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应用对抗网络和霍夫变换的织物点状缺陷检测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刘纪
张团善
徐杰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2-66,共5页
印花织物生产过程中由于制造的原因会产生皱印、劈裂和色点等表面缺陷。为了保证织物品质,针对喷头堵墨在织物表面形成的色点,提出了一种检测点状缺陷的方法。首先去除图像上的噪声点,将缺陷图像进行滤波预处理,处理后的图像经霍夫变换(...
印花织物生产过程中由于制造的原因会产生皱印、劈裂和色点等表面缺陷。为了保证织物品质,针对喷头堵墨在织物表面形成的色点,提出了一种检测点状缺陷的方法。首先去除图像上的噪声点,将缺陷图像进行滤波预处理,处理后的图像经霍夫变换(Hough Transform)提取缺陷信息并返回缺陷位置。为了检测提出算法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应用生成对抗网络(GAN,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扩充在纺织企业收集到的数据样本,与人工检测结果比较,统计缺陷检出率。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在生成样本及原始样本检出率为97.2%,满足纺织企业生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码印花
生成对抗网络
霍夫变换
缺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概述
被引量:
13
2
作者
张亭
冷梦甜
+1 位作者
金帆
袁海
《合成生物学》
CSCD
2022年第1期184-194,共11页
合成生物学研究中,海量的工程化试错实验远远超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研究范式的能力范畴,故建立一个可以实现生命体工程化大批量合成的合成生物学研究平台迫在眉睫。然而目前国内外已建成的工程化平台只能基于少数孤立设备或功能岛实现部...
合成生物学研究中,海量的工程化试错实验远远超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研究范式的能力范畴,故建立一个可以实现生命体工程化大批量合成的合成生物学研究平台迫在眉睫。然而目前国内外已建成的工程化平台只能基于少数孤立设备或功能岛实现部分流程,不能满足合成生物学全生命周期的研究需求。基于此背景,在国家、省市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牵头建设的“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目前已完成全部立项程序,进入全面实施建设阶段,预计于2023年开展试运营和验收工作。本文将从建设背景、过程、内容、目标和特色等方面对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进行介绍。设施工程一期将重点搭建“设计学习”、“合成测试”和“用户检测”三大平台,二期拟建设医学转化平台。合成生物大设施主要围绕自动化合成生物技术,以合成生物学基础研究为理论基础,把自动化工业发展过程中的智能制造、智能工厂理念引入到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实现生命体工程化大批量合成。通过建立基于信息管理系统的智能生产单元,快速、低成本、多循环地完成“设计-构建-测试-学习”的闭环,实现理性可预测的设计合成,达成合成生命体的远程定制、异地设计和规模经济生产等目标。同时将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交叉融合,发展出适用于自动化、高通量设备平台的标准化实验方法、算法和流程,以期推动合成生物研究过程和工作流程的标准化,进而推动我国合成生物研究水平的提升,成为行业标杆,领跑国际。此外,合成生物大设施还将催动基础研究的原创突破及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助力生命科学研究实现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生物学
工程化平台
合成生物学自动化平台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挤压速度对某铝合金筒体支架等温挤压成形的影响
被引量:
5
3
作者
张春雨
李子夫
陈贤帅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8-139,共2页
分析了挤压速度对铝合金筒体支架等温挤压成形的影响,模拟了不同挤压速度时它的成形过程。通过模拟,提出了最佳挤压速度。
关键词
等温挤压
筒体支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人造复眼的多谱成像系统
被引量:
3
4
作者
金建
邸思
+1 位作者
陈贤帅
杜如虚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691-2697,共7页
针对采用滤光片转轮配合普通相机实现光谱分离与成像的多谱成像系统体积大,结构复杂,操作不便等问题,本文基于微机电系统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多谱成像系统的设计方案和加工方法。该方法将人造复眼结构和多通道彩色滤光片集成在同一块基...
