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昆仑稀有金属成矿带成矿大地构造背景:来自琅达板岩体的地球化学制约
1
作者 刘铮 闫庆贺 +2 位作者 王核 高昊 刘好 《地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9,共11页
琅达板岩体位于西昆仑造山带西端康西瓦构造带南侧的木吉地区,该岩体主要岩性为石英二长岩,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14.3±0.8 Ma,表明其侵位于晚三叠世。琅达板石英二长岩是钾玄质岩石且具有... 琅达板岩体位于西昆仑造山带西端康西瓦构造带南侧的木吉地区,该岩体主要岩性为石英二长岩,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14.3±0.8 Ma,表明其侵位于晚三叠世。琅达板石英二长岩是钾玄质岩石且具有强过铝质的组分;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轻稀土元素富集的右倾型,重稀土元素分异不明显(Dy_(N)/Yb_(N)=1.24~1.66),具有中等Eu负异常(δEu=0.59~0.77);微量元素蛛网图呈现显著的Ba、Nb、Sr、P和Ti负异常。琅达板岩体具有显著的弧岩浆特征,其形成可能与乔尔天山古特提斯洋的北向俯冲有关。西昆仑稀有金属伟晶岩成矿带的侵位时间为209~204 Ma,稍晚于琅达板岩体,也比麻扎-康西瓦古特提斯洋盆闭合时间晚,但早于乔尔天山古特提斯洋盆闭合时间。结合成矿带的大地构造位置以及前人研究成果,认为西昆仑稀有金属伟晶岩成矿带可能形成于麻扎-康西瓦古特提斯洋盆闭合以后的后碰撞和乔尔天山古特提斯洋北向俯冲的复合大地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琅达板岩体 S型花岗岩 构造背景 晚三叠世 西昆仑稀有金属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天山帕尔塔格西铜矿床成矿斑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2
作者 朱宝彰 柳献军 +6 位作者 王核 邢春辉 王振宏 高昊 白洪阳 黄亮 王堃宇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9,共13页
东天山地区的帕尔塔格西铜矿床位于小热泉子石炭纪岛弧带上。本次研究对帕尔塔格西铜矿床的成矿岩体花岗闪长斑岩开展了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分析。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显示其形成年龄为338.5±1.6 Ma(MSWD=0.92, n=47),... 东天山地区的帕尔塔格西铜矿床位于小热泉子石炭纪岛弧带上。本次研究对帕尔塔格西铜矿床的成矿岩体花岗闪长斑岩开展了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分析。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显示其形成年龄为338.5±1.6 Ma(MSWD=0.92, n=47),属晚石炭世。帕尔塔格西花岗闪长斑岩具有高SiO2(69.16%~72.88%)、Al_(2)O_(3)(13.84%~14.76%)、Na_2O(4.02%~4.28%)、Sr(594~681μg/g)含量和Sr/Y值(77~84)以及低的Y(<9μg/g)含量,为准铝质到过铝质(A/CNK=0.99~1.07),Mg~#值为37~43,同时具有亏损Nb、Ta、P和Ti等高场强元素,但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Sr)和轻稀土元素((La/Yb)_N=8.78~9.90)的特征,表明其属于埃达克岩。岩石的(~(86)Sr/~(87)Sr)_i(0.704066~0.704178)、εNd(t)(6.8~7.0)以及锆石εHf(t)(10.2~21.9)值均指示其源于新生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基于对帕尔塔格西花岗闪长斑岩系统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同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该花岗闪长斑岩形成于古亚洲洋向北俯冲的构造背景之下,其岩浆源区俯冲板片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熔体向上迁移并交代地慢楔,岩浆随后上侵至地表形成了具有埃达克岩特征的花岗闪长斑岩及其对应的斑岩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埃达克岩 岛弧火山岩 帕尔塔格西铜矿床 东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吸附型轻稀土和重稀土矿床成矿母岩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以关西和大埠花岗岩体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杨玉元 李宁波 +1 位作者 姜玉航 赵旭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2-247,共16页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是花岗质岩石为主的成矿母岩经历后期风化淋积作用而形成,是世界上重要的稀土资源之一,因此其矿床成因备受关注。目前不同类型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成矿母岩的性质还没有得到很好限制,这也制约对该类型矿床成矿理论...