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退休老干部心理健康和心理需求的调查 被引量:20
1
作者 张腾霄 王一牛 +1 位作者 陈天勇 韩布新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39-743,共5页
目的:了解离退休老干部的心理健康和心理需求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从北京市某区选取离退休老干部848名(离休234人,退休614人)。使用中国老年心理健康量表(城市版)(MHIE-UV)[根据总分将心理健康水平分为良好(>600分)、普通(400~600... 目的:了解离退休老干部的心理健康和心理需求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从北京市某区选取离退休老干部848名(离休234人,退休614人)。使用中国老年心理健康量表(城市版)(MHIE-UV)[根据总分将心理健康水平分为良好(>600分)、普通(400~600分)、危险(300~400分)、异常(<300分)]4个等级]和老年人心理需求问卷(PNIE)进行测量,并与全国常模得分进行比较。结果:离、退休老干部心理健康处于良好(22.6%,25.9%vs.15.9%)和普通(73.5%,69.5%vs.69.7%)水平的比例均高于常模,而处于危险(3.9%,4.4%vs.11.4%)和异常(0.0%,0.2%vs.3.0%)水平的比例均低于常模(均P<0.001);离、退休老干部MHIE-UV总分及情绪体验、人际交往、适应能力维度分均高于常模[如,总分(529.5±82.4),(537.7±80.8)vs.(500±100);P<0.01];离、退休老干部PNIE总分及交往需求、自我实现维度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如,总分(3.63±0.59),(3.81±0.49)vs.(3.56±0.60),P<0.01]。女性(β=0.17)、受教育程度高(β=0.09)、离退休前级别高(β=-0.09)、居领导岗位(β=0.12)、参加老年大学(β=-0.07)、无受骗经历(β=-0.16)和无重大变故(β=-0.09)的老干部心理健康得分更高。结论:与全国老年人平均水平相比,离退休老干部的心理健康较好,心理需求更高,尤其是自我实现的高级心理需求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退休干部 心理健康 心理需求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抑郁症状与情绪调节策略的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35
2
作者 戴必兵 彭义升 李娟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92-196,共5页
目的:考察老年人抑郁症状与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及老年人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为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干预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取北京市某社区60~80岁老年人335名,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得分≥16分为“有抑郁症状”)来评估老年人... 目的:考察老年人抑郁症状与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及老年人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为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干预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取北京市某社区60~80岁老年人335名,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得分≥16分为“有抑郁症状”)来评估老年人抑郁症状,用Gross情绪调节问卷(ERQ,包括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两个分量表)来评估老年人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策略的使用情况,用沉思量表(RRS)来测量老年人沉思策略的使用情况,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老年人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有抑郁症状的老年人的比例为19.9% (61/306).CES-D总分与ERQ的认知重评得分呈负相关(r=-0.21,P<0.01),与ERQ的表达抑制得分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r=0.08,P>0.05),与RRS总分呈正相关(r=0.58,P<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男性(OR =0.42,P<0.05)、健康状况好(OR =0.29,P<0.001)、生活方式好(OR =0.09,P<0.01)、经济状况好(OR =0.05 ~0.23,P<0.01)和ERQ认知重评得分较高(OR =0.93,P<0.05)的老年人,CES-D得分较低;而高龄(OR =1.04,P<0.05)和RRS总分较高(OR=1.19,P<0.01)的老年人,CES-D得分较高.结论:女性、高龄、经济状况差、健康水平低、无子女或子女在外地或国外、越多使用沉思策略和越少使用认知重评策略的老年人,越可能出现抑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状 情绪调节 沉思 表达抑制 认知重评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认知训练的神经机制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尹述飞 陈祥展 +4 位作者 刘启珍 丁舟舟 李添 杨伟平 朱心怡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2-161,共10页
伴随老化,老年人的认知和脑功能会表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尽管如此,人类的大脑到老年期都会保有一定的可塑性,认知训练的方式是延缓认知和脑功能衰退的有效手段.本文回顾了以往针对老年人不同类型的认知训练研究,探讨了认知训练的理论基... 伴随老化,老年人的认知和脑功能会表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尽管如此,人类的大脑到老年期都会保有一定的可塑性,认知训练的方式是延缓认知和脑功能衰退的有效手段.本文回顾了以往针对老年人不同类型的认知训练研究,探讨了认知训练的理论基础(包括放大观和补偿观),深入分析了老年人认知训练的神经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以往研究中理论基础冲突的不足和对未来研究老年人训练任务适配性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认知训练 大脑可塑性 神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忆老化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及风险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娟 崔晓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1121-1123,共3页
记忆功能下降是老化过程中最典型的认知衰退之一。当今,从记忆老化的一般特征,到大脑激活、结构、功能连接、神经递质代谢以及高血压、载脂蛋白(apo)E基因等多个层面,对记忆老化相关神经生物学机制和风险因素的研究,均取得许多新进展... 记忆功能下降是老化过程中最典型的认知衰退之一。当今,从记忆老化的一般特征,到大脑激活、结构、功能连接、神经递质代谢以及高血压、载脂蛋白(apo)E基因等多个层面,对记忆老化相关神经生物学机制和风险因素的研究,均取得许多新进展。衰老是毕生发展过程中势必要面临的阶段。在老化(aging)的过程中,从感知觉、注意、执行控制、记忆,到思维、语言等多项认知功能都会不同程度下降。研究发现,无论是在正常老化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障碍 神经生物学 衰老 高血压 载脂蛋白E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观记忆减退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可塑性(综述) 被引量:12
