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阳能跨季节储热水体几何形状对系统含税热价的敏感性研究
1
作者 赵沙沙 贺明飞 +3 位作者 李金平 杨铭 原郭丰 王志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07-413,共7页
针对水体型太阳能跨季节储热供热系统,以太阳能集热场得热量和跨季节储热水体温度场的动态模拟为基础,在TRNSYS仿真平台中建立系统动态热经济性分析模型,实现全系统动态热性能和经济性能耦合分析。此模型是对太阳能集热场中定日镜场采... 针对水体型太阳能跨季节储热供热系统,以太阳能集热场得热量和跨季节储热水体温度场的动态模拟为基础,在TRNSYS仿真平台中建立系统动态热经济性分析模型,实现全系统动态热性能和经济性能耦合分析。此模型是对太阳能集热场中定日镜场采光面积、跨季节储热水体体积、水体几何形状、太阳能集热场质量流量、资金内部收益率等关键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和优化的重要工具。该研究主要分析了储热水体几何形状对系统含税热价的敏感性,得出以下结论:对于万立方米级的圆柱形储热水体,水体热损、含税热价与水体高径比呈上开口的类抛物线关系,当水体高径比为1∶2时,水体的热损低至30.74 kWh/m^(3),对应的含税热价低至0.470元/kWh,与区间高点的含税热价相比低9.6%;水体深度由5 m变化至25 m过程中,水体深度为19 m时热价可低至0.482元/kWh,与区间高点的含税热价相比低1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跨季节储热 动态模拟 热经济性 储热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式太阳能热电联供系统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兴 王志峰 +3 位作者 杨铭 郭明焕 余强 华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3-210,共8页
为提高太阳能利用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发电机组冷凝器余热利用的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太阳能热电联供系统。依据延庆太阳能热发电站的构成,搭建太阳能热电联供瞬态模型及仿真软件,并进行实验验证。利用仿真软件对延庆电站的热电联供系统进... 为提高太阳能利用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发电机组冷凝器余热利用的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太阳能热电联供系统。依据延庆太阳能热发电站的构成,搭建太阳能热电联供瞬态模型及仿真软件,并进行实验验证。利用仿真软件对延庆电站的热电联供系统进行模拟和系统性能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热发电 塔式热电联供系统 余热回收 动态仿真 吸收式热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太阳能集热器动态测试方法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4
3
作者 孔伟强 Bengt Perers +1 位作者 李兴 原郭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3867-3872,共6页
把太阳能集热器固体部分和流体部分分别列出动态能量平衡方程,经过合并和化简,得到了太阳能集热器整体动态能量平衡方程。该方程中含有物理意义清晰的各个模型参数,可以对太阳能集热器进行评价比较。针对真空管型太阳能集热器入射角影... 把太阳能集热器固体部分和流体部分分别列出动态能量平衡方程,经过合并和化简,得到了太阳能集热器整体动态能量平衡方程。该方程中含有物理意义清晰的各个模型参数,可以对太阳能集热器进行评价比较。针对真空管型太阳能集热器入射角影响因子的特殊性,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然后对真空管型太阳能集热器进行了实验验证。该新型动态测试方法可以在宽松的天气和实验条件下进行测试;相比于稳态测试,大大节省了测试时间,降低了设备与人工成本。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可以得到合理稳定的测试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集热器 动态测试方法 入射角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模拟器聚光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储顺周 聂辅亮 +3 位作者 崔芝瑛 宫博 白凤武 张燕 《新能源进展》 2018年第3期188-194,共7页
