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抑郁症的心理神经免疫学研究:细胞因子的作用 被引量:45
1
作者 林文娟 王东林 潘玉芹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04-410,共7页
免疫系统在一些心理精神障碍中具有重要作用,抑郁症可看作是一种心理神经免疫紊乱性疾病。生理应激和心理应激能激活免疫系统,导致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多个方面,包括神经递质代谢、神经内分泌功能、神经可塑性以及与... 免疫系统在一些心理精神障碍中具有重要作用,抑郁症可看作是一种心理神经免疫紊乱性疾病。生理应激和心理应激能激活免疫系统,导致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多个方面,包括神经递质代谢、神经内分泌功能、神经可塑性以及与行为改变有关的信息过程。细胞因子不仅由免疫活性细胞分泌,也能被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细胞合成和分泌,它在抑郁症中的作用可能会在揭示抑郁障碍机制上有新突破,并可能作为今后药物治疗的靶点进入临床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神经免疫学 抑郁性障碍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的心理效应:现象与机制研究述评 被引量:49
2
作者 张腾霄 韩布新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98-406,共9页
红色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最常见的颜色之一,它对人类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受到心理学家的关注。2005年发表在Nature上关于红色队服增强奥运选手竞赛成绩的研究报告,引发了一系列红色心理效应研究。本文从生理指标、行为观察、认知、语言文化... 红色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最常见的颜色之一,它对人类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受到心理学家的关注。2005年发表在Nature上关于红色队服增强奥运选手竞赛成绩的研究报告,引发了一系列红色心理效应研究。本文从生理指标、行为观察、认知、语言文化、情绪、态度等多个角度综述了红色心理效应的现象和机制,并提出"情境假说"来解释红色对心理与行为的影响。综述表明,红色的心理效应缘于其在不同情境下联结着不同的心理意义。这些联结受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共同影响。红色与心理意义的联结诱发了特定的心理状态,从而影响个体的心理与行为。颜色对心理的影响及其机制,已经成为颜色科学基础与应用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 心理效应 心理意义 情境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心理学前沿研究概述 被引量:6
3
作者 林文娟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3-354,共2页
生理心理学是心理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基础学科,它除用人为研究对象外还用各种实验动物为对象,研究心理行为活动的生理学机制。随着心理科学、生物学、神经科学和新技术的发展,生理心理学超越了传统生理心理学的视野和方法,越来越明显... 生理心理学是心理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基础学科,它除用人为研究对象外还用各种实验动物为对象,研究心理行为活动的生理学机制。随着心理科学、生物学、神经科学和新技术的发展,生理心理学超越了传统生理心理学的视野和方法,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自身多学科交叉的发展特点和趋势。科学家们延伸了这个领域,给这个领域起了很多名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心理学 生理学机制 多学科交叉 基础学科 科学体系 实验动物 行为活动 研究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独处能力与生命意义感:基本心理需求的中介和家庭亲密度的调节作用
4
作者 胡永时 赵怡霖 张镇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5-432,共8页
为考察独处能力对老年人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本研究对1082名5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潜调节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1)老年人独处能力显著正向预测生命意义感。(2)自主、胜任、关联三种基本心理需求的满... 为考察独处能力对老年人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本研究对1082名5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潜调节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1)老年人独处能力显著正向预测生命意义感。(2)自主、胜任、关联三种基本心理需求的满足在独处能力和生命意义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其中自主需求满足的中介效应最强。(3)家庭亲密度负向调节独处能力与基本心理需求满足之间的关系。对于缺乏关爱和支持的家庭,独处能力对老年人基本心理需求满足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从而部分缓解了亲密关系缺失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处能力 基本心理需求满足 生命意义感 家庭亲密度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绪通路异常与认知情绪偏差:慢性痛与抑郁症共病的神经心理机制 被引量:18
