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精度卫星光学遥感器辐射定标技术 被引量:24
1
作者 郑小兵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1年第5期36-43,共8页
随着长期气候变化等观测新需求和高分辨对地观测等新手段的发展,空间光学仪器面临进一步提高辐射定标精度的要求。文章从空间光学仪器定标精度的制约因素和全过程定标的实现等方面,分析了国际相关领域的技术进展,并就新型定标技术的研... 随着长期气候变化等观测新需求和高分辨对地观测等新手段的发展,空间光学仪器面临进一步提高辐射定标精度的要求。文章从空间光学仪器定标精度的制约因素和全过程定标的实现等方面,分析了国际相关领域的技术进展,并就新型定标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出建议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定标 光学遥感 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对象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割精度评价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朱成杰 杨世植 +2 位作者 崔生成 程伟 程晨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7-43,共7页
在参考监督评价法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割精度评价指标:准确度、查全率和相对相似性,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遥感影像分割精度的评价方法。针对监督评价法的参考对象匹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双向局部最优对象匹配方法。同... 在参考监督评价法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割精度评价指标:准确度、查全率和相对相似性,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遥感影像分割精度的评价方法。针对监督评价法的参考对象匹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双向局部最优对象匹配方法。同时,通过安徽省淮南市高分一号遥感影像分割结果的精度评价,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评价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分割结果的优劣,符合地物对象分割的真实分布;还可为遥感影像分割算法的参数设置和多尺度分割的最优尺度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对象 影像分割 监督评价法 精度评价 对象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偏振成像仪检偏方位校正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双 裘桢炜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100-4104,共5页
同时偏振成像探测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遥感探测技术,该技术采用分振幅方式,在同一个探测器上同时获得被探测目标0°、45°、90°、135°四个偏振方向的偏振强度图。这四个检偏方位受到仪器自身偏振效应、偏振器件... 同时偏振成像探测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遥感探测技术,该技术采用分振幅方式,在同一个探测器上同时获得被探测目标0°、45°、90°、135°四个偏振方向的偏振强度图。这四个检偏方位受到仪器自身偏振效应、偏振器件误差和膜层的影响会发生偏离,为了保证偏振探测精度,对系统的四个检偏方位采用Equator-Poles定标和曲线拟合的方法进行校正,两种方法测量结果一致性在0.4%以内。线偏振度实测精度与理论分析精度都在2%以内,这验证了检偏方位校正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偏振成像 偏振方位 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偏振成像探测系统的偏振图像配准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杨长久 李双 +2 位作者 裘桢炜 洪津 乔延利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62-267,共6页
同时偏振成像探测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偏振成像探测技术,它能在同一个探测器上同时获得被探测目标0°、45°、90°、135°4个偏振方向的偏振强度图像。为了准确获取被探测目标的偏振信息,这4幅图像的配准显得尤为重要。为... 同时偏振成像探测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偏振成像探测技术,它能在同一个探测器上同时获得被探测目标0°、45°、90°、135°4个偏振方向的偏振强度图像。为了准确获取被探测目标的偏振信息,这4幅图像的配准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使配准精度达到0.1个像元,结合同时偏振成像探测系统的成像方式,提出了一种基于空域和频域互相关的偏振图像配准方法。该方法使用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图像的配准。首先使用空域互相关的算法实现图像的像元级粗配准;然后使用频域互相关的像元级配准算法进行像元级精配准;最后使用频域互相关的亚像元配准算法实现偏振图像的亚像元级配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图像配准 亚像元 互相关 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双树复小波遥感图像复原 被引量:2
5
作者 文奴 杨世植 +1 位作者 崔生成 程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3-47,共5页
