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行业碳排放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
作者 张纪伟 陈华勇 +1 位作者 邓一荣 张俊岭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1-1031,共11页
近年来,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而金属行业是一个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密集型行业,是工业领域碳排放的大户之一,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金属行业碳排放的研究。利用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2000—2022年国内外金属行业碳排... 近年来,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而金属行业是一个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密集型行业,是工业领域碳排放的大户之一,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金属行业碳排放的研究。利用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2000—2022年国内外金属行业碳排放中研究领域和研究热点迁移等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发现:①目前国内碳排放研究已经迎来了第二波爆发性增长,将会推动高碳排放行业加速绿色转型,包括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为绿色低碳市场及相关产业和研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②CNKI(中文期刊网)统计分析显示,金属行业碳排放研究多集中在铁、铝、铜等单矿种,且多是针对加工冶炼工艺,目前的热点逐渐从能耗、环境效益、二氧化碳、废钢等基础碳排放研究转变到碳减排和低碳转型;③Web of Science(英文期刊网)统计分析显示,金属行业现处于全方面研究阶段,包括碳源、低碳技术、固碳技术研究等,有望引起新一轮金属开发绿色低碳技术革命。针对当前研究现状,从碳源、绿色低碳技术、固碳技术、生态碳汇等方面对金属行业碳排放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做了进一步阐述。对当前金属行业碳排放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进行归纳总结,有助于推动中国金属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和长远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 碳排放 CITESPACE 文献计量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藻土和生物炭对稻田甲烷排放及相关微生物的影响
2
作者 田黎霞 李双龙 +4 位作者 刘章勇 刘冬 蒋梦蝶 聂江文 金涛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9-81,共13页
为明确硅藻土、生物炭及二者配施对稻田甲烷(CH_(4))排放、产甲烷菌(mcrA基因)和甲烷氧化菌(pmoA基因)群落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设置无改良剂添加(CK)、添加全量生物炭(B)、添加全量硅藻土(S)、添加半量生物炭和半量硅藻土(BS)4个处理,... 为明确硅藻土、生物炭及二者配施对稻田甲烷(CH_(4))排放、产甲烷菌(mcrA基因)和甲烷氧化菌(pmoA基因)群落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设置无改良剂添加(CK)、添加全量生物炭(B)、添加全量硅藻土(S)、添加半量生物炭和半量硅藻土(BS)4个处理,在水稻全生育期监测不同处理的CH_(4)排放量,测定并比较其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铵态氮(NH_(4)^(+)-N)含量、氧化还原电位(Eh)及mcrA、pmoA基因丰度和相关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B、S和BS处理在水稻全生育期的总CH_(4)累积排放量分别降低了23.47%、29.95%、32.51%;S和BS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NH_(4)^(+)-N含量。4个处理的mcrA、pmoA基因丰度及mcrA/pmoA值均在分蘖期最高;与CK相比,B、S和BS处理全生育期的平均mcrA/pmoA值分别降低40.82%、49.78%、55.31%。与CK相比,B、S和BS处理的产甲烷菌群落多样性增加,甲烷氧化菌群落多样性降低。B、S和BS处理显著降低了甲烷八叠球菌科(Methanosarcinaceae)、甲基球菌属(Methylococcus)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了甲烷杆菌科(Methanobacteriaceae)的相对丰度;S和BS处理显著增加了甲基孢囊菌属(Methylocystis)的相对丰度。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水稻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和成熟期,CH_(4)排放通量与mcrA/pmoA值分别在0.001、0.01、0.05、0.05水平上正相关。综上,生物炭、硅藻土以及生物炭和硅藻土配施均具有降低稻田CH_(4)排放的潜力,其中生物炭和硅藻土配施对CH_(4)减排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生物炭 硅藻土 甲烷 产甲烷菌 甲烷氧化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