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数字地球科学平台的积雪遥感数据分析系统
1
作者 邱玉宝 李新武 +2 位作者 池玉华 杜小平 彭俊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51-55,共5页
季节性积雪是北半球重要的地表覆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因子之一。卫星遥感可以快速获取大范围积雪面积、雪水当量(雪深)信息,是开展大范围积雪监测的重要手段。由于卫星资料具有多源和海量的特点,为满足其对多源长时间序列数据的管... 季节性积雪是北半球重要的地表覆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因子之一。卫星遥感可以快速获取大范围积雪面积、雪水当量(雪深)信息,是开展大范围积雪监测的重要手段。由于卫星资料具有多源和海量的特点,为满足其对多源长时间序列数据的管理和分析需求,根据现有遥感数据特点及应用分析特征,结合数字地球科学平台对积雪专题模型的需求,设计和实现了一套积雪遥感数据管理和分析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对30多年长时间序列光学和微波积雪遥感参数数据的管理与分析,有效地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数据支撑。以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的积雪产品分析为例,开展了青藏高原积雪时间序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积雪覆盖率具有缓慢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 遥感 数据管理和分析系统 数字地球科学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D关键词在地球科学本体设计中的意义
2
作者 李现民 李国庆 《遥感信息》 CSCD 2008年第5期92-95,共4页
语义技术为解决地球科学数据的异构性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而GCMD关键词在地球科学领域中的特殊地位使得它成为地球科学本体设计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分析了GCMD关键词的特征,并对其在地球科学本体设计中的角色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GCMD关键词 元数据 地球科学本体 异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地观测技术用于汶川和玉树地震灾害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郭华东 刘良云 +1 位作者 范湘涛 李新武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2,共12页
汶川、玉树大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发生后,对地观测技术成为地震灾害监测与灾情评估的重要手段。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论述对地观测技术在上述地震灾害评估和研究中所发挥的作用:一是利用高分辨率光学对地观测技术,建立... 汶川、玉树大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发生后,对地观测技术成为地震灾害监测与灾情评估的重要手段。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论述对地观测技术在上述地震灾害评估和研究中所发挥的作用:一是利用高分辨率光学对地观测技术,建立堰塞湖、道路损毁、崩塌/滑坡/碎屑流等次生地质灾害的遥感分析方法和模型,系统监测汶川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损毁范围、风险程度;二是利用宽幅和干涉两种模式SAR数据,分析玉树地震的区域地质构造和岩性分布特征,获得玉树地震同震形变场大小及其空间分布信息,证明了多模式SAR在地震灾情协同分析与评价中的有效性和重要潜力;三是建立了地震灾害三维模拟评估系统,提高了对地震灾害三维模拟的精确性,为地震灾情的精确三维评估提供了系统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地观测 次生地质灾害 玉树地震 汶川地震 多模式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与昆仑山强烈地震激发的地球自由振荡频谱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严珍珍 张怀 +2 位作者 范湘涛 杜小平 石耀霖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218-4230,共13页
