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MM月降水产品在西北内陆河流域的适应性定量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蔡晓慧 邹松兵 +2 位作者 陆志翔 许宝荣 龙爱华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1-298,共8页
利用1998-2008年56个气象台站降水资料,结合TRMM月降水产品,通过对TRMM3B43降水数据在不同气候区、不同时空尺度的精度对比分析,探讨了卫星遥感反演降水产品在中国西北内陆河流域的适应性.结果表明:TRMM探测的月降水数据与实测月降水数... 利用1998-2008年56个气象台站降水资料,结合TRMM月降水产品,通过对TRMM3B43降水数据在不同气候区、不同时空尺度的精度对比分析,探讨了卫星遥感反演降水产品在中国西北内陆河流域的适应性.结果表明:TRMM探测的月降水数据与实测月降水数据在整体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6,效率系数为0.58,其探测的降水量比观测值略大;TRMM在高原气候区月降水量的探测效果要优于在西风带区的;TRMM数据所反映的降水量的年内变化过程和实测降水量结果基本一致,但在具体的量上有一定的差异,表现为对降水相对集中的5-9月低估实测降水量,而在降水较少的10月-次年4月高估实测降水量,反映了TRMM对较大强度降水量的探测能力不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呈现南、北部大,中部小的格局,降水量的高值中心主要出现在高山地区,高达300 mm;而受西风环流影响的塔里木盆地东南面的且末-若羌一带、吐鲁番盆地和受高原区影响的柴达木盆地为极端干旱少雨区,降水量均不足10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降水观测卫星 月降水 西北内陆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陆河流域试验拍卖水权定价影响因素——以黑河流域甘州区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邓晓红 徐中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87-1595,共9页
建立水市场进行水权交易是解决未来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其中,水权交易的定价问题是关键。影响水权交易的定价因素有交易方的收入水平、水权交易量和个人特征等。通过设计一阶密封反向投标拍卖报价问卷,并结合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2008... 建立水市场进行水权交易是解决未来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其中,水权交易的定价问题是关键。影响水权交易的定价因素有交易方的收入水平、水权交易量和个人特征等。通过设计一阶密封反向投标拍卖报价问卷,并结合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2008年黑河流域甘州区水权出售方的拍卖水权要价及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净收入、农业总用水量和节水潜力与水权交易价格成正相关;农业总用水量不变时,若农业收入越大则水权要价也相应提高;农业用水量的平方项与水权交易价格呈现负相关,这表明农业用水量与水权交易价格有一个倒U型关系。讨论了实施水权交易定价过程中除了考虑以上影响因素外,还要考虑水用途的差异等政策建议,并指出考虑购买方因素对水权交易成交价格的影响可作为深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权交易 价格 试验拍卖 计量经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户生计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黑河流域生态治理政策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昱 冯起 +3 位作者 刘蔚 何元庆 范严伟 卢烜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3期297-303,共7页
[目的]分析影响黑河中游地区生态输水治理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因素,为该地区生态环境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样本区550户农户进行调查,并采用逻辑回归分析方法对问卷数据进行建模分析。[结果]中游农户对生态输... [目的]分析影响黑河中游地区生态输水治理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因素,为该地区生态环境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样本区550户农户进行调查,并采用逻辑回归分析方法对问卷数据进行建模分析。[结果]中游农户对生态输水治理工程持认可态度,但大部分农户考虑到成本效益、土地规模和灌溉技术等条件的限制,不愿意发展节水农业;同时项目对农户生计造成一定影响。[结论]黑河生态输水治理工程对节水农业投入不足,水资源短缺形式依然严峻;农户生计受到一定影响,加大了生态治理成果维护的风险。因此,在进行生态输水治理的同时,要建立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机制,扶持节水农业发展,改善农户生计多样化,实现农户生计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中游地区 生态输水治理工程 节水农业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粪沟流域不同景观带水文过程 被引量:13
4
作者 杨永刚 肖洪浪 +2 位作者 赵良菊 邹松兵 尹振良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24-630,共7页