针对采用滤光片转轮配合普通相机实现光谱分离与成像的多谱成像系统体积大,结构复杂,操作不便等问题,本文基于微机电系统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多谱成像系统的设计方案和加工方法。该方法将人造复眼结构和多通道彩色滤光片集成在同一块基片上来实现多谱成像结构。该结构具有多个光通道,分别对应红、绿、蓝、近红外4个波段,每个通道能独立获取对应波段的图像信息。以这种复眼结构作为镜头搭建了多谱成像系统并进行了成像实验,获取了多组对比图像。得到的图像说明该结构能够实现预期的色彩分离和多通道成像。由于这种复眼结构高度集成且具有可见光及近红外多波段图像并行捕捉能力,因此在多谱成像领域很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复眼
多谱成像
微透镜阵列
多通道滤光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对抗网络和霍夫变换的织物点状缺陷检测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刘纪
张团善
徐杰
机构
西安工程大学机电工程
学院
中国科学院广州先进技术研究所
出处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2-66,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61701384)。
文摘
印花织物生产过程中由于制造的原因会产生皱印、劈裂和色点等表面缺陷。为了保证织物品质,针对喷头堵墨在织物表面形成的色点,提出了一种检测点状缺陷的方法。首先去除图像上的噪声点,将缺陷图像进行滤波预处理,处理后的图像经霍夫变换(Hough Transform)提取缺陷信息并返回缺陷位置。为了检测提出算法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应用生成对抗网络(GAN,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扩充在纺织企业收集到的数据样本,与人工检测结果比较,统计缺陷检出率。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在生成样本及原始样本检出率为97.2%,满足纺织企业生产的要求。
关键词
数码印花
生成对抗网络
霍夫变换
缺陷检测
Keywords
digital printing
generative confrontation network
Hough Transform
defect detection
分类号
TP242.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TS107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概述
被引量:
13
2
作者
张亭
冷梦甜
金帆
袁海
机构
中国科学院
深圳
先进
技术
研究
院
中国科学院广州先进技术研究所
出处
《合成生物学》
CSCD
2022年第1期184-194,共11页
基金
深圳市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2017-440300-73-01-104731)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项目(KQTD2015033117210153)。
文摘
合成生物学研究中,海量的工程化试错实验远远超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研究范式的能力范畴,故建立一个可以实现生命体工程化大批量合成的合成生物学研究平台迫在眉睫。然而目前国内外已建成的工程化平台只能基于少数孤立设备或功能岛实现部分流程,不能满足合成生物学全生命周期的研究需求。基于此背景,在国家、省市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牵头建设的“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目前已完成全部立项程序,进入全面实施建设阶段,预计于2023年开展试运营和验收工作。本文将从建设背景、过程、内容、目标和特色等方面对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进行介绍。设施工程一期将重点搭建“设计学习”、“合成测试”和“用户检测”三大平台,二期拟建设医学转化平台。合成生物大设施主要围绕自动化合成生物技术,以合成生物学基础研究为理论基础,把自动化工业发展过程中的智能制造、智能工厂理念引入到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实现生命体工程化大批量合成。通过建立基于信息管理系统的智能生产单元,快速、低成本、多循环地完成“设计-构建-测试-学习”的闭环,实现理性可预测的设计合成,达成合成生命体的远程定制、异地设计和规模经济生产等目标。同时将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交叉融合,发展出适用于自动化、高通量设备平台的标准化实验方法、算法和流程,以期推动合成生物研究过程和工作流程的标准化,进而推动我国合成生物研究水平的提升,成为行业标杆,领跑国际。此外,合成生物大设施还将催动基础研究的原创突破及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助力生命科学研究实现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合成生物学
工程化平台
合成生物学自动化平台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Keywords
synthetic biology
engineering platform
automation platform for synthetic biology
maj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design build test learn(DBTL)
分类号
Q819 [生物学—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挤压速度对某铝合金筒体支架等温挤压成形的影响
被引量:
5
3
作者
张春雨
李子夫
陈贤帅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先进技术研究所
中北大学材料
科学
与工程
学院
出处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8-139,共2页
文摘
分析了挤压速度对铝合金筒体支架等温挤压成形的影响,模拟了不同挤压速度时它的成形过程。通过模拟,提出了最佳挤压速度。
关键词
等温挤压
筒体支架
数值模拟
Keywords
isothermal extrusion
cylinder holder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G376.2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人造复眼的多谱成像系统
被引量:
3
4
作者
金建
邸思
陈贤帅
杜如虚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先进技术研究所
出处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691-269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61204125)
广州市南沙区自主创新计划资助项目(No.201201020)
文摘
针对采用滤光片转轮配合普通相机实现光谱分离与成像的多谱成像系统体积大,结构复杂,操作不便等问题,本文基于微机电系统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多谱成像系统的设计方案和加工方法。该方法将人造复眼结构和多通道彩色滤光片集成在同一块基片上来实现多谱成像结构。该结构具有多个光通道,分别对应红、绿、蓝、近红外4个波段,每个通道能独立获取对应波段的图像信息。以这种复眼结构作为镜头搭建了多谱成像系统并进行了成像实验,获取了多组对比图像。得到的图像说明该结构能够实现预期的色彩分离和多通道成像。由于这种复眼结构高度集成且具有可见光及近红外多波段图像并行捕捉能力,因此在多谱成像领域很有应用前景。
关键词
人造复眼
多谱成像
微透镜阵列
多通道滤光片
Keywords
artificial-compound-eye
multi-spectral imaging
microlens array
multi-channel filter
分类号
TP7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应用对抗网络和霍夫变换的织物点状缺陷检测研究
刘纪
张团善
徐杰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概述
张亭
冷梦甜
金帆
袁海
《合成生物学》
CSCD
2022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挤压速度对某铝合金筒体支架等温挤压成形的影响
张春雨
李子夫
陈贤帅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人造复眼的多谱成像系统
金建
邸思
陈贤帅
杜如虚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