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2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远红外非线性晶体材料CdSe生长及光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吴海信 黄飞 +3 位作者 倪友保 王振友 陈林 程干超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1-715,共5页
红外非线性晶体材料CdSe具有透光波段宽广,吸收系数低等优点,在中长波尤其是8~12μm红外波段的频率转换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已引起国外众多科研机构的极大重视。采用高温元素反应法直接合成CdSe多晶料,利用温度梯度熔体区熔法生... 红外非线性晶体材料CdSe具有透光波段宽广,吸收系数低等优点,在中长波尤其是8~12μm红外波段的频率转换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已引起国外众多科研机构的极大重视。采用高温元素反应法直接合成CdSe多晶料,利用温度梯度熔体区熔法生长出CdSe单晶,晶体棒毛坯尺寸达Φ19×70 mm;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感应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对多晶原料进行成分分析,原料纯度可达5N;利用低倍率红外显微镜、红外分光光度计检测了晶体的基本光学性能,3~20μm波段晶体平均吸收系数α约为0.08 cm^(-1),品质良好,已能满足激光实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CDSE 温度梯度熔体区熔法 单晶生长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时间变化特征 被引量:7
2
作者 张玉平 杨世植 +1 位作者 王先华 陈新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19,30,共6页
利用太阳辐射计CE318对合肥地区大气气溶胶进行长期系统的观测,对2002年至2007年间的观测数据进行反演分析,得出了气溶胶光学厚度随时间变化的统计特征.结果表明合肥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日变化有5种类型;气溶胶光学厚度随月份有波浪式变... 利用太阳辐射计CE318对合肥地区大气气溶胶进行长期系统的观测,对2002年至2007年间的观测数据进行反演分析,得出了气溶胶光学厚度随时间变化的统计特征.结果表明合肥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日变化有5种类型;气溶胶光学厚度随月份有波浪式变化,月平均值在4月份和8月份分别达到最大值0.727和最小值0.192;四季中春秋季节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大于夏冬季节,春季最大0.636,夏季最小0.262;2004年至2007年冬季气溶胶光学厚度有逐年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光学 气溶胶光学厚度 Langley法 太阳辐射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海域气溶胶光学特性的观测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麻金继 杨世植 张玉平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73-476,共4页
在讨论了太阳辐射计标定的基础上,介绍了利用多波段太阳辐射计对厦门海域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测量。研究测量结果表明厦门海域气溶胶的Jungle参数是3.0017,它具有大陆模式的特性。
关键词 大气光学 气溶胶 光学厚度 Jungle参数 Langley法 海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学遥测技术的合肥市气溶胶参数观测 被引量:3
4
作者 牟福生 李昂 +5 位作者 谢品华 王杨 吴丰成 陈浩 徐晋 孙友文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3-137,共5页
为了解合肥市气溶胶光学特性参数,采用太阳光度计CE318对雾霾期间气溶胶进行监测并分析了气溶胶光学厚度(AOD)、Angstorm波长指数(α)、体积谱函数等气溶胶光学特性参数。同时采用多轴差分吸收光谱技术(MAX-DOAS)反演了雾霾期间二次气... 为了解合肥市气溶胶光学特性参数,采用太阳光度计CE318对雾霾期间气溶胶进行监测并分析了气溶胶光学厚度(AOD)、Angstorm波长指数(α)、体积谱函数等气溶胶光学特性参数。同时采用多轴差分吸收光谱技术(MAX-DOAS)反演了雾霾期间二次气溶胶前体物NO2柱浓度并和固定点测量的颗粒物(PM)浓度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雾霾期间的气溶胶光学厚度比晴天高,且随波长的增加而减少。Angstorm波长指数在雾霾天气时平均值较高,表明合肥雾霾天气期间气溶胶粒子以细粒子为主。气溶胶前体物NO2浓度变化与雾霾天气空气中颗粒物含量(PM10、PM2.5等)变化一致性较好,表明二次气溶胶可能对气溶胶颗粒浓度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光学参数 对流层差分斜柱浓度 PM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谱靶标的光学遥感器光谱响应特性在轨评估方法研究