目前高寒水源区完整水文过程规律研究还非常薄弱。应用同位素技术与水化学分析模拟方法来甄别高寒区马粪沟流域不同景观带冰川、积雪、冻土、地表水、地下水和降雨等水体对出山径流的贡献组合与路径,旨在揭示各景观带的水文过程。据端... 目前高寒水源区完整水文过程规律研究还非常薄弱。应用同位素技术与水化学分析模拟方法来甄别高寒区马粪沟流域不同景观带冰川、积雪、冻土、地表水、地下水和降雨等水体对出山径流的贡献组合与路径,旨在揭示各景观带的水文过程。据端元混合模型计算,在湿季出山径流52%来自地下水补给,其地下水主要是由冻土融水、冰雪融水和降雨下渗转化形成;冰雪带融水占11%;高山寒漠带和灌丛带地表径流占20%;高山草原带约占9%;降雨直接补给占8%。整个流域降雨很少直接产生地表径流,而是在各个景观带转化成壤中流或地下径流,然后汇入河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 水化学 水文过程 景观带 冻土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冰冻圈变化的适应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5
5
作者 杨建平 丁永建 方一平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8-186,共9页
冰冻圈变化的适应研究是冰冻圈科学领域的新兴研究方向,是当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融合跨学科集成研究的典型代表。起步于2007年的中国冰冻圈变化适应研究,经历了早期的探索,研究重点由评价脆弱性发展为量化冰冻圈变化的影响,形成以... 冰冻圈变化的适应研究是冰冻圈科学领域的新兴研究方向,是当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融合跨学科集成研究的典型代表。起步于2007年的中国冰冻圈变化适应研究,经历了早期的探索,研究重点由评价脆弱性发展为量化冰冻圈变化的影响,形成以影响/风险—脆弱性—适应全链条的完善的研究体系,研究方法突破传统的指标体系赋权法的不足,初步实现了定量化,有机结合影响/风险、脆弱性、适应三方面的研究结果,使冰冻圈变化的适应措施由偏重宏观性、普适性开始转向更有针对性。未来中国冰冻圈变化的适应研究应拓展、完善和深化现有的理论体系,构建冰冻圈与社会经济耦合模型,科学量化冰冻圈全要素变化的影响,建立不同利益相关者与科学家共同参与的研究新模式,科学有效应对与适应冰冻圈变化及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冻圈变化 影响 风险 脆弱性 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年冻土对青藏高原草地生态承载力的贡献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方一平 朱付彪 +2 位作者 宜树华 邱孝枰 丁永建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0-157,共8页
草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多年冻土作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维系的重要因素,是客观刻画高寒草地生态承载力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文中采用结构动力学方法,从草地质量、草地干预、草地潜力、草地压力4个维度... 草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多年冻土作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维系的重要因素,是客观刻画高寒草地生态承载力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文中采用结构动力学方法,从草地质量、草地干预、草地潜力、草地压力4个维度建立高寒草地生态承载力结构动力学模型,分析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草地生态承载力的变化以及主要结构要素,量化多年冻土变化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承载力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多年冻土区草地生态承载力呈增加趋势,尤其是1998年以后上升显著,这主要归因于草地生长季节降水增加、气温升高、净初级生产力增幅驱动以及生态保护工程建设的共同作用。(2)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变化与草地生态承载力呈负相关,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对草地生态承载力的贡献率约为10%,即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每增加1个单位,将导致草地生态承载力下降0.1个单位。由于青藏高原空间差异显著,加之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这一贡献水平只是一个粗略的参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生态承载力 多年冻土 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 结构动力学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系统服务分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尹小娟 钟方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7994-7999,8071,共7页
