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走向分子水平的催化剂设计:科学与工程
1
作者 李永旺 马文平 +2 位作者 孙予罕 徐元源 钟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0-18,共9页
针对催化剂设计中的科学与工程问题,对已有的工作进行了回顾,并对未来走向分子水平的催化剂设计的科学与工程方法、特别是催化动力学方法及相关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关键词 分子水平模拟 微观动力学分析 催化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煤对煤灰熔融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6
2
作者 焦发存 李慧 +1 位作者 邓蜀平 董众兵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14,18,共5页
高灰熔点淮南煤A分别与低灰熔点煤G和B按不同配比相配,制成两种配煤灰样,用5E-AF型智能灰熔点测定仪测定其在弱还原性气氛下的熔融特征温度,利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配煤灰样在不同温度和不同配比下矿物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配煤能有... 高灰熔点淮南煤A分别与低灰熔点煤G和B按不同配比相配,制成两种配煤灰样,用5E-AF型智能灰熔点测定仪测定其在弱还原性气氛下的熔融特征温度,利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配煤灰样在不同温度和不同配比下矿物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配煤能有效改善煤灰熔融特性,配煤灰熔点与配比之间是非线性关系;高温下矿物形态的转变是导致配煤煤灰灰熔点变化的主要原因,莫来石有增高灰熔点的作用,石英与钙长石和铁橄榄石等矿物共存时,能够形成低熔点的共晶体使得灰熔点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煤 灰熔融特性 化学组成 矿物组成 相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煤浆添加剂研究评述 被引量:34
3
作者 李永昕 孙成功 +1 位作者 李保庆 陈诵英 《煤炭转化》 CAS CSCD 1997年第1期8-13,共6页
水煤浆成浆性、流变性及静动态稳定性除了与煤质本身的性质密切相关外,还与添加剂的性能有关。80年代以来,国外在水煤浆添加剂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研制及筛选出一批性能优良的分散剂及稳定剂。但是,到目前添加剂的研制及筛选基... 水煤浆成浆性、流变性及静动态稳定性除了与煤质本身的性质密切相关外,还与添加剂的性能有关。80年代以来,国外在水煤浆添加剂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研制及筛选出一批性能优良的分散剂及稳定剂。但是,到目前添加剂的研制及筛选基本上是经验性和半经验性的,使得这项工作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经费。而添加剂的分子结构特征与煤质及煤表面物理化学性质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匹配性),深入研究这种匹配规律,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将会改变以往水煤浆添加剂研制中的经验性,对添加剂的研制起理论指导作用。本文简述国内外水煤浆添加剂研究状况以及匹配性研究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煤浆 相关性 助剂 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煤基工业废料为原料固相法合成小粒径圆形A型沸石分子筛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永梅 李德宝 +2 位作者 王晓钟 萧墉壮 窦涛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3-56,共4页
首次以煤基工业废料为原料用固相法 (H2 O和Na2 O的摩尔比低于 0 9)合成了具有圆形晶粒形貌的小晶粒 (1μm)A型沸石分子筛 ,其各项质量指标符合行业标准。并对合成的条件及机理进行讨论 ,提供了固相转化机理在低硅类沸石合成领域的实... 首次以煤基工业废料为原料用固相法 (H2 O和Na2 O的摩尔比低于 0 9)合成了具有圆形晶粒形貌的小晶粒 (1μm)A型沸石分子筛 ,其各项质量指标符合行业标准。并对合成的条件及机理进行讨论 ,提供了固相转化机理在低硅类沸石合成领域的实验佐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基工业废料 原料 固相法 合成 小粒径圆形 A型 沸石分子筛 洗涤剂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吸附水中铅离子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杨骏 秦张峰 +1 位作者 陈诵英 彭少逸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23-428,共6页
本文采用两种煤质活性炭,研究了其对不同浓度二价铅离于溶液的吸附,应用固定床吸附动力学模型,Marquadt方法非线性回归固定床吸附流出曲线,获得了铅离子在活性炭上的扩散传质系数.结果发现,孔扩散系数D_P强烈地依赖于铅离子入口浓度,随... 本文采用两种煤质活性炭,研究了其对不同浓度二价铅离于溶液的吸附,应用固定床吸附动力学模型,Marquadt方法非线性回归固定床吸附流出曲线,获得了铅离子在活性炭上的扩散传质系数.结果发现,孔扩散系数D_P强烈地依赖于铅离子入口浓度,随着入口浓度的升高,孔扩散系数变小.随后用上述扩散系数理论预测了其它操作条件下的流出曲线,结果表明实验曲线与理论预测曲线能很好地相符,动态法能可靠地获取液固吸附过程的吸附及扩散系数,为吸附工程设计提供有益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吸附 铅离子 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生吡啶不溶物在煤焦油聚合制备中间相炭微球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吕永根 凌立成 +2 位作者 刘朗 张碧江 吴东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1998年第1期38-42,共5页