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是花岗质岩石为主的成矿母岩经历后期风化淋积作用而形成,是世界上重要的稀土资源之一,因此其矿床成因备受关注。目前不同类型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成矿母岩的性质还没有得到很好限制,这也制约对该类型矿床成矿理论的完善。本次以关西离子吸附型轻稀土矿床(母岩为碱性长石花岗岩)和大埠离子吸附型重稀土矿床(母岩为白云母花岗岩)的成矿母岩为研究对象,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分析,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进行对比,揭示离子吸附型轻稀土和重稀土矿床在成矿母岩的系统性差异。结果显示,关西碱性长石花岗岩(190 Ma)和大埠白云母花岗岩(155 Ma)均形成于燕山期,且具有较高的铝饱和指数,A/CNK均为1.07~1.38,指示二者均属于过铝质岩石,为地壳沉积物熔融的产物。关西碱性长石花岗岩高场强元素(Zr、Nb、Ce)含量高、Ga/Al(3.33~4.33)值和锆饱和温度(895~922℃)较高,表明其为铝质A型花岗岩。而大埠白云母花岗岩具有较低的锆饱和温度(762~795℃),含石榴子石和白云母等铝饱和矿物,应属于S型花岗岩;且大埠白云母花岗岩具有较低Nb/Ta(2.55~5.10)和Zr/Hf(12.2~20.7)值,并含有萤石等富F矿物,显示出高演化花岗岩的特征。通过系统的统计对比发现,A型花岗岩形成的温度更高,有利于源区富稀土矿物的熔融,并抑制了岩浆上升过程中稀土矿物的分离结晶,最终促进了稀土元素在岩体中聚集,从而有利于形成离子吸附型轻稀土矿床;而部分高演化的S型花岗岩中,由于出现石榴子石等富重稀土的矿物,从而富集重稀土,而且其普遍富F的特征也有利于岩浆经历更为充分的演化,促进重稀土元素在岩石中的富集,有利于形成离子吸附型重稀土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 A型花岗岩 S型花岗岩 高演化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铁矿纳米矿物学研究进展
4
作者 徐净 胡家兴 +1 位作者 朱乔乔 赵太平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85-2502,共18页
磁铁矿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常形成于多种地质环境,其成因矿物学研究在约束矿床成因机制和解析成矿过程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指示意义,并可为矿产勘查提供参考。在新兴技术不断发展和现代地球科学研究尺度不断向纳米、原子尺度深入的背景下,... 磁铁矿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常形成于多种地质环境,其成因矿物学研究在约束矿床成因机制和解析成矿过程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指示意义,并可为矿产勘查提供参考。在新兴技术不断发展和现代地球科学研究尺度不断向纳米、原子尺度深入的背景下,磁铁矿的相关研究也逐步由显微向纳米转变,且取得了重要成果。本文简要介绍了磁铁矿的晶体化学特征,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磁铁矿成因矿物学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硅磁铁矿、含金-铋磁铁矿、富锡磁铁矿以及高钛磁铁矿的纳米矿物学研究成果。例如,硅铁纳米包裹物的发现引起对富硅磁铁矿本质与硅置换机制的重新审视、硅酸盐与锡石纳米包裹物的存在表明纳米包裹物也是微量元素的重要赋存形式、以及岩浆热液矿床高钛磁铁矿的形成证实铁钛氧化物的出溶并非岩浆矿床的专属等。此外,以磁铁矿中广泛存在的振荡环带、出溶以及溶解-再沉淀等特征结构为例,表明磁铁矿在形成过程中会产生复杂的结构,但微米尺度的研究已不足以解释当前发现的许多现象的成因机理;而纳米尺度的研究将有助于理解这些现象的形成作用,揭示磁铁矿生长的微观动力学过程。因此,磁铁矿纳米矿物学的深入研究,将有利于更好地理解矿床成因机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铁矿 纳米矿物学 矿物包裹物 赋存状态 成因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圆盘背锡多金属矿床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Sr-Nd-Hf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5
作者 路永严 包从法 +5 位作者 闫庆贺 何小虎 王核 刘梦帆 高昊 潘奕玮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94-2710,共17页
圆盘背是粤东锡多金属成矿带内新发现的一个与花岗岩有关的铅锌锡多金属矿床。本文对与矿化有关的二长花岗岩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综合研究。LA-ICP-MS锆石U-Pb定年显示,花岗岩侵位年龄为... 圆盘背是粤东锡多金属成矿带内新发现的一个与花岗岩有关的铅锌锡多金属矿床。本文对与矿化有关的二长花岗岩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综合研究。