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TD7对三阴性乳腺癌阿霉素化疗耐药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高丽丽 高丝 +1 位作者 陈洋 孔宪明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7,共7页
探讨SETD7甲基转移酶在介导三阴性乳腺癌(TNBC)阿霉素化疗耐受中的作用机制。首先,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SETD7敲除的TNBC细胞系;然后,通过细胞功能实验(CCK8实验)检测药物敏感性,借助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运用流式... 探讨SETD7甲基转移酶在介导三阴性乳腺癌(TNBC)阿霉素化疗耐受中的作用机制。首先,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SETD7敲除的TNBC细胞系;然后,通过细胞功能实验(CCK8实验)检测药物敏感性,借助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最后,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表达变化。结果表明,SETD7敲除对TNBC增殖活性无明显影响,然而,SETD7敲除或使用SETD7选择性抑制剂(R)-PFI-2增加了TNBC对遗传毒性药物阿霉素的敏感性。在阿霉素处理组中,SETD7敲除的TNBC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凋亡程度更高,且凋亡相关蛋白Bax表达增加,而Bcl-2表达降低。综上,SETD7通过调节Bax和Bcl-2蛋白表达,增强了TNBC阿霉素化疗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TD7 三阴性乳腺癌 阿霉素 化疗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蛎抗氧化活性肽的酶解工艺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汪秋宽 宋琳琳 +4 位作者 徐玲 刘红丹 何云海 任丹丹 虞星炬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5-99,共5页
以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为工具酶,利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酶解制备牡蛎抗氧化活性肽的最佳酶解工艺。结果表明:当时间为150 min、酶用量为6%、温度为45℃、pH为7.0时,木瓜蛋白酶酶解液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当时间为1... 以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为工具酶,利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酶解制备牡蛎抗氧化活性肽的最佳酶解工艺。结果表明:当时间为150 min、酶用量为6%、温度为45℃、pH为7.0时,木瓜蛋白酶酶解液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当时间为110 min、酶用量为3%、温度为65℃、pH为6.0时,中性蛋白酶酶解液的抗氧化活性最强。用SephadexG-15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分析的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酶解液中最佳抗氧化活性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 191和826左右,中性蛋白酶酶解液最佳抗氧化活性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 074和735左右,其抗氧化活性峰值与蛋白肽在280 nm下的吸收峰值分别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酶解工艺 抗氧化活性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R35受体香豆素类激动剂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任聪 于大永 +4 位作者 魏来 张秀莉 冯宝民 史丽颖 曹洪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66-1072,共7页
本实验采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Co 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法(Co MSIA)建立GPR35受体香豆素类激动活性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模型,以确定该类激动剂的分子结构与其生物活性之间的定量关系。在预测半数有效浓度(EC_(50))的Co... 本实验采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Co 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法(Co MSIA)建立GPR35受体香豆素类激动活性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模型,以确定该类激动剂的分子结构与其生物活性之间的定量关系。在预测半数有效浓度(EC_(50))的Co MFA模型中,训练集抽一法(LOO)交叉验证系数q^2=0.559,非交叉验证系数r^2=0.887,标准偏差SE=0.382;在Co MSIA模型中,训练集抽一法交叉验证系数q^2=0.627,非交叉验证系数r^2=0.915,标准偏差SE=0.365。在预测半数抑制浓度(IC_(50))的Co MFA模型中,训练集抽一法交叉验证系数q^2=0.600,非交叉验证系数r^2=0.903,标准偏差SE=0.375;在Co MSIA模型中,训练集抽一法交叉验证系数q^2=0.566,非交叉验证系数r^2=0.914,标准偏差SE=0.378。EC_(50)和IC_(50)的两个3D-QSAR模型预测结果同实验数据基本一致,说明模型的预测能力较好。本实验根据模型预测结果,对配体分子的结构进行分析,为获得具有更高活性的配体分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R35受体 香豆素类化合物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 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催化剂研究取得新进展