吡啶不溶物含量不同的煤焦油在密闭容器中聚合,产物在150℃下热过滤,滤渣用吡啶抽提得中间相炭微球。聚合产物和中间相炭微球分别在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原生吡啶不溶物在煤焦油聚合制备中间相... 吡啶不溶物含量不同的煤焦油在密闭容器中聚合,产物在150℃下热过滤,滤渣用吡啶抽提得中间相炭微球。聚合产物和中间相炭微球分别在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原生吡啶不溶物在煤焦油聚合制备中间相炭微球的过程中,起着阻止中间相小球相互融并的作用,因而使所得中间相炭微球的球径均匀,收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微球 煤焦油 吡啶不溶物 聚合 中间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化对活性炭孔结构及甲烷吸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宋燕 凌立成 +2 位作者 李开喜 吕春祥 刘朗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1-84,共4页
在惰性气氛下对以石油焦为原料 ,以 KOH为活化剂制得的超级活性炭进行了二次炭化处理 ,并考察了处理前后超级活性炭的孔结构变化及不同压力下该活性炭对甲烷的吸附行为 .结果发现 :活性炭经 1 2 0 0℃下二次炭化处理后其 BET比表面积及... 在惰性气氛下对以石油焦为原料 ,以 KOH为活化剂制得的超级活性炭进行了二次炭化处理 ,并考察了处理前后超级活性炭的孔结构变化及不同压力下该活性炭对甲烷的吸附行为 .结果发现 :活性炭经 1 2 0 0℃下二次炭化处理后其 BET比表面积及孔容有所下降 ,孔径分布变窄 ;其对甲烷的质量吸附量下降 ,对甲烷的体积吸附量在较低压力下 ( <3MPa)稍有增加 ,而在较高压力下 ( >3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吸附 活性炭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焦CO_2气化的热重分析研究 (Ⅰ)等温热重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崔洪 徐秀峰 顾永达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75-79,共5页
运用等温热重技术,对三种不同煤化度的煤焦,在950~1400℃温度区内进行了CO_2气化研究,考察了这三种煤焦在不同气化温度下的活性变化,并对动力学计算的结果进行了讨论,研究发现,气化温度对煤焦气化速率的影响程度不同... 运用等温热重技术,对三种不同煤化度的煤焦,在950~1400℃温度区内进行了CO_2气化研究,考察了这三种煤焦在不同气化温度下的活性变化,并对动力学计算的结果进行了讨论,研究发现,气化温度对煤焦气化速率的影响程度不同,1100℃以下反应为。动力学控制阶段,1100℃以上逐步过渡为扩散控制阶段,在高的气化温度下,反应速率增大,表现活化能值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 等温热重 气化 二氧化碳气化 热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自水溶液中吸附酚的研究——I.热力学及吸附机理 被引量:15
9
作者 杨骏 陈诵英 彭少逸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55-157,共3页
活性炭自水溶液中吸附酚的研究*——I.热力学及吸附机理杨骏陈诵英彭少逸(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太原030001)关键词吸附苯酚热力学动力学中图分类号O646.311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研究酚类在活性炭... 活性炭自水溶液中吸附酚的研究*——I.热力学及吸附机理杨骏陈诵英彭少逸(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太原030001)关键词吸附苯酚热力学动力学中图分类号O646.311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研究酚类在活性炭上吸附的热力学及机理,探讨温度对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苯酚 热力学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煤脱硫方法──加氢热解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皓侃 李文 李保庆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3-21,共9页
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污染的最主要因素。有效脱除煤中的硫,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是洁净利用高硫煤的关键。加氢热解是一种新的、具有很大潜力的煤综合利用途径和有效的脱硫方法。一系列的研究表明:加氢热解可以脱除煤中90%... 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污染的最主要因素。有效脱除煤中的硫,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是洁净利用高硫煤的关键。加氢热解是一种新的、具有很大潜力的煤综合利用途径和有效的脱硫方法。一系列的研究表明:加氢热解可以脱除煤中90%以上的硫,同时可获得有广泛用途的煤气、焦油和半焦产品。加氢热解过程中,不同形态硫的变迁以及矿物质与硫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对于脱除煤中的硫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硫煤 脱硫 加氢热解 煤气净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H2两段法(MFT)合成汽油 Ⅱ.Ⅰ段催化剂预处理及工艺参数考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志新 唐曙光 +1 位作者 林恒生 周敬来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7-11,共5页