5
作者 林潇骁 罗非 王锦琰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25-738,共14页
慢性疼痛与抑郁症具有高度共病性,但迄今尚无成熟理论能够阐释二者共病的神经心理机制。对慢性痛与抑郁的脑机制研究提示,慢性痛和抑郁常常涉及到相似的情绪脑区活动的异常改变;与此相对应的是,行为学研究发现,疼痛患者与抑郁患者在加... 慢性疼痛与抑郁症具有高度共病性,但迄今尚无成熟理论能够阐释二者共病的神经心理机制。对慢性痛与抑郁的脑机制研究提示,慢性痛和抑郁常常涉及到相似的情绪脑区活动的异常改变;与此相对应的是,行为学研究发现,疼痛患者与抑郁患者在加工疼痛或抑郁相关信息时表现出了模式相似的认知情绪偏差(CAB)。近年来,越来越多证据趋于一致,指出慢性痛和抑郁共有的情绪通路异常变化可能导致了相似的信息加工异常,是二者共病的神经心理基础,而认知情绪偏差则在行为上反映了这种变化,并且很可能是共病发生、发展及维持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痛 抑郁症 共病 情绪通路 认知情绪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角度看自我 被引量:4
6
作者 孙炳丽 田雨 +1 位作者 孙海洋 王文忠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3-90,共8页
心理咨询和治疗离不开对自我的关注,精神分析、行为疗法和认知疗法对自我的关注局限于认知或行为层面,而新兴的正念疗法填补了对自我身体和感受层面关注的空白。具身认知和具身自我实验,以及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也证明了身体、感知觉和认... 心理咨询和治疗离不开对自我的关注,精神分析、行为疗法和认知疗法对自我的关注局限于认知或行为层面,而新兴的正念疗法填补了对自我身体和感受层面关注的空白。具身认知和具身自我实验,以及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也证明了身体、感知觉和认知情绪的密切关系,及其与自我的息息相关。本文在整合已有心理疗法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整体观的自我结构,即自我是理性(符号机能、认知情绪)、感性(非符号机能、感知觉)、身体(生理机能)的综合体,缺一不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疗法 正念 具身认知 自我金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瘾相关记忆的表观遗传学机制--药物成瘾研究的新视角 被引量:9
7
作者 李勇辉 韩锦 隋南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4-429,共6页
成瘾相关记忆长期性的脑机制一直是药物成瘾研究领域的难点与热点,该文简要介绍了成瘾记忆长期性分子机制的研究脉络,提示表观遗传学修饰可能是研究药物成瘾的新视角。成瘾药物可以调节染色体不同亚型组蛋白乙酰化水平,不同基因DNA的甲... 成瘾相关记忆长期性的脑机制一直是药物成瘾研究领域的难点与热点,该文简要介绍了成瘾记忆长期性分子机制的研究脉络,提示表观遗传学修饰可能是研究药物成瘾的新视角。成瘾药物可以调节染色体不同亚型组蛋白乙酰化水平,不同基因DNA的甲基化程度从而改变染色体的空间结构,进而调节基因的表达导致成瘾,特别是DNA甲基化改变的相对的稳定性可能是成瘾记忆长期存在的分子基础。记忆再巩固过程中学习记忆相关脑区的记忆促进基因与记忆抑制基因的表观遗传学改变可能是未来研究的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成瘾 表观遗传学 组蛋白乙酰化 DNA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认知损伤的语义记忆研究述评 被引量:4
8
作者 王鹏云 李娟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31-937,共7页
轻度认知损伤(Mild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介于正常老化与痴呆之间的过渡阶段,表现为与年龄和教育程度不相称的认知功能减退。本文回顾了近期有关MCI语义记忆的研究,分析比较了各研究的实验任务及结果,得出MCI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 轻度认知损伤(Mild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介于正常老化与痴呆之间的过渡阶段,表现为与年龄和教育程度不相称的认知功能减退。本文回顾了近期有关MCI语义记忆的研究,分析比较了各研究的实验任务及结果,得出MCI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由多种原因造成的语义记忆损伤,语义记忆测验对MCI的早期筛查和转归预测有重要作用。最后指出将来的研究需要将包括语义记忆成分在内的多种认知测验相结合,以便及早发现有可能发展为痴呆的危险个体并开展相应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损伤 语义记忆 痴呆 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医传媒信息对医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申正付 齐玉龙 +2 位作者 杨秀木 韩布新 刘萍萍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14年第2期146-154,共9页