强烈地震激发的地震波信息非常丰富,高频信息能量部分会在小范围短时间内迅速衰减,而低频信息特别是较低频信息能量部分则衰减较慢,会绕地球很多圈后才会消耗殆尽,从而激发地球的自由振荡.虽然地球自由振荡的固有频率不变,但不同震源机... 强烈地震激发的地震波信息非常丰富,高频信息能量部分会在小范围短时间内迅速衰减,而低频信息特别是较低频信息能量部分则衰减较慢,会绕地球很多圈后才会消耗殆尽,从而激发地球的自由振荡.虽然地球自由振荡的固有频率不变,但不同震源机制的地震激发的地球自由振荡频率成分会随着震级、震源机制、方位等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别.本文利用2008年5月12日汶川(Mw7.9)地震与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Mw7.8)地震这两个能量震级相当但震源机制不同的地震,基于地震波传播理论,考虑横向各向同性PREM地球模型并融合Crust2.0地壳模型、S20RTS地幔模型及PREM径向衰减模型,利用谱元法结合高性能并行计算,对这两次强烈地震激发的全球地震波传播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它们激发的地球自由振荡频谱特征差异.计算结果显示了汶川地震的逆冲-走滑特性及昆仑山地震的水平左旋走滑特征.利用理论计算得到的地震波动记录进行功率谱密度估计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这两次强烈地震释放的低频信息能量大小相当,但总体上看昆仑山地震释放的能量略小于汶川地震的.对比分析表明,不同地震激发的地球自由振荡模式在同一台站处的发育程度不同;同一地震激发的地球自由振荡在不同台站处记录到的振型频率成分也有很大差异.对于不同地震激发的地球自由振荡,有一些频率成分共同出现,表现为地球自由振荡功率谱能量均较大;也有一些振型由于相长干涉,仅在某些地震中被激发而得以良好发育,表现为功率谱能量明显较大;而一些振型由于相消干涉,在一些地震激发方式下被压制,表现为功率谱能量明显很小,甚至接近于0.计算结果清楚地显示了不同地震激发方式下地球振荡模式丰富而复杂的特性,需要对不同地震激发的地球振荡信息进行综合深入的分析,才能对地球内部结构尤其横向不均匀特性给予全面的科学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昆仑山地震 数值模拟 功率谱密度估计 地球自由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环境考古中的史前聚落研究综述 被引量:15
5
作者 鲁鹏 杨瑞霞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5-169,共5页
数字环境考古是为了响应信息时代对环境考古的新要求而提出的新概念,是指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古环境与古文化研究。史前聚落具有文化与环境双重属性,成为包括数字环境考古在内的环境考古重要的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数字环境考古中的史... 数字环境考古是为了响应信息时代对环境考古的新要求而提出的新概念,是指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古环境与古文化研究。史前聚落具有文化与环境双重属性,成为包括数字环境考古在内的环境考古重要的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数字环境考古中的史前聚落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结合多年的研究工作,对数字环境考古中的史前聚落研究内容进行总结,提出了具体的数字环境考古中的史前聚落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数字环境考古中的史前聚落研究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必将在聚落考古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环境考古 史前聚落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射光谱预测哈图-包古图金矿区地球化学元素异常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慧 蔺启忠 +1 位作者 刘庆杰 王钦军 《遥感信息》 CSCD 2009年第4期43-49,共7页
为了探讨采用遥感手段定量估算金矿区地球化学元素异常的可行性,本文基于岩石样本的Au、S、As、Fe四种元素的含量数据,分析了它们的相关关系,发现As与Au含量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As元素含量异常从一定程度上反应了Au的异常;基于岩石样本... 为了探讨采用遥感手段定量估算金矿区地球化学元素异常的可行性,本文基于岩石样本的Au、S、As、Fe四种元素的含量数据,分析了它们的相关关系,发现As与Au含量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As元素含量异常从一定程度上反应了Au的异常;基于岩石样本的反射率光谱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上述元素进行了回归分析与预测。结果发现,Fe、As元素的回归模型的相关系数在训练建模过程中分别为0.8241、0.8063以上,而在验证建模过程中分布为0.6485、0.5472,它们均远高于S和Au元素回归模型的相应的相关系数。因此,利用岩石样本反射率光谱定量估算As元素的含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元素异常 金矿化 偏最小二乘 哈图 包古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宏观监测中国产卫星的变化信息提取方法评估
7
作者 杨莎莎 闫敏 +2 位作者 张丽 雷莉萍 王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期844-847,924,共5页
