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紫色土坡地氮素和磷素非点源输出的人工模拟研究
被引量:
30
1
作者
高扬
朱波
+2 位作者
周培
汪涛
缪驰远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71-1376,共6页
氮素和磷素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限制因子,本文通过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对紫色土坡地在降雨后产生的氮磷迁移过程进行动态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坡度(5°和10°)和不同降雨强度的模拟降雨过程中,供试的土壤产生两种径流模式:...
氮素和磷素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限制因子,本文通过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对紫色土坡地在降雨后产生的氮磷迁移过程进行动态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坡度(5°和10°)和不同降雨强度的模拟降雨过程中,供试的土壤产生两种径流模式:地表径流和壤中流。多场人工模拟降雨中,单场降雨造成坡地总氮(TN)最大迁移量达2.13kg·hm-2,总磷(TP)最大迁移量达0.17kg·hm-2,地表径流的总氮和总磷(NP)输出与壤中流NP输出相差3~5倍,地表径流是TP输出的主要途径,而地表径流TN输出与壤中流TN输出差异不显著,壤中流也是TN迁移的另一重要途径;在相同坡度和降雨强度条件下,农田作物的覆盖作用能减缓地表径流量和N、P的迁移量具有明显作用,但产流时间的差异不大;在相同作物覆盖和降雨强度条件下,坡度越大其地表径流量和TN的迁移量也越大,土壤的NP迁移主要以TN为主。通过模拟降雨发现紫色土坡地土壤NP流失浓度与径流流量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Cn=aQ2+bQ+c,降雨量是影响参数b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模拟
表面径流
壤中流
非点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紫色土坡地生物可利用磷的输出
被引量:
19
2
作者
高扬
朱波
+3 位作者
汪涛
缪驰远
唐家良
周培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42-547,共6页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研究了不同坡度和降雨强度条件下紫色土坡地的磷素迁移方式和规律.结果表明,降雨强度和坡度越大,颗粒态生物可利用磷(BPP)输出值越大.壤中流BPP浓度为地表径流BPP输出浓度的30%-45%;壤中流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地表径...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研究了不同坡度和降雨强度条件下紫色土坡地的磷素迁移方式和规律.结果表明,降雨强度和坡度越大,颗粒态生物可利用磷(BPP)输出值越大.壤中流BPP浓度为地表径流BPP输出浓度的30%-45%;壤中流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地表径流和生物可利用磷(BAP)的输出;地表径流和壤中流水溶性磷(DP)输出无显著差异,BPP与BAP浓度比在80%以上;BPP主要通过泥沙以径流方式迁移,壤中流的少量泥沙是壤中流BPP迁移的主要途径;BAP输出浓度和径流量的关系显著相关.暴雨易引起BAP和泥沙的大量迁移,表明强度大的降雨可能给水体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径流
壤中流
生物可利用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紫色土流域次降雨条件下碳、磷非点源输出过程及其流失负荷
被引量:
10
3
作者
徐亚娟
高扬
+3 位作者
朱宁华
朱波
陈维梁
于贵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5021-5029,共9页
通过对位于川中丘陵区的紫色土流域在次降雨过程中溶解态有机碳(DOC)和不同形态磷素的输出进行动态监测,分析降雨过程DOC和P输出负荷,并探讨降雨径流对C、P迁移和水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3次降雨共产生地表径流20399.8 m3,碳、...
通过对位于川中丘陵区的紫色土流域在次降雨过程中溶解态有机碳(DOC)和不同形态磷素的输出进行动态监测,分析降雨过程DOC和P输出负荷,并探讨降雨径流对C、P迁移和水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3次降雨共产生地表径流20399.8 m3,碳、磷输出负荷为83.19 kg和5.1 kg,次降雨过程径流C、P输出动态差异较大,其中径流DOC浓度随降雨历时的延长而降低,随后迅速升高,在达峰值后逐渐降低并趋于平稳。(2)降雨径流过程中磷素迁移主要以颗粒态(PP)为主,磷酸盐(PO3-4-P)是径流溶解态总磷(DTP)的主要存在形式,3次降雨PP输出负荷分别为1167.491、1891.331、984.74 g;PO3-4-P输出负荷分别为108.37、338.8、167.79 g。(3)3次降雨径流DOC输出浓度分别为3.37、4.77、6.97 mg/L,总磷(Total phosphorus,TP)输出浓度分别为0.11、0.43、0.74 mg/L;次降雨径流C/P比分别为192、48和42.1,相比于暴雨而言,大雨和中雨带来的水质问题需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流域
碳、磷
迁移
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估算紫色土流域地下水非点源污染负荷的降雨量参数法
被引量:
3
4
作者
高扬
朱波
+2 位作者
汪涛
唐家良
周培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52-356,共5页
非点源污染是生态环境建设中遇到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以四川省盐亭农业生态试验站流域的地下水为例,通过设定降雨量参数,将降雨量与地下水非点源污染负荷联系起来,分别研究了地下水磷素与地下水氮素随降雨量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两个研...