LA-ICP-MS锆石U-Pb定年显示,花岗岩侵位年龄为151.8±1.5 Ma,是晚侏罗世岩浆作用的产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圆盘背花岗岩属于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强烈富集Rb、Th、U、K、Pb,亏损Ba、Sr、Ti、P、Nb、Ta,具有明显Eu负异常,属于高分异Ⅰ型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的高分异、低氧逸度、富集挥发分(F)和金属元素(Sn)的特征以及和成矿之间密切的空间关系表明圆盘背二长花岗岩可能是锡多金属成矿的母体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具有较高的初始Sr同位素值(0.708865~0.708918),较低的ε_(Nd)(t)值(-8)和锆石ε_(Hf)(t)同位素值(-15.5~-5.1)以及较大的二阶段Nd模式年龄(1568 Ma)和二阶段Hf模式年龄(2182~1526 Ma),表明其成岩物质主要来自中元古代地壳岩石,可能有少量地幔物质的加入。结合区域研究结果,我们认为圆盘背花岗岩可能是伸展环境下幔源岩浆底垫导致部分地壳熔融形成的。区域伸展可能与华南地块下古太平洋板块向西的平板俯冲和随后的板片断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SR-ND-HF同位素 圆盘背矿床 粤东 高分异Ⅰ型花岗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贵池抛刀岭金矿含矿岩体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42
6
作者 段留安 杨晓勇 +2 位作者 汪方跃 邓江洪 孙卫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241-3254,共14页
贵池抛刀岭金矿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庆-贵池矿集区,是该地区首次发现的独立玢岩型金矿床,含矿岩体主要为蚀变矿化的英安玢岩。经过近两年的地质勘查,该矿床已接近大型金矿床规模。通过对抛刀岭金矿含矿岩体锆石LA-ICPMSU-Pb测定,其... 贵池抛刀岭金矿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庆-贵池矿集区,是该地区首次发现的独立玢岩型金矿床,含矿岩体主要为蚀变矿化的英安玢岩。经过近两年的地质勘查,该矿床已接近大型金矿床规模。通过对抛刀岭金矿含矿岩体锆石LA-ICPMSU-Pb测定,其成岩年龄为146.8±2.4Ma和141.3±1.0Ma(2σ),与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生代大规模铜金成矿事件时间一致。全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岩石为过铝质,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Pb),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和轻稀土富集等地球化学特征。较高的锆石Ce4+/Ce3+和EuN/EuN*显示抛刀岭含矿岩体具有较高的氧逸度特征。构造判别图解显示这套含矿岩石属火山弧花岗岩(VAG),与长江中下游铜金矿床含矿岩体形成于同一构造背景下,即太平洋俯冲作用引起的洋壳和地幔楔熔融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抛刀岭金矿 英安玢岩 锆石U-PB定年 太平洋板块俯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舞阳铁山庙式BIF铁矿的矿物学与地球化学特征及对矿床成因的指示 被引量:24
7
作者 兰彩云 张连昌 +3 位作者 赵太平 王长乐 李红中 周艳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567-2582,共16页
河南舞阳铁矿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铁山庙式铁矿是舞阳铁矿的一部分,赋存于新太古界太华杂岩铁山庙组表壳岩中。本文根据铁山庙式铁矿中三种不同类型矿石(条带状石英-辉石-磁铁矿、块状辉石-磁铁矿、块状石英-磁铁矿)中磁铁矿的矿物成... 河南舞阳铁矿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铁山庙式铁矿是舞阳铁矿的一部分,赋存于新太古界太华杂岩铁山庙组表壳岩中。本文根据铁山庙式铁矿中三种不同类型矿石(条带状石英-辉石-磁铁矿、块状辉石-磁铁矿、块状石英-磁铁矿)中磁铁矿的矿物成分、全岩/矿的主量元素及微量元素特征,探讨铁山庙式铁矿床的成因。磁铁矿单矿物成分分析表明,条带状石英-辉石-磁铁矿矿石中磁铁矿的FeOT含量90.6%~93.1%,平均91.8%;块状辉石-磁铁矿矿石中磁铁矿的FeOT含量90.7%~91.2%,平均91.0%;块状石英-磁铁矿矿石中磁铁矿的FeOT含量92.0%~93.0%,平均92.4%。上述平均值均与磁铁矿FeOT的理论值(93.1%)接近。三种类型矿石的其它元素如TiO2、MgO、MnO、CaO、Al2O3、Cr2O3、NiO等含量均<0.1%,无明显区别,表明该区磁铁矿为含杂质极少的纯磁铁矿,表现出沉积变质成因磁铁矿的特征。矿石中斜方辉石-单斜辉石及近矿围岩紫苏辉石-长石-石英矿物组合,表明铁山庙式矿床经受了高级变质作用,石英、磁铁矿等矿物普遍发生变质重结晶,颗粒粗大,但仍保存原有的地球化学组成。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显示,三种类型矿石中SiO2、TiO2、Al2O3、P2O5的含量相近;块状辉石-磁铁矿较其它二者相对贫铁、富钙、镁,这是由于块状辉石-磁铁矿石中富含铁普通辉石和铁次透辉石所致;矿石中TiO2、Al2O3含量都极低,说明该区成岩成矿过程中未受到碎屑物质的混染。三种不同类型矿石的主量元素含量总体上都与世界典型BIF的相近。对于稀土元素,三种类型矿石均具有轻稀土亏损、重稀土富集((La/Yb)PAAS=0.29~0.995<1),La、Eu、Y的正异常(La/La*=1.10~1.89;Eu/Eu*=1.30~2.23;Y/Y*=1.47~1.84),较高的Y/Ho比值(39.7~51.3),具有现代海水及高温热液混合特征。因此,我们认为铁山庙式铁矿三种不同类型的矿石是极少受到陆源碎屑混染的化学沉积成因,虽遭受后期变质作用,但仍属BIF型铁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带状铁建造(BIF) 舞阳铁矿 铁山庙式铁矿 地球化学 前寒武纪 华北克拉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丹巴独狼沟金矿成因矿物学及指针矿物学特征