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体系不仅是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重点内容,也是全面客观地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重要前提。通过回顾生态系统服务及其分类体系的发展过程,对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体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评述,探讨分析... 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体系不仅是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重点内容,也是全面客观地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重要前提。通过回顾生态系统服务及其分类体系的发展过程,对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体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评述,探讨分析了现有分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最后指出,只有不断提高对生态系统的认识,考虑人类福利与需求,结合决策背景与目的,才能得到合理的分类体系,进而精确评价生态系统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分类体系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ACTS框架下西北典型生态经济问题研究综述 被引量:1
8
作者 钟方雷 郭爱君 张彦琼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3-89,共7页
与传统学科界限鲜明不同,生态经济学强调跨学科交叉研究,注重让问题来决定研究工具集,而不是由研究工具来决定合适的对象。由于生态经济问题涉及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研究对象属性多样、关系复杂,既有采用传统意义上的生态经济学方... 与传统学科界限鲜明不同,生态经济学强调跨学科交叉研究,注重让问题来决定研究工具集,而不是由研究工具来决定合适的对象。由于生态经济问题涉及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研究对象属性多样、关系复杂,既有采用传统意义上的生态经济学方法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等方法,也包括生活质量、生计途径、消费评估等社会学方法。因此,采取关注学科主要方法发展演化的思路,难以系统地总结生态经济研究进展。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无疑是生态经济研究的"天然典型实验场",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遵循从研究对象出发的思路,采用经典的ImPACTS等式框架,以更宽泛的视野和系统的思维框架综述了西北地区典型生态经济实证研究的思路,即:采用等级层次分析方法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某个或多个结构性成分及其关系,再用实际结果检验其正确性。综述重要进展包括:可持续性衡量从物质、能量和信息角度开展了水资源承载力、生态足迹、能值与上升性的研究;生态系统服务和自然资本的价值评估开展了条件估值和选择模型,以及环境经济账户、物质流等集成核算工作;人类福利状况评价开展了幸福及生活质量核算工作;开展了生态补偿全流程的实证研究工作;集成模拟模型开展了空间建模环境的构建及简单自然过程的模拟,以LUCC和生态补偿为例进行了较好的自然过程和人文因素相耦合的集成模拟研究;以社会适应性能力作为整体性指标研究了社会资源对水资源的适应作用,将社会资源解耦为文化类型、社会资本和制度三个维度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开展研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PACTS等式 典型生态经济问题 研究综述 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短缺的社会适应能力理论及实证——以黑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27
9
作者 程怀文 李玉文 徐中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30-1439,共10页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干旱-半干旱内陆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社会适应能力理论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从人类生态系统角度分解社会适应能力,辨明了社会适应能力结构性成分,并利用网络层次分析(ANP)方法,构建了缓...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干旱-半干旱内陆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社会适应能力理论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从人类生态系统角度分解社会适应能力,辨明了社会适应能力结构性成分,并利用网络层次分析(ANP)方法,构建了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社会适应能力定量评价模型。然后以黑河流域中游甘州区为研究区,进行了水资源短缺的社会适应能力定量评价的案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社会适应能力综合指数为2.411,处于中等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在灌区尺度上,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社会适应能力水平与受灌区水资源管理背景和意识的影响。