选取全国范围内5个地形各异的地区,针对中等分辨率的国产卫星影像中巴资源卫星(CBERS-02B)、环境一号卫星(HJ-1)和北京一号卫星(BJ-1),采用多种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提取方法,进行了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提取方法的分析评估。通过实验得出比值... 选取全国范围内5个地形各异的地区,针对中等分辨率的国产卫星影像中巴资源卫星(CBERS-02B)、环境一号卫星(HJ-1)和北京一号卫星(BJ-1),采用多种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提取方法,进行了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提取方法的分析评估。通过实验得出比值法较适用于CBERS-02B数据,大部分地区属性精度和面积精度可达70%以上;差值法较适用于HJ-1和BJ-1数据,属性精度和面积精度也可达70%以上。在实际的宏观监测应用中,可优化各种数据使用模式,组合运用针对各种数据的最佳方法进行变化信息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监测 变化信息提取 CBERS-02B HJ-1 BJ-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射光谱的铜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刘苗 蔺启忠 +1 位作者 王钦军 李慧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20-1323,共4页
为了探索应用遥感方法进行Cu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研究的可行性,基于岩石样本的反射光谱及化学元素含量数据,分析了Cu与其他元素及Cu与反射光谱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现Fe与Cu关系最为密切,其次为Ti和As;Cu含量与反射光谱呈负相关性,且Cu含量越... 为了探索应用遥感方法进行Cu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研究的可行性,基于岩石样本的反射光谱及化学元素含量数据,分析了Cu与其他元素及Cu与反射光谱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现Fe与Cu关系最为密切,其次为Ti和As;Cu含量与反射光谱呈负相关性,且Cu含量越高,相关性越强。基于反射光谱对Cu,Fe,Ti,As四种元素进行了偏最小二乘分析,其中Ti建模精度最高,其次为Fe,精度最差的是As,虽然Cu的建模精度不高,但是可以基于Fe与Cu的强相关性,通过Fe来建立Cu异常的间接模型。为了提高建模精度,对反射光谱进行了多种变换,基于获得的多种光谱指标对Fe元素进行了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训练样本及验证样本回归模型的最高相关系数分别达0.6876和0.59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最小二乘法 反射光谱 元素地球化学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CIS模拟系统对中国地面气温变化的QUMP集成预估 被引量:4
9
作者 纪潇潇 刘昌波 +4 位作者 潘婕 梁驹 佟金鹤 冯强 许吟隆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0-510,共11页
利用英国Hadley中心QUMP模式(Quantifying Uncertainties in Model Projections)集合的5组敏感性试验产生的全球气候背景场驱动区域气候模拟系统PRECIS(Providing Regional Climates for Impacts Studies)产生的降尺度数据,分析PRE... 利用英国Hadley中心QUMP模式(Quantifying Uncertainties in Model Projections)集合的5组敏感性试验产生的全球气候背景场驱动区域气候模拟系统PRECIS(Providing Regional Climates for Impacts Studies)产生的降尺度数据,分析PRECIS对中国地面气温变化的模拟能力,同时对SRES A1B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21世纪中期(2021-2050年)中国区域的温度做出预估。模拟能力分析结果显示:PRECIS在5组背景场驱动下都可以较好地模拟出气候基准时段(1961-1900年)中国区域气温的年变化和时空分布特征,但存在暖偏差,高敏感度模拟实验的暖偏差幅度要大于中低敏感度。预估结果显示:5组敏感性试验降尺度模拟的温度均呈增加趋势,其中最低温度的变暖幅度高于平均温度和最高温度。高敏感度试验Q10模拟的升温幅度介于低敏感度模拟和中敏感度模拟之间,其他敏感性试验表现出高敏感度模拟的升温幅度高于中敏感度模拟,而中敏感度模拟高于低敏感度模拟。从模拟的升温空间分布上看,西北地区升温幅度最显著,可达2.08-2.61°C,华南地区升温幅度相对较小,为1.33-1.84°C,但不同敏感度模拟的升温幅度具有一定的区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MP集合 PRECIS系统 SRES A1B情景 地面气温 不确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空和飞机观测资料联合同化对台风“苏迪罗”(2015)数值模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龚俊强 刘朝顺 +1 位作者 刘延安 乔枫雪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9-112,共14页