8
作者 凡韬 赖翔 +12 位作者 程文斌 郎兴海 陈翠华 张海军 向杨燕 张燕 蔡姬敏 马天祺 王春林 彭中山 张超 潘亮 金山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9-224,共16页
四川丹巴独狼沟金矿床位于扬子地块西缘,是近年来大渡河金成矿带中发现的一个大型金矿床。区别于典型的造山型金矿,独狼沟金矿中主要的载金矿物为碲铋矿物,在成矿带中也较为特殊,极具研究价值。为精细厘定独狼沟金矿的成因类型,明确矿... 四川丹巴独狼沟金矿床位于扬子地块西缘,是近年来大渡河金成矿带中发现的一个大型金矿床。区别于典型的造山型金矿,独狼沟金矿中主要的载金矿物为碲铋矿物,在成矿带中也较为特殊,极具研究价值。为精细厘定独狼沟金矿的成因类型,明确矿床深部及外围的找矿方向,笔者从成因矿物学和指针矿物学的角度出发,通过电子探针(EPMA)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对独狼沟金矿中的黄铁矿、磁黄铁矿、闪锌矿进行微区化学成分分析,利用二阶聚类判别黄铁矿和磁黄铁矿的指针矿物标识特征。测试结果显示,黄铁矿中Ni和Se含量分别为0×10^(-6)~991.72×10^(-6)和32.42×10^(-6)~131.02×10^(-6),平均分别为326.06×10^(-6)和77.74×10^(-6);磁黄铁矿中Ni含量为13.90×10^(-6)~647.62×10^(-6),平均为324.02×10^(-6);闪锌矿中Fe、Zn平均含量分别为8.77%和54.24%。黄铁矿和闪锌矿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独狼沟金矿属于热液型矿床。矿物温度计表明独狼沟金矿成矿温度较高,属于中高温矿床。成矿主阶段的流体logf S_(2)值为-11.6~-4.5,而logf Te_(2)值为-13.0~-7.9。磁黄铁矿和黄铁矿均形成于石英-绢云母-磁黄铁矿阶段,但磁黄铁矿和黄铁矿中的Ni含量均具有较大差异,主成矿阶段来自深源的交代岩石圈地幔热液可能造成了部分磁黄铁矿和黄铁矿中Ni含量明显增高。因此,可将黄铁矿和磁黄铁矿作为独狼沟金矿的指示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学 独狼沟金矿床 指针矿物 四川丹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陵新桥层状菱铁矿成因的矿物学证据及成矿意义
9
作者 谢巧勤 胡雨 +5 位作者 王家宇 马子意 徐亮 周跃飞 陈天虎 徐晓春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8-509,共12页
安徽铜陵新桥矿区二叠系栖霞组底部和石炭系黄龙组—船山组之间产出层状、似层状菱铁矿矿层。开展菱铁矿矿层成因研究对于深入剖析区域层控矽卡岩型铜铁矿床成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粉晶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菱铁矿... 安徽铜陵新桥矿区二叠系栖霞组底部和石炭系黄龙组—船山组之间产出层状、似层状菱铁矿矿层。开展菱铁矿矿层成因研究对于深入剖析区域层控矽卡岩型铜铁矿床成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粉晶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菱铁矿矿石进行矿物学研究,结果发现菱铁矿矿石主要由菱铁矿、石英、伊利石和有机质等组成,菱铁矿颗粒粒径较小,表面具有成岩自生的自形石英硬模的微结构,SEM原位微区成分分析显示菱铁矿中除了主量元素铁,还含有大量的锰、锌和钙。矿石中存在两种微结构和不同成因的石英:表面具菱铁矿硬模和次生加大结构的碎屑石英;具六方双锥、单锥以及生物成因球形的自生石英。菱铁矿矿石的组成和矿物表面微结构表明其为沉积成因,非岩浆热液起源。富有机质和亚铁的沉积菱铁矿层和沉积胶状黄铁矿层协同作用,可能是铜陵地区乃至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层状铜铁矿床层控性重要制约因素,以及可能作为燕山期中酸岩浆演化的氧化性含铜成矿流体卸载成矿的地球化学还原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桥矿床 菱铁矿层 成因矿物学 碎屑石英 层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抱伦金矿成矿年代学研究
10
作者 蔡霖 许德如 +1 位作者 单强 苏伟政 《黄金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3-695,共13页
抱伦金矿位于海南岛西南部的尖峰岩体外接触带,是目前海南岛储量最大的高品位金矿床。针对抱伦金矿成矿时代和成因机制尚不明确的问题,选取抱伦金矿床的辉钼矿样品进行Re-Os同位素定年研究。结果表明: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为(223.8~227.4... 抱伦金矿位于海南岛西南部的尖峰岩体外接触带,是目前海南岛储量最大的高品位金矿床。针对抱伦金矿成矿时代和成因机制尚不明确的问题,选取抱伦金矿床的辉钼矿样品进行Re-Os同位素定年研究。结果表明: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为(223.8~227.4)Ma,^(187)Re-^(187)Os等时线年龄为(224.6±7.2)Ma,表明成矿作用发生在印支期,与海南岛印支期构造、岩浆和变质作用时限相符,确定抱伦金矿为典型造山型金矿;印支期区域变质作用和岩浆活动为抱伦金矿提供了成矿流体,而区域性挤压—伸展构造转换为成矿作用提供了重要的成矿通道和空间。研究结果深化了对海南岛金矿成矿地质背景的理解,并为类似复杂构造环境下的造山型金矿找矿提供了参考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时代 Re-Osmg同位素定年 辉钼矿 印支期 造山型金矿 抱伦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及其在成矿作用研究中的应用潜力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欢 姚军明 李杰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13-229,共17页
