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一代Ar-Ar实验室建设与发展趋势: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Ar-Ar实验室为例 |
邱华宁
|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57
|
|
2
|
蚌埠荆山和涂山岩体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 |
李印
韩峰
凌明星
刘健
李献华
李秋立
孙卫东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9
|
|
3
|
湘西隘口新元古代基性-超基性岩墙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岩石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
张春红
范蔚茗
王岳军
彭头平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9
|
|
4
|
汇聚板块边缘岩浆中金属和氯的地球化学性质研究 |
孙卫东
胡艳华
丁兴
范安川
梁华英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5
|
滇西晚始新世高镁富钾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岩石成因机制探讨 |
黄小龙
徐义刚
杨启军
邱华宁
|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32
|
|
6
|
藏南白垩纪桑日群麻木下组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
康志强
许继峰
陈建林
王保弟
|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7
|
|
7
|
北秦岭四方台基性-超基性杂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
刘军锋
孙勇
冯涛
胡艳华
孙卫东
|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8
|
|
8
|
苏北盘石山、练山地幔捕虏体的PGE地球化学 |
杨雪英
孙亚莉
孙卫东
徐夕生
|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5
|
|
9
|
江南隆起带中段新元古代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组成研究 |
张菲菲
王岳军
范蔚茗
张爱梅
张玉芝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47
|
|
10
|
南大别角闪岩相退变质与热液活动:朱家冲榴辉岩与闪石脉Ar-Ar年代学研究 |
邱华宁
J.R. Wijbrans
|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11
|
珊瑚高精度硼同位素组成分析:PTIMS与NTIMS方法的对比研究 |
韦刚健
Graham Mortimer
Malcolm McCulloch
|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2
|
江南隆起带新元古代碰撞结束时间:沧水铺砾岩上下层位的U-Pb年代学证据 |
张玉芝
王岳军
范蔚茗
张爱梅
张菲菲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4
|
|
13
|
岩石样品快速Hf分离与MC-ICPMS同位素分析:一个改进的单柱提取色谱方法 |
李献华
祁昌实
刘颖
梁细荣
涂湘林
谢烈文
杨岳衡
|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26
|
|
14
|
北太行安妥岭斑岩钼矿的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 |
梁涛
肖成东
罗照华
樊秉鸿
卢仁
孙亚莉
徐鹏
|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15
|
广州市新建民用建筑工程土壤氡浓度调查 |
宋刚
邓令蓉
吴长青
尹朝晖
张伯友
魏勇作
陈迪云
|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16
|
月球的化学演化 |
孙卫东
凌明星
Qing-Zhu YIN
|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17
|
南大别山碧溪岭榴辉岩加里东期Ar-Ar年代学信息 |
邱华宁
J.R.Wijbrans
|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6
|
|
18
|
湘东-赣西地区早古生代晚期花岗岩体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研究 |
张菲菲
王岳军
范蔚茗
张爱梅
张玉芝
|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37
|
|
19
|
奥陶纪和志留纪钾质斑脱岩研究评述 |
胡艳华
刘健
周明忠
汪方跃
丁兴
凌明星
孙卫东
|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40
|
|
20
|
华南多层推滑构造系的物理模拟实验 |
彭美丽
易金
姚蓉
吴川
朱江建
王岳军
孙珍
林舸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