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估算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9
1
作者 丛晓荣 吴能友 +3 位作者 苏明 杨睿 乔少华 毛小平 《新能源进展》 2014年第6期462-470,共9页
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对天然气水合物在能源和环境中的地位与作用极为重要,本文综述了40多年来世界各国学者对全球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的研究成果,将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的估算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初始阶段(1970s^1980s早期);发展阶段(1980s^2... 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对天然气水合物在能源和环境中的地位与作用极为重要,本文综述了40多年来世界各国学者对全球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的研究成果,将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的估算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初始阶段(1970s^1980s早期);发展阶段(1980s^2000s早期);理性阶段(2000s~目前)。研究认为:随着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研究程度的加深,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全球天然气水合物中甲烷量估算值至少降低了一个数量级,天然气水合物实际样品的获得使得水合物资源量估算方法日趋完善,估算参数更加接近实际地质情况,估算值更加趋于理性,目前反映全球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的合理范围为(1~3)×1015 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资源量 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介质力学本构关系及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峰 刘丽华 +2 位作者 吴能友 卢静生 吴起 《新能源进展》 2017年第6期443-449,共7页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储量巨大的潜在能源,主要蕴藏在海域或陆地冻土带的多孔介质中。研究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介质的力学性质是评价含水合物沉积介质稳定性以及水合物开采安全的基础。本文系统总结了含水合物沉积介质力学本构模型和力学...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储量巨大的潜在能源,主要蕴藏在海域或陆地冻土带的多孔介质中。研究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介质的力学性质是评价含水合物沉积介质稳定性以及水合物开采安全的基础。本文系统总结了含水合物沉积介质力学本构模型和力学数值模拟研究现状,指出邓肯–张模型和临界状态模型的适用范围及局限性,认为建立参数物理意义明确且能相对全面地描述含水合物沉积介质力学性质的力学本构方程还有很多挑战。针对含水合物沉积介质力学性质研究,开展多物理场耦合数值模拟研究是主要的研究手段。目前,TOUGH+HYDRATE和FLAC3D的耦合以及颗粒流(PFC)应用较多,考虑水合物在地层的实际分解过程,应该对沉积介质力学性质在水合物连续分解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与其他物理场的耦合作用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力学性质 本构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地层钻井潜在风险及控制措施 被引量:9
3
作者 何勇 唐翠萍 梁德青 《新能源进展》 2016年第1期42-47,共6页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清洁高效能源,广泛分布于大陆永久冻土带和海洋环境中,其中海洋环境又以海洋大陆斜坡和深海盆地为主。对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地层进行钻井是研究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及获得海底地层油气资源最直接的手段之一,但海底天然气...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清洁高效能源,广泛分布于大陆永久冻土带和海洋环境中,其中海洋环境又以海洋大陆斜坡和深海盆地为主。对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地层进行钻井是研究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及获得海底地层油气资源最直接的手段之一,但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地层地质环境复杂,钻井面临诸多风险。本文通过综合分析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地层的储层特性,探讨了海底地层中天然气水合物分解与再形成对钻井工程的影响、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及环境效应,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期为我国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地层钻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钻井 风险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合物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率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栋梁 梁德青 《新能源进展》 2015年第6期464-468,共5页