近年来,随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的广泛应用和测试精度的不断提高,非传统稳定同位素成为同位素地球化学最前沿和最活跃的研究领域。其中钼同位素作为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发展较为成熟的方向之一,已经逐步应用到地球... 近年来,随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的广泛应用和测试精度的不断提高,非传统稳定同位素成为同位素地球化学最前沿和最活跃的研究领域。其中钼同位素作为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发展较为成熟的方向之一,已经逐步应用到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各个重要领域,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对近些年国内外所取得的钼同位素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整理、总结,并对钼同位素的应用潜力进行了概括性的综述,主要包括钼元素及其同位素的地球化学特征、钼同位素分析测试技术、钼同位素的分馏机制、不同地球化学储库的钼同位素组成、成矿作用过程中钼同位素组成的变化特征及其在矿床中的应用。以期让更多人了解钼同位素这一非传统稳定同位素的最新研究进展,进一步探索成矿作用过程中钼同位素的组成特征、分馏机制和影响因素等,并有效推动钼同位素地球化学在成矿作用研究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同位素 分馏机制 储库 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岗岩中黑云母地球化学特征对铟矿化的启示:以栾川矿集区鱼库‒石宝沟岩体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程 韩江伟 +1 位作者 徐净 赵太平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4-770,共17页
传统观点认为,铟常在锡多金属矿床中富集。但近年来发现,一些与花岗岩有关的贫锡多金属矿床中,铟也能够富集到一定程度。不可否认的是,无论在贫锡还是富锡的矿床中,铟的富集均与花岗质岩浆活动密切相关。然而,目前对于岩浆演化过程中控... 传统观点认为,铟常在锡多金属矿床中富集。但近年来发现,一些与花岗岩有关的贫锡多金属矿床中,铟也能够富集到一定程度。不可否认的是,无论在贫锡还是富锡的矿床中,铟的富集均与花岗质岩浆活动密切相关。然而,目前对于岩浆演化过程中控制In超常富集的因素尚不清楚。在花岗岩中,黑云母是Sn和In的重要载体矿物,其化学成分也可以有效反映岩浆成因及成岩物理化学条件。栾川矿集区的赤土店矿床为贫锡富铟的岩浆热液铅锌银矿床,其矿化与燕山期鱼库-石宝沟花岗岩关系密切。本文以鱼库-石宝沟花岗岩作为贫锡花岗岩的代表,对岩体中的黑云母开展了详细的矿物地球化学研究,并与华南典型锡铟矿化花岗岩中的黑云母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鱼库-石宝沟花岗岩中的黑云母为镁质黑云母,华南锡铟矿化花岗岩中的黑云母为铁质黑云母-铁叶云母。且鱼库-石宝沟花岗岩中的黑云母具有较低的Sn、In含量,指示该花岗质岩浆贫锡和铟,而华南锡铟矿化花岗岩岩浆源区本身就富锡和铟。与鱼库-石宝沟花岗岩相比,华南锡铟矿化花岗岩起源于变沉积岩的部分熔融,且具有高温、低氧逸度、高挥发分的特征,这些物理化学条件对铟矿化有重要控制作用。而贫锡铟的鱼库-石宝沟花岗岩并不具备这些有利于铟矿化的条件,与之相关的矿床中之所以出现铟的富集,可能与后期地质事件使矿体中的In元素发生活化和再富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栾川矿集区 鱼库‒宝沟岩体 黑云母 矿物地球化学 In的富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铁矿氧化产活性氧及其地球化学效应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娥 蒋燕虹 +2 位作者 李亚欢 鲜海洋 梁晓亮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8-739,共12页
黄铁矿是地壳中分布最广泛的硫化物矿物,其氧化过程产生多种活性氧物种,对环境物质转化和污染物衰减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系统总结了黄铁矿氧化产活性氧的反应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地球化学效应。在酸性、缺氧条件下,表面硫缺陷位Fe^(3+)氧... 黄铁矿是地壳中分布最广泛的硫化物矿物,其氧化过程产生多种活性氧物种,对环境物质转化和污染物衰减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系统总结了黄铁矿氧化产活性氧的反应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地球化学效应。在酸性、缺氧条件下,表面硫缺陷位Fe^(3+)氧化吸附态H_(2)O是产·OH的主要机制;而在有氧条件下,黄铁矿表面Fe(Ⅱ)与O_(2)反应生成吸附态H_(2)O_(2),后者通过非均相/均相Fenton反应产生·OH。