5
作者 李鑫 张黎明 +1 位作者 陈洪耀 徐伟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11-816,共6页
多光谱遥感技术在研究地表生物量、气候变迁和自然灾害预报等方面有重要应用,遥感器的光谱敏感度与遥感数据的定量化存在相关性。遥感器在轨运行期间,受空间辐射、温度剧变和化学分子污染或宇宙尘埃等因素的影响,光学系统光谱敏感度产... 多光谱遥感技术在研究地表生物量、气候变迁和自然灾害预报等方面有重要应用,遥感器的光谱敏感度与遥感数据的定量化存在相关性。遥感器在轨运行期间,受空间辐射、温度剧变和化学分子污染或宇宙尘埃等因素的影响,光学系统光谱敏感度产生退化,导致测量值与真值出现偏差,影响影像产品的精度。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化的基于人工光谱检测参照的光谱响应特性在轨评估方法,通过建立光谱响应函数的退化模型,结合光谱靶标反射率的测量结果与影像反演结果,实现遥感器光谱响应特性的在轨评估。经仿真实验与在轨实验验证,该方法可以有效实现对光谱响应函数波长漂移和带宽缩放变化的检测,并有利于提高遥感器长时间序列数据产品精度和多种遥感器数据产品的综合利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光谱定标 多光谱相机 光谱响应函数 光谱靶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外差遥感数据光谱-干涉图双向校正算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新强 王祯 +5 位作者 梁秋裕 熊伟 李志伟 叶松 甘永莹 王方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63-968,共6页
空间外差光谱技术(SHS)作为新型高光谱分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大气检测、卫星遥感等领域,但由于空间外差光谱仪的制作不理想或工作环境的变化都会改变仪器参数而引入误差,使干涉图数据不准确,需要进行误差校正。在卫星平台下,由于与地面... 空间外差光谱技术(SHS)作为新型高光谱分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大气检测、卫星遥感等领域,但由于空间外差光谱仪的制作不理想或工作环境的变化都会改变仪器参数而引入误差,使干涉图数据不准确,需要进行误差校正。在卫星平台下,由于与地面环境的巨大差异,导致地面测定的校正参数对空间外差干涉图数据不再适用,特别是调制项误差(相位误差和非均匀误差)的改变,极大影响了光谱的准确性。针对空间外差遥感数据的调制项误差,从光谱与干涉图两个方面入手,进行误差分离与原因分析,认为空间外差遥感数据误差主要来源于CCD尺寸伸缩导致的光谱频率变化和CCD响应改变导致的干涉图强度变化,提出了光谱-干涉图双向校正方法。校正测试数据选取高分五号搭载检测仪(GMI)实测的12条O 2吸收光谱。取其中一条作为标定光谱,以SCIATRAN仿真的无误差光谱为基准,与标定光谱进行对比,分析两者在光谱维的频率偏差,通过特征峰频率确定两者的频率变换关系。然后根据变换关系将仿真光谱进行频率拉伸,使拉伸后的仿真光谱与实测光谱谱峰重合,计算拉伸仿真光谱与实测光谱干涉图,将两者干涉图相比得到干涉图强度的变化关系。最后将干涉图强度变化关系用于其余11条光谱的校正,得到校正后光谱。为了衡量校正效果,以校正前后光谱的标准差、均方误差和信噪比作为评价指标。结果显示标准差、均方误差都明显降低,同时信噪比显著增大,且标准差基本都在0.07以下,信噪比基本能达到20以上。其中校正效果最好的实测光谱,标准差减少了0.3767,信噪比提高了25.1016,均方误差降低了0.1587,校正效果较差的实测光谱,标准差减少了0.2296,信噪比提高了9.6328,均方误差降低了0.1049。因此所提出的光谱-干涉图双向校正方法对空间外差遥感数据的误差校正起到较好的效果,且处理过程简单,为同类数据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外差遥感 误差校正 光谱谱峰频率 干涉图强度幅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拉曼光谱的单体仿真方法研究
7
作者 王新强 储佩珠 +5 位作者 熊伟 叶松 甘永莹 张文涛 李树 王方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4-168,共5页
