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北部陆坡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流体运移体系 被引量:145
1
作者 吴能友 杨胜雄 +5 位作者 王宏斌 梁金强 龚跃华 卢振权 邬黛黛 管红香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41-1650,共10页
通过新近纪断裂体系和底辟构造特征综合分析认为,底辟构造、高角度的断裂和垂向裂隙系统构成了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主要流体运移体系.神狐海域断层发育,可分为晚中新世活动的NW(NNW)向断层和上新世以来活动的NE(NNE)断... 通过新近纪断裂体系和底辟构造特征综合分析认为,底辟构造、高角度的断裂和垂向裂隙系统构成了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主要流体运移体系.神狐海域断层发育,可分为晚中新世活动的NW(NNW)向断层和上新世以来活动的NE(NNE)断层两组.NE向断层活动强度小,规模大,从下至上切穿上新世以来沉积层,组成高角度断裂和垂向裂隙系统.底辟构造在地震剖面上呈直立的、上小下大的烟囱状通道,局部横向扩张呈囊状、花状,形成大型的反射模糊带.底辟构造的发育在上覆沉积层产生了树枝状、似花状组合形态的高角度断裂和垂向裂隙系统,构成了良好的流体运移通道和疏导体系.当富含甲烷气体的流体通过底辟构造、断裂及裂隙系统垂向或侧向运移时,在合适的温压条件下形成天然气水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流体运侈体系 断裂 底辟构造 神狐海域 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南部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厚度及资源量估算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淑红 宋海斌 +3 位作者 颜文 施小斌 阎贫 樊栓狮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24-27,共4页
为了估算南海南部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文章分析了中外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认为南海南部具有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发育的有利条件:发育的沉积盆地、有利的水深和充足的物源供应,地震剖面揭示的BSR、泥底辟和断裂构造等印证了这一点;同时利用... 为了估算南海南部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文章分析了中外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认为南海南部具有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发育的有利条件:发育的沉积盆地、有利的水深和充足的物源供应,地震剖面揭示的BSR、泥底辟和断裂构造等印证了这一点;同时利用相关的计算公式,对南海南部4个重点区域的水合物稳定带厚度进行了计算,并在此基础上对南海南部的水合物资源前景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4 个研究区域内的绝大部分海域具有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温度、压力条件,水合物稳定带厚度67~833 m.各个海域差异较大,南海南部水合物体积及甲烷资源量分别为2.32×1013m3和4.78×1015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天然气水合物 稳定带 厚度 资源量 预测 水合物稳定带 资源量估算 南海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新型动力学抑制剂抑制性能研究 被引量:39
3
作者 唐翠萍 杜建伟 +4 位作者 梁德青 樊栓狮 李小森 陈勇 黄宁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3-336,367,共5页
提出了一种组合天然气水合物动力学抑制剂GHI1(聚乙烯吡咯烷酮(Inhibex157)与二乙二醇丁醚按1:1的质量比组合而成).在温度为4℃、压力为8.5~9.0MPa下的1.072L反应釜内,采用定容法,通过反应引起的温度和压力变化,研究了GHI... 提出了一种组合天然气水合物动力学抑制剂GHI1(聚乙烯吡咯烷酮(Inhibex157)与二乙二醇丁醚按1:1的质量比组合而成).在温度为4℃、压力为8.5~9.0MPa下的1.072L反应釜内,采用定容法,通过反应引起的温度和压力变化,研究了GHI1对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抑制性能,比较了不添加抑制剂、添加商用抑制剂Inhibex501、添加GHI1以及Inhibex157后的水合物大量生成时的温度变化,并分析了添加Inhibex501和GHI1后水合物大量生成时的时间,探讨了组合抑制剂的抑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天然气和水的反应体系中添加质量分数w为0.5%的GHI1后,天然气水合物生成的平均引导时间为4800min,不添加抑制剂几乎没有引导时间,添加w为0.5%的Inhibex501后,水合物生成的平均引导时间为2100min,只添加w为0.5%的Inhibex157,平均引导时间为650min;机理分析认为GHI1中的Inhibex157主要阻止天然气分子进入水合物笼,而二乙二醇丁醚则阻止水分子进一步形成水合物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动力学抑制剂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潜力地质评价指标研究: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28
