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质气化制备合成天然气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
作者 武宏香 赵增立 +3 位作者 王小波 郑安庆 李海滨 何方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3-90,113,共9页
生物质合成天然气(Bio-SNG)是一种可再生的绿色燃气,可混入现有天然气管网运输使用,也可用作车用燃料,其制备技术被认为是"第二代生物燃料"技术。本文对生物质气化合成天然气的主要技术工艺进行分析与总结,介绍了目前国内外... 生物质合成天然气(Bio-SNG)是一种可再生的绿色燃气,可混入现有天然气管网运输使用,也可用作车用燃料,其制备技术被认为是"第二代生物燃料"技术。本文对生物质气化合成天然气的主要技术工艺进行分析与总结,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发展现况,着重对已进行中试规模验证的技术工艺流程进行详细介绍。但目前该技术仍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我国目前尚没有生物质气化合成制备Bio-SNG的报道,发展适合制备Bio-SNG的生物质气化、净化技术、尤其是开发可经受多种杂质成分的甲烷化催化剂及工艺技术仍是今后的重要研究方向,仍需要长期的探索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气化 甲烷化 合成天然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油模型化合物催化裂解机理 被引量:23
2
作者 马文超 陈娇娇 +3 位作者 王铁军 陈冠益 马隆龙 张琦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07-213,共7页
为探索生物油催化裂解反应特性和催化作用机理,该文采用HZSM-5分子筛催化剂在550℃对生物油典型模型化合物(羟基丙酮、乙酸乙酯、愈创木酚)进行了催化裂解反应,研究模型化合物催化裂解特性和反应机理以及催化剂失活性质。试验结果显示:... 为探索生物油催化裂解反应特性和催化作用机理,该文采用HZSM-5分子筛催化剂在550℃对生物油典型模型化合物(羟基丙酮、乙酸乙酯、愈创木酚)进行了催化裂解反应,研究模型化合物催化裂解特性和反应机理以及催化剂失活性质。试验结果显示:不含苯环的模型化合物催化裂解液体产物以芳烃为主,含氧化合物含量较低;羟基丙酮和乙酸乙酯的裂化气体产物分别以CO和烯烃为主。酚类模型化合物催化裂解液体产物仍以酚类为主,芳烃次之,说明苯酚类物质结构相对稳定,气体产物中烯烃含量约30%。根据气液产物分布,推测生物油催化裂解过程主要发生脱氧和环化反应,并对芳烃和烯烃有较好的选择性,为探索生物油催化裂解机理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催化裂解 机理 模型化合物 HZSM-5 芳香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碱土金属对纤维素热解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1
3
作者 武宏香 赵增立 +2 位作者 张伟 李海滨 何方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15-220,共6页
为了解碱/碱土金属(AAEM)及存在形态对生物质热解特性的影响,用4种金属的不同盐溶液浸渍微晶纤维素,进行热重分析和管式炉热解试验。结果表明,AAEM能够促进纤维素在低温下热解,降低热解速率并提高固体焦产率;能降低纤维素热解的表观活化... 为了解碱/碱土金属(AAEM)及存在形态对生物质热解特性的影响,用4种金属的不同盐溶液浸渍微晶纤维素,进行热重分析和管式炉热解试验。结果表明,AAEM能够促进纤维素在低温下热解,降低热解速率并提高固体焦产率;能降低纤维素热解的表观活化能,活化能随AAEM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使热解气体中的CO及C2体积分数降低、CO2和CH4体积分数提高。4种金属元素对纤维素热解催化能力的顺序为:K>Na>Mg,Ca。碱金属的存在形态对其催化能力有影响,乙酸盐金属对热解反应温度、产物的影响显著大于氯化物金属,并使纤维素热解过程分为两段,增加热解气体中H2的含量,而氯化物金属会降低气体中H2的含量,其催化能力易受到添加量的影响。生物质中以有机结合态存在的碱金属对热解过程的影响大于以无机态存在的同种金属。生物质催化热解气化过程及产物分布受金属种类及其存在形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热解 催化 碱/碱土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预处理方式对柳枝稷厌氧发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杨富裕 丁翠花 +5 位作者 李连华 张蕴薇 臧艳运 孙永明 孔晓英 李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64-268,共5页
以柳枝稷为原料,研究微波,蒸汽加热和NaOH预处理方法对柳枝稷的结晶度和纤维结构的影响,同时考察了预处理后的柳枝稷在中温时的厌氧发酵性能。结果显示:3种处理都可以降低原料的结晶度;微波和NaOH处理可以显著降低柳枝稷的中性洗涤纤维... 以柳枝稷为原料,研究微波,蒸汽加热和NaOH预处理方法对柳枝稷的结晶度和纤维结构的影响,同时考察了预处理后的柳枝稷在中温时的厌氧发酵性能。结果显示:3种处理都可以降低原料的结晶度;微波和NaOH处理可以显著降低柳枝稷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木质素等含量;NaOH处理会降低粗脂肪的含量;蒸汽加热处理和原料的累积产气量(28486和28686mL)及产气率(453.60和456.79mL/g)接近,而NaOH预处理由于C/N较高、阳离子毒害作用和抑制物的作用使得厌氧发酵性能降低。可见预处理可以降低柳枝稷纤维含量,但是对厌氧发酵性能并无明显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发酵 生物质 农业废弃物 柳枝稷 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级酶失活模型的纤维素酶反应动力学
5
作者 张宇 许敬亮 +3 位作者 余强 袁振宏 刘云云 亓伟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2-66,共5页
酶催化、失活机制的模糊以及影响异相体系因素的大量存在,使得纤维素水解的酶催化过程高度复杂,很难为之建立机理模型。假定纤维素酶失活模型为二级反应,由准稳态理论推导出最终产物葡萄糖浓度与时间,初始酶浓度关系的半经验半理论模型... 酶催化、失活机制的模糊以及影响异相体系因素的大量存在,使得纤维素水解的酶催化过程高度复杂,很难为之建立机理模型。假定纤维素酶失活模型为二级反应,由准稳态理论推导出最终产物葡萄糖浓度与时间,初始酶浓度关系的半经验半理论模型。该模型只含两个参数,能对试验数据很好的拟合,相关系数R2均在0.98以上。用Bailey改进的米式方程进一步拟合不同初始酶浓度下的初速度关系,相关系数R2=0.977 3,求得最大反应速度为2.742 5 g/(L.h),半饱和常数为3.010 6 g/L。该模型还表明酶失活速率常数随着初始酶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呈线性关系。失活速度随着初始酶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稳态理论 纤维素酶失活 异相催化 数学模型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