基于HotDisk热常数分析系统的单面测试功能,建立了一套新的天然气水合物热物性测试系统,并实验研究了I型水合物(甲烷)、H型水合物(甲烷和甲基环己烷)的导热系数和H型水合物的热扩散率。结果显示甲烷水合物样品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变... 基于HotDisk热常数分析系统的单面测试功能,建立了一套新的天然气水合物热物性测试系统,并实验研究了I型水合物(甲烷)、H型水合物(甲烷和甲基环己烷)的导热系数和H型水合物的热扩散率。结果显示甲烷水合物样品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变化非常小,平均导热系数约为0.53W/(m·K)。结合文献报道和实验分析发现零孔隙率甲烷水合物的导热系数大约为0.7W/(m·K),水合物样品在压缩过程中虽然减少了孔隙,但是却引起晶体破碎,导致导热系数与理想值差距较大。水合物的导热系数与水合物的类型及客体分子有关,大体顺序为I型〉II型〉H型〉半笼型水合物。甲烷一甲基环己烷生成的H型水合物热扩散率为0.205~0.26mm2/s,和其他类型的水合物相当;水合物的热扩散率大约为水的两倍,而导热系数和水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水合物 导热系数 热扩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环境中自生矿物特征 被引量:5
5
作者 张美 邬黛黛 吴能友 《新能源进展》 2016年第1期20-27,共8页
南海北部陆坡发育的自生岩石矿物主要有碳酸盐岩、黄铁矿、石膏等,主要分布在天然气水合物最有潜力的区域,如西沙海槽、神狐海域、东沙西南和东北海域,以东沙东北部海域为自生矿物发育最密集区域。自生碳酸盐岩主要呈结核状、结壳状、... 南海北部陆坡发育的自生岩石矿物主要有碳酸盐岩、黄铁矿、石膏等,主要分布在天然气水合物最有潜力的区域,如西沙海槽、神狐海域、东沙西南和东北海域,以东沙东北部海域为自生矿物发育最密集区域。自生碳酸盐岩主要呈结核状、结壳状、烟囱状、块状等产出,神狐海域和东沙西南海域以白云石为主,西沙海槽以文石为主,东沙东北部主要以高镁方解石为主,具有较轻的碳同位素值和较重的氧同位素值;自生黄铁矿主要呈长条状,由草莓状黄铁矿组成,具有较大的硫同位素值,分布较为广泛;自生石膏主要呈球状或者块状,透明自形晶结构,分布在神狐及东沙海域部分站位。南海北部自生矿物的这些特点可为我国水合物勘探提供自生矿物方面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南海 碳酸盐 黄铁矿 石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合物饱和度下渗透率变化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吴丹梅 李刚 +1 位作者 李小森 吕鑫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916-2923,共8页
含固体水合物的多孔介质的渗透率是影响天然气水合物藏开采潜力的一个重要参数,多孔介质的渗透率受到水合物占据孔隙的百分比的影响,定量研究水合物的饱和度对渗透率的影响对于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工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储气罐精确... 含固体水合物的多孔介质的渗透率是影响天然气水合物藏开采潜力的一个重要参数,多孔介质的渗透率受到水合物占据孔隙的百分比的影响,定量研究水合物的饱和度对渗透率的影响对于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工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储气罐精确控制注入反应釜的甲烷气量,采用平均粒径为333.21μm的石英砂模拟多孔介质进行实验,开展了一系列不同甲烷水合物饱和度(0~35%)下液相水的渗透率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水合物饱和度的增加会引起渗透率逐渐下降,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并且当水合物饱和度较低时(S_H<10%),水合物固体对多孔介质孔隙的堵塞作用更明显,所以渗透率急剧下降;而在相对高的饱和度下(S_H>10%),渗透率下降速率逐渐降低。将本实验测量结果与Kozeny颗粒模型、平行毛细管模型和Masuda下降模型[K=K_0(1-S_H)~N,N为整数]进行对比,发现测量结果与Masuda渗透率下降模型N=13的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渗透率 天然气水合物 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水合物相变热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7
作者 胡亚飞 蔡晶 +1 位作者 徐纯刚 李小森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021-2032,共12页