4
作者 吴能友 黄丽 +4 位作者 苏正 杨胜雄 王宏斌 梁金强 LU Hailong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17,共7页
中国南海北部大陆坡具有良好的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资源前景,但目前还没有针对海洋水合物藏开采潜力的地质评价指标,无法对水合物藏进行简单高效的开采潜力评价预测。为此,重点分析了与产气潜力密切相关的地质参数(水合物层的... 中国南海北部大陆坡具有良好的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资源前景,但目前还没有针对海洋水合物藏开采潜力的地质评价指标,无法对水合物藏进行简单高效的开采潜力评价预测。为此,重点分析了与产气潜力密切相关的地质参数(水合物层的孔隙度,水合物初始饱和度,储层渗透率,导热系数,储层上、下盖层的渗透性,储层的初始温度和初始压力)对产气潜力的影响情况。结果发现,在其他条件和参数不变的情况下:①水合物储层孔隙度越大,水合物分解产气速率越快;②水合物饱和度越高,初始产气效率较低,但总体产气开发效益较高;③水合物储层绝对渗透率越大,水合物分解和产气效率越高;④水合物储层导热系数对水合物分解产气效率影响不大;⑤盖层的存在有利于提高水合物的分解效率和气体的长期稳定生产;⑥水合物储层初始温度越高越有利于水合物快速分解;⑦当地层初始压力越高且离水合物相平衡边界越近时,水合物藏产气开发效率也越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合物开采潜力地质评价指标研究的目标、内容、技术路线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天然气水合物 开采潜力 储集层 地质参数 地质评价 指标 技术路线 产气开发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区第四纪以来的沉积演化特征 被引量:25
5
作者 苏明 沙志彬 +4 位作者 乔少华 杨睿 吴能友 丛晓荣 刘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975-2985,共11页
南海北部神狐海域是我国首次获取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的海域.然而,陆坡区深水水道和海底峡谷的侵蚀以及频发的沉积物失稳,将会加剧地层对比和沉积相识别的难度,导致目前该区域典型地震相-沉积相特征、沉积体类型、成因机制和空间... 南海北部神狐海域是我国首次获取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的海域.然而,陆坡区深水水道和海底峡谷的侵蚀以及频发的沉积物失稳,将会加剧地层对比和沉积相识别的难度,导致目前该区域典型地震相-沉积相特征、沉积体类型、成因机制和空间匹配关系等方面还缺少精细的研究,特别是第四纪以来的沉积演化涉及较少,区域内水合物形成和分布的沉积地质条件尚不清晰.基于海底地形特征的描述、层序地层格架的对比和地震资料的综合解释,本次研究在第四纪以来的沉积充填序列中识别出5种典型的地震相类型,并分析了对应的沉积体类型:进积型的陆坡、第四纪早期发育的小型浊积水道、沉积物失稳(滑移和滑塌)、海底峡谷和伴生的沉积物变形、以及深海沉积-块体流沉积的复合体.通过沉积单元的空间匹配关系,将沉积演化划分为3个阶段:浊积水道侵蚀-沉积物再沉积阶段、陆坡进积-沉积物失稳阶段、海底峡谷的侵蚀-充填阶段.研究结果表明,受第四纪早期小型浊积水道的侵蚀,再沉积的沉积物将在中-下陆坡以"近源"的方式堆积下来,可能具有相对较好的物性条件,从而可被视为适于水合物赋存的有利沉积体.进积型陆坡带来的沉积物易于发生失稳,在研究区内广泛分布,因其具有较小的沉积物颗粒粒度和较好的垂向连续性,可被认为是水合物的区域盖层.大量发育的海底峡谷及伴生的沉积物变形,将会侵蚀和破坏先前沉积的有利沉积体,使其呈现为"斑状/补丁状"的平面展布特征,进而影响了神狐海域水合物的分布.因此,神狐海域第四纪以来的沉积演化是钻探区水合物不均匀性分布的关键控制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地震相 沉积演化 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区 南海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大陆坡冷泉碳酸盐结核的发现:天然气水合物新证据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忠 颜文 +1 位作者 陈木宏 王淑红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3-83,共1页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碳酸盐结核 南海北部 大陆坡 证据 冷泉 海底地貌特征 地球物理 地球化学 B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演化分析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苏正 曹运诚 +3 位作者 杨睿 吴能友 杨胜雄 王宏斌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64-1774,共11页