根据学者喻国明和郑丽勇的传媒影响力理论和学者黄希庭的价值观体系理论,自编问卷,对安徽省三所医学院校的1998名在校医学生展开调查,实证研究涉医传媒信息对医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探索其内在机理。结果发现:涉医传媒信息对医学生价值观... 根据学者喻国明和郑丽勇的传媒影响力理论和学者黄希庭的价值观体系理论,自编问卷,对安徽省三所医学院校的1998名在校医学生展开调查,实证研究涉医传媒信息对医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探索其内在机理。结果发现:涉医传媒信息对医学生价值观产生显著影响:(1)涉医传媒信息内容、信息时效性正向影响医学生的心理需求;(2)信息加工程度、信息传播渠道、信息传播媒介、信息发布者等正向影响医学生对涉医传媒信息的信任程度,并进而影响医学生的价值观;(3)心理需求和信任程度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 信息 价值观 医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忆老化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及风险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娟 崔晓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1121-1123,共3页
记忆功能下降是老化过程中最典型的认知衰退之一。当今,从记忆老化的一般特征,到大脑激活、结构、功能连接、神经递质代谢以及高血压、载脂蛋白(apo)E基因等多个层面,对记忆老化相关神经生物学机制和风险因素的研究,均取得许多新进展... 记忆功能下降是老化过程中最典型的认知衰退之一。当今,从记忆老化的一般特征,到大脑激活、结构、功能连接、神经递质代谢以及高血压、载脂蛋白(apo)E基因等多个层面,对记忆老化相关神经生物学机制和风险因素的研究,均取得许多新进展。衰老是毕生发展过程中势必要面临的阶段。在老化(aging)的过程中,从感知觉、注意、执行控制、记忆,到思维、语言等多项认知功能都会不同程度下降。研究发现,无论是在正常老化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障碍 神经生物学 衰老 高血压 载脂蛋白E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认知损伤重复效应脑电研究:范式及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婷 李娟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85-1190,共6页
"语义一致性加重复"范式(congruity-plus-repetition paradigm)在早前重复范式的基础上增加了早期语义情境用以控制重复效应的前期成份N400和后期成份P600之间的相互干扰。作者回顾了这种范式在轻度认知损伤(mild cognitive i... "语义一致性加重复"范式(congruity-plus-repetition paradigm)在早前重复范式的基础上增加了早期语义情境用以控制重复效应的前期成份N400和后期成份P600之间的相互干扰。作者回顾了这种范式在轻度认知损伤(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领域的应用,并分析了该范式在MCI的识别及预测其向痴呆转归方面的优越性。提示效应的组合更能标记正常认知老化向痴呆的动态过渡;能产生两个或多个效应组合的实验范式将是该领域未来研究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一致性加重复”范式 轻度认知损伤 N400重复效应 P600重复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距知觉的动物研究范式及相关神经机制 被引量:3
12
作者 翁纯纯 王宁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78-1492,共15页
在探索时距知觉的脑机制的过程中,相对于人类被试相关研究,动物研究可以提供较多的药理学、分子生物学、单个神经元电生理学以及光遗传等方面的研究证据。目前较为常用的时距知觉动物研究范式包括时间二分法、峰值间隔法以及低比率差别... 在探索时距知觉的脑机制的过程中,相对于人类被试相关研究,动物研究可以提供较多的药理学、分子生物学、单个神经元电生理学以及光遗传等方面的研究证据。目前较为常用的时距知觉动物研究范式包括时间二分法、峰值间隔法以及低比率差别强化法等。根据不同的研究需求,动物研究的范式常会进行调整。对时距知觉的动物研究的探讨将基于两方面展开:(1)常用的时距知觉动物研究范式的介绍及比较;(2)基于动物研究范式的时距知觉神经机制研究进展,旨在为深入探索时间知觉的心理学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距知觉 动物研究 实验范式 神经机制 时间知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人社交媒体使用与正/负向情绪:上行和下行社会比较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雷萍 赵怡霖 张镇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4-141,共8页