纤维素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大分子多糖,是世界上最丰富、最便宜、最容易获得的天然聚合物。纤维素作为最古老最丰富的天然高分子在研究中备受关注,纤维素的可控性取决于其分子量、大小和结构,而拉曼光谱具有“指纹特性”,可以对不同的纤维... 纤维素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大分子多糖,是世界上最丰富、最便宜、最容易获得的天然聚合物。纤维素作为最古老最丰富的天然高分子在研究中备受关注,纤维素的可控性取决于其分子量、大小和结构,而拉曼光谱具有“指纹特性”,可以对不同的纤维素纤维进行鉴别,也能对历史老化的纺织纤维材料进行鉴别。然而纤维素作为大分子多糖对其做理论仿真较为困难,该研究提出采用基本单元模拟大分子光谱这一方案,使用纤维素单体仿真拉曼光谱来分析纤维素大分子的光谱性质。使用Gaussian 16软件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g(d, p)的基组条件下,计算了不同外电场(-0.01-0.03 a.u.)下的纤维素单体的拉曼光谱,以及纤维素双链节的拉曼光谱。研究表明,在无外电场作用下,纤维素单体的拉曼光谱主要在449、 597、 842、 1 127、 1 361、 1 395和3 005 cm^(-1)处有特征峰,对其做振动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拉曼峰分别是由环(C6—C4—O20)伸缩振动、 C—C—H扭曲振动、环(C4—O20—C2)伸缩振动、糖苷键(C2—O1—C8)的伸缩振动、 CH_(2)的弯曲振动、 CH_(2)的弯曲振动、 CH_(2)的伸缩振动产生。通过与实验值比较,纤维素单体仿真拉曼光谱与天然纤维素的实测拉曼光谱相吻合,故可通过对纤维素单体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来反映纤维素大分子的拉曼光谱特性。当外电场由负方向变为正方向且逐渐增大时,597 cm^(-1)对应的环C—C—H扭曲振动的振幅无明显变化,以无电场为基准,施加外电场时,振动能量减小光谱红移;1 127 cm^(-1)对应的糖苷键(C2—O1—C8)的伸缩振动振幅明显减小,光谱呈蓝移;CH_(2)的弯曲振动在1 395 cm^(-1)处的特征峰光谱呈蓝移,在1 361 cm^(-1)处产生的光谱先蓝移再红移又再次蓝移,推测是弯曲振动区域更容易受到骨架振动和环境变化的影响。对比纤维素单体与双链节拉曼光谱的差异,除单体明显的特征峰外,双链节分子的在1 041和151 cm^(-1)处有明显的特征峰,其分别为仲醇C—O伸缩振动,C—O—H弯曲振动所产生,可对纤维素单体的拉曼光谱进行补充说明。这些结论为研究纤维素在外电场作用下的光谱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其他大分子聚合物的拉曼光谱研究分析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电场 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均匀插值的浮游藻类规范光谱库构建方法及应用
8
作者 张小玲 王思琦 +5 位作者 赵南京 殷高方 董鸣 王翔 张胜俊 陈玮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25-1235,共11页
浮游藻类是海洋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生产者。离散三维荧光光谱法解决了连续三维荧光光谱仪运行条件要求高的问题,能够满足浮游藻类的在线与原位监测需求。但活体荧光不稳定性以及色素组成相似性导致的不同藻类光谱之间离散三维荧光光谱... 浮游藻类是海洋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生产者。离散三维荧光光谱法解决了连续三维荧光光谱仪运行条件要求高的问题,能够满足浮游藻类的在线与原位监测需求。但活体荧光不稳定性以及色素组成相似性导致的不同藻类光谱之间离散三维荧光光谱差异降低的问题,限制了浮游藻离散三维荧光光谱法的实际应用。本工作研究了不同生境条件下硅藻和甲藻三维荧光光谱特征,分析了常见的浓度归一化平均值(以下称平均法)规范光谱库构建方式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均匀插值的规范光谱库构建方法。通过实验分别研究了浮游藻类规范光谱库的最佳插值范围和最优插值数目,结果表明,M±2S范围的平均覆盖率达88%,平均相关系数达0.98,是光谱库的最优插值的范围。当插值数目为10条时,测量准确性比平均法提高了近13%,运算时间为0.4948 s,是兼顾准确性和运算效率的最优插值数目。基于此,构建基于均匀插值的硅藻和甲藻类规范光谱库,结合最小二乘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实验室配置的浓度已知藻类样品进行三维荧光光谱解析,并与平均值法解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均匀插值法构建的规范光谱库,对5种不同浓度梯度藻样本的测量值与标准叶绿素a浓度之间的相关系数(k值)范围为0.828~1.149,决定系数(R2)在0.616~0.953之间。对硅藻门识别失败的样本数量从平均值法的21个显著减少至仅2个,对硅藻和甲藻的解析相对误差平均值分别为36.9%和30.7%,较平均值法分别降低了20.6%和19.0%,表明基于均匀插值的规范光谱库构建方法非常有效地提高了硅藻和甲藻的定量解析精度。将此建库方式分别扩展至蓝藻、绿藻和隐藻,并应用于海水叶绿素原位监测仪(AFA)的南海试验。本研究为浮游藻类快速准确测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方法,也为未来海洋生态监测和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藻类 荧光法 光谱库构建 均匀插值 生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和CO_2的1·58μm波段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的二次谐波检测研究 被引量:28