在光照条件下,作为半导体矿物的黄铁矿产生光生空穴和电子,促进活性氧物种的产生。黄铁矿氧化产活性氧活性具有晶面选择性,受其结构中的类质同象置换、环境中的共存物质所影响。黄铁矿氧化产活性氧很可能是早期地球氧化驱动力来源之一,对全球陆-海硫通量增加以及条带状铁矿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还对环境中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迁移和归趋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未来相关研究需重点关注以下方面:均相/非均相反应以及各活性氧物种在氧化反应中的贡献;置换离子种类及微观局域环境对黄铁矿氧化活性氧反应性的影响;反应过程中黄铁矿表面微结构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氧化反应 活性氧物种 晶面效应 类质同象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昆仑克里雅地区晚三叠世S型花岗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Hf-Nd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振宏 王核 +3 位作者 白洪阳 黄亮 王堃宇 刘金恒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15-2428,共14页
锂是当今中国重要的战略金属资源。近年来,在西昆仑稀有金属成矿带中陆续发现卡拉瓦拉、牧林场、康西瓦、白龙山、雪凤岭等中大型高品位伟晶岩型锂矿。为了在具有锂铍化探异常圈定区域寻找新的稀有金属矿床,本次研究以西昆仑造山带东缘... 锂是当今中国重要的战略金属资源。近年来,在西昆仑稀有金属成矿带中陆续发现卡拉瓦拉、牧林场、康西瓦、白龙山、雪凤岭等中大型高品位伟晶岩型锂矿。为了在具有锂铍化探异常圈定区域寻找新的稀有金属矿床,本次研究以西昆仑造山带东缘大红柳滩稀有金属矿集区的白龙山矿床为模型,建立“晚三叠世S型花岗岩-伟晶岩+巴颜喀拉群地层+韧性剪切带的薄弱地段就位+锂铍化探异常”的组合找矿模型。为了探究位于大红柳滩东缘的克里雅地区是否具有发现稀有金属矿床的潜力,本文以这套组合找矿模型为指导思想,结合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Nd同位素等方法对克里雅花岗岩体的研究成果,同时通过区域地层及其构造背景与白龙山矿床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克里雅岩体属于S型二长花岗岩,平均年龄为207±1.1Ma,与白龙山矿床母岩S型二云母花岗岩在误差范围内一致;此外,尽管克里雅区域锂铍化探异常较高,出露地层相同,且出露伟晶岩,构造形成环境同为后碰撞,但两者岩浆源区不一致。基于以上研究,本文认为克里雅地区不适合运用以白龙山伟晶岩型锂矿床为模型的找矿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里雅二长花岗岩 锆石U-Pb定年 Hf-Nd同位素 稀有金属 西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昆仑三十里岩体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暗色包体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Sr-Nd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楷麟 魏小鹏 +4 位作者 贺国锐 王核 闫庆贺 张晓宇 董瑞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7-276,共20页
三十里岩体位于西昆仑造山带东段甜水海地体北缘,本文对三十里岩体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及其暗色包体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黑云母二长花岗岩SiO_(2)含量为67.84%~68.95%,Al_(2)O_(3)含量为14.... 三十里岩体位于西昆仑造山带东段甜水海地体北缘,本文对三十里岩体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及其暗色包体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黑云母二长花岗岩SiO_(2)含量为67.84%~68.95%,Al_(2)O_(3)含量为14.77%~15.28%,铝饱和指数A/CNK为1.02~1.06,属于弱过铝质岩石;强烈富集LREE,具有轻微Eu负异常;富集Rb、Th、K、La、Ce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Ti和P等高场强元素。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及其暗色包体均形成于约216 Ma,二者有相似的Sr-Nd同位素特征及二阶段模式年龄。暗色包体为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Sr-Nd同位素数据表明,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可能由前寒武纪变质火成岩和变质沉积岩的混合物部分熔融形成。结合区域地质和本次研究成果,三十里岩体应属于碰撞后阶段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昆仑造山带 地球化学 花岗岩 暗色包体 三十里 岩石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昆仑大红柳滩二云母花岗岩地球化学和地质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9
