采用XRD,BET,TEM和电化学测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750℃制备的样品呈良好的尖晶石结构,比表面积分别为4.8m2/g和 2.8m2/g,产物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 200nm.在0.4mA/cm2(0.2~0.5C)和3.0~4.35V条件下恒流充放电,其首次放电容量大于110mAh/g,效率大于90%,并具有较好的循环和可逆性。考察了反应温度对材料比表面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材料 固相反应 锂离子电池 锂锰复合氧化物 尖晶石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LiMn_(2-x-y-z)Tl_xAl_yM_zO_4(M=Co、Cr、Ni)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兴泉 钟辉 +3 位作者 唐毅 李淑华 林晓静 何泽珍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67-472,共6页
采用同时掺杂Tl、Al和M(M=Co、Cr和Ni)三种金属原子和改进固相反应的方法合成了复合尖晶石正极材料LiMn2-x-y-zTlxAlyMzO4,并采用XRD、SEM、TEM、循环伏安和电化学测试考察了它的物理性质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正极材料具有... 采用同时掺杂Tl、Al和M(M=Co、Cr和Ni)三种金属原子和改进固相反应的方法合成了复合尖晶石正极材料LiMn2-x-y-zTlxAlyMzO4,并采用XRD、SEM、TEM、循环伏安和电化学测试考察了它的物理性质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正极材料具有与母体LiMn2O4尖晶石同样完整的尖晶石结构,规则的形貌和均匀的粒径分布。当M为Co和Cr时,目标材料的平均粒径约800nm,且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其首次充电容量分别为123.70mAh·g-1和121.30mAh·g-1,首次放电容量分别为117.30mAh·g-1和115.70mAh·g-1。当M为Ni时,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相对较差。循环伏安和充放电曲线表明该正极材料的充放电分别为两步脱锂和插锂机理。当Li掺杂量较小时,目标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均各有两个平台。随着Li掺杂量的增加,充放电平台有由两个逐渐转变为一个的趋势。当M为Co或Cr时,该正极材料不仅拥有较高的比容量和常温循环稳定性能,而且还具有较优良的高温循环稳定性能,这可能主要归因于三种金属的协同作用使目标材料的结构更加稳定,这也使该材料有可能成为电动车电池的较佳正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正极材料 合成 电化学性能 锂锰复合氧化物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络合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1+x)Mn_2O_4 被引量:15
4
作者 刘培松 刘兴泉 +2 位作者 陈召勇 于作龙 张伯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0-62,共3页
The cathode material Li 1+ x Mn 2O 4 was prepared by a modified citric acid complexation method. The influences of temperature, sintering time and n (Li)/ n (Mn) ratio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products have been explor... The cathode material Li 1+ x Mn 2O 4 was prepared by a modified citric acid complexation method. The influences of temperature, sintering time and n (Li)/ n (Mn) ratio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products have been explored, characterized and tested by XRD, TEM, BET measurements. The sample sintered at 750 ℃ for 12 h had greater charge/discharge capacity, better cyclic stability under electric current charge/discharge cycle. The initial capacity reached 120 mA·h/g with the charge/discharge efficieney of 98% and maintained 115 mA·h/g after 50 cy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柠檬酸络合法 锂离子电池 正级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1+x)Mn_2O_4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培松 刘兴泉 +3 位作者 李庆 陈召勇 张伯兰 于作龙 《电化学》 CAS CSCD 2000年第3期363-368,共6页
采用柠檬酸络合和溶液浸渍两种方法制备Li1+xMn2 O4正极材料 ,用XRD和BET测试了材料晶体结构和比表面积 ,考察焙烧温度、Li/Mn比、起始原料对产物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焙烧温度与Li/Mn比是影响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关键因素 ... 采用柠檬酸络合和溶液浸渍两种方法制备Li1+xMn2 O4正极材料 ,用XRD和BET测试了材料晶体结构和比表面积 ,考察焙烧温度、Li/Mn比、起始原料对产物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焙烧温度与Li/Mn比是影响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关键因素 ,确定了制备Li1+xMn2 O4材料最佳条件为 0≤x≤ 0 .0 5 ,焙烧温度 75 0°C ,所得电池材料首次充放电容量达到 1 2 0mAh/g .循环 5 0次后 ,其充放电容量为 1 1 5mAh/g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锂锰氧化物 正极材料 液相法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Mn_(1.90)Tl_(0.05)Al_(0.02)Cr_(0.03)O_4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兴泉 李淑华 何泽珍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16,共3页
以Li2 CO3 、电解MnO2 、TlNO3 、Al(NO3 ) 3 ·9H2 O和Cr(NO3 ) 3 ·9H2 O为原料 ,采用湿化学分散与中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LiMn1.90 Tl0 .0 5Al0 .0 2 Cr0 .0 3 O4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 ,并采用XRD、TEM、SEM和电化学性能测试... 以Li2 CO3 、电解MnO2 、TlNO3 、Al(NO3 ) 3 ·9H2 O和Cr(NO3 ) 3 ·9H2 O为原料 ,采用湿化学分散与中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LiMn1.90 Tl0 .0 5Al0 .0 2 Cr0 .0 3 O4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 ,并采用XRD、TEM、SEM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对该正极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由Tl、Al和Cr原子取代部分Mn原子的复合正极材料仍呈尖晶石结构 ,未观察到分离的Tl、Al和Cr及其氧化物的XRD峰 ,材料呈完整立方晶体结构 ,表面分布均匀 ,电化学性能稳定。在常温下 ,首次放电容量大于115mAh/g ,循环 75次后 ,放电容量仍保持在 110mAh/g。在高温 (5 5℃ )下 ,首次放电容量仍大于 115mAh/g ,循环 40次后 ,放电容量保持在大于 10 5mAh/g ,表现出较高的循环可逆性和高温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正极材料 LiMn1.90Tl0.05Al0.02Cr0.03O4 尖晶石 合成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水介质分散法制备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Li_(1+x)Mn_(2)O_(4)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兴泉 刘培松 +2 位作者 陈召勇 李庆 于作龙 《电源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36-340,共5页