对I段沉淀铁催化剂(Fe/Cu/K/隔离剂)的预处理气氛和工艺参数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3种预处理气氛(纯H_2、纯CO和合成气)均可以使催化剂活化,且较好地引发了F-T合成反应,预处理条件温和(P=0.1~0.3MPa、T≤270℃、GHSV=1000~2000h^(-1))... 对I段沉淀铁催化剂(Fe/Cu/K/隔离剂)的预处理气氛和工艺参数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3种预处理气氛(纯H_2、纯CO和合成气)均可以使催化剂活化,且较好地引发了F-T合成反应,预处理条件温和(P=0.1~0.3MPa、T≤270℃、GHSV=1000~2000h^(-1)),而直接选用合成气则更为简单、实用和具有工业意义。较佳工艺参数是:反应温度230~250℃、反应压力2.5MPa、新鲜原料气空速:500h^(-1)、原料气H_2/CO=1.5~2及尾气循环比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汽油 CO+H2 MFT法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U弹性体中化学交联对其形态影响的动态力学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永成 赵雨花 +1 位作者 康茂青 王心葵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65-168,共4页
研究了分别以微量的三羟甲基丙烷(TMP)和端异氰酸酯基的预聚体为交联剂的微化学交联TPU的动态力学性能的变化,分析了微量化学交联的TPU中化学交联对其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以TMP为交联剂时,交联程度的增加会导致TPU软、硬微区相... 研究了分别以微量的三羟甲基丙烷(TMP)和端异氰酸酯基的预聚体为交联剂的微化学交联TPU的动态力学性能的变化,分析了微量化学交联的TPU中化学交联对其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以TMP为交联剂时,交联程度的增加会导致TPU软、硬微区相容性的增强,从而使其Tg和力学损耗值都上升;而当以端异氰酸酯基预聚体为交联剂时,交联程度的增加仅仅只会加强TPU软、硬微区间的相互联系作用,因而其Tg和力学损耗值变化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聚氨酯 化学交联 动态力学性能 形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交联改性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永成 赵雨花 +1 位作者 亢茂青 王心葵 《塑料》 CAS CSCD 2004年第2期73-75,共3页
以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醇、4,4' 二苯甲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4 丁二醇和微量三羟甲基丙烷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不同交联程度的微交联改性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研究了它们静态力学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微交联在对TP... 以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醇、4,4' 二苯甲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4 丁二醇和微量三羟甲基丙烷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不同交联程度的微交联改性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研究了它们静态力学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微交联在对TPU的静态力学性能影响较为复杂;TMP与扩链剂物质的量之比为0 06时,合成的TPU具有好的综合性能;微交联会妨碍TPU硬段相的结晶趋势,降低其微相分离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弹性体 力学性能 交联改性技术 微相分离技术 TP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弯曲生长SiC纳米线的TEM表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跃飞 韩晓东 +4 位作者 郑坤 刘显强 张泽 郝雅娟 郭向云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B08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Β-SIC TEM表征 纳米线 宽带半导体材料 生长 弯曲 一维纳米材料 集成电子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方柱状SiC纳米线的TEM表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坤 韩晓东 +4 位作者 张跃飞 刘显强 张泽 郝雅娟 郭向云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B08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纳米线 SIC TEM表征 一维纳米材料 集成电子器件 柱状 六方 电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型水基PUR膜的制备及其交联机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永成 赵雨花 +1 位作者 亢茂青 王心葵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4年第6期20-22,56,共4页