5
作者 尹述飞 朱心怡 李娟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00-606,共7页
阿尔兹海默症(AD)的发展是个长期的过程,在疾病最初始阶段——主观记忆减退阶段,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是延缓AD进程的有效切入点。目前针对主观记忆减退老年人的可塑性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仅有的少数认知训练研究提示主观记忆减退老年人的... 阿尔兹海默症(AD)的发展是个长期的过程,在疾病最初始阶段——主观记忆减退阶段,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是延缓AD进程的有效切入点。目前针对主观记忆减退老年人的可塑性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仅有的少数认知训练研究提示主观记忆减退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仍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迫切需要设计严谨、测查指标丰富的设计来探讨认知训练对延缓主观记忆减退老年人认知老化,并进一步预防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训练 主观记忆减退 认知功能 可塑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茶与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7
6
作者 祝水莲 朱心怡 李娟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16-922,共7页
目的:评估老年人饮茶习惯与认知功能的关系及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方法:在北京市通过分层、方便取样的方式选取老年人1056人(年龄≥60岁),获有效样本868份。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调查一般人口学资料及饮茶习惯(包括饮茶史,饮茶类型,饮... 目的:评估老年人饮茶习惯与认知功能的关系及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方法:在北京市通过分层、方便取样的方式选取老年人1056人(年龄≥60岁),获有效样本868份。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调查一般人口学资料及饮茶习惯(包括饮茶史,饮茶类型,饮茶频率,饮茶持续时间),简明精神状态评估量表(MMSE)、瑞氏听觉词语学习测验(RAVLT,包括即刻回忆和延迟回忆)、词语配对联想学习测验(VPALT)、韦氏木块图测验评估认知功能。结果:饮茶组的RAVLT即刻回忆得分高于未饮茶组(P=0.010),绿茶组的M M SE、RAVLT、VPALT、韦氏木块图测验得分均高于未饮茶组(均P<0.001)。RAVLT延迟回忆得分在性别和饮茶史之间存在交互效应(P=0.023),饮茶者的RAVLT延迟回忆得分高于未饮茶者(P=0.006)。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饮茶与RAVLT即刻回忆得分(β=2.47)、延迟回忆得分正向关联(β=1.51);饮用绿茶与RAVLT即刻回忆得分(β=3.05)、延迟回忆得分正向关联(β=2.28)。结论:在老年人中,较高的即刻回忆及延迟回忆水平与饮茶可能相关,其获益主要来自绿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饮茶 绿茶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韧性量表的编制 被引量:10
7
作者 戴必兵 李娟 刘视湘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85-388,共4页
目的:编制适用于16岁及以上人群的韧性量表。方法:根据韧性理论构想编制韧性量表。采用方便取样,得到有效被试628人,对量表的信、效度进行检验。用自评抑郁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为效标。结果:韧性量表共20题,包括问... 目的:编制适用于16岁及以上人群的韧性量表。方法:根据韧性理论构想编制韧性量表。采用方便取样,得到有效被试628人,对量表的信、效度进行检验。用自评抑郁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为效标。结果:韧性量表共20题,包括问题解决、社会支持、自信和积极认知4个因子。总量表和4个因子的Cronbachα为0.72~0.89,重测信度为0.68~0.84。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χ2/v=3.22、GFI=0.92、TLI=0.97、CFI=0.97、RMSEA=0.06。韧性量表总分及4个因子分均与SDS分负相关(-0.71^-0.52,均P<0.01)。男性问题解决和积极认知因子得分高于女性;26岁以上各组的总分均高于16~25岁组,≥61岁组的总分高于26~34岁组和35~45岁组。结论:韧性量表各项信、效度指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可供16岁及以上人群韧性研究和实践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 信度 效度 心理测量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多维识别体系及在社区筛查中的运用(综述) 被引量:4
8
作者 喻婧 李娟 张守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44-749,共6页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是介于正常老化和老年期痴呆之间的过渡阶段,其识别是预防和延缓老年期痴呆的一个突破口。本文首先回顾了近年来研究人员从临床问诊、神经心理测查、影像分析以及生化标记4个维度开展的MCI识别工作,对单维识别各...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是介于正常老化和老年期痴呆之间的过渡阶段,其识别是预防和延缓老年期痴呆的一个突破口。本文首先回顾了近年来研究人员从临床问诊、神经心理测查、影像分析以及生化标记4个维度开展的MCI识别工作,对单维识别各自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分析,指出有效的M CI诊断模型需要将多种技术和手段相结合。进而提出多维识别的核心理念,旨在强调指标的有效性、可获取性以及互不重叠的原则。最后提出基于社区的MCI筛查理想模型,包含大样本初筛、疑似人群细筛及诊断后的监控和干预3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 老年期痴呆 识别指标 社区筛查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题言语及其老化机制 被引量:5
9
作者 尹述飞 彭华茂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87-494,共8页
在日常生活中,相比年轻人,老年人的话语总是更容易偏离当前话题,而且内容比较冗余,这种现象就是偏题言语的老化。语用改变假设认为是老年人沟通目标的改变导致其偏题言语的增多,该理论能够一定程度地解释在自传式话题上的偏题现象,但很... 在日常生活中,相比年轻人,老年人的话语总是更容易偏离当前话题,而且内容比较冗余,这种现象就是偏题言语的老化。语用改变假设认为是老年人沟通目标的改变导致其偏题言语的增多,该理论能够一定程度地解释在自传式话题上的偏题现象,但很难解释在不涉及沟通目标改变的任务上出现的偏题言语。抑制缺陷理论则认为老年人的偏题言语与其在抑制无关信息能力上的缺陷密切相关,该理论虽然可以解释在一般话题上出现的偏题言语,但没有将抑制在偏题言语老化现象上的作用机制阐释得很清楚。未来研究应着重探讨偏题言语的具体老化机制,以期为改善老年期的偏题言语现象提供更有效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题言语 语用改变假设 抑制缺陷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