16
作者 魏小鹏 王核 +4 位作者 胡军 慕生禄 丘增旺 闫庆贺 李沛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6-80,共15页
大红柳滩花岗岩体位于康西瓦构造带南侧,甜水海地体的北部,是三十里营房-奇台达坂花岗岩带的主要岩体之一。该岩体具有明显的岩相分带,其东部-东北部为二长花岗岩,而西南部则为二云母花岗岩。本文对西南部二云母花岗岩进行了岩石学、元... 大红柳滩花岗岩体位于康西瓦构造带南侧,甜水海地体的北部,是三十里营房-奇台达坂花岗岩带的主要岩体之一。该岩体具有明显的岩相分带,其东部-东北部为二长花岗岩,而西南部则为二云母花岗岩。本文对西南部二云母花岗岩进行了岩石学、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综合研究,同时对二长花岗岩进行了元素地球化学研究。二云母花岗岩明显富SiO_2、Al_2O_3和K_2O,贫MgO、CaO和TiO_2,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二云母花岗岩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209.6±1.5)Ma,与东部二长花岗岩年龄一致,表明两者是同一构造事件的产物。二云母花岗岩稀土总量低(∑REE 56.0~66.1μg/g),强烈亏损重稀土元素,Eu负异常不明显(δEu为0.81~0.98),低Y(~7μg/g)和Yb(~0.5μg/g),Sr/Y比值较高(~20),Nb、Ta和Ti含量低,Nb/Ta比值高(21~23),表明其源区有石榴子石和金红石残留,说明二云母花岗岩形成压力可能为1~1.5 GPa,是壳源物质部分熔融形成。研究显示,大红柳滩花岗岩形成于古特提斯洋闭合之后的同碰撞过程,是甜水海地体和西昆仑地体碰撞造山作用的产物,西昆仑造山带东部的古特提斯洋闭合以及碰撞造山时代可能晚于该造山带的中部和西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古特提斯洋 晚三叠世 大红柳滩 西昆仑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天山阿吾拉勒地区二叠系塔尔得套组双峰式火山岩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陈根文 邓腾 +2 位作者 刘睿 夏换 刘群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5-118,共14页
西天山阿吾拉勒地区二叠系塔尔得套组火山岩由玄武岩、粗玄岩、玄武质粗安岩、流纹岩组成,其SiO2含量为49.1%~76.0%,在62.8%~70.8%之间存在一明显的间断,显示出双峰式火山岩的特征。玄武岩具有较高的Ti、Nb(8.13×10... 西天山阿吾拉勒地区二叠系塔尔得套组火山岩由玄武岩、粗玄岩、玄武质粗安岩、流纹岩组成,其SiO2含量为49.1%~76.0%,在62.8%~70.8%之间存在一明显的间断,显示出双峰式火山岩的特征。玄武岩具有较高的Ti、Nb(8.13×10^-6~14.9×10^-6)及HFSE含量,表现出富铌玄武岩的特征。流纹岩合高的SiO2、K2O+Na2O、FeO^T、FeO^T/MgO、低Al2O3、CaO和MgO,同时富集Th、Nh、Ta、Zr、Hf、Ga和Y等HFSE,具有A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及流纹岩具有相似的钕同位素组成,εNd(f)值为0.05~2.72。根据钕同位素和岩石主微量元素特征判断它们同形成于受到拆沉下地壳混染的亏损地幔部分熔融。玄武安山岩和流纹岩是玄武岩浆上升过程中受地壳物质的混染并在中地壳岩浆房内发生充分的岩浆结晶分异后形成的。本区塔尔得套组双峰式火山岩的存在说明阿吾拉勒地区在二叠纪处于伸展构造背景,而A型花岗质流纹岩的确定进一步肯定了该区处于碰撞后的伸展阶段,从而证明西天山地区在二叠纪时北天山洋已完全封闭,并开始进入碰撞后的伸展发育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式火山岩 A型花岗岩 富铌玄武岩 西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喀喇昆仑喀拉果如木铜矿成矿岩体地球化学和锆石年代学 被引量:11
18
作者 吴玉峰 王核 +3 位作者 黄朝阳 胡军 刘建平 任广利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5-216,共12页
喀拉果如木铜矿是近年在新疆喀喇昆仑地区发现的铜多金属矿。铜矿化赋存在二长花岗斑岩中,矿石呈细脉浸染状、斑点状。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少量黄铁矿、斑铜矿和毒砂。围岩蚀变有硅化、绢云母化和青磐岩化,具有与斑岩铜矿类似的蚀变... 喀拉果如木铜矿是近年在新疆喀喇昆仑地区发现的铜多金属矿。铜矿化赋存在二长花岗斑岩中,矿石呈细脉浸染状、斑点状。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少量黄铁矿、斑铜矿和毒砂。围岩蚀变有硅化、绢云母化和青磐岩化,具有与斑岩铜矿类似的蚀变组合。二长花岗斑岩主要由斜长石、钾长石、石英、黑云母及蚀变的暗色矿物组成。二长花岗斑岩的SiO2(67.28%~73.08%)、Al2O3(13.38%~15.53%)、K2O(2.92%~6.15%)和Na2O(2.78%~4.89%)含量较高,CaO和TiO2含量较低,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和重稀土元素,Nb和Ta负异常,显示准铝质-弱过铝质过渡的特点,岩浆结晶分异作用明显,具有陆缘弧花岗岩的地球化学亲缘性,微量元素显示其为同碰撞-后碰撞花岗岩。成矿岩体锆石LA-ICP-MS测年结果为189.3±2.8Ma,成岩成矿作用发生在早侏罗世。结合区域地质演化,本文认为喀拉果如木铜矿形成于南昆仑地体与喀喇昆仑-甜水海地体之间的古特提斯洋消减闭合之后的后碰撞伸展背景,喀喇昆仑在晚三叠世-早侏罗世进入后碰撞造山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年代学 碰撞造山 斑岩铜矿 喀拉果如木铜矿 喀喇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贵池李湾铜多金属矿区岩浆岩年代学及Hf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段留安 古黄玲 +2 位作者 杨晓勇 严志忠 孙卫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943-1961,共19页