合成了以UCARLNKXL-29SE为交联剂的交联型水基聚氨酯(PUR)膜,并研究了交联剂的质量分数对其静态和动态力学性能、耐水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此交联剂可以显著改善水基PUR膜的拉伸强度、撕裂性能、耐水性和较宽温度范围内的动态力学模量... 合成了以UCARLNKXL-29SE为交联剂的交联型水基聚氨酯(PUR)膜,并研究了交联剂的质量分数对其静态和动态力学性能、耐水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此交联剂可以显著改善水基PUR膜的拉伸强度、撕裂性能、耐水性和较宽温度范围内的动态力学模量。通过对交联机理的分析还发现,对于该交联型水基PUR膜,40℃是最佳成膜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型 PUR 水基 交联机理 交联剂 成膜温度 撕裂性能 耐水性能 模量 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酞菁-苝给受体结构原位修饰多壁碳纳米管及其电荷传输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丽 赵江红 +2 位作者 郑剑锋 李莉 朱珍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71-75,共5页
采用湿化学方法合成共价键结合的酞菁-苝给受体结构(PcCu-4SBPTCD)及其原位修饰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的复合材料,并研究复合材料内部的电荷传输性能。结果表明,酞菁-苝给受体结构中,酞菁和苝之间有明显的电荷传输,即合成的酞菁-苝给受... 采用湿化学方法合成共价键结合的酞菁-苝给受体结构(PcCu-4SBPTCD)及其原位修饰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的复合材料,并研究复合材料内部的电荷传输性能。结果表明,酞菁-苝给受体结构中,酞菁和苝之间有明显的电荷传输,即合成的酞菁-苝给受体结构能有效提高电子空穴的分离效率。在该给受体结构中引入多壁碳纳米管能更进一步地提高电子空穴的分离效率。将碳纳米管-酞菁-苝(MWCNTs-PcCu-4SBPTCD)用于组装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有望大大提高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菁 给受体结构 多壁碳纳米管 有机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型水基聚氨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永成 赵雨花 +1 位作者 亢茂青 王心葵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7期47-49,共3页
综述了离子型水基聚氯酯的类型和合成工艺、形态结构及其与性能的相互关系、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且指出离子型水基聚氨酯的发展趋势为单经组分型、功能化型和复合型。
关键词 离子型水基聚氨酯 PU 外乳化法 自乳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化对活性炭孔结构及甲烷吸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宋燕 凌立成 《煤炭转化》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1-84,共4页
在惰性气氛下对以石油焦为原料,以KOH为活化剂制得的超级活性炭进行了二次炭化处理,并考察了处理前后超级活性炭的孔结构变化及不同压力下该活性炭对甲烷的吸附行为。结果发现:活性炭经1200℃下二次炭化处理后其BET比表面积及孔容有... 在惰性气氛下对以石油焦为原料,以KOH为活化剂制得的超级活性炭进行了二次炭化处理,并考察了处理前后超级活性炭的孔结构变化及不同压力下该活性炭对甲烷的吸附行为。结果发现:活性炭经1200℃下二次炭化处理后其BET比表面积及孔容有所下降,孔径分布变窄;其对甲烷孤质量吸附量下降,对甲烷的体积吸附量在较低压力下(<3MPa)稍有增加,而在较高压力下(>3MPa)时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活性炭 孔结构 热处理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滤失剂SCUR复合体系抑制页岩分散的探讨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善祥 崔保全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67-169,共3页
采用页岩分散性试验,人造岩心浸泡及针入度试验考察了SCUR复合体系对页岩分散的抑制能力,并对其泥浆主要参数、泥饼质量等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SCUR-SAS(1:1),SCUR-FT_(342)(1:0.4),SCU... 采用页岩分散性试验,人造岩心浸泡及针入度试验考察了SCUR复合体系对页岩分散的抑制能力,并对其泥浆主要参数、泥饼质量等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SCUR-SAS(1:1),SCUR-FT_(342)(1:0.4),SCUR-KAHM(1:0.6)组成的复合体系对页岩水化分散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复合体系对流变性及降滤失无不良影响,泥饼致密光滑,渗透性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分散 抑制作用 降滤失剂 泥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