为探索中老年人社交媒体使用与正/负向情绪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者采用社交媒体使用量表、上行和下行社会比较分量表、正/负向情绪量表对662名45岁以上中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中老年人社交媒体使用正向预测了正向情绪和负向情绪,... 为探索中老年人社交媒体使用与正/负向情绪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者采用社交媒体使用量表、上行和下行社会比较分量表、正/负向情绪量表对662名45岁以上中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中老年人社交媒体使用正向预测了正向情绪和负向情绪,且上行社会比较、下行社会比较中介了上述关系。具体为,中老年人社交媒体使用通过增加上行社会比较提升了正向情绪;通过增加下行社会比较提升了负向情绪。研究表明,中老年人社交媒体使用对个体情绪健康具有双刃剑作用,并支持了社会比较的同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人 社交媒体使用 上行社会比较 下行社会比较 正向与负向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志愿功能动机与志愿行为:感恩品质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1
14
作者 杨秀木 高恒 +3 位作者 齐玉龙 申正付 韩布新 周静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4-360,共7页
采用志愿功能动机问卷、感恩品质量表和志愿行为问卷调查260名大学生,建立结构方程,考察感恩品质在志愿功能动机与志愿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志愿功能动机、价值观表达、学习理解、社会交往、职业生涯、自我增强、自我表达... 采用志愿功能动机问卷、感恩品质量表和志愿行为问卷调查260名大学生,建立结构方程,考察感恩品质在志愿功能动机与志愿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志愿功能动机、价值观表达、学习理解、社会交往、职业生涯、自我增强、自我表达、感恩品质、感恩认知、感恩情感、感恩行为、志愿行为之间均显著正相关;(2)志愿功能动机、感恩品质可正向预测志愿行为;(3)感恩品质部分中介志愿功能动机和志愿行为,志愿功能动机既直接导致志愿行为,也通过感恩品质间接影响志愿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愿功能动机 感恩品质 志愿行为 大学生 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社会功能与主观幸福感 被引量:55
15
作者 李海峰 陈天勇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59-765,共7页
社会功能是健康老龄化的基本要素。本文综述了老年社会功能的定义和评估、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的老年社会功能理论,以及社会功能对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研究进展。在消极和积极老化观的指引下,该领域的研究存在两种取向:前者片面强调社会支持,... 社会功能是健康老龄化的基本要素。本文综述了老年社会功能的定义和评估、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的老年社会功能理论,以及社会功能对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研究进展。在消极和积极老化观的指引下,该领域的研究存在两种取向:前者片面强调社会支持,追求享乐主义取向主观幸福感;后者则强调社会参与,追求幸福快乐取向主观幸福感。今后的研究应在积极老化观的指引下,强调老年阶段积极主动的社会参与和幸福快乐的幸福感,并开展相关的干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社会功能 健康 主观幸福感 社会支持 社会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动物模型及其神经生物学机制 被引量:41
16
作者 安献丽 郑希耕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1-377,共7页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个体由于经历对生命具有威胁的事件或严重的创伤,导致症状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研究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主要动物模型为条件性恐惧和应激敏感化模型。研究表明,创伤后应激障碍中长时程留存的恐惧性记忆、高唤醒等症状与...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个体由于经历对生命具有威胁的事件或严重的创伤,导致症状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研究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主要动物模型为条件性恐惧和应激敏感化模型。研究表明,创伤后应激障碍中长时程留存的恐惧性记忆、高唤醒等症状与大脑杏仁核、内侧前额叶皮层和海马三个脑区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负反馈功能增强密切相关。其中杏仁核活动增强是条件性恐惧记忆获得、保持和表达的关键神经基础。内侧前额叶皮层对杏仁核的去抑制及海马向杏仁核传递的威胁性环境信息,促进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出现。在经历创伤应激后糖皮质激素受体的上调及多巴胺活动的增强是创伤后应激障碍产生的主要神经基础。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药物治疗研究证明多巴胺D2受体在改善患者症状中的作用比较重要,但仍需作更深入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恐惧条件化 敏感化 多巴胺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执行功能的认知可塑性和神经可塑性 被引量:42