基于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WRF和WRFDA三维变分同化系统,针对2015年台风"苏迪罗"二次登陆过程,利用NCEP ADP提供的无线电探空、飞机报观测资料,同时同化两种资料,并进行36 h模拟预报,从台风移动路径、强度、降水及模式初始... 基于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WRF和WRFDA三维变分同化系统,针对2015年台风"苏迪罗"二次登陆过程,利用NCEP ADP提供的无线电探空、飞机报观测资料,同时同化两种资料,并进行36 h模拟预报,从台风移动路径、强度、降水及模式初始场改进等方面分析了同化模拟效果。结果表明,同时同化两种资料能够有效改善台风移动路径、中心附近最低气压的模拟。对浙闽降水关键区24 h降水的TS评分结果表明,该同化方案对台风降水的预报评分有一定程度的改进,尤其是中雨和特大暴雨的改进最明显。对于模式初始场的温度、相对湿度、纬向风、经向风在各高度上的均方根误差,除湿度外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并且同化对于台风结构的模拟也有所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3DVAR 资料同化 台风“苏迪罗” 探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GIS Server和Flex的数字喀什公共平台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1
作者 白雪红 蔺启忠 +2 位作者 王钦军 郑宏艳 李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4期8339-8342,共4页
采用ArcGIS Server和Flex构建了基于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技术的REST(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风格的数字喀什公共平台。该平台以VS、Flash builder为开发环境,配置ArcSDE和Oracle作为空间数据库服务器,集专题信息展示、... 采用ArcGIS Server和Flex构建了基于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技术的REST(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风格的数字喀什公共平台。该平台以VS、Flash builder为开发环境,配置ArcSDE和Oracle作为空间数据库服务器,集专题信息展示、地图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于一体。其中专题信息展示包括在线编辑、专题信息变化动画演示功能等,地图基本功能包括用户登录、地图浏览、查询、量算等,辅助功能包括数据提取、网络分析等。通过实际应用发现,数字喀什公共平台功能完善,响应迅速,为公众、科研人员以及管理部门提供了很好的信息共享和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什 ARCGIS Server FLEX RIA WEB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地观测卫星数传预报仿真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高佳佳 章文毅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2-84,97,共4页
对地观测卫星进行数据传输的前提是卫星要进入地面接收站的接收范围。对对地观测卫星数传预报仿真技术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对即将过境接收站的卫星作出预警,而且能更真实地展示卫星过接收站的情景,具有实际和工程研究价值。主要从卫星轨... 对地观测卫星进行数据传输的前提是卫星要进入地面接收站的接收范围。对对地观测卫星数传预报仿真技术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对即将过境接收站的卫星作出预警,而且能更真实地展示卫星过接收站的情景,具有实际和工程研究价值。主要从卫星轨道预报模型和卫星地面站间几何关系及地面接收圈计算方法几个方面开展研究,并介绍了基于WorldWind进行数传仿真的方法。最后的仿真计算结果证明计算精度可靠,动态仿真链路真实模拟出卫星过接收站的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轨道 接收圈 WorldWind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影像浏览技术在卫星数据服务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修滨 章文毅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8年第19期5451-5456,共6页
给出了基于3维地球模型的卫星影像交互式浏览与显示系统的架构以及关键技术的实现;创新性地将地球影像浏览技术应用于对地观测卫星的编程数据服务系统中,并针对服务流程需求实现相关信息的显示与处理功能。
关键词 GEOSERVER World WIND JAVA 数据编程申请 地球影像浏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病虫害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118
14