采用LiNO3 和LiOH·H2 O及化学MnO2 (CMD)与电解MnO2 (EMD)为起始原料 ,以无水乙醇为分散介质 ,通过湿化学分散结合中温固相反应合成了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Li1+xMn2 O4 ,采用XRD和BET及电化学测试对材料性能进行了表征 ,并考察了... 采用LiNO3 和LiOH·H2 O及化学MnO2 (CMD)与电解MnO2 (EMD)为起始原料 ,以无水乙醇为分散介质 ,通过湿化学分散结合中温固相反应合成了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Li1+xMn2 O4 ,采用XRD和BET及电化学测试对材料性能进行了表征 ,并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n(Li)∶n(Mn)摩尔比以及不同初始原料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n(Li)∶n(Mn)摩尔比的增大 ,材料中的层状结构LiMnO2 的含量增加 ,其充电容量也增大 ,但可逆性降低 ;材料的比表面积随焙烧温度的升高和焙烧时间的延长而减小 ,但随着n(Li)∶n(Mn)摩尔比的增加而增大 ;样品的首次充放电比容量随着比表面积的减小而降低 ,但其稳定性和循环性有所增加 ;样品的充放电比容量随着n(Li)∶n(Mn)摩尔比的增加而增大 ,但稳定性和循环性降低 ;以LiNO3 为Li源优于以LiOH·H2 O为Li源 ,以EMD为Mn源优于以CMD为Mn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正极材料 Li-Mn-O化合物 插层化合物 尖晶石 硝酸锂 氢氧化锂 二氧化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氧化还原沉淀水热合成法制备Li_xMn_2O_4尖晶石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兴泉 陈召勇 +2 位作者 李淑华 何泽珍 于作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9-181,共3页
Li x Mn 2O 4 spinels were prepared by in situ redox precipitation hydrothermal synthesis method, and characterized by XRD, BET, TGA, TEM and SEM etc. , and the effects of many factors on the properties of as prepared ... Li x Mn 2O 4 spinels were prepared by in situ redox precipitation hydrothermal synthesis method, and characterized by XRD, BET, TGA, TEM and SEM etc. , and the effects of many factors on the properties of as prepared Li x Mn 2O 4 sampl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Li x Mn 2O 4 spinels can be synthesized under milder conditions by in situ redox precipitation hydrothermal synthesis method. Li x Mn 2O 4 spinels are cubic and symmetrical, and have a better stability at less than 700 ℃, their surface areas and particle sizes were strongly affected by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and time, pH value,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and time. The optimal conditions of Li x Mn 2O 4 synthesis were determined as follows: the alkalinity(pH value) was 9; the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and time were more than 240 ℃ and 48 h, respectively; the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and time were between 700-750 ℃ and 6-12 h, respectively; the molar ratio of Li to Mn was less than 1.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 原位氧化还原沉淀 尖晶石 LIXMN2O4 锂离子二次电池 正极材料 锰酸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铁锰矿Mn_2O_3粉体的水热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兴泉 陈召勇 +1 位作者 刘培松 于作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39-541,共3页
The pure bixbyite Mn 2O 3 was prepared by first applying in situ redox precipitation hydrothermal synthesis method under the very mild conditions, and characterized by XRD, TEM, BET and TGA. The effects of alkalinity,... The pure bixbyite Mn 2O 3 was prepared by first applying in situ redox precipitation hydrothermal synthesis method under the very mild conditions, and characterized by XRD, TEM, BET and TGA. The effects of alkalinity, crystallization time and temperature on the product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alkalinity has an obvious effect on the product whereas the crystallization time and temperature has only a little influence on the product. Too low alkalinity results in no formation of product, and too high alkalinity leads to no formation of pure product with a smaller particle size. Under optimized conditions, the pure bixbyite Mn 2O 3 powder with a better morphology and distribution can be obtained. The average diameter of product is approximate to 80 nm. The normal LiMn 2O 4 spinel used as cathode material can be prepared using as synthesized bixbyite Mn 2O 3 as manganese precursor at 650 ℃ for 2 h by solid state re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 方铁锰矿 原位氧化还原沉淀 锂离子二次电池 锰酸锂 原料 三氧化二锰 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