太阳能模拟器为高温吸热器、热化学反应器、高温材料等测试提供了稳定可靠、调节灵活的全天候辐射条件。本文介绍了一种高辐射能流的太阳能模拟器,包含19个独立的单元。每个单元包括一盏短弧氙灯(包含椭球面反射灯罩),一台冷却风机和一... 太阳能模拟器为高温吸热器、热化学反应器、高温材料等测试提供了稳定可靠、调节灵活的全天候辐射条件。本文介绍了一种高辐射能流的太阳能模拟器,包含19个独立的单元。每个单元包括一盏短弧氙灯(包含椭球面反射灯罩),一台冷却风机和一台电源控制器。每盏灯的输入电流范围是50~150 A,19盏灯的灵活组合使得该设备具有非常宽泛的能流使用范围(10%~100%)。实验通过"Mapping Method"得到了聚焦平面上的能流分布、峰值能流、总功率和转换效率等参数。测试结果表明:该太阳能模拟器的总功率达到了28.95 k Wth,峰值能流为2.33 MW/m2,平均辐射能流为545.54 k W/m2(直径为260 mm焦斑面),电-热转换效率为35%。本文介绍的太阳能模拟器为太阳能高温器件的测试提供了稳定可靠的室内模拟辐射源,为相关实验部件的性能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便捷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模拟器 氙灯 实验测试 吸热器 太阳能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O_(2)太阳能热发电流化床固体颗粒/sCO_(2)换热器建模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杨熠辉 余强 +1 位作者 王志峰 白凤武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95-203,共9页
为了研究不同运行工况条件下的换热特性,利用分段集总参数法搭建流化床固体颗粒/sCO_(2)换热器的仿真数学模型,并对换热系统在不同输入变量扰动下的动态特性及对关键参数的敏感性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换热系统输入侧入口温度的扰... 为了研究不同运行工况条件下的换热特性,利用分段集总参数法搭建流化床固体颗粒/sCO_(2)换热器的仿真数学模型,并对换热系统在不同输入变量扰动下的动态特性及对关键参数的敏感性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换热系统输入侧入口温度的扰动对换热器输出温度的影响幅度较大,而输入侧质量流量的扰动对输出温度的影响较小;小管径和低管数有利于获得较高的sCO_(2)侧换热系数;同时,在符合最小流化条件下,小粒径和较低的流化气体速度有利于颗粒侧传热系数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热发电 固体颗粒 超临界二氧化碳 换热器 集总参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季节储热供热系统中聚光吸热器的动态仿真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晓霞 王志峰 +3 位作者 李金平 杨铭 陈龙飞 赵静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4-58,共5页
基于实际跨季节储热供热系统中的塔式聚光吸热子系统,建立非均匀能流密度下聚光吸热器的一维非稳态仿真模型,对模型进行全天动态实验验证;并理论分析多种集热方式在不同运行温度及太阳辐照下的集热性能。结果表明,全天非稳态运行中吸热... 基于实际跨季节储热供热系统中的塔式聚光吸热子系统,建立非均匀能流密度下聚光吸热器的一维非稳态仿真模型,对模型进行全天动态实验验证;并理论分析多种集热方式在不同运行温度及太阳辐照下的集热性能。结果表明,全天非稳态运行中吸热器出口温度实验值与模拟值吻合较好,最大误差不超过5%;随入口流体温度增加,塔式聚光吸热系统热性能下降较小,且入口温度高于60℃以上时,塔式聚光吸热系统热性能优于平板及真空管集热器。研究可为聚光吸热系统推广应用于中低温领域提供重要理论基础及实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聚光器 吸热器 仿真建模 太阳能供热 跨季节储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聚光下单球体温度变化特性研究
7
作者 边晖 王志峰 +3 位作者 李金平 徐立 张生春 任羽聪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07-213,共7页
球流吸热器为使用球体作为吸热和传热工质的吸热器,为验证其在原理上的可行性并研究球体吸热过程的影响因素,该文在太阳模拟器上进行球体吸热实验,建立球体得热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该文用模型研究了能流密度、空气流速和表面... 球流吸热器为使用球体作为吸热和传热工质的吸热器,为验证其在原理上的可行性并研究球体吸热过程的影响因素,该文在太阳模拟器上进行球体吸热实验,建立球体得热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该文用模型研究了能流密度、空气流速和表面发射比对球体温度变化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球体作为吸热工质时具有较高的热效率,因此球流吸热器在原理上可行。增加投入在球体表面的能流密度可显著提高球体在吸热过程中的热效率,降低空气流速和降低球面的发射比可有效提高球体在吸热过程中的热效率。这些结果对最终的球流吸热器设计和运行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发电站 辐射能流密度 热辐射 热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振动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皮骏 陶理 原郭丰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5年第1期209-213,共5页
