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凹凸棒石负载Cu-Fe-Co基催化剂组合体系用于CO加氢制备低碳醇 被引量:4
1
作者 郭海军 李清林 +4 位作者 张海荣 熊莲 彭芬 姚时苗 陈新德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46-1356,I0005,共12页
采用浸渍法(IM)和浸渍燃烧法(IMSC)制备了凹凸棒石(ATP)及凹凸棒石-多孔硅胶微球混合物(ATPS)负载Cu-Fe-Co基改性费托催化剂,通过N 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H2-程序升温还原(... 采用浸渍法(IM)和浸渍燃烧法(IMSC)制备了凹凸棒石(ATP)及凹凸棒石-多孔硅胶微球混合物(ATPS)负载Cu-Fe-Co基改性费托催化剂,通过N 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和CO2-程序升温脱附(CO2-TPD)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将它们应用于CO加氢制备低碳醇反应。结果表明,IMSC较IM制备催化剂更有利于CuO的负载、分散和还原,促进H2和CO与Cu活性位的接触,但两者的最佳低碳醇合成温度均为280℃。通过对ATP和ATPS负载Cu-Fe-Co基催化剂(CFCK/ATP、CFCK/ATPS)与Cu/ZnO/Al2O3(CZA)甲醇催化剂的组合体系的优化,获得较理想的低碳醇合成催化剂组合体系CZA║CFCK/ATPS-IMSC。利用它们之间的“产物转化耦合效应”,实现CO转化率为46.3%,低碳醇选择性为39.6%,C 2+醇含量为2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 CO加氢 低碳醇 催化剂组合体系 产物转化耦合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溶剂对NiCoB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结构及糠醛加氢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郭海军 唐伟超 +7 位作者 张海荣 彭芬 王璨 黄前霖 熊莲 陈新德 欧阳新平 邱学青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17-827,共11页
采用化学还原法在不同单一和复配溶剂体系中制备了一系列NiCoB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对其液相糠醛加氢性能进行了考察,并采用N_2吸附-脱附等温线、ICP、FE-SEM、HRTEM、XRD、XPS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相同反应条件下,制备溶剂的表... 采用化学还原法在不同单一和复配溶剂体系中制备了一系列NiCoB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对其液相糠醛加氢性能进行了考察,并采用N_2吸附-脱附等温线、ICP、FE-SEM、HRTEM、XRD、XPS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相同反应条件下,制备溶剂的表面张力、黏度、极性大小和溶解度常数等对NiCoB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组成、形貌和结构及其糠醛加氢反应性能均产生重要影响。由甲醇/乙二醇复配溶剂(MEG,体积比1∶1)制备的NiCoB-MEG催化剂具有最理想的糠醛液相加氢制糠醇性能,糠醛转化率达到96.4%,糠醇选择性达到83.49%,这可归因于甲醇和乙二醇之间的协同作用促进了金属组分的分散和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糠醛加氢 制备溶剂 NiCoB 非晶态合金催化剂 糠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