9
作者 涂兴华 刘文清 +5 位作者 张玉钧 董凤忠 王敏 王铁栋 王晓梅 刘建国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90-1194,共5页
红外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作为新的痕量气体监测分析方法,在大气化学研究和污染气体监测中得到了应用。文章介绍利用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学(TDLAS)技术对常压下的CO和CO2的近红外波段光谱静态测量研究和洛伦兹线型下的CO2... 红外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作为新的痕量气体监测分析方法,在大气化学研究和污染气体监测中得到了应用。文章介绍利用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学(TDLAS)技术对常压下的CO和CO2的近红外波段光谱静态测量研究和洛伦兹线型下的CO2二次谐波光谱与调制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学 CO CO2 二次谐波检测 调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复数光谱误差分析及辐射定标方法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张天舒 刘文清 +4 位作者 高闽光 陆亦怀 刘建国 徐亮 朱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30-433,共4页
主要讨论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相位偏移产生的原因,并且用严密的数学推导证明了相位偏移与复数光谱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分析了傅里叶变换光谱仪辐射量偏移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复数光谱的辐亮度定标方法,该方法能够对辐射量偏移进行... 主要讨论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相位偏移产生的原因,并且用严密的数学推导证明了相位偏移与复数光谱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分析了傅里叶变换光谱仪辐射量偏移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复数光谱的辐亮度定标方法,该方法能够对辐射量偏移进行校正。实验数据与理论值的对比证明这种定标方法具有很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 复数光谱 定标 仪器响应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学测量甲烷的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高山虎 刘文清 +5 位作者 刘建国 张玉钧 阚瑞峰 王敏 涂兴华 王铁栋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8-392,共5页
甲烷是天然气和矿井瓦斯等多种气体燃料的主要成分,由于其易燃易爆的特性,瓦斯爆炸一直困扰着天然气站和煤矿的安全生产。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光谱(TDLAS)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气体检测方法。它具有灵敏度高、精度高、选择性... 甲烷是天然气和矿井瓦斯等多种气体燃料的主要成分,由于其易燃易爆的特性,瓦斯爆炸一直困扰着天然气站和煤矿的安全生产。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光谱(TDLAS)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气体检测方法。它具有灵敏度高、精度高、选择性强、响应快速等突出特点。波长调制光谱(WMS)技术是TDLAS 技术中一种重要技术。