南海北部陆坡具备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基本地质条件,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是当前我国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研究的重点靶区.然而,神狐海域水合物集中分布在水合物稳定带的底部薄层中,饱和度高,其水合物特征与典型的低甲烷通量控制的... 南海北部陆坡具备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基本地质条件,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是当前我国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研究的重点靶区.然而,神狐海域水合物集中分布在水合物稳定带的底部薄层中,饱和度高,其水合物特征与典型的低甲烷通量控制的水合物分布有很大差异,对其成藏机理和控制因素尚不明确.本文构建了针对神狐水合物成藏过程的一维动力学模型,模型包括沉积压实作用、甲烷溶解度、以及水合物生成和沉积体渗透率,模拟计算的主控参量为海底沉积速率和水流通量,在孔隙水中甲烷浓度一定的情况下,水流速率决定了溶解甲烷的迁移速率和稳定带中甲烷的供给速率,并以此模型计算了神狐海域水合物聚集成藏的动力学过程.模型讨论了特定沉积速率和水流通量条件下水合物成藏与分布特征,并与实际观测数据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基于当前沉积速率和水流通量条件模拟的水合物形成演化过程,与神狐海域实际水合物分布特征存在很大差异,但在假定系统中水合物饱和度初值达16~20%时,模拟的水合物饱和度分布特征与观测数据吻合,并因此推测在早期地质历史上,神狐海域存在更加丰富的甲烷水合物,当前的水合物分布特征是在对早期水合物继承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而且神狐海域水合物含量正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狐海域 天然气水合物 水合物饱和度 成藏演化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块体搬运体系对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32
8
作者 王秀娟 吴时国 +2 位作者 董冬冬 郭依群 Hutchinson Deborah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9-118,共10页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中新世以来构造运动不活跃,自中新世以来沉积物厚度达5 000~9 000m,Ya35-1-2井显示更新世地层沉积物主要以泥质与砂泥互层的细粒沉积物为主,深部流体垂向运移通道不发育。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和3D地震资料表明,琼东南盆...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中新世以来构造运动不活跃,自中新世以来沉积物厚度达5 000~9 000m,Ya35-1-2井显示更新世地层沉积物主要以泥质与砂泥互层的细粒沉积物为主,深部流体垂向运移通道不发育。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和3D地震资料表明,琼东南盆地的上新世及其以上地层存在大量气烟囱和块体搬运体系。气烟囱为深部流体垂向运移提供通道,沉积物在搬运过程中发生重塑,由于沉积和压实作用使MTD具有相对较高电阻率、高密度异常和渗透率降低,是烃类气体聚集的良好盖层,有利于天然气水合物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气烟囱 块体搬运体系 细粒沉积物 琼东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降压联合井壁加热开采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8
9
作者 阮徐可 李小森 +2 位作者 徐纯刚 张郁 颜克凤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44-1550,共7页
降压法开采天然气水合物会受到储层传热的明显影响。降压联合井壁加热开采天然气水合物是将降压和热激两种方法综合使用,由此建立了天然气水合物降压联合井壁加热开采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对实验室尺度下的降压联合井壁加热法开... 降压法开采天然气水合物会受到储层传热的明显影响。降压联合井壁加热开采天然气水合物是将降压和热激两种方法综合使用,由此建立了天然气水合物降压联合井壁加热开采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对实验室尺度下的降压联合井壁加热法开采天然气水合物进行了模拟研究。模型得到了实验数据的较好验证。进一步的模拟结果表明:井壁加热能够给区域内提供热量并有效提高温度,有助于改善天然气水合物的产气,降压联合井壁加热开采方式下的产气优于纯降压开采情形。但同时由于传热方向和导热等限制,井壁加热的作用范围和对产气率的提高有限。不同井壁加热温度下的产气率变化较小,对产气率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此外,联合开采方式下边界传热对天然气水合物的产气影响较大,可能影响此方法在低地热梯度环境下实际储藏的开采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降压 加热 模型 数值模拟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阻抗反演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杨睿 吴能友 +3 位作者 雷新华 梁金强 沙志彬 苏正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95-500,共6页