非点源污染是生态环境建设中遇到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以四川省盐亭农业生态试验站流域的地下水为例,通过设定降雨量参数,将降雨量与地下水非点源污染负荷联系起来,分别研究了地下水磷素与地下水氮素随降雨量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两个研究区的TP、TN浓度与降雨量的相关性十分明显,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87、0.9475、0.9331和0.9018,而其他形态的氮和磷与降雨量的相关性并不明显;另外,研究发现地下水非点源TN污染主要是由于NO3-N浓度变化引起的,地下水非点源磷污染主要是由于颗粒态磷浓度变化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磷
氮
降雨量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紫色土坡地氮素和磷素非点源输出的人工模拟研究
被引量:
30
1
作者
高扬
朱波
周培
汪涛
缪驰远
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保护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
环境
科学
与工程
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
科学院
出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71-137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571093)
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2-XB2-07-02)
文摘
氮素和磷素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限制因子,本文通过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对紫色土坡地在降雨后产生的氮磷迁移过程进行动态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坡度(5°和10°)和不同降雨强度的模拟降雨过程中,供试的土壤产生两种径流模式:地表径流和壤中流。多场人工模拟降雨中,单场降雨造成坡地总氮(TN)最大迁移量达2.13kg·hm-2,总磷(TP)最大迁移量达0.17kg·hm-2,地表径流的总氮和总磷(NP)输出与壤中流NP输出相差3~5倍,地表径流是TP输出的主要途径,而地表径流TN输出与壤中流TN输出差异不显著,壤中流也是TN迁移的另一重要途径;在相同坡度和降雨强度条件下,农田作物的覆盖作用能减缓地表径流量和N、P的迁移量具有明显作用,但产流时间的差异不大;在相同作物覆盖和降雨强度条件下,坡度越大其地表径流量和TN的迁移量也越大,土壤的NP迁移主要以TN为主。通过模拟降雨发现紫色土坡地土壤NP流失浓度与径流流量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Cn=aQ2+bQ+c,降雨量是影响参数b的主要因子。
关键词
降雨模拟
表面径流
壤中流
非点源
Keywords
simulated rainfall
overland runoff
subsurface flow
non-point source
分类号
X5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紫色土坡地生物可利用磷的输出
被引量:
19
2
作者
高扬
朱波
汪涛
缪驰远
唐家良
周培
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保护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
科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
环境
科学
与工程
学院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42-54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571093)
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2-XB2-07-02)
文摘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研究了不同坡度和降雨强度条件下紫色土坡地的磷素迁移方式和规律.结果表明,降雨强度和坡度越大,颗粒态生物可利用磷(BPP)输出值越大.壤中流BPP浓度为地表径流BPP输出浓度的30%-45%;壤中流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地表径流和生物可利用磷(BAP)的输出;地表径流和壤中流水溶性磷(DP)输出无显著差异,BPP与BAP浓度比在80%以上;BPP主要通过泥沙以径流方式迁移,壤中流的少量泥沙是壤中流BPP迁移的主要途径;BAP输出浓度和径流量的关系显著相关.暴雨易引起BAP和泥沙的大量迁移,表明强度大的降雨可能给水体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
关键词
地表径流
壤中流
生物可利用磷
Keywords
overland runoff
subsurface flow
Bio-available phosphorus
分类号
X14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紫色土流域次降雨条件下碳、磷非点源输出过程及其流失负荷
被引量:
10
3
作者
徐亚娟
高扬
朱宁华
朱波
陈维梁
于贵瑞
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院
地理
科学
与资源
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保护研究所
福建农林大学生命
科学
学院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5021-5029,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00404)
中国科学院秉维优秀青年人才项目(2012RC202)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Y2R20050DD)
文摘
通过对位于川中丘陵区的紫色土流域在次降雨过程中溶解态有机碳(DOC)和不同形态磷素的输出进行动态监测,分析降雨过程DOC和P输出负荷,并探讨降雨径流对C、P迁移和水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3次降雨共产生地表径流20399.8 m3,碳、磷输出负荷为83.19 kg和5.1 kg,次降雨过程径流C、P输出动态差异较大,其中径流DOC浓度随降雨历时的延长而降低,随后迅速升高,在达峰值后逐渐降低并趋于平稳。(2)降雨径流过程中磷素迁移主要以颗粒态(PP)为主,磷酸盐(PO3-4-P)是径流溶解态总磷(DTP)的主要存在形式,3次降雨PP输出负荷分别为1167.491、1891.331、984.74 g;PO3-4-P输出负荷分别为108.37、338.8、167.79 g。(3)3次降雨径流DOC输出浓度分别为3.37、4.77、6.97 mg/L,总磷(Total phosphorus,TP)输出浓度分别为0.11、0.43、0.74 mg/L;次降雨径流C/P比分别为192、48和42.1,相比于暴雨而言,大雨和中雨带来的水质问题需引起关注。
关键词
紫色土
流域
碳、磷
迁移
C/P
Keywords
purple soil
watershed
carbon
phosphorus
transport
C/P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估算紫色土流域地下水非点源污染负荷的降雨量参数法
被引量:
3
4
作者
高扬
朱波
汪涛
唐家良
周培
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保护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
环境
科学
与工程
学院
出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52-356,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571093)
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2-XB2-07-02)
文摘
非点源污染是生态环境建设中遇到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以四川省盐亭农业生态试验站流域的地下水为例,通过设定降雨量参数,将降雨量与地下水非点源污染负荷联系起来,分别研究了地下水磷素与地下水氮素随降雨量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两个研究区的TP、TN浓度与降雨量的相关性十分明显,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87、0.9475、0.9331和0.9018,而其他形态的氮和磷与降雨量的相关性并不明显;另外,研究发现地下水非点源TN污染主要是由于NO3-N浓度变化引起的,地下水非点源磷污染主要是由于颗粒态磷浓度变化引起的。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磷
氮
降雨量
模型
Keywords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phosphorus
nitrogen
rainfall
model
分类号
X52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紫色土坡地氮素和磷素非点源输出的人工模拟研究
高扬
朱波
周培
汪涛
缪驰远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紫色土坡地生物可利用磷的输出
高扬
朱波
汪涛
缪驰远
唐家良
周培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紫色土流域次降雨条件下碳、磷非点源输出过程及其流失负荷
徐亚娟
高扬
朱宁华
朱波
陈维梁
于贵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估算紫色土流域地下水非点源污染负荷的降雨量参数法
高扬
朱波
汪涛
唐家良
周培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