气体水合物作为一种特殊的相变材料,在形成与分解过程中会发生相态改变并伴随着相变热的变化。本文从气体水合物相变热的测定和应用两个方面对气体水合物相变热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对比分析了两种确定气体水合物相变热的方法,两种方... 气体水合物作为一种特殊的相变材料,在形成与分解过程中会发生相态改变并伴随着相变热的变化。本文从气体水合物相变热的测定和应用两个方面对气体水合物相变热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对比分析了两种确定气体水合物相变热的方法,两种方法分别为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实验直接测定法和基于相平衡的Clausius-Clapeyron方程间接计算法。综述了气体水合物相变热的应用研究现状,尤其是在空调蓄冷技术中的应用,其中气体水合物空调蓄冷技术从蓄冷工质和蓄冷装置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指出了气体水合物相变热应用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为气体水合物相变热应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 相变热 测量 蓄冷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东南海域海底浅层水合物层识别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杨睿 刘丽华 +1 位作者 郭攀 刘杰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4期185-186,共2页
琼东南盆地位于南海西北部陆缘,为北东向伸展的新生代陆缘张裂盆地,是我国重要的油气富集区。盆地在构造演化上经历了特征显著不同的两个发育阶段:始新世至渐新世的断陷阶段和早中新世以来的拗陷阶段,这两个发育阶段使盆地形成了上下... 琼东南盆地位于南海西北部陆缘,为北东向伸展的新生代陆缘张裂盆地,是我国重要的油气富集区。盆地在构造演化上经历了特征显著不同的两个发育阶段:始新世至渐新世的断陷阶段和早中新世以来的拗陷阶段,这两个发育阶段使盆地形成了上下两个构造层,具有明显的双层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海底浅层 琼东南海域 速度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介质中甲烷水合物的生成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臧小亚 梁德青 吴能友 《新能源进展》 2015年第2期131-138,共8页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常常在自然界中的海底沉积物多孔介质孔隙中生成,同时水合物在工业上还能与多孔介质材料一起作为储存及分离气体的一种方式,因此开采利用水合物以及发挥水合物工业技术的前提都跟多孔介质有莫大的关系...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常常在自然界中的海底沉积物多孔介质孔隙中生成,同时水合物在工业上还能与多孔介质材料一起作为储存及分离气体的一种方式,因此开采利用水合物以及发挥水合物工业技术的前提都跟多孔介质有莫大的关系,对多孔介质中天然气水合物生成特性的研究进行总结与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分析了国内外关于不同类型多孔介质中甲烷水合物的生成过程及特性的研究文献,将多孔介质根据其孔径大小进行划分。结果显示,在微孔介质中,甲烷水合物的生成侧重于气体的存储及运输方面;在介孔介质中,甲烷水合物的生成动力学受孔径影响较大;在大孔的沉积物中,甲烷水合物的生成及分布的机理性研究仍比较缺乏。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丰富甲烷水合物在多孔介质中的生成动力学理论,本文将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为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一些展望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水合物 多孔介质 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吡咯烷酮对钻井液水合物抑制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勇 唐翠萍 梁德青 《新能源进展》 2016年第2期127-131,共5页
随着全球油气钻探由海洋浅水区向深水区发展,深水油气钻探中水合物的防治研究也得到了日益重视。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一种非常成熟的水合物动力学抑制剂,被广泛应用于油气生产运输中。向应用于某浅水油气田的钻井液中添加0.5wt%、1.0wt%... 随着全球油气钻探由海洋浅水区向深水区发展,深水油气钻探中水合物的防治研究也得到了日益重视。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一种非常成熟的水合物动力学抑制剂,被广泛应用于油气生产运输中。向应用于某浅水油气田的钻井液中添加0.5wt%、1.0wt%和2.0wt%的聚乙烯吡咯烷酮,首先对其低温常规性能进行实验评价。