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理大数据的情绪识别研究进展 被引量:49
1
作者 赵国朕 宋金晶 +3 位作者 葛燕 刘永进 姚林 文涛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0-92,共13页
随着计算技术和人机交互技术的不断发展,情感计算(affective computing,AC)逐渐成为情绪研究的新兴领域,而情绪识别(emotion recognition)又是情感计算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基于生理信号的情绪识别方法比其他指标如面部表情、语音语调、身... 随着计算技术和人机交互技术的不断发展,情感计算(affective computing,AC)逐渐成为情绪研究的新兴领域,而情绪识别(emotion recognition)又是情感计算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基于生理信号的情绪识别方法比其他指标如面部表情、语音语调、身体姿势等更难以伪装,也能提供更丰富的信息.目前基于生理信号的情绪识别研究很多,但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刺激选取、诱发情绪的类别、采集设备、特征提取方法、不同的降维和分类算法等,各个研究的识别准确率差异性很大,很难进行比较.针对使用DEAP数据库(用音乐视频诱发情绪并采集脑电及外周生理信号的公开数据库)进行情绪识别的16篇文章做了梳理;对特征提取、数据标准化、降维、情绪分类、交叉检验等方法做了详细的解释和比较;最后分析了现阶段情绪识别在游戏开发、多媒体制作、交互体验、社交网络中的初步探索和应用,以及情绪识别和情感计算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识别 脑电 外周生理信号 特征提取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代照料与中老年人心理健康:家庭亲密度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1
2
作者 申琳琳 张镇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4-240,共7页
研究旨在考察隔代照料与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家庭亲密度的中介作用。采用流行病调查中心抑郁量表(CES-D)、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和家庭环境量表(FES-CV)亲密度分量表测量中老年人抑郁症状、生活满意度和家庭亲密度。自编隔代照... 研究旨在考察隔代照料与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家庭亲密度的中介作用。采用流行病调查中心抑郁量表(CES-D)、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和家庭环境量表(FES-CV)亲密度分量表测量中老年人抑郁症状、生活满意度和家庭亲密度。自编隔代照料问卷测量中老年人的隔代照料频率。共计325位45岁及以上有照顾孙辈经验的社区中老年人参加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第一,隔代照料强度与中老年人的抑郁症状、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负相关;第二,家庭亲密度部分中介了隔代照料与抑郁症状、生活满意度的负向关系。结果表明,隔代照料对中老年人心理健康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家庭亲密度在一定程度上部分中介了上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代照料 心理健康 抑郁症状 生活满意度 家庭亲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的消极交往与心理健康 被引量:10
3
作者 徐潞杰 张镇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72-1483,共12页
积极交往和消极交往分别会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产生有利和不利影响,然而,探讨消极交往的负面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目前研究主要涉及消极交往的类型(社会隔离、丧偶或离婚)、来源(配偶、子女或朋友)及强度,并探讨感知评估、自尊... 积极交往和消极交往分别会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产生有利和不利影响,然而,探讨消极交往的负面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目前研究主要涉及消极交往的类型(社会隔离、丧偶或离婚)、来源(配偶、子女或朋友)及强度,并探讨感知评估、自尊的中介作用及性别、婚姻、受教育水平等变量的调节作用。社会情感选择理论、优劣势整合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及镜中我理论在一定范围内对消极交往的负面作用做出了合理解释。采取"原谅"或"认知疏远"的应对策略能有效缓解消极交往的负面影响。未来研究应进一步考察不同文化背景及社会网络背景下消极交往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同时加强对消极交往的理论研究和线上研究,并关注相关的干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关系 消极交往 心理健康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大学学员组织融入度和抑郁症状的关系及其机制探索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兰双 宋惠敏 +2 位作者 董静 赵欢 张镇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06-713,共8页
探讨老年大学学员组织融入度和抑郁症状的关系,检验正向、负向情绪的中介作用以及亲密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调查2632名55岁及以上的老年大学学员,控制相关人口学和社会经济学变量后发现:组织融入度与抑郁症状呈负相关;正向情绪和负向情... 探讨老年大学学员组织融入度和抑郁症状的关系,检验正向、负向情绪的中介作用以及亲密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调查2632名55岁及以上的老年大学学员,控制相关人口学和社会经济学变量后发现:组织融入度与抑郁症状呈负相关;正向情绪和负向情绪中介了组织融入度和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亲密关系正向调节了组织融入度–抑郁症状、组织融入度–负向情绪的关系,增强组织融入度对亲密关系较弱学员的心理健康更有改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融入度 正向情绪和负向情绪 亲密关系 抑郁症状 老年大学学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网络视角下信息技术企业员工组织支持感知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玲 张镇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82-986,共5页
目的了解信息技术企业员工组织支持感知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和边界条件。方法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采用组织支持感知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和提名法对627名信息技术企业员工进行在线问卷调查。分析各项指标在人口... 目的了解信息技术企业员工组织支持感知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和边界条件。方法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采用组织支持感知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和提名法对627名信息技术企业员工进行在线问卷调查。分析各项指标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检验组织支持感知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效应和社会网络中介中心性的调节效应。结果积极情感得分为(29.970±7.334)分,消极情感得分为(17.70±7.67)分,性别中均是男性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7,P<0.01;t=3.33,P<0.01);在年龄分组中,积极情感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6,P<0.05);在入职年限分组中,组织支持感知、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得分随着入职年限增加而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3.92,P<0.01;F=5.83,P<0.01;F=3.01,P<0.05)。组织支持感知与中介中心性、生活满意度及积极情感相关性具有显著性(r=-0.124,r=0.527,r=0.467;P均<0.01);中介中心性与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相关性具有显著性(r=-0.145,r=-0.170;P均<0.01);生活满意度与积极情感相关性具有显著性(r=0.562,P<0.01)。潜变量路径分析结果显示,组织支持感知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正向预测效应(β=0.673,P=0.000),中介中心性正向调节了组织支持感知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b=0.125,95%CI:0.004~0.231)。结论信息技术企业员工社会网络中介中心性的提升有助于促进组织支持感知对主观幸福感的正向影响,企业管理者可从组织支持的加强和对员工中介中心性构建能力的培养入手,增强员工的主观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 组织支持感知 社会网络 中介中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名化对被污名个体人际互动的影响 被引量:19
6
作者 张明 穆妍 +1 位作者 章玉琪 孔亚卓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64-1574,共11页
污名是指个体所具有不受欢迎的特征,这种特征会导致个体在一定社会背景下被主流文化群体贴负性标签、贬低、侮辱而遭受到污名化。污名化对个体或群体本身会有消极影响,不仅会使个体遭受到来自他人的歧视、排斥或拒绝等这些直接作用于自... 污名是指个体所具有不受欢迎的特征,这种特征会导致个体在一定社会背景下被主流文化群体贴负性标签、贬低、侮辱而遭受到污名化。污名化对个体或群体本身会有消极影响,不仅会使个体遭受到来自他人的歧视、排斥或拒绝等这些直接作用于自身的外部影响,还会进一步消极影响被污名个体在人际互动中的表现和行为反应。被污名个体与主流文化群体之间的消极互动又会进一步加剧主流文化对被污名个体或群体的排斥,形成恶性循环。从被污名个体的角度出发,有助于更加深入地探讨污名化对被污名个体人际互动方面的影响以及被污名个体采取的应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名 人际互动 歧视 应对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