由于遥感图像先验知识难以获取,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双树复小波迭代收缩复原算法。该算法根据模糊程度和噪声程度估计正则化参数,并利用经验公式计算收缩阈值。在实际应用中,算法能有效解决两步迭代算法使用固定参数的缺点,从而达到... 由于遥感图像先验知识难以获取,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双树复小波迭代收缩复原算法。该算法根据模糊程度和噪声程度估计正则化参数,并利用经验公式计算收缩阈值。在实际应用中,算法能有效解决两步迭代算法使用固定参数的缺点,从而达到提高图像复原质量的目的。实验表明:相对于两步迭代算法,该算法复原图像的峰值信噪比提高0.64~12.23dB,收敛速度提高1.4~16倍;同时,算法在提高图像复原质量、抑制噪声干扰及减少计算时间方面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自适应 双树复小波 迭代收缩 正则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大气主要温室气体监测仪杂光模拟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双 裘桢炜 王相京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16-619,共4页
杂散光分析是提高信噪比,保证测量精度的关键手段之一。依据星载大气主要温室气体监测仪光学系统结构及其工作特点,设计了仪器的外遮光罩和前置望远系统的遮光筒。建立仪器的三维实体模型,利用Tracepro软件对仪器氧气通道(758~768 nm... 杂散光分析是提高信噪比,保证测量精度的关键手段之一。依据星载大气主要温室气体监测仪光学系统结构及其工作特点,设计了仪器的外遮光罩和前置望远系统的遮光筒。建立仪器的三维实体模型,利用Tracepro软件对仪器氧气通道(758~768 nm)的杂散光进行了分析,给出系统杂散光点源透射比(PST,Point Source Transmittance)曲线,PST在30°离轴角小于5×10-7。依据PST拟合曲线,通过积分计算得到杂散光系数小于4%。结果表明:杂散光抑制措施效果明显,杂散光水平达到了设计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外差光谱仪 杂散光 遮光罩 点源透射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振幅光偏振探测系统多点定标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汪方斌 刘涛 +2 位作者 洪津 朱达荣 许露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5-142,共8页
探测性能决定了偏振遥感系统的解析精度,但分振幅系统因多种因素引入的仪器偏振使解析精度的提高受到限制。在分析测量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了分振幅光偏振探测系统测量矩阵的多点定标方法,推导了偏振方位角等间隔取样偏振定标的条件;通过... 探测性能决定了偏振遥感系统的解析精度,但分振幅系统因多种因素引入的仪器偏振使解析精度的提高受到限制。在分析测量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了分振幅光偏振探测系统测量矩阵的多点定标方法,推导了偏振方位角等间隔取样偏振定标的条件;通过平台搭建与比较实验,利用多点定标方法测量了航空多角度偏振辐射计(AMPR)的穆勒矩阵,分析了测量结果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定标后的AMPR测量误差<0.5%、不确定度<0.5%,满足遥感系统的探测要求,证明了多点定标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定标 偏振 分振幅 测量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调制线偏振光谱测量的波片延迟误差校正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荞 李双 +1 位作者 刘强 龚平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96-201,共6页
基于四分之一波片-复合双折射光楔-偏振片的空间偏振调制结构,提出了四光束校正方法,对四分之一波片延迟量误差进行校正,从而达到提高线偏振测量精度的目的;利用计算机仿真手段,研究了待测目标圆偏振参量变化时,线偏振参量测量结果的变... 基于四分之一波片-复合双折射光楔-偏振片的空间偏振调制结构,提出了四光束校正方法,对四分之一波片延迟量误差进行校正,从而达到提高线偏振测量精度的目的;利用计算机仿真手段,研究了待测目标圆偏振参量变化时,线偏振参量测量结果的变化情况以及相应的测量精度水平。仿真结果表明:当待测目标的线偏振度、圆偏振度分别在0.1~0.2、0~0.2随机波动时,延迟校正后的斯托克斯参量Qi、Ui以及线偏振度的测量精度优于10^(-3),Ui以及线偏振度的测量精度比延迟校正前提高了约1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调制 偏振光谱仪 延迟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调制偏振光谱测量定标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双 袁齐 龚平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15-319,共5页
研究了基于四分之一波片-复合双折射光楔-偏振片空间调制结构的定标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光谱、辐射定标方程。基于结构的偏振调制原理,提出了线性最小二乘偏振定标方法。仿真分析表明,该定标方法对于调制结构偏振调制系数的定标精度要... 研究了基于四分之一波片-复合双折射光楔-偏振片空间调制结构的定标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光谱、辐射定标方程。基于结构的偏振调制原理,提出了线性最小二乘偏振定标方法。仿真分析表明,该定标方法对于调制结构偏振调制系数的定标精度要比传统的四点法更高,最小二乘定标法得到的调制系数与真实调制系数间的偏差波动在整个调制周期内约为2×10-4,且呈随机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调制 偏振光谱仪 偏振定标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多角度偏振辐射计信噪比不确定性数学模型
10
作者 汪方斌 洪津 +3 位作者 孙晓兵 宋茂新 孙斌 王羿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69-873,共5页
信噪比(SNR)作为评价遥感系统探测能力的一项关键指标,反映了遥感系统的灵敏度。信噪比的不确定度反映了仪器满足测量需求的信度水平。通过对航空多角度偏振辐射计(AMPR)工作原理的分析及其观测Stokes矢量与偏振度信噪比的讨论,提出了A... 信噪比(SNR)作为评价遥感系统探测能力的一项关键指标,反映了遥感系统的灵敏度。信噪比的不确定度反映了仪器满足测量需求的信度水平。通过对航空多角度偏振辐射计(AMPR)工作原理的分析及其观测Stokes矢量与偏振度信噪比的讨论,提出了AMPR信噪比的不确定度数学模型。基于该模型,利用积分球对AMPR信噪比不确定度进行实验室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当探测偏振度大于1%或2%时,AMPR信噪比不确定度分别不超过10%或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度 偏振 辐射计 遥感 信噪比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