针对机械设备振动监测的高速、实时和同步处理的要求,以Visual C++为平台开发了基于频谱分析和轴心轨迹分析的机械振动故障诊断系统。采用USB 2850采集卡搭建振动信号采集系统,通过分组采集方式实现多通道信号的同步采集,利用键相信号... 针对机械设备振动监测的高速、实时和同步处理的要求,以Visual C++为平台开发了基于频谱分析和轴心轨迹分析的机械振动故障诊断系统。采用USB 2850采集卡搭建振动信号采集系统,通过分组采集方式实现多通道信号的同步采集,利用键相信号对振动信号整周期重采样,将原始连续信号整周期化。根据信号采样和数据处理流程,结合各模块算法执行效率,设计多线程流水处理架构,保证系统的多流程同步执行。最后,通过转子不平衡故障和不对中故障模拟实验,验证了故障诊断方法正确无误,信号分析系统稳定、高效、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故障诊断 数据采集 多线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化加湿除湿海水淡化中蒸发过程实验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原郭丰 赵子竞 +3 位作者 Jakob Berg Johanson 李兴 徐立 李振锋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214-3218,共5页
将雾化强化加湿技术引入加湿除湿海水淡化系统,搭建雾化加湿过程性能测试平台,并对不同操作下雾化加湿器内的雾滴蒸发与空气热湿过程进行实验研究。实验表明,气液体积比与进口空气温度对加湿器的加湿性能影响较大,当加湿器进口空气... 将雾化强化加湿技术引入加湿除湿海水淡化系统,搭建雾化加湿过程性能测试平台,并对不同操作下雾化加湿器内的雾滴蒸发与空气热湿过程进行实验研究。实验表明,气液体积比与进口空气温度对加湿器的加湿性能影响较大,当加湿器进口空气温度为90℃,气液体积比为(20—25)×10^3时,加湿器出口温度约为36℃,出口相对湿度在90%以上,蒸发率在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淡化 雾化蒸发 热质传递 气液体积比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化加湿器内热质传递过程数值模拟
10
作者 皮骏 赵子竞 +2 位作者 原郭丰 吴治永 李兴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5-69,共5页
基于DPM离散模型、collision液滴碰撞模型和breakup液滴破碎模型,对雾化加湿器内的液滴雾化及气液两相间的热质耦合传递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对不同操作条件下加湿器的出口相对湿度、液滴的蒸发量及蒸发率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初始海水温... 基于DPM离散模型、collision液滴碰撞模型和breakup液滴破碎模型,对雾化加湿器内的液滴雾化及气液两相间的热质耦合传递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对不同操作条件下加湿器的出口相对湿度、液滴的蒸发量及蒸发率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初始海水温度对加湿效果影响较小,初始空气速度和温度对加湿性能影响很大。当喷雾质量流量为3.6 kg/h,初始热空气温度为90℃,初始空气速度为4~5 m/s时,加湿器的蒸发率能达到50%以上,加湿器的出口相对湿度能达到80%以上。研究可为新型喷雾加湿除湿海水淡化系统加湿效果的提高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淡化 加湿器 传热传质 雾化 蒸发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化加湿中的液滴蒸发与加湿过程数值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原郭丰 赵子竞 +3 位作者 Jakob Berg Johanson 李兴 徐立 张圣耀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52-1358,共7页