针对神狐海域的地质构造和天然气水合物的赋存特征,以重点测线三维地震数据为基础,分析讨论了基于宽带约束的模拟退火波阻抗反演方法、流程和关键技术问题,定量获得了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的波阻抗特征。结果表明:基于宽带约束的模拟退... 针对神狐海域的地质构造和天然气水合物的赋存特征,以重点测线三维地震数据为基础,分析讨论了基于宽带约束的模拟退火波阻抗反演方法、流程和关键技术问题,定量获得了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的波阻抗特征。结果表明:基于宽带约束的模拟退火波阻抗反演数据具有较高的有效垂向分辨率和较好的横向连续性;神狐海域高波阻抗异常反映了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层,而不连续异常低波阻抗层是水合物层之下游离气的表现,这与钻探结果吻合。由此可见,基于宽带约束的模拟退火波阻抗反演可为天然气水合物层识别和预测、勘探目标圈定、钻探井位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波阻抗反演 神狐海域 南海北部陆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热激发开采潜力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苏正 何勇 吴能友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4-82,共9页
天然气水合物作为一种新型替代能源,如何有效开发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热激发被认为是除降压法外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的另一重要途径。目前对于天然气水合物注热开采效率和经济可行性仍没有清楚的认识。构建了通过垂直单井对天然气水合物进... 天然气水合物作为一种新型替代能源,如何有效开发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热激发被认为是除降压法外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的另一重要途径。目前对于天然气水合物注热开采效率和经济可行性仍没有清楚的认识。构建了通过垂直单井对天然气水合物进行注热开采的物理模型,通过对物理模型的理想简化,在水合物藏中划分出一个理想薄层,对研究的储层体系进行了密集的网格划分,并以南海北部陆坡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特征为依据,利用TOUGH+HYDRATE程序,数值模拟研究了对天然气水合物藏进行热激发开采的潜力,并与相同幅度的降压开发进行了效率对比分析。研究显示,井孔高温热源的辐射半径很小,水合物受热分解速率缓慢,而且在注热和降压联合开采中,注热作业对水合物分解的贡献很低,水合物分解主要由降压操作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注热开发 数值模拟 神狐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微生物成因及识别 被引量:8
12
作者 吴后波 苏晓波 颜文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6-100,共5页
关键词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 微生物成因 识别 南海北部陆坡 海底地质灾害 全球气候变化 新型能源 东海陆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介质对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明川 樊栓狮 赵金洲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1期13-15,共3页
天然气水合物大量存在于海洋底部的淤泥多孔介质中,但多孔介质对天然气水合物形成过程的影响规律究竟如何,从理论和实验上进行了探讨。相平衡模型表明,多孔介质的表面张力作用使多孔介质毛细管中的气体—水合物—水达到三相平衡;对多... 天然气水合物大量存在于海洋底部的淤泥多孔介质中,但多孔介质对天然气水合物形成过程的影响规律究竟如何,从理论和实验上进行了探讨。相平衡模型表明,多孔介质的表面张力作用使多孔介质毛细管中的气体—水合物—水达到三相平衡;对多孔介质和自由液面的相平衡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在相同浓度条件下,多孔介质中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相平衡的温度更低,压力更高;对多孔介质和自由液面天然气水合物的实验分析表明。多孔介质对水合物的形成过程(天然气溶解阶段,水合物诱导阶段,水合物成长阶段)的影响程度不同,多孔介质缩短了水合物形成的诱导时间,在成长阶段较之自由液面生长的速率要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多孔介质 形成过程 相平衡 实验分析 温度 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储运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4
作者 樊栓狮 华贲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0-103,共4页