结果表明,0.5wt%和1.0wt%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加入对钻井液的流变性能不会产生明显影响,2.0wt%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会影响钻井液的流变性能而导致钻井液无法满足钻井需求;随后在4℃、6 MPa^10 MPa条件下,利用1.2 L定容反应釜,通过观察温度和压力的变化,研究了0.5wt%和1.0wt%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后对钻井液中水合物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温度为4℃、进气压力在6 MPa^10 MPa时,进气后500 min内聚乙烯吡咯烷酮对钻井液中的水合物形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明显,但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加入不能完全抑制水合物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 钻井液 聚乙烯吡咯烷酮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A分子筛中CO2水合物生成实验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娜 万丽 梁德青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52-359,共8页
考察了小孔径5A分子筛中CO2水合物的相平衡条件,研究了不同含水量的分子筛在不同压力下CO2水合物形成的动力学规律,并采用XRD,Raman,Cryo-SEM等方法对CO2水合物微观特征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5A分子筛中CO2水合物相平衡曲线与纯水中CO... 考察了小孔径5A分子筛中CO2水合物的相平衡条件,研究了不同含水量的分子筛在不同压力下CO2水合物形成的动力学规律,并采用XRD,Raman,Cryo-SEM等方法对CO2水合物微观特征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5A分子筛中CO2水合物相平衡曲线与纯水中CO2水合物相比明显左移,5A分子筛不利于CO2水合物的形成;含水量42.11%(w)的5A分子筛中CO2水合物气体总消耗量大于分子筛吸附CO2气体消耗量,分子筛表面水呈多孔二维"网"结构,水分子与CO2分子接触面积大,诱导时间短;5A分子筛中CO2水合物均为Ⅰ型水合物,主要以黏固方式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A分子筛 含水量 二氧化碳 水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泡器中环戊烷-甲烷-盐水体系水合物的生成动力学 被引量:17
12
作者 吕秋楠 宋永臣 李小森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777-3782,共6页
采用鼓泡装置研究了盐水体系中环戊烷(CP)-甲烷水合物的生成动力学,分别考察了进气速率、温度、压力对水合物生成速率和进气速率对气体转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提高进气速率、压力,降低温度均可提高水合物生成速率。但进气速率对气体转... 采用鼓泡装置研究了盐水体系中环戊烷(CP)-甲烷水合物的生成动力学,分别考察了进气速率、温度、压力对水合物生成速率和进气速率对气体转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提高进气速率、压力,降低温度均可提高水合物生成速率。但进气速率对气体转化率有影响,进气速率过大,单位时间内进入到反应器内的气体过多,气体还未参与反应便被排出,导致气体转化率反而减小。通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环戊烷-甲烷水合物的生成过程,认为水合物晶体首先在环戊烷-水界面生成,并逐步向内部气相生长,最后水合物壳破裂,气泡逸出。水合物逐渐生长成粒状,并不断聚集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泡 环戊烷 甲烷 水合物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戊烷-甲烷水合物生成过程的温度特性 被引量:9
13
作者 胡亚飞 蔡晶 李小森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18-1427,共10页
研究了环戊烷-甲烷水合物生成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分析了体系的热量损失。在不同初始温度(4℃、8℃和12℃)、压力(2MPa、4MPa、6MPa、8MPa和10MPa)和进气方式(一次性进气、连续进气和间歇进气)的条件下,测定了釜内温度,对比了以上各因素... 研究了环戊烷-甲烷水合物生成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分析了体系的热量损失。在不同初始温度(4℃、8℃和12℃)、压力(2MPa、4MPa、6MPa、8MPa和10MPa)和进气方式(一次性进气、连续进气和间歇进气)的条件下,测定了釜内温度,对比了以上各因素对釜内最高温度(T_(max))与釜内最大温升(ΔT_(max))的影响。实验表明,T_(max)主要受压力和进气方式影响,初始温度对其影响不明显;ΔT_(max)受初始温度、压力和进气方式影响显著。在间歇进气方式下,初始温度越低、压力越高,ΔT_(max)越大。其中,在初始温度为4℃、压力为10MPa、进气时间间隔为30min的间歇进气方式下,ΔT_(max)可达16.5℃。此外,由热量分析发现,体系的主要热量损耗表现为体系向环境中的散热。因此,提高保温层的绝热性能,有利于提高水合物生成热的热量有效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 甲烷 环戊烷 生成热 最大温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砂质含水合物沉积介质的非线性弹性力学模型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峰 刘丽华 +2 位作者 吴能友 吴起 金光荣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3-198,共6页