将雾化强化加湿技术引入加湿除湿海水淡化系统,建立雾滴与热空气之间的质能守恒及热质传递模型,并在相关假设基础,对雾化加湿器内的雾滴蒸发与空气热湿过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当空气和雾滴初始温度分别为90℃及20℃,气液体积... 将雾化强化加湿技术引入加湿除湿海水淡化系统,建立雾滴与热空气之间的质能守恒及热质传递模型,并在相关假设基础,对雾化加湿器内的雾滴蒸发与空气热湿过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当空气和雾滴初始温度分别为90℃及20℃,气液体积比在45×10^3时,直径为100μm的雾滴在1.29s内实现完全蒸发,此时空气相对湿度为78%,而当气液体积比降低至40×10^3时,液滴直径降至36.7μm时达到气液平衡,此时空气相对湿度为100%。空气热湿过程分析结果显示,气液体积比为25×10^3-40×10^3时,出口空气相对湿度均能达到饱和状态,出口空气温度约为35℃,蒸发率可达7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蒸发 海水淡化 气液体积比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旋型喷雾干燥塔干燥效率的模拟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皮骏 李志伟 原郭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46-150,共5页
基于压力-旋流雾化喷嘴模型,采用Fluent和Gambit软件对气旋型喷雾干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干燥过程中干燥塔内颗粒运动质量与停留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了进风温度、风速、料液温度及重力等因素对蒸发干燥效率的影响。分析结果为... 基于压力-旋流雾化喷嘴模型,采用Fluent和Gambit软件对气旋型喷雾干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干燥过程中干燥塔内颗粒运动质量与停留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了进风温度、风速、料液温度及重力等因素对蒸发干燥效率的影响。分析结果为气旋型喷雾干燥塔的优化设计和干燥效率的提高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旋型喷雾干燥塔 数值模拟 优化设计 蒸发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定日镜场有效镜面面积的评估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丁琦 曾智勇 +3 位作者 陈武忠 周传华 王志峰 郭明焕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84-189,共6页
以定日镜轮廓向地平面投影法计算定日镜镜面的阴影与遮挡损失。定日镜有效面积还受镜面破损、运行故障比例和镜面遮盖损失的影响,因此引入修正因子,得出一种定日镜场总有效镜面面积的评估方法。以宿迁200 kW塔式太阳能光热电站的定日镜... 以定日镜轮廓向地平面投影法计算定日镜镜面的阴影与遮挡损失。定日镜有效面积还受镜面破损、运行故障比例和镜面遮盖损失的影响,因此引入修正因子,得出一种定日镜场总有效镜面面积的评估方法。以宿迁200 kW塔式太阳能光热电站的定日镜场为例,计算定日镜场在4个典型日的阴影与遮挡效率,进而得到定日镜场的平均有效镜面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热发电 定日镜 效率 阴影与遮挡 有效镜面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后向凝视法的定日镜面形检测图像处理算法研究
14
作者 张成 王志峰 +3 位作者 朱会宾 李金平 姚磐 李辉 《太阳能学报》 2025年第8期506-513,共8页
对后向凝视法在定日镜面形检测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针对传统方法中太阳形状模型与实际太阳形状拟合误差较大以及处理复杂不规则定日镜反射图像时算法不适用的问题,采用图像处理技术,分析5种太阳形状模型与实际太阳形状的拟合误差。基... 对后向凝视法在定日镜面形检测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针对传统方法中太阳形状模型与实际太阳形状拟合误差较大以及处理复杂不规则定日镜反射图像时算法不适用的问题,采用图像处理技术,分析5种太阳形状模型与实际太阳形状的拟合误差。基于统计优化霍夫变换等技术,提出一种适用于不规则定日镜图像的倾斜校正与配准算法。实验表明:Buie模型的拟合精度最高,且更符合实际的太阳亮度分布规律;此外,校正算法实现了0.03°的倾斜校正精度和±1像素内的配准精度。该研究成果可为基于后向凝视法的定日镜面形检测提供更符合实际的太阳形状模型,且可直接用于面形计算的定日镜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太阳能聚光发电 定日镜 图像处理 霍夫变换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