利用WMS技术检测在大气压下、浓度从0.04%至10%的甲烷气体的二次谐波(2f) 信号,并证明了在该浓度范围内2f信号幅值正比于甲烷的浓度,为工业中甲烷气体的浓度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并为集成甲烷监测仪器提供了理论及实验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光谱 波长调制光谱 二次谐波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的糖尿病无创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李飞 王贻坤 +5 位作者 朱灵 张元志 计敏 张龙 刘勇 王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27-1331,共5页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在人体皮肤组织中的浓度与高血糖水平密切相关,且具有自发荧光特性。使用自行研制的光学无创检测装置对人体皮肤组织的自体荧光光谱进行测量,建立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模型对检测对象患有糖尿病的可能性进行风险评估。利...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在人体皮肤组织中的浓度与高血糖水平密切相关,且具有自发荧光特性。使用自行研制的光学无创检测装置对人体皮肤组织的自体荧光光谱进行测量,建立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模型对检测对象患有糖尿病的可能性进行风险评估。利用检测装置获取荧光光谱后对光谱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选取前4个主成分作为光谱的特征,建立一个具有4个输入层节点、6个隐层节点、1个输出节点的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模型。选取在安徽省立医院测量的487例对象数据训练该模型,以70%数据作为训练集,15%数据作为验证集,15%数据作为测试集。模型可给出测试对象罹患糖尿病的风险,或直接给出是否糖尿病的判断。结果显示该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的线下面积为0.81,标准误差为0.02;以模型输出0.5为分类界限时的敏感性为72.4%,特异性为77.6%,整体准确率为74.9%。本研究首次提出使用皮肤组织自体荧光结合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模型对糖尿病进行无创风险评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筛查效果优于目前常用的空腹静脉血浆血糖值法和糖化血红蛋白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光学 神经网络 模式识别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荧光光谱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体相关滤波技术的非分散红外Co气体监测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司福祺 刘建国 +5 位作者 刘文清 王亚萍 张玉钧 黄书华 方武 汪世美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5-428,共4页
介绍了一种有效的测量CO气体浓度的方法-基于气体相关滤波技术(GFC)的非分散红外法(NDIR),以及该方法在实际测量中的应用。根据该方法设计出新型CO监测仪,实验表明,设计的基于GFC技术的非分散红外CO监测系统在0-200 ppm的测量范围内有10... 介绍了一种有效的测量CO气体浓度的方法-基于气体相关滤波技术(GFC)的非分散红外法(NDIR),以及该方法在实际测量中的应用。根据该方法设计出新型CO监测仪,实验表明,设计的基于GFC技术的非分散红外CO监测系统在0-200 ppm的测量范围内有10 ppb的监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 气体相关滤波 非分散红外 C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大气边界层光学折射率结构常数的数值模式 被引量:16
14
作者 吴晓庆 王英俭 +1 位作者 曾宗泳 龚知本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19-822,共4页
