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臭氧改性碳纤维/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荣 裴学良 +4 位作者 席先锋 欧阳琴 张坤玺 徐剑 陈友汜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1-25,共5页
采用臭氧氧化的方法对碳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并用作热塑性聚酰亚胺树脂的增强体。采用单丝拉伸试验、XPS研究臭氧处理时间对碳纤维单丝拉伸强度和表面官能团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处理时间越长,碳纤维力学性能的下降程度越大,而表面含氧... 采用臭氧氧化的方法对碳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并用作热塑性聚酰亚胺树脂的增强体。采用单丝拉伸试验、XPS研究臭氧处理时间对碳纤维单丝拉伸强度和表面官能团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处理时间越长,碳纤维力学性能的下降程度越大,而表面含氧官能团含量越多。优选单丝拉伸强度保留率较高、含氧官能团含量较丰富的碳纤维与热塑性聚酰亚胺制成复合材料,并评价其层间剪切强度(ILSS)。结果表明,臭氧处理5 min就可使碳纤维/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ILSS提升43%,说明臭氧处理可显著提升碳纤维/热塑性聚酰亚胺的界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臭氧氧化 聚酰亚胺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层状碳氮化合物(MAX相)及其衍生二维纳米材料(MXene)研究趋势与展望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勉 黄庆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共7页
近年来,三元层状碳氮化合物(MAX相)及其衍生二维纳米材料MXene受到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MAX相的晶体结构由Mn+1Xn结构单元与A元素单原子面交替堆垛排列而成,兼具金属和陶瓷的诸多优点,在高温结构材料、摩擦磨损器件、核能结构材料等领... 近年来,三元层状碳氮化合物(MAX相)及其衍生二维纳米材料MXene受到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MAX相的晶体结构由Mn+1Xn结构单元与A元素单原子面交替堆垛排列而成,兼具金属和陶瓷的诸多优点,在高温结构材料、摩擦磨损器件、核能结构材料等领域有较大的应用潜力。MAX相的A层原子被刻蚀之后获得成分为Mn+1XnTx(Tx为表面基团)的二维纳米材料,即MXene,具有丰富的成分组合以及可调谐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储能器件、电磁屏蔽、电子器件等领域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简要介绍近年来国内外MAX相和MXene材料领域在成分与结构、合成方法、性能与应用研究等方面的研究动态,据此展望未来几年该类新颖材料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X相 MXene 层状材料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兴未艾的三元层状材料及其二维衍生物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庆 王京阳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I0001-I0002,共2页
MAX相材料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天然层状碳氮化物无机非金属类材料,其具有金属的导电和导热性质,也具备结构陶瓷的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等苛刻环境服役能力。MAX相材料在高温润滑、耐氧化涂层、事故容错核材料、自修复复合材料和能源材... MAX相材料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天然层状碳氮化物无机非金属类材料,其具有金属的导电和导热性质,也具备结构陶瓷的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等苛刻环境服役能力。MAX相材料在高温润滑、耐氧化涂层、事故容错核材料、自修复复合材料和能源材料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国内外材料学家都在积极开展大量的探索研究。MXene材料是通过“自上而下”的合成手段将MAX相材料中A位元素腐蚀抽离而形成的,从MXene的命名可以看出其兼具MAX相的晶体结构单元和石墨烯(Graphene)的二维原子层的形貌特征。MXene材料的合成引起了纳米领域的极大兴趣,尤其是在储能研究方面不断地涌现出高水平的工作。我国在MAX相结构材料和MXene能源材料领域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随着合成技术的发展和多学科交叉的深入探索,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内材料研究小组投身此类新颖材料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材料 纳米领域 无机非金属 材料学家 层状材料 结构陶瓷 多学科交叉 原子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MAX相的相图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雷雷 邓子旋 +5 位作者 李勉 李朋 常可可 黄峰 都时禹 黄庆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5-40,共6页
本研究通过使用相图计算(Calculation of Phase Diagrams,简称CALPHAD)耦合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方法,以相图作为判断依据,探究Ti3AuC2、Ti3IrC2、Ti3ZnC2和Ti2ZnC新型MAX相在不同温度下的热力学稳定性。使用相图计算(CALPHAD)方法建立起研... 本研究通过使用相图计算(Calculation of Phase Diagrams,简称CALPHAD)耦合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方法,以相图作为判断依据,探究Ti3AuC2、Ti3IrC2、Ti3ZnC2和Ti2ZnC新型MAX相在不同温度下的热力学稳定性。使用相图计算(CALPHAD)方法建立起研究体系的热力学数据库,耦合第一性原理得到的新型MAX相生成焓数据,最终得到包含新型MAX相的三元相图。研究结果表明Ti3AuC2、Ti3IrC2、Ti3ZnC2和Ti2ZnC的MAX相具有很好的热力学稳定性,与实验结果吻合。本研究为确定新型MAX相的热力学稳定性提供了系统的研究方法,可应用于指导合成更多未知的MAX相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X相 CALPHAD 相图计算 热力学 第一性原理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盐辅助合成Dy3Si2C2包裹SiC粉体及其陶瓷的烧结行为 被引量:3
5
作者 万朋 李勉 黄庆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9-54,共6页
碳化硅陶瓷因自身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碳化硅的化学键结合特性决定了其难以烧结成型,因此如何制备高质量碳化硅陶瓷是领域内的难点之一。本研究以三元稀土碳化物Dy3Si2C2作为新型SiC陶瓷的烧结助剂,依据Dy-Si-C体... 碳化硅陶瓷因自身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碳化硅的化学键结合特性决定了其难以烧结成型,因此如何制备高质量碳化硅陶瓷是领域内的难点之一。本研究以三元稀土碳化物Dy3Si2C2作为新型SiC陶瓷的烧结助剂,依据Dy-Si-C体系的高温相转变原位促进碳化硅的烧结致密化。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利用金属Dy与SiC反应生成Dy3Si2C2,对Dy3Si2C2包裹的SiC粉体进行烧结。在1800℃、45 MPa的烧结条件下,得到了致密度为99%、热导率为162.8 W·m^–1·K^–1的高纯度碳化硅陶瓷。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高温下Dy3Si2C2与SiC发生共晶反应,在晶界处产生的液相促进了SiC陶瓷的致密化,表明稀土层状碳化物Re3Si2C2(Re=La,Ce…)有助于SiC的烧结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Dy3Si2C2 放电等离子烧结 熔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