17
作者 杜新 陈天勇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71-1480,共10页
执行衰退假说认为执行功能的特异性衰退是引起认知年老化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老年人的执行功能及其相关脑区(主要为前额叶)存在可塑性,通过训练执行功能的衰退可得到缓解,且相关脑区的激活水平、脑容量或神经递质都可... 执行衰退假说认为执行功能的特异性衰退是引起认知年老化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老年人的执行功能及其相关脑区(主要为前额叶)存在可塑性,通过训练执行功能的衰退可得到缓解,且相关脑区的激活水平、脑容量或神经递质都可发生改变;部分研究还发现执行功能训练对其它认知能力有一定的迁移效应。这些发现对于认知年老化理论的继续探索和认知干预研究的实践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功能 老年人 认知可塑性 神经可塑性 迁移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的内表现型:快感缺失及其测量方法 被引量:25
18
作者 刘文华 陈楚侨 黄敏儿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1-281,共11页
快感缺失,指的是体验快乐的能力下降,广泛出现在抑郁症中,但同时也是其他如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症状。虽然快感缺失在精神病理学上非常重要,但较少受到研究重视。文章探讨了抑郁症和快感缺失的关系以及快感缺失个体的大脑奖励系统受损的神... 快感缺失,指的是体验快乐的能力下降,广泛出现在抑郁症中,但同时也是其他如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症状。虽然快感缺失在精神病理学上非常重要,但较少受到研究重视。文章探讨了抑郁症和快感缺失的关系以及快感缺失个体的大脑奖励系统受损的神经机制,同时介绍了快感缺失可以进一步区分为期待性和消费性两种损害类型以及研究所用的主客观测量方法。指出快感缺失作为抑郁症最有可能的内表现型及其对疾病发展的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感缺失 抑郁症 神经基础 大脑奖励系统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发性抑郁及其神经基础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玮文 谢希 邵枫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11-417,共7页
儿童期和青少年期抑郁(早发性抑郁)表现出与成年期抑郁不同的一些临床症状、药物疗效和生理反应特征,导致这些差异的神经生物学基础目前尚不清楚。儿童期和青少年期神经系统的发展变化可能参与早发性抑郁的病生理,尤其是单胺能神经递质... 儿童期和青少年期抑郁(早发性抑郁)表现出与成年期抑郁不同的一些临床症状、药物疗效和生理反应特征,导致这些差异的神经生物学基础目前尚不清楚。儿童期和青少年期神经系统的发展变化可能参与早发性抑郁的病生理,尤其是单胺能神经递质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与早发性抑郁的生理和药物治疗反应密切相关。早发性抑郁动物模型的建立是研究早发性抑郁脑机制的基础,未来研究的重点是发展有效的早发性抑郁治疗药物和早期心理行为干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期 青少年期 旱发性抑郁 单胺能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科医生胜任力和主观幸福感:工作绩效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2
20
作者 申正付 韩布新 +1 位作者 杨秀木 古继宝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2-288,共7页
采用胜任力问卷、工作绩效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调查1340名全科医生,建立结构方程,考察工作绩效在胜任力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胜任力、工作绩效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均显著正相关;(2)胜任力和工作绩效可正向预测主观幸... 采用胜任力问卷、工作绩效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调查1340名全科医生,建立结构方程,考察工作绩效在胜任力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胜任力、工作绩效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均显著正相关;(2)胜任力和工作绩效可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3)工作绩效部分中介胜任力和主观幸福感,胜任力既直接预测主观幸福感,也通过工作绩效间接预测主观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生 胜任力 工作绩效 主观幸福感 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