近年来,天然气水合物储运技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得到了快速发展。文章首先介绍了天然气运输的多种方式,进而分析了常见天然气储运方式的物理特性及其经济性,接着着重介绍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基本特性、天然气水合物储运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近年来,天然气水合物储运技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得到了快速发展。文章首先介绍了天然气运输的多种方式,进而分析了常见天然气储运方式的物理特性及其经济性,接着着重介绍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基本特性、天然气水合物储运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路线,分析了天然气水合物制备技术、储存技术和分解技术等的特点,最后概述了提高水合物储气效率的措施和相关研究进展等。此外,还对天然气水合物储运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气体水合物 天然气储存 运输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峡谷侵蚀-沉积作用与天然气水合物成藏 被引量:17
15
作者 苏明 沙志彬 +5 位作者 匡增桂 乔少华 梁金强 杨睿 吴能友 丛晓荣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5-162,共8页
近年来海底峡谷和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调查和研究表明,二者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海底峡谷强烈的侵蚀作用和良好的内部建造,与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聚集、分布和成藏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通过对目前海底峡谷和海域天然气水... 近年来海底峡谷和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调查和研究表明,二者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海底峡谷强烈的侵蚀作用和良好的内部建造,与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聚集、分布和成藏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通过对目前海底峡谷和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料调研和系统分析,指出海底峡谷和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相关性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侵蚀-沉积作用与有利沉积体的分布、侵蚀-沉积作用与含烃流体渗漏的相互作用、侵蚀-沉积作用与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动态成藏。将海底峡谷和水合物的关联性应用到珠江口盆地海底峡谷群,初步分析了二者的关联。研究认为该区域的海底峡谷将会对有利沉积体进行破坏和改造,使其表现为"斑状/补丁状"的平面分布特征,影响了水合物的分布和实际产出;此外,峡谷侵蚀-沉积作用导致了先前形成的水合物的分解,一部分的甲烷等气体将会进入到海水之中,而受有利沉积体上部细粒均质层的遮挡,大部分的含气流体将被"继续"限制在有利沉积体之中而形成新的水合物,这可能是该区域内细粒沉积物中水合物饱和度较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峡谷 侵蚀-沉积作用 天然气水合物 成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形成过程3阶段分析 被引量:19
16
作者 李明川 樊栓狮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0-83,共4页
天然气水合物形成过程可以划分为溶解、诱导和成长3个连续过程,在物质平衡原理基础上建立各阶段的质量数学模型和速率反应模型。实验通过水合物形成过程的压力、消耗气体量来反映水合物形成过程3阶段特征:气体溶解阶段压力变化幅度不大... 天然气水合物形成过程可以划分为溶解、诱导和成长3个连续过程,在物质平衡原理基础上建立各阶段的质量数学模型和速率反应模型。实验通过水合物形成过程的压力、消耗气体量来反映水合物形成过程3阶段特征:气体溶解阶段压力变化幅度不大,溶液中消耗气体为50.87 ml,直到饱和;诱导阶段持续时间长为65 min,压力基本保持在4.5 MPa,消耗气体量维持不变;成长阶段压力降低明显,并急剧消耗大量气体到119.5 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数学模型 溶解 诱导 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载天然气水合物的输送及其经济性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锋 樊栓狮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26-127,130,共3页