李湾铜多金属矿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庆-贵池矿集区,与矿区岩浆岩有密切的成因联系,是一个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该区侵入岩主要由钾长花岗岩、闪长岩等组成,总体上具有较高的总碱(K2O+Na2O)和K2O含量,低MgO、TiO 2和P2O5含量,富集... 李湾铜多金属矿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庆-贵池矿集区,与矿区岩浆岩有密切的成因联系,是一个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该区侵入岩主要由钾长花岗岩、闪长岩等组成,总体上具有较高的总碱(K2O+Na2O)和K2O含量,低MgO、TiO 2和P2O5含量,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和高场强元素(Zr、Hf、Nb和Y),亏损Ba、P、Ti,轻稀土富集、亏损重稀土等地球化学特征。通过对闪长岩和钾长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前者形成于123.4±2.4Ma,后者形成于122.6±1.3Ma,这与长江中下游125±5Ma岩浆活动及成矿事件一致。两者的锆石稀土元素配分均显示典型的轻稀土亏损、重稀土富集,Ce正异常、Eu负异常特征。前者相对后者锆石的Ce4+/Ce3+要高,其均值为345,显示其具有相对较高的氧逸度;锆石Ti温度计计算显示两者形成温度大体一致,为703~748℃范围内。同时钾长花岗岩锆石均具有均一的Hf同位素组成,εHf(t)均值为-4.7,二阶段模式年龄为1118~1356Ma,较高的εHf(t)值,指示源区可能有地幔物质的贡献。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我们认为该区闪长岩可能是板块后撤过程中残留的洋壳与地幔物质的混合,而附近的钾长花岗岩则是陆壳部分熔融与地幔混溶的结果,两者均位于太平洋板块125Ma前后俯冲后撤形成的拉张背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多金属矿 李湾 锆石U-PB定年 HF同位素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太平洋板块俯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乌溪斑岩型金矿床赋矿侵入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李双 孙赛军 +1 位作者 杨晓勇 孙卫东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3-166,共14页
皖南乌溪金矿床位于安徽省泾县榔桥镇,介于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与华南成矿带之间,属于江南造山带。本文对乌溪含矿花岗斑岩钻孔样品以及地表出露的岩体开展锆石LA-ICP-MS定年,分别获得139.6±1.7 Ma(ZK7301)、137.3±1.6 Ma(... 皖南乌溪金矿床位于安徽省泾县榔桥镇,介于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与华南成矿带之间,属于江南造山带。本文对乌溪含矿花岗斑岩钻孔样品以及地表出露的岩体开展锆石LA-ICP-MS定年,分别获得139.6±1.7 Ma(ZK7301)、137.3±1.6 Ma(ZK7001)、137.3±1.1 Ma(10WX-1)三组年龄,表明钻孔中的斑岩和地表出露的岩体年龄一致,形成于燕山期早白垩世。同时该岩体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在成岩过程中受到少量新太古代地壳物质的混染。岩体中发育大量的隐爆角砾岩以及矿化角砾,表明乌溪矿床的矿体与花岗斑岩岩体可能同时形成。乌溪花岗斑岩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该岩体属过铝质,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以及重稀土元素的特征,其中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显著,且具有轻微Eu负异常。乌溪花岗斑岩中的磷灰石与长江系列花岗岩的磷灰石稀土特征相似,表明该区磷灰石的稀土元素特征受到幔源岩浆流体活动的影响;同时因为磷灰石δEu值较高,说明岩浆在演化过程中处于相对开放的构造环境并且具有较高的氧逸度条件。锆石氧逸度计算表明乌溪花岗斑岩在形成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氧逸度,有利于Cu、Au等成矿元素富集沉淀成矿。同时乌溪花岗斑岩的形成与古太平洋板块对欧亚大陆的俯冲碰撞作用密切相关。乌溪金矿床的矿体中Pb、Zn元素出现明显的矿化,Au元素含量相对大陆地壳略高。乌溪金矿矿区内发育的大量断裂构造为成矿流体提供了充分的运移通道,有利于金矿的形成;进一步的野外勘测以及地球化学工作对乌溪矿区探矿和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磷灰石 锆石氧逸度 乌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