在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社会适应能力系统中,研究区有两个关键资源有所欠缺,同时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均综合用水量较低、社会公平和节水意识水平相对较高,但人们安全感和政策稳定性不强并缺乏信任,廉政水平、政府管理能力和社会经济资源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旨在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分析角度,为决策者采取新的社会、经济、制度等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短缺 社会适应能力 ANP 人类社会系统 黑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观差异对公众参与水资源管理的影响研究——以黑河中游甘州区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小君 钟方雷 徐中民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3-57,64,共6页
公众参与管理被认为是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的重要手段,但目前推行的并不是十分成功。一般来说,参与式管理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利益相关者权力的不平等和世界观的差异。针对世界观差异,以用水者协会这一公众参与水管理组织较发达的黑河中... 公众参与管理被认为是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的重要手段,但目前推行的并不是十分成功。一般来说,参与式管理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利益相关者权力的不平等和世界观的差异。针对世界观差异,以用水者协会这一公众参与水管理组织较发达的黑河中游甘州区为例,通过设计问卷实地调查获取数据,运用文化理论和聚类分析法判定公众的世界观,特别是对自然和水资源的认知状况,采用肯德尔和谐系数度量不同群体的世界观与水资源管理策略的一致性,从而判定公众参与水资源管理的决定性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地区公众世界观主要有4种,即等级-平均主义、等级-个人主义、个人-等级主义和强烈等级主义,其中等级主义世界观影响了绝大多数公众世界观。4种世界观与其相应水资源认知之间肯德尔和谐系数较小,表明该地区公众世界观对参与水资源管理的影响程度较低,权力不平等的影响可能更大。分析结果有助于为该地区顺利实施和规范公众参与水资源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参与 水资源管理 影响因素 文化理论 甘州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河流域分水政策制度变迁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钟方雷 徐中民 +2 位作者 窪田顺平 李佳 秋山知宏 《水利经济》 2014年第5期37-42,73,共6页
分析黑河分水政策制度变迁过程,辨析其中利益相关者作为相互博弈的主体各自所面临的成本-收益处境,探讨造成各个主体不同的偏好取向的更深层次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根源,无疑能从更高的层面理解整个制度走向,为更好地改进政策制度提供有益... 分析黑河分水政策制度变迁过程,辨析其中利益相关者作为相互博弈的主体各自所面临的成本-收益处境,探讨造成各个主体不同的偏好取向的更深层次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根源,无疑能从更高的层面理解整个制度走向,为更好地改进政策制度提供有益的启示。总结1960年以来黑河流域分水政策制定实施的历史,提出了分水政策制度变迁的一个可能的模型,即一个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三元主体纳入的完整的、一般性的制度变迁模型。旧制度结构的变迁和新制度结构的得出,是三元主体在成本约束下最大化自身利益的策略下,对制度选择空间本身或在制度选择空间内部进行多次博弈的结果。三元主体各自面临的成本-收益,规定了他们在制度变迁中的地位与策略行为。最后,对分水政策制度的改进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流域 分水政策 制度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山区地表温度反演算法对比——以疏勒河上游流域为例 被引量:8
12
作者 苌亚平 张世强 赵求东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2-128,共7页
针对高寒山区地表温度遥感反演误差较大的问题,对比了三种地表温度算法在疏勒河上游流域的适用性。利用2009-2011年9景Landsat-5TM影像和气象数据,对疏勒河上游高寒山区的地表温度进行了反演。地表实测数据与三种地表温度算法及三种比... 针对高寒山区地表温度遥感反演误差较大的问题,对比了三种地表温度算法在疏勒河上游流域的适用性。利用2009-2011年9景Landsat-5TM影像和气象数据,对疏勒河上游高寒山区的地表温度进行了反演。地表实测数据与三种地表温度算法及三种比辐射率计算方案下的反演结果进行对比检验的结果表明:辐射传输方程和普适性单通道算法的反演结果均高于实测值,单窗算法的误差最小,采用单窗地表温度算法结合覃志豪等的比辐射率计算方案反演的地表温度与实测结果的一致性最好。对2010年6月9日的不同下垫面类型的地表温度的空间分布分析结果表明,优化组合的地表温度算法反演的地表温度能够反映疏勒河上游山区不同地物的地表温度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5TM 地表温度算法 地表比辐射率算法 疏勒河上游山区 高寒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漠植物沙芥苗期对不同浓度NaCl的适应机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岳利军 袁坤 +2 位作者 李海伟 康建军 王锁民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4-152,共9页