 提出了一种大气光学折射率结构常数的数值模式。通过解大气边界层风速、位温度、绝对湿度预报方程,表面热平衡方程和土壤热传导方程,得到地表温度、表面层的动量通量、显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再由Monin Obukhov相似理论,从湍流通量和温...  提出了一种大气光学折射率结构常数的数值模式。通过解大气边界层风速、位温度、绝对湿度预报方程,表面热平衡方程和土壤热传导方程,得到地表温度、表面层的动量通量、显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再由Monin Obukhov相似理论,从湍流通量和温度结构常数的经验关系计算出折射率结构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射率结构常数 数值模式 光传输 大气边界层湍流 激光 大气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钪石榴石Nd:GSGG晶体的原料制备、晶体生长及结构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庆礼 邵淑芳 +7 位作者 苏静 孙敦陆 谷长江 黄明芳 李为民 王召兵 张霞 殷绍唐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59-564,共6页
提拉法生长的Nd:GSGG是性能优良的激光晶体,在固体强激光领域有重要的运用前景。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了GSGG的前驱物,将前驱物在较低的温度下烧结,获得了GSGG多晶原料,用提拉法生长了无散射、气泡、云层、无开裂的(?)26 mm×45 mm... 提拉法生长的Nd:GSGG是性能优良的激光晶体,在固体强激光领域有重要的运用前景。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了GSGG的前驱物,将前驱物在较低的温度下烧结,获得了GSGG多晶原料,用提拉法生长了无散射、气泡、云层、无开裂的(?)26 mm×45 mm的含钪石榴石Nd:GSGG晶体。用X射线衍射对GSGG的共沉淀前驱物在不同烧结温度下的相变情况进行了研究,表明在900℃烧结温度下, GSGG前驱物即可反应形成GSGG多晶,这比固相法合成GSGG料的反应温度低了200℃。同时,用X射线衍射对GSGG多晶、Nd:GSGG单晶的结构进行了研究,采用最小二乘法,以f(θ)=sinθ-sin1-Tθ(T=20)为外推函数,计算了GSGG多晶和Nd:GGG单晶的晶格参数,分别为1.257547 nm、1.256163 nm。它们之间的晶格参数差异可能是由于Ga组分的不同所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提拉法 共沉淀法 Nd:GSGG 晶体结构 X射线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水体有机综合污染指标的三维荧光光谱法与传统方法测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王志刚 刘文清 +5 位作者 张玉钧 李宏斌 赵南京 刘建国 司马伟昌 杨立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514-2517,共4页
比较研究了科学岛、巢湖和太湖不同来源水样的三维荧光光谱、COD值和DOC值。结果表明巢湖过滤水样COD值与DOC值线性相关(r=0.928 9);三维荧光光谱法测得的科学岛水样溶解有机物(DOM)浓度、类蛋白荧光强度(Ipro-like)、类腐殖质荧光强度(... 比较研究了科学岛、巢湖和太湖不同来源水样的三维荧光光谱、COD值和DOC值。结果表明巢湖过滤水样COD值与DOC值线性相关(r=0.928 9);三维荧光光谱法测得的科学岛水样溶解有机物(DOM)浓度、类蛋白荧光强度(Ipro-like)、类腐殖质荧光强度(Ihum-like)均与COD值线性相关(r分别为0.821 72,0.84651和0.836 89);而三维荧光光谱法测得的巢湖和太湖水样的DOM浓度、Ipro-like和Ihum-like则与COD值无明显线性关系。上述结论与前人研究结果产生分歧,文章对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利用荧光光谱法测量水体有机污染综合指标的可行性和必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荧光光谱 COD DOC 类蛋白荧光 类腐殖质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向近红外散射光谱测量雾和雨天大气消光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缅 刘文清 +9 位作者 陆亦怀 赵雪松 宋炳超 张玉钧 王亚萍 连翠华 陈军 程寅 刘建国 魏庆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776-1780,共5页
在可见和近红外区,由于大气的吸收作用忽略不计,大气消光由散射决定,主要贡献来自于雾滴、雨滴、其他形式降水和小粒子。基于前向近红外散射光谱的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FVM)采用近红外的LED光源照射到约100mL的空气体积上,并测量前向30... 在可见和近红外区,由于大气的吸收作用忽略不计,大气消光由散射决定,主要贡献来自于雾滴、雨滴、其他形式降水和小粒子。基于前向近红外散射光谱的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FVM)采用近红外的LED光源照射到约100mL的空气体积上,并测量前向30°~36°范围内的粒子的散射光强。由于该前向角范围内,雾滴和霾粒子的散射相函数不受粒子尺寸分布的影响,经过波长校正后,散射强度与大气消光系数成正比,该散射消光比通过对比标准人工观测值获得。