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巴楚辉绿岩岩脉的岩石成因和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27
1
作者 孙林华 王岳军 +1 位作者 范蔚茗 彭头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69-1380,共12页
塔里木盆地西北部巴楚地区出露的二叠纪基性岩脉为研究塔里木盆地及其邻区晚古生代区域大地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信息。巴楚地区基性岩脉中辉绿岩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轻稀土元素以及高场强元素,La/Nb=0.84~1.23,Zr/Nb=5.80~7.81,Ce/P... 塔里木盆地西北部巴楚地区出露的二叠纪基性岩脉为研究塔里木盆地及其邻区晚古生代区域大地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信息。巴楚地区基性岩脉中辉绿岩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轻稀土元素以及高场强元素,La/Nb=0.84~1.23,Zr/Nb=5.80~7.81,Ce/Pb=2.6~15.4和 Nb/U=27.0~37.3,初始^(87)Sr/^(86)Sr=0.70495~0.70560,ε_(Nd)(t)=-1.7~+2.0,明显不同于受俯冲交代地幔源区的产物,也区别于典型洋岛玄武岩(OIB),相反具有 OIB 型+富集岩石圈地幔的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能被理解为与二叠纪软流圈和岩石圈相互作用产物,其起源与软流圈地幔上涌有关,表明二叠纪时巴楚地区应处于软流圈上隆的岩石圈伸展构造背景。结合区域地质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绿岩 二叠纪 软流圈和岩石圈相互作用 伸展构造背景 巴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巴楚麻扎山正长岩体岩石成因和构造意义 被引量:17
2
作者 孙林华 王岳军 +1 位作者 范蔚茗 訾建威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20,共13页
巴楚麻扎山正长岩体形成于286~277 Ma,属于晚二叠世,与南天山造山带晚二叠世花岗岩(300~260 Ma)相一致。正长岩样品具有高硅高碱的地球化学特征,SiO2和全碱质量分数分别为62.98%~67.29%和10.08%~11.22%,且Na2O>K2O。大部分样品具正E... 巴楚麻扎山正长岩体形成于286~277 Ma,属于晚二叠世,与南天山造山带晚二叠世花岗岩(300~260 Ma)相一致。正长岩样品具有高硅高碱的地球化学特征,SiO2和全碱质量分数分别为62.98%~67.29%和10.08%~11.22%,且Na2O>K2O。大部分样品具正Eu异常,Sr具轻微负异常,P和Ti表现出明显的负异常,Ga/Al值(2.80~3.26)×10-4和(Zr+Nb+Ce+Y)值(405.11~606.49)×10-6,与A1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相似,形成于板内裂谷环境。样品具有较区内同时代基性岩脉更为亏损的Sr-Nd同位素组成(εNd(t)=+3.4^+4.3、ISr=0.70303~0.70344)和更为年轻的Nd模式年龄(TDM=0.6~0.7 Ga)。地球化学数据表明,正长岩体是受软流圈组分改造过的底侵基性下地壳重熔后经结晶分异的产物。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发现,塔里木盆地和南天山造山带二叠纪岩浆活动的差异与二者所处的构造位置密切相关,塔里木盆地二叠纪岩浆活动与软流圈上涌导致的主动裂谷有关,而与南天山造山带后碰撞伸展阶段岩浆活动受控于已存在的构造活动带(缝合带)或者是因伸展导致的拆离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长岩 岩石成因 构造意义 SHRIMP定年 巴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