本文研究了5周龄沙芥幼苗对不同浓度NaCl的适应机制。结果表明,沙芥苗期对不同浓度的NaCl具有不同的适应机制。与对照相比,在5mmol/L的低浓度NaCl下,沙芥叶的干重和含水量分别显著增加了25%和35%(P<0.05),沙芥正是通过这种植株的快... 本文研究了5周龄沙芥幼苗对不同浓度NaCl的适应机制。结果表明,沙芥苗期对不同浓度的NaCl具有不同的适应机制。与对照相比,在5mmol/L的低浓度NaCl下,沙芥叶的干重和含水量分别显著增加了25%和35%(P<0.05),沙芥正是通过这种植株的快速生长和含水量的增加将进入体内过多的Na+稀释至毒害水平以下,以适应外界低浓度的NaCl。在50mmol/L的中等浓度NaCl下,沙芥限制了K+、增强了Na+从根向叶的选择性运输,使叶中的Na+含量显著增加了8倍(P<0.05),沙芥最可能是将叶中积累的大量Na+区域化至液泡中来适应外界中等浓度的NaCl,该机制避免了Na+对叶细胞的伤害,使叶的渗透势显著降低了75%(P<0.05),让植株有效地抵御了盐分产生的渗透胁迫,维持了沙芥的正常生长。沙芥主要通过限制Na+、增强K+的选择性吸收和从根向叶的选择性运输来适应外界高浓度的NaCl。在200 mmol/L的高浓度NaCl下,该机制使沙芥叶中积累的K+较50mmol/L的NaCl下显著增加了55%(P<0.05),使K+对渗透调节的贡献率也相应地从10.28%提高到了12.51%,K+一般积累于细胞质中,因此该机制有利于叶细胞质保持较低的Na+/K+、减缓Na+对叶的伤害,也有利于细胞质平衡来自胞内液泡和胞外高浓度NaCl产生的渗透压、减少叶的渗透伤害。尽管如此,在200mmol/L的NaCl下,沙芥幼苗生长了7d便使其叶的干重显著降低了51%(P<0.05),表明沙芥苗期的耐盐性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芥 NACL 适应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O对青藏高原中东部夏季降水双极振荡模态影响的时间尺度厘定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焕才 李曼 +2 位作者 石培宏 刘力 孙建勇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33-641,共9页
通过对1961 2010年青藏高原中东部66个台站夏季降水的EOF分析,进一步证实在现代气候背景下南北双极振荡模态是夏季青藏高原最主要的降水空间结构,并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相关分析表明该模态与夏季北大西洋涛动(NAO)存在稳定密切的联系。... 通过对1961 2010年青藏高原中东部66个台站夏季降水的EOF分析,进一步证实在现代气候背景下南北双极振荡模态是夏季青藏高原最主要的降水空间结构,并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相关分析表明该模态与夏季北大西洋涛动(NAO)存在稳定密切的联系。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能够根据NAO和青藏高原降水双极振荡模态时间系数序列自身的特点而把原序列中不同时间尺度的信息分离出来,夏季NAO与青藏高原降水双极振荡模态之间最显著的联系主要发生在以准3~4年为周期的年际信号里,因此,以NAO为主的北大西洋大气活动(而非该地区的海温变化)可能是驱动青藏高原夏季降水南北双极振荡模态形成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夏季降水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北大西洋涛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_2SiO_3促进梭梭生长并增强其抗旱性 被引量:8
15
作者 康建军 赵文智 +2 位作者 岳利军 赵明 郑颖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31-1640,共10页
通过修正1/2 Hoagland营养液配方加入K2SiO3的(KCl对照)方式,以蛭石为基质进行溶液培养,研究了硅(Si)元素在多浆旱生植物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生长和抗旱性中的生理作用。结果显示,与相应KCl对照相比,外加一定浓度的K2SiO3对梭... 通过修正1/2 Hoagland营养液配方加入K2SiO3的(KCl对照)方式,以蛭石为基质进行溶液培养,研究了硅(Si)元素在多浆旱生植物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生长和抗旱性中的生理作用。结果显示,与相应KCl对照相比,外加一定浓度的K2SiO3对梭梭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其中15 mmol·L-1K2SiO3对梭梭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而50 mmol·L-1以上的K2SiO3的处理(KCl对照)显著抑制了梭梭的生长(P<0.05)。与未施肥和30 mmol·L-1KCl相比,15 mmol·L-1K2SiO3处理的梭梭株高分别增加了20.2%和11.4%,分枝数分别增加了41.4%和21.6%;鲜重分别增加了39.1%和14.5%,含水量分别增加了35.2%和13.8%。在不同强度渗透胁迫下,与30mmol·L-1KCl对照相比,15 mmol·L-1K2SiO3处理显著提高了梭梭的抗旱能力,使同化枝中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显著下降,减轻了渗透胁迫对梭梭生长造成的伤害。