然而,在把雾和霾的散射消光比应用到雨天测量时,会产生难以接受的误差。要得到雨天消光的准确测量,就需要找到适合雨滴的散射消光比。基于Mie散射理论计算了不同尺寸分布下的雾滴和雨滴的散射相函数,并对雾天和雨天下FVM的测量值与人工实际观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FVM在雨天的消光要比人工观测值高出约20%~60%。根据测量结果,可以定出FVM在雨天测量的校准系数,因此,基于前向近红外散射光谱的FVM不仅能够测量雾天的大气消光,还能对雨天的消光进行较准确的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向散射 近红外 大气消光 相函数 尺寸分布 消光系数 能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一号卫星超光谱数据的多元回归克里格模型反演湖泊总氮浓度的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潘邦龙 易维宁 +3 位作者 王先华 秦慧平 王家成 乔延利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884-1888,共5页
水体中总氮含量是表征湖泊水质的主要指标,利用遥感技术对其动态定量监测可以及时掌握湖泊污染状况。文章以巢湖为例,利用HJ-1A卫星HSI超光谱遥感数据,通过分析总氮与叶绿素a、悬浮物的相关性,采用回归克里格方法建立总氮浓度的定量反... 水体中总氮含量是表征湖泊水质的主要指标,利用遥感技术对其动态定量监测可以及时掌握湖泊污染状况。文章以巢湖为例,利用HJ-1A卫星HSI超光谱遥感数据,通过分析总氮与叶绿素a、悬浮物的相关性,采用回归克里格方法建立总氮浓度的定量反演模型,实现了对巢湖水体总氮浓度的反演。结果显示,波段B72,B79和B97的多元线性组合与总氮浓度的相关系数R2为0.76,而利用多元回归克里格模型,相关系数R2提高到0.83。通过使用这种对常规回归模型残差优化的方法,能有效提高反演的精度,为建立通用的湖泊总氮浓度定量反演模型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克里格 总氮 环境一号卫星 超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地区卷云的激光雷达探测 被引量:13
19
作者 薛新莲 戚福弟 +4 位作者 范爱媛 刘东 谢晨波 岳古明 周军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27-532,共6页
为了研究卷云的特征,我们利用L300米散射激光雷达对安徽省合肥地区(31.90°N,117.16°E)的高层卷云进行探测。这些卷云是在晴朗夜晚激光雷达进行对流层气溶胶常规测量的同时探测到的。分析讨论了卷云的结构、光学性质及其它... 为了研究卷云的特征,我们利用L300米散射激光雷达对安徽省合肥地区(31.90°N,117.16°E)的高层卷云进行探测。这些卷云是在晴朗夜晚激光雷达进行对流层气溶胶常规测量的同时探测到的。分析讨论了卷云的结构、光学性质及其它们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卷云的云峰主要分布在8—11 km范围之内,卷云的结构呈现一定的季节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消光后向散射比 米散射激光雷达 卷云 光学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染气体扫描成像红外被动遥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焦洋 徐亮 +4 位作者 高闽光 冯明春 金岭 童晶晶 李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754-1757,共4页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可实现大气中污染气体的远程被动遥测。而污染气团的位置和分布,对于有害气体泄露情况下泄露位置勘查和污染扩散态势的评估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据此设计了一套红外被动成像遥测系统,系统由傅里叶变换光谱仪、数据...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可实现大气中污染气体的远程被动遥测。而污染气团的位置和分布,对于有害气体泄露情况下泄露位置勘查和污染扩散态势的评估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据此设计了一套红外被动成像遥测系统,系统由傅里叶变换光谱仪、数据采集处理软件、扫描系统、可见光成像系统和计算机组成。以六氟化硫为示踪气体,开展了遥测验证实验。通过非线性最小二乘算法结合辐射传输计算反演获得了目标气体的柱浓度,并用伪彩色图显示其分布情况,最后以可见光图像叠加伪彩色柱浓度分布图的形式显示结果。实验分析表明,该系统具有高探测灵敏度,并以可视化和定量的方式显示污染的空间分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IR 被动遥测 伪彩色 浓度分布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