描述含水合物沉积介质的应力-应变关系,建立含水合物沉积介质的力学模型,预测水合物储层的变形规律,是有效开发水合物资源的基本前提。以经典邓肯-张模型为基础,结合细砂质含水合物沉积介质力学三轴试验数据,提出了适合细砂质含水合物... 描述含水合物沉积介质的应力-应变关系,建立含水合物沉积介质的力学模型,预测水合物储层的变形规律,是有效开发水合物资源的基本前提。以经典邓肯-张模型为基础,结合细砂质含水合物沉积介质力学三轴试验数据,提出了适合细砂质含水合物沉积介质的非线性弹性力学模型及其参数,并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该模型及其参数可以很好地描述细砂质含水合物沉积介质的应力-应变的非线性弹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力学特性 邓肯-张模型 非线性弹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水合物冰丘的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金华 魏伟 +5 位作者 刘杰 杨睿 肖红平 彭涌 张巧珍 丛晓荣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7-124,共8页
海底水合物冰丘是一种特殊的海底构造,外观表现从平滑浑圆的陡峭丘状体变化到粗糙不平的缓斜丘状体。地震剖面上,内部常表现为空白反射,并与似海底反射(BSR)紧密相关。归纳了前人对海底水合物冰丘的研究。综合分析认为规模较大的海底水... 海底水合物冰丘是一种特殊的海底构造,外观表现从平滑浑圆的陡峭丘状体变化到粗糙不平的缓斜丘状体。地震剖面上,内部常表现为空白反射,并与似海底反射(BSR)紧密相关。归纳了前人对海底水合物冰丘的研究。综合分析认为规模较大的海底水合物冰丘通常形成于高通量汇聚型流体运移通道附近;海底水合物冰丘的出现可能指示了下部水合物及油气藏的赋存和大陆边缘汇聚型流体的运移;同时,在汇聚型流体运移条件下,伴随着流体向上运移的深部热流和高盐度水可能导致BSR深度变浅;此外,水合物冰丘的形成与发育为动态过程,其形成过程可分为水合物成核、聚集/冰丘型以及分解/冰丘垮塌3个阶段。开放型流动系统中形成的水合物丘的气体来源于"深部"沉积物渗滤的外部流体,可形成规模较大、高饱和度的水合物矿产,具有勘探价值。为更好地认识海底水合物冰丘演化史以及其与汇聚型运移通道、BSR分布位置等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开展海底调查、高精度多道地震调查,并结合地球化学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水合物冰丘 水合物 似海底反射 运移通道 热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吡咯烷酮对甲烷水合物形成热力学条件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唐翠萍 戴兴学 梁德青 《新能源进展》 2016年第1期28-32,共5页
低剂量抑制剂对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条件的影响对组合抑制剂的开发和选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定容压力搜索法,在282.6 K^290.3 K范围内测定了纯水和含低剂量抑制剂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的甲烷水合物形成相平衡条件。测量结果显示浓度为0... 低剂量抑制剂对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条件的影响对组合抑制剂的开发和选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定容压力搜索法,在282.6 K^290.3 K范围内测定了纯水和含低剂量抑制剂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的甲烷水合物形成相平衡条件。测量结果显示浓度为0.5wt%、5wt%和15wt%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对水合物形成条件有促进作用,但促进作用不大,分析认为高分子的加入降低了溶液的活度,但是增加了溶液对甲烷的溶解度,而活度降低和甲烷溶解度增加对甲烷水合物形成相平衡条件影响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抑制剂 水合物 形成 相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X分子筛耦合四丁基溴化铵促进剂作用下CO2/H2水合物形成动力学 被引量:2
17
作者 燕然 陈朝阳 +4 位作者 夏志明 李小森 徐纯刚 颜克凤 蔡晶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036-4043,共8页