与对照和施加30 mmol·L-1KCl的植株相比,当渗透势分别为-0.5(轻度)、-1.0(中度)和-1.5 MPa(重度)时,15 mmol·L-1K2SiO3处理的梭梭株高分别增加了24.7%和10.1%,26.4%和13.8%,24.2%和12.9%;鲜重分别增加了43.6%和15.7%,52.7%和15.0%,59.3%和20.1%;同化枝中丙二醛含量则降低了26%和12%,32.8%和17.2%,31.3%和17.2%,相对电导率降低了26.7%和13.3%,41.2%和23.5%,47.5%和25%(P<0.05)。研究结果表明,适量浓度的K2SiO3处理能促进梭梭的生长并通过降低同化枝中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的积累来增强梭梭的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浆旱生植物 梭梭 生长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内蒙段河道冲淤量与水沙输移过程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胡兴林 王静 +2 位作者 蓝永超 李文治 赵昌瑞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4-48,共5页
根据1952~2003年黄河内蒙古河段实测断面资料分析,天然状态下该河段均处在淤积状态,青铜峡、三盛公水库建成运行初期水库蓄混排清,不同的水沙组合使河道有冲有淤,青铜峡水库蓄满失去蓄混排清功能后,河道又长期处在淤积状态。河道冲淤... 根据1952~2003年黄河内蒙古河段实测断面资料分析,天然状态下该河段均处在淤积状态,青铜峡、三盛公水库建成运行初期水库蓄混排清,不同的水沙组合使河道有冲有淤,青铜峡水库蓄满失去蓄混排清功能后,河道又长期处在淤积状态。河道冲淤量与来水量、来沙量的线性组合高度相关,表明该河段冲淤量与河道的水沙组合有直接的因果关系,由此建立了计算河道冲淤量的数学模型。来沙系数是判断河道冲淤变化的关键指标,实测资料分析表明:来沙系数小于或等于0.005时河道发生冲刷,来沙系数在0.005~0.009之间时河道有冲有淤,来沙系数大于0.009时河道发生淤积,来沙系数大于0.015时淤积量趋于稳定,且以1.0为渐近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冲淤量 水沙输移 关系分析 黄河内蒙古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地区19512010年逐月SPI分析及年内水资源配置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世华 张世挺 +1 位作者 秦燕燕 曹建军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11-514,524,共5页
运用标准化降水指数,对张掖地区19512010年的逐月旱涝等级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重新分析了春小麦灌溉制度,并对年内农业和生态用水配置做了尝试性研究.结果显示:19512010年56年中,2,11月未发生过1次旱灾,其他月份发生非正常旱涝的情... 运用标准化降水指数,对张掖地区19512010年的逐月旱涝等级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重新分析了春小麦灌溉制度,并对年内农业和生态用水配置做了尝试性研究.结果显示:19512010年56年中,2,11月未发生过1次旱灾,其他月份发生非正常旱涝的情况也不多见;旱灾发生年份中,以5,6,7月最为严重.据此,并结合春小麦不同阶段生育期的耗水量,制定如下灌溉制度:灌溉分3次,每次灌溉定额约为1000 m3/hm2,且集中在5,6月进行.基于逐月标准化降水指数变化规律,认为11月是本地区生态用水的最佳配置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降水指数 旱涝等级 春小麦 灌溉制度 生态用水 张掖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降水多元回归模型在黑河干流山区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梁友嘉 徐中民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81-1588,共8页
结合GIS和统计学方法,利用21个站点气象数据和DEM(基于5个因子:高程、坡度、坡向、经度和纬度)在黑河干流山区构建一种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用以模拟研究区降水量空间分布,并分析了全年、湿季和干季3种情景及3种不同空间分辨率数据相互... 结合GIS和统计学方法,利用21个站点气象数据和DEM(基于5个因子:高程、坡度、坡向、经度和纬度)在黑河干流山区构建一种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用以模拟研究区降水量空间分布,并分析了全年、湿季和干季3种情景及3种不同空间分辨率数据相互耦合下的雨量变化。结果表明,该模型可解释研究区74.5%的年降水空间变异,对湿季降水量解释效果要好于全年和干季两种情景;100 m分辨率下的3种降水模型效果均为最好;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匀,100 m分辨率下,由西北部不足200 mm增加至东南部700 mm左右,降水量分界线呈西北-东南走向;500 m分辨率的降水量分界呈带状,有一定程度上移;1 000 m分辨率的降水量分布误差大。本研究采用的建模方法有较强移植性,可在其他山区开发类似模型,利用其模拟结果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今后在建模中加入空间化的风速变量有可能进一步提高模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多元回归模型 GIS 黑河干流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