作者 张竞成 袁琳 +3 位作者 王纪华 罗菊花 杜世州 黄文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11,共11页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目前在数据采集上主要依靠植保人员田间调查、田间取样等传统方式,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存在以点代面的代表性差、主观性强和时效性差等弊端,难以满足大范围病虫害实时监测的需求。近年来遥感技术的发展,为大面积、快速...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目前在数据采集上主要依靠植保人员田间调查、田间取样等传统方式,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存在以点代面的代表性差、主观性强和时效性差等弊端,难以满足大范围病虫害实时监测的需求。近年来遥感技术的发展,为大面积、快速获取作物和环境信息提供了重要的手段,是未来大面积病虫害监测和预测预报与产量损失评估的重要手段。该文在阐述植物病虫害胁迫光谱响应的生理机制的基础上,对目前病虫害遥感监测中所常用的光谱敏感波段及植被指数进行了汇总、整理,并对病虫害识别、严重度监测和损失评估等方面所使用的算法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目前作物病虫害遥感监测中尚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并就如何实现大面积作物病虫害遥感监测提出了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病害 虫害控制 作物 光谱特征波段 植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水体3种典型水质参数的高光谱遥感反演 被引量:44
15
作者 张兵 申茜 +2 位作者 李俊生 张浩 吴迪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2-192,共11页
以富营养化污染严重的太湖为研究区,设计并实施了2次太湖航空遥感综合实验,获取了太湖7条航带、冬夏两个时相的航空高光谱遥感图像;通过6次太湖地面试验,采集了多时相的太湖水体固有光学量和表观光学量数据,分析了它们的空间分布规律,... 以富营养化污染严重的太湖为研究区,设计并实施了2次太湖航空遥感综合实验,获取了太湖7条航带、冬夏两个时相的航空高光谱遥感图像;通过6次太湖地面试验,采集了多时相的太湖水体固有光学量和表观光学量数据,分析了它们的空间分布规律,建立了单位固有光学量数据库;面向叶绿素、悬浮物和黄色物质3种典型水质参数,发展了基于生物光学模型和单位固有光学量数据库的水质参数反演分析方法;利用航空高光谱遥感器WHI图像和航天高光谱遥感器CHRIS图像对这些方法进行了检验,获得了较好的水质参数图像反演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水质参数 高光谱遥感 分析方法 固有光学量 表观光学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病害与产量损失的多时相遥感监测 被引量:33
16
作者 刘良云 宋晓宇 +3 位作者 李存军 齐腊 黄文江 王纪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7-143,F0003,共8页
为了开展农作物病害遥感监测与产量损失评估,该文以北京郊区大田生产条件下的冬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的为研究对象,获取了2007年4月10日、4月26日、5月12日、5月28日共四期Landsat TM卫星影像,准同步地测量了试验地块的冠层光谱数据及配... 为了开展农作物病害遥感监测与产量损失评估,该文以北京郊区大田生产条件下的冬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的为研究对象,获取了2007年4月10日、4月26日、5月12日、5月28日共四期Landsat TM卫星影像,准同步地测量了试验地块的冠层光谱数据及配套农学数据。利用该4个时相的遥感数据,分析了试验区的冬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在主要生育期的光谱特征及其变化,与对照地块相比,病害小麦在可见光和短波红外波段的光谱反射率降增大,近红外波段反射率减小,红边则会向短波方向移动,红边振幅减小,NDVI值减小。并利用冬小麦病害发生前期(4月10日,4月26日)的卫星遥感数据建立了作物产量的早期预测模型,结合实测的产量数据,定量计算了条锈病和白粉病的产量损失,结果表明两个白粉病和条锈病小麦地块的减产幅度超过了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锈病 白粉病 产量损失 多时相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测光谱数据的太湖水华和水生高等植物识别 被引量:38
17
作者 李俊生 吴迪 +3 位作者 吴远峰 刘海霞 申茜 张浩 《湖泊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5-222,共8页
水华和水生高等植物的识别对于内陆水质遥感监测至关重要,其分布状况既可以用于表征水生植物的分布状况,从而间接反映水质分布状况,又可以进一步利用非水华和水草的水体遥感数据进行水质参数反演.然而,常用的多光谱遥感数据很难精确识... 水华和水生高等植物的识别对于内陆水质遥感监测至关重要,其分布状况既可以用于表征水生植物的分布状况,从而间接反映水质分布状况,又可以进一步利用非水华和水草的水体遥感数据进行水质参数反演.然而,常用的多光谱遥感数据很难精确识别水华和水草,只有高光谱遥感数据才能够捕捉水华、水草和水体细致的光谱差异,从而对水华和水草进行精确识别.但是目前还缺乏基于高光谱遥感数据的水华和水草识别的系统性研究.以太湖为研究区,于2006年7月和10月开展了2次水面光谱测量实验,获取了水华、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和水体的反射率光谱.在光谱分析的基础上,首先建立了4种光谱指数,进而利用这4种光谱指数建立了水华、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和水体的判别公式,并利用2006年10月水面实验测量的光谱数据训练得到了判别公式中的阈值.通过2006年7月水面实验测量的光谱数据的检验,证明提出的判别公式能够很好的识别水华和水草,获得了较高的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华 水草 高光谱遥感 识别 光谱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激光雷达森林叶面积指数反演研究 被引量:46