目前大部分天然气是通过高压管道或LNG的方式来输送,这两种方法的初期投资和运营费用都很高。文章提出以天然气水合物(NGH)球的形式来输送天然气,并讨论了船运NGH的流程及其可行性。定性地比较了NGH输运方式与LNG输运方式的经济性。在... 目前大部分天然气是通过高压管道或LNG的方式来输送,这两种方法的初期投资和运营费用都很高。文章提出以天然气水合物(NGH)球的形式来输送天然气,并讨论了船运NGH的流程及其可行性。定性地比较了NGH输运方式与LNG输运方式的经济性。在年天然气输送量为40万吨以下、输送距离为3000海里范围内,NGH船输送方式比LNG输送方式有一定的经济优势。考虑到NGH和LNG生产制造过程和再气化过程的费用,NGH输送方式的经济优势将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经济性 船载 输送方式 经济优势 NGH LNG 高压管道 运营费用 输送距离 气化过程 制造过程 输送量 输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进展(英文) 被引量:17
18
作者 吴能友 张光学 +12 位作者 梁金强 苏正 邬黛黛 卢海龙 陆敬安 沙志彬 付少英 龚跃华 徐华宁 刘丽华 苏明 管红香 杨睿 《新能源进展》 2013年第1期80-94,共15页
综合调查已揭示了一系列显示南海北部陆坡存在天然气水合物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指标。结果表明两类天然气水合物系统即低通量扩散型水合物和高通量渗漏型水合物共存于南海北部陆坡,特别是东沙海域和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钻探... 综合调查已揭示了一系列显示南海北部陆坡存在天然气水合物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指标。结果表明两类天然气水合物系统即低通量扩散型水合物和高通量渗漏型水合物共存于南海北部陆坡,特别是东沙海域和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钻探航次获得的资料为进一步理解神狐海域和东沙海域的天然气水合物系统提供了基础。钻探结果证明强似海底反射往往与低饱和度的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薄层联系在一起;高饱和度的天然气水合物一般不需要与地震剖面上识别的似海底反射对应,而与气体渗漏和断裂构造等特征相关。地球化学资料显示神狐海域和东沙海域的天然气水合物气源主要为微生物成因气。神狐海域钻探证实的天然气水合物分布区具有160亿立方米的甲烷地质储量,在目前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和工艺条件下,开采具有较大困难,有待于开发更为先进的技术。随钻测井资料显示东沙海域浅部存在中等–高饱和度水合物,而深部水合物稳定带底界上方存在低饱和度天然气水合物。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有待于深入探究其赋存状态、饱和度、储层特性和资源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地震标志 地球化学标志 碳酸盐岩 资源评价 南海北部陆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白云凹陷渗漏型天然气水合物地球物理证据 被引量:12
19
作者 阎贫 陈多福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5-85,共1页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地球物理证据 白云凹陷 南海北部 渗漏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似海底反射 中国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尼拉海沟俯冲带增生楔中天然气水合物的流体运移通道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志豪 吴能友 李家彪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41-449,共9页
南海东北部海域水深、沉积厚度大、沉积速率高和有机质含量丰富,为马尼拉增生楔中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提供了必要的气源,且相应适宜的温压条件以及构造背景也有利于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与赋存,其中马尼拉俯冲带俯冲前缘以及增生楔中的断裂... 南海东北部海域水深、沉积厚度大、沉积速率高和有机质含量丰富,为马尼拉增生楔中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提供了必要的气源,且相应适宜的温压条件以及构造背景也有利于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与赋存,其中马尼拉俯冲带俯冲前缘以及增生楔中的断裂系统成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非常重要的运移通道。通过对地震剖面中断裂系统和三维地貌图的精细解释,分析了马尼拉海沟俯冲带存在的海沟前缘正断层、海沟轴部的盲断层以及增生楔中的盲冲断层或逆冲断层,直到最后发育成隔断叠瓦状岩片的逆冲断层组,这些断裂系统反映出增生楔上天然气水合物的含气流体的形成、运移及聚集过程,成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运移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增生楔 断裂系统 运移通道 马尼拉海沟俯冲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