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级CaCO_3粒子增韧增强聚丙烯的研究 被引量:147
1
作者 任显诚 白兰英 +1 位作者 王贵恒 张伯兰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2-26,共5页
通过对纳米级CaCO3粒子进行表面预处理和熔融共混工艺制备了PP/纳米Ca CO3复合材料 ,并进行了力学测试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 ,经过适当表面处理的纳米CaCO3粒子可以通过熔融共混法均匀分散在聚丙烯中 ,粒子与基体界面结合良好 ,纳米CaCO... 通过对纳米级CaCO3粒子进行表面预处理和熔融共混工艺制备了PP/纳米Ca CO3复合材料 ,并进行了力学测试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 ,经过适当表面处理的纳米CaCO3粒子可以通过熔融共混法均匀分散在聚丙烯中 ,粒子与基体界面结合良好 ,纳米CaCO3粒子在低于 10 %用量时即可使聚丙烯缺口冲击强度提高 3~ 4倍 ,同时基本保持其拉伸强度和刚度。DSC熔融曲线分析表明 ,CaCO3对聚丙烯的 β晶结晶过程有明显的诱导作用 ,提高了β晶的含量 ,增加了PP基材的韧性 ,通过对填充复合材料的冲击断面观察证明 ,材料的增韧是由于基体发生了大面积屈服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纳米复合材料 增韧 碳酸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D,L乳酸小夹板螺钉的组织反应与降解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魏世成 郑谦 +7 位作者 赵宗林 刘磊 王翰章 李声伟 熊成东 邓先模 罗福成 罗朝英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观察聚D,L聚乳酸小夹板、螺钉植入体内后的组织学反应及降解过程。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用超高分子量生物降解材料聚D,L乳酸制作小夹板、螺钉,对10只狗进行颧弓骨折内固定,并与金属钛小夹板、螺钉内固定相比较,观... 目的:观察聚D,L聚乳酸小夹板、螺钉植入体内后的组织学反应及降解过程。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用超高分子量生物降解材料聚D,L乳酸制作小夹板、螺钉,对10只狗进行颧弓骨折内固定,并与金属钛小夹板、螺钉内固定相比较,观察聚D,L乳酸小夹板、螺钉植入体内后的组织学反应及降解过程。结果:聚D,L乳酸小夹板、螺钉植入体内后对骨折愈合无任何不良影响,与金属钛小夹板、螺钉具有相似的软、硬组织学反应,无感染、异物反应等并发症发生;聚D,L乳酸小夹板、螺钉在体内3月内形态无明显变化,6月后呈大小不同的颗粒,12个月内完全降解消失。结论:超高分子量聚D,L乳酸生物相容性良好,用其制作小夹板、螺钉行骨内固定安全有效,体内降解时间适宜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弓骨折 内固定 聚乳酸 PDLLA 生物降解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D,L乳酸小夹板螺钉行颧弓骨折内固定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魏世成 郑谦 +7 位作者 赵宗林 刘磊 李声伟 王翰章 熊成东 邓先模 罗福成 罗朝英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观察新型可吸收性骨夹板的骨内固定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用超高分子量生物降解材料聚D,L乳酸制作小夹板、螺钉内固定装置,对10只狗进行颧弓骨折内固定,并与金属钛小夹板、螺钉内固定相比较。结果:对颧弓凹... 目的:观察新型可吸收性骨夹板的骨内固定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用超高分子量生物降解材料聚D,L乳酸制作小夹板、螺钉内固定装置,对10只狗进行颧弓骨折内固定,并与金属钛小夹板、螺钉内固定相比较。结果:对颧弓凹陷性骨折,分子量高达60万kD以上的超高分子量聚D,L乳酸小夹板螺钉的机械性能足够维持骨段的稳定性并支撑其愈合。结论:聚D,L乳酸小夹板、螺钉同金属钛小夹板、螺钉内固定一样,对颧弓骨折具有良好的骨内固定效果,对骨折愈合过程无任何不良影响,其显著优点是无需二次手术取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材料 颧弓骨折 内固定 聚乳酸 PDLL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DL-乳酸可吸收骨折内固定系统治疗下颌骨骨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郑谦 刘磊 +3 位作者 魏世成 赵宗林 熊成东 罗福成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83-284,300,共3页