18
作者 骆社周 王成 +2 位作者 张贵宾 习晓环 李贵才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67-1475,共9页
叶面积指数(LAI)是分析冠层结构最常用的参数之一,它控制着植被的生物物理过程,如光合、呼吸、蒸腾、碳循环和降水截获等,因此快速、可靠和客观地评价LAI非常重要.本文发展了激光穿透指数(LPI)的简化计算方法,首次利用校正后的回波强度... 叶面积指数(LAI)是分析冠层结构最常用的参数之一,它控制着植被的生物物理过程,如光合、呼吸、蒸腾、碳循环和降水截获等,因此快速、可靠和客观地评价LAI非常重要.本文发展了激光穿透指数(LPI)的简化计算方法,首次利用校正后的回波强度计算出LPI,以LPI为变量基于Beer-Lambert定律实现了甘肃大野口研究区森林LAI反演,并且与原始回波强度和回波数反演LAI的精度进行对比,结果发现通过距离和角度校正后的回波强度值能提高LAI反演精度.为了评价模型的可靠性和泛化性能,用留一法交叉验证程序(LOOCV)对最佳反演模型进行了验证,表明该模型没有过度拟合,具有很好的泛化能力.最后,用没有参加建模的16个实测LAI对预测值进行精度验证(R2=0.810,RMSE=0.198),发现校正后的回波强度反演山区森林LAI精度较高.本文还对激光雷达LAI反演结果与传统光学TM影像的反演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机载激光雷达反演LAI精度(R2=0.825,RMSE=0.165)高于光学TM遥感数据(R2=0.605,RMSE=0.257),因此,可用激光雷达数据实现研究区的高精度LAI反演,为生态环境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叶面积指数 穿透指数 回波强度 森林植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包变换和数学形态学结合的光谱去噪方法研究 被引量:28
19
作者 李慧 蔺启忠 +2 位作者 王钦军 刘庆杰 吴昀昭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44-648,共5页
对反射光谱数据进行去噪是提高光谱信息准确度的前提。传统时域平滑和频域去噪方法存在诸多缺点,本文首次将广义形态滤波方法用于可见近红外光谱的去噪处理,并提出基于小波包变换和数学形态学结合的光谱去噪方法。使用USGS光谱库中的植... 对反射光谱数据进行去噪是提高光谱信息准确度的前提。传统时域平滑和频域去噪方法存在诸多缺点,本文首次将广义形态滤波方法用于可见近红外光谱的去噪处理,并提出基于小波包变换和数学形态学结合的光谱去噪方法。使用USGS光谱库中的植被光谱进行实验,采用信噪比(SNR)、均方误差根(RMSE)、波形相似度(NCC)和平滑度(SR)四个指标来评估去噪效果。结果表明,小波包最佳基阈值法和广义形态滤波法都能较好地保持波形和平滑度,广义形态滤波法能较好地消除幅值较大的随机噪声,但其对连续随机噪声中幅值较小的噪声成分不能有效消除;而小波包最佳基阈值法不能有效消除幅值较大的噪声成分;二者结合的方法组合了这两者的优点,使得幅值较大、较小的噪声成分都能较好地消除,同时还提高了相似度和平滑度指标,充分表明小波包最佳基阈值与广义形态滤波结合的方法是一种更好的可见光近红外光谱去噪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近红外光谱 去噪 广义形态滤波 小波包最佳基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M影像的几种常用水体提取方法的比较和分析 被引量:105
20
作者 毕海芸 王思远 +3 位作者 曾江源 赵岩 王辉 殷慧 《遥感信息》 CSCD 2012年第5期77-82,共6页
随着遥感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遥感数据来进行水资源的监测、调查和分析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从遥感影像中快速、准确地提取水体信息,是进行水资源调查和监测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和手段。目前进行水体提取的方法有很多,本文选取了常用的3... 随着遥感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遥感数据来进行水资源的监测、调查和分析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从遥感影像中快速、准确地提取水体信息,是进行水资源调查和监测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和手段。目前进行水体提取的方法有很多,本文选取了常用的3种水体提取方法,即单波段阈值法、基于阈值的多波段谱间关系法、基于阈值的水体指数法,然后分别选取典型的武汉平原地区和宜昌山地地区为研究区,以Landsat5TM影像为数据源,通过实验来比较和分析这3种水体提取方法分别在平原地区和山地地区的优势和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影像 水体提取 阴影 平原 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