水合物法捕集CO2技术因其清洁环保、工艺简单等优点成为研究热点。但气液传热传质速度慢导致的形成速率慢、储气能力低等关键问题亟待解决。利用13X分子筛耦合四丁基溴化铵(TBAB)促进剂在279.15~280.65K、3.0~6.0MPa研究了CO2/H2(39.8%C... 水合物法捕集CO2技术因其清洁环保、工艺简单等优点成为研究热点。但气液传热传质速度慢导致的形成速率慢、储气能力低等关键问题亟待解决。利用13X分子筛耦合四丁基溴化铵(TBAB)促进剂在279.15~280.65K、3.0~6.0MPa研究了CO2/H2(39.8%CO2/60.2%H2)水合物的形成过程的压降曲线和气体消耗量,并对比分析了TBAB浓度、压力对其促进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采用搅拌方式的TBAB/CO2/H2水合物形成过程相比,13X分子筛可显著提高TBAB/CO2/H2水合物的压降速率和气体消耗量。在279.15K、3.0MPa,随着TBAB溶液浓度增大,CO2/H2水合物形成过程的气体消耗量先增大后减小;而当温压条件为280.65K、3.0MPa时,气体消耗量随耦合促进剂中TBAB浓度变化仍遵循类似规律。此外,13X分子筛耦合TBAB促进剂对CO2/H2水合物压降速率和气体消耗量的影响随着实验压力升高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丁基溴化铵 水合物 合成气 动力学 13X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丁基溴化铵水合物浆液浓度电导率法在线测定
18
作者 方洁 李小森 +3 位作者 陈朝阳 张郁 夏志明 颜克凤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038-2044,共7页
四丁基溴化铵(TBAB)水合物浆液浓度快速测定对TBAB水合物形成分解动力学研究和水合物浆液生产过程控制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在线电导率测定,本文研究了温度、TBAB浓度、TBAB水合物固含量对TBAB水合物浆液电导率的影响,建立了电导率法快速... 四丁基溴化铵(TBAB)水合物浆液浓度快速测定对TBAB水合物形成分解动力学研究和水合物浆液生产过程控制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在线电导率测定,本文研究了温度、TBAB浓度、TBAB水合物固含量对TBAB水合物浆液电导率的影响,建立了电导率法快速测定TBAB水合物浆液中溶液浓度及TBAB水合物固含量的方法,并提出了一种工业TBAB水合物浆液制备过程中溶液浓度和水合物固含量在线取样定量测量方案。研究结果表明:TBAB溶液电导率随溶液温度升高线性增大,随TBAB水合物固含量的增大而减小;TBAB解离度随浓度增大而减小,低浓度时(摩尔分数<0.54%),溶液电导率随浓度增大线性增加,高浓度时,因TBAB解离度显著减小,溶液电导率增长缓慢,出现一个最高值;实验所得的TBAB水合物浆液固含量和TBAB溶液浓度计算经验公式,与实际浓度之间最大相对误差约9.0%,结果较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 结晶 电导率 固含量 电解质 溶液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蓄能空调蓄热实验
19
作者 李栋梁 石海民 梁德青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2014年第5期480-485,共6页
在自行搭建的双蓄能实验平台上进行了制冷兼蓄热实验研究,对比了制冷兼蓄热模式和一般制冷模式,探讨了不同冷冻水流量和不同风机盘管风量对机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蓄热对机组制冷端的影响很小,但是由于回收了大量的冷凝热,使得... 在自行搭建的双蓄能实验平台上进行了制冷兼蓄热实验研究,对比了制冷兼蓄热模式和一般制冷模式,探讨了不同冷冻水流量和不同风机盘管风量对机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蓄热对机组制冷端的影响很小,但是由于回收了大量的冷凝热,使得机组的综合能效比得到大幅提高,因此蓄热对空调节能具有较大作用。此外,在制冷兼蓄热模式下,冷冻水流量或风机盘管风量越大,机组的综合能效比越大,当风量为1033 m3/h、冷冻水流量为972 L/h时,机组综合能效比高达7.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节能 蓄热 双蓄能空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东部海域沉积物波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杰 孙美静 +1 位作者 高红芳 李学杰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5-162,共8页
利用地震剖面对沉积物波的分布、形态和内部结构进行了分析,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沉积物来源和成因进行了探讨。识别出的沉积物波域主要位于台东峡谷与陆坡其他峡谷的交汇区,单个波形的波长为0.8~7.2 km,波高为18~75 m左右,呈NE—SW向... 利用地震剖面对沉积物波的分布、形态和内部结构进行了分析,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沉积物来源和成因进行了探讨。识别出的沉积物波域主要位于台东峡谷与陆坡其他峡谷的交汇区,单个波形的波长为0.8~7.2 km,波高为18~75 m左右,呈NE—SW向展布。台东峡谷弯曲段内侧向上坡迁移的沉积物波,其底界发育块体流沉积,内部可细分为下部过渡单元和上部波形单元。弯曲段外侧的沉积物波呈垂向加积的特征,底部无块体流沉积。基于沉积物波的几何形态,估算整个波域的流体厚度在196~356 m之间,流体速度在15~21 cm/s之间。沉积物波的形态特征、内部结构、分布规律以及数值计算表明这些沉积物波为浊流成因。台湾东部海域沉积物波域的发育与台湾西南部的沉积物波域一样,是台湾造山运动的沉积响应。距今3.5 Ma以来花东海脊的形成以及广燠火山岛—绿岛—兰屿火山岛间闸口的抬升和封闭使得沉积物经由卑南溪及海下水道向南输送到绿岛西侧的台东海槽残留弧前盆地时受阻,转而沿台东峡谷及陆坡冲沟体系向东输送入花东海盆。浊流沉积物沿着峡谷/沟谷体系向下坡方向输送的过程中,在峡谷/冲沟的嘴部等地形限制性降低的位置卸载,或在台东峡谷的高弯曲段漫溢出来,从而形成沉积物波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东峡谷 沉积物波 浊流 成因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