目的 :观察超高分子量聚DL_乳酸 (PDLLA)骨折内固定系统治疗犬下颌骨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超高分子量PDLLA骨折内固定系统对犬下颌骨骨折进行内固定。在术后 1年内 ,观察其活体状况、大体解剖学形态、下颌骨折区处X线片表现... 目的 :观察超高分子量聚DL_乳酸 (PDLLA)骨折内固定系统治疗犬下颌骨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超高分子量PDLLA骨折内固定系统对犬下颌骨骨折进行内固定。在术后 1年内 ,观察其活体状况、大体解剖学形态、下颌骨折区处X线片表现、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超高分子量PDLLA骨折固定系统用于治疗犬下颌骨骨折具有机械强度高、固定效果可靠等优点 ,与金属内固定系统的疗效相似。而且PDLLA降解、吸收速度适中 ,生物相容性良好 ,既能保证骨折的正常愈合 ,又避免了金属接骨板的应力遮挡效应。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DL-乳酸 下颌骨骨折 骨折内固定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DL-乳酸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刘磊 郑谦 +6 位作者 魏世成 赵宗林 李声伟 王翰章 熊成东 罗福成 邓先模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6-218,共3页
目的 :了解超高分子量聚DL_乳酸 (PDLLA)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方法 :将PDLLA植入到SD大鼠体内 ,在术后 1年内 ,观察其活体情况、大体解剖学形态、组织病理学变化和血液学指标的改变。结果 :PDLLA植入到SD大鼠体内后 ,在术后 6月... 目的 :了解超高分子量聚DL_乳酸 (PDLLA)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方法 :将PDLLA植入到SD大鼠体内 ,在术后 1年内 ,观察其活体情况、大体解剖学形态、组织病理学变化和血液学指标的改变。结果 :PDLLA植入到SD大鼠体内后 ,在术后 6月左右基本降解 ,术后 1年完全降解 ;在观察期内 ,其组织愈合、内脏解剖、局部光镜观察和血液学指标等均未见异常。结论 :PDLLA在动物体内能顺利降解 ,不引起不良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 聚乳酸 毒性 生物相容性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铝鞣液的组份研究——Ⅰ.组份的电荷及分子大小分布 被引量:8
6
作者 何先祺 郭祖龄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1991年第2期1-9,共9页
本文用离子交换色谱法及凝胶过滤色谱法研究七种锆—铝鞣液的组份,它们的电荷和分子大小分布,实验表明锆—铝鞣液至少含有电荷从一,0到8^+九种以上不同电荷的组份及6-8个不同分子大小的组份。大部份锆离了带一,0电荷,一部份为6^+电荷,... 本文用离子交换色谱法及凝胶过滤色谱法研究七种锆—铝鞣液的组份,它们的电荷和分子大小分布,实验表明锆—铝鞣液至少含有电荷从一,0到8^+九种以上不同电荷的组份及6-8个不同分子大小的组份。大部份锆离了带一,0电荷,一部份为6^+电荷,其它组份中的锆离子量很少。大部份锆离子的尺寸比铝离子的小,这与制革界人士通常的想法完全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铝鞣液 组份 电荷 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乙四胺六乙酸钆单核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瑞瑶 张华杰 +2 位作者 金天柱 周忠远 周向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76-180,共5页
