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干热河谷生态修复模式及其效应——以中国科学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为例 |
崔鹏
王道杰
韦方强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
2005 |
53
|
|
|
2
|
川中丘陵区小流域非点源氮素迁移的季节特征——以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小流域为例 |
况福虹
朱波
徐泰平
汪涛
武永峰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0
|
|
|
3
|
1998–2018年中国科学院贡嘎山高山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气象数据集 |
杨阳
王可琴
胡兆永
王根绪
|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
2020 |
6
|
|
|
4
|
1998-2018年中国科学院贡嘎山高山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辐射数据集 |
杨阳
王可琴
胡兆永
王根绪
|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
2021 |
0 |
|
|
5
|
川中丘陵区小流域非点源氮污染特征——以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小流域为例 |
陈克亮
方琳
朱波
杨学春
李庆召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
2003 |
6
|
|
|
6
|
典型地区地震山地灾害分布对环境本底因素响应机制研究--以绵竹市为例 |
田述军
孔纪名
崔云
阿发友
吴文平
|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
7
|
“5·12”汶川地震次生山地灾害链(网)的初步研究 |
王春振
陈国阶
谭荣志
汶林科
|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7
|
|
|
8
|
汶川地震山地灾害对环境因素的响应机制 |
田述军
孔纪名
阿发友
崔云
|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
9
|
居民山地灾害意识水平比较研究 |
岳丽霞
欧国强
|
《灾害学》
CSCD
|
2005 |
18
|
|
|
10
|
四川沐川—马边(1994-12-30)5.5级地震山地灾害类型研究 |
乔建平
蒲晓虹
|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
1995 |
4
|
|
|
11
|
中国灾害暴雨泥石流预报分区研究 |
谭万沛
|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1989 |
24
|
|
|
12
|
山地灾害社会心理学研究初探 |
岳丽霞
欧国强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
13
|
地形急变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分区研究——以大渡河流域为例 |
刘延国
李景吉
邹强
逯亚峰
|
《生态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4
|
基于分形维的龙门山断裂对震后次生山地灾害控制的定量研究—以北川县为例 |
阿发友
孔纪名
田述军
崔云
吴文平
|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
15
|
政府培训对洪灾风险区农户防灾减灾意愿与行为影响研究 |
王智
张枫琬
刘邵权
徐定德
|
《灾害学》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16
|
流迁转型背景下中国城市职住分离研究进展与展望 |
罗茂珂
张少尧
邓伟
|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7
|
中国西南部分地区地震灾害恢复力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
李文晶
詹宇
第宝锋
谭春萍
|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
18
|
湖南武陵民族地区种植业生态效率的时空分异及驱动机理研究 |
向慧
彭保发
伍铁牛
张浩哲
付冬暇
杨庆媛
|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9
|
土体强度时空变异下降雨诱发边坡变形模拟研究 |
邬萌
刘威
易庆林
袁国玉
|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0
|
强震区滑坡-泥石流灾害链成灾特征、机制与演化过程 |
夏湘朕
胡桂胜
|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