在水溶液中合成了三乙四胺六乙酸(H6ttha)钆单核配合物(NH4)2[Gd(Httha)]·6H2O,获得了单晶,并测定了其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0400(4)nm,b=1.2... 在水溶液中合成了三乙四胺六乙酸(H6ttha)钆单核配合物(NH4)2[Gd(Httha)]·6H2O,获得了单晶,并测定了其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0400(4)nm,b=1.2761(4)nm,c=2.3132(4)nm,β=90.89(3)°,V=3.070(2)nm3,Z=4,Dc=1.709g/cm3.R1=0.0394,F(000)=1612.配合物是单核分子,每个钆离子与来自同一个三乙四胺六乙酸的4个氮原子和5个羧基氧原子配位,配位数为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物 三乙四胺六乙酸 晶体结构 单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DL-乳酸降解过程中的超微结构改变 被引量:4
8
作者 郑谦 刘磊 +3 位作者 魏世成 赵宗林 熊成东 罗福成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86-288,共3页
目的 :观察超高分子量聚DL_乳酸 (PDLLA)骨折内固定系统在下颌骨骨折内固定时的降解特性。方法 :建立犬下颌骨骨折的实验动物模型 ,采用国产超高分子量PDLLA骨折内固定系统固定下颌骨骨折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术前及术后 1、3、6月... 目的 :观察超高分子量聚DL_乳酸 (PDLLA)骨折内固定系统在下颌骨骨折内固定时的降解特性。方法 :建立犬下颌骨骨折的实验动物模型 ,采用国产超高分子量PDLLA骨折内固定系统固定下颌骨骨折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术前及术后 1、3、6月可吸收接骨板在降解过程中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术前PDLLA材料的表面较为粗糙 ,但表面无明显的孔洞 ;术后 1月 ,材料表面出现龟裂纹 ,为较浅的沟槽 ;术后 3月 ,材料表面深在沟槽明显增多 ;术后 6月 ,材料表面变为完全凹凸不平的堆积物。结论 :PDLLA降解时首先在表面和浅层 ,术后 3月已逐渐深入内部 ,此时其力学强度也明显下降 ,但骨折愈合已基本完成 ,内固定系统开始崩解、吸收 ,从而避免了金属接骨板存在不利于骨折愈合的应力遮当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DL-乳酸 降解 超微结构 牙科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示踪防龋基因疫苗的构建及其体外表达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莉 贾文祥 +4 位作者 李学如 张再容 马巨辉 周绍兵 陈恬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4-176,共3页
目的 构建一含绿荧光蛋白报告基因 (gfp)的防龋基因疫苗 ,利用绿荧光蛋白特有的发光性质 ,示踪防龋基因疫苗在体外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PCR方法 ,以质粒pPC4 1为模板 ,扩增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质抗原(PAC)分子的氨基端A区 (pacA) ,以... 目的 构建一含绿荧光蛋白报告基因 (gfp)的防龋基因疫苗 ,利用绿荧光蛋白特有的发光性质 ,示踪防龋基因疫苗在体外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PCR方法 ,以质粒pPC4 1为模板 ,扩增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质抗原(PAC)分子的氨基端A区 (pacA) ,以此作为基因防龋疫苗的目的基因片段 ,与质粒pEGFP_C1重组构建重组质粒pEGFPC1_pacA ,并经酶切、测序鉴定 ;重组质粒瞬时转染COS1细胞后 ,通过荧光显微镜直接观察发绿色荧光的细胞 ,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细胞的荧光强度 ,RT_PCR扩增pacA基因片段检测重组质粒的体外表达情况。结果 重组质粒中的pacA片段完全来自pac全基因序列 ,pEGFPC1_pacA构建正确 ;荧光显微镜直接观察到了发绿色荧光的细胞 ,重组质粒转染细胞的荧光强度明显高于未转染细胞的荧光强度 ,并证实了重组质粒pacA片段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被转录。结论 重组质粒中的绿荧光蛋白基因以及置于gfp基因之后的防龋基因片段均能在体外同时正确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龋 基因疫苗 体外表达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