4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5年第6期36-36,共1页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航天催化与新材料研究室黄延强博士与大连理工大学王新葵博士合作在纳米金催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首次将多相的纳米金催化剂应用到纯甲酸的选择制氢反应中,在50℃及无添加剂的条件下,催化纯甲酸分解的TOF...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航天催化与新材料研究室黄延强博士与大连理工大学王新葵博士合作在纳米金催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首次将多相的纳米金催化剂应用到纯甲酸的选择制氢反应中,在50℃及无添加剂的条件下,催化纯甲酸分解的TOF值可达2 882 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 化纯 制氢反应 催化剂应用 新材料研究 催化剂研究 催化研究 分解制 其它助剂 王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态聚合物膜在天然气净化、脱水中的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冯海东 张好民 +1 位作者 陈勇 徐烈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1-143,共3页
气体分离膜技术已在天然气净化领域得到了大规模的商业应用,在天然气脱水领域也正在得到广泛应用。为此,介绍了天然气膜净化和膜脱水技术的原理;根据国内外相关技术的最新发展和笔者多年来从事这方面研究所积累的经验,综述了天然气膜净... 气体分离膜技术已在天然气净化领域得到了大规模的商业应用,在天然气脱水领域也正在得到广泛应用。为此,介绍了天然气膜净化和膜脱水技术的原理;根据国内外相关技术的最新发展和笔者多年来从事这方面研究所积累的经验,综述了天然气膜净化技术的工艺流程、膜材料、膜组件形式、存在的最大问题——塑化现象及其抑制方法;还对天然气膜脱水技术的工艺流程、膜材料、膜组件形式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净化 脱水 玻璃态 聚合物膜 原理 应用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条件对发酵性丝孢酵母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莉 孙玉梅 +1 位作者 曲威 赵宗保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0-22,共3页
通过摇瓶发酵,研究了温度、摇瓶转速、碳源种类和浓度对发酵性丝孢酵母(Trichosporonfermentans)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气相色谱法分析结果表明,较高发酵温度能提高菌体油脂的脂肪酸饱和程度,此条件下饱和脂肪酸含量占脂肪酸总量的49.1%;... 通过摇瓶发酵,研究了温度、摇瓶转速、碳源种类和浓度对发酵性丝孢酵母(Trichosporonfermentans)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气相色谱法分析结果表明,较高发酵温度能提高菌体油脂的脂肪酸饱和程度,此条件下饱和脂肪酸含量占脂肪酸总量的49.1%;摇瓶转速高有利于菌体油脂不饱和脂肪酸的生成;木糖浓度为100g/L时菌体油脂中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占脂肪酸总量的50.4%;木糖比葡萄糖更容易被转化生成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多的油脂。菌体脂肪酸组成包括肉豆蔻酸、棕榈酸、棕榈油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其中棕榈酸和油酸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性丝孢酵母 发酵 油脂 脂肪酸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纸的制备及电容特性 被引量:6
7
作者 周颖 姜磊 +2 位作者 阎景旺 王春雷 肖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19-625,共7页
利用未经任何分散处理的氧化石墨溶胶在气-液界面自组装得到氧化石墨纸(=10 cm),将氧化石墨纸在不同温度下用水合肼蒸气还原制得石墨烯纸.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Raman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氮吸附对还原... 利用未经任何分散处理的氧化石墨溶胶在气-液界面自组装得到氧化石墨纸(=10 cm),将氧化石墨纸在不同温度下用水合肼蒸气还原制得石墨烯纸.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Raman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氮吸附对还原前后样品的微观结构、表面特性、元素组成及比表面积进行了表征,在此基础上考察了还原处理及还原温度对材料电容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0℃下还原氧化石墨纸得到的石墨烯纸具有较好的电化学电容特性,其在1000 mA/g恒定充放电电流密度下,6 mol/L KOH电解质溶液中的质量比电容达到142 F/g,1000次充放电循环后电容保持率为9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 氧化石墨纸 水合肼蒸气 石墨烯纸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二唑衍生物分子结构与其缓蚀性能的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刘琳 潘晓娜 +1 位作者 张强 钱建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039-4048,共10页
利用交流阻、Tafel极化曲线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2-氨基-1,3,4-噻二唑(ATD)、5-甲基-2-氨基-1,3,4-噻二唑(MATD)、5-苯基-2-氨基-1,3,4-噻二唑(PATD)和2,5-二苯基-1,3,4-噻二唑(DPTD)4种具有不同取代基的噻二唑衍生物在50 mg·... 利用交流阻、Tafel极化曲线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2-氨基-1,3,4-噻二唑(ATD)、5-甲基-2-氨基-1,3,4-噻二唑(MATD)、5-苯基-2-氨基-1,3,4-噻二唑(PATD)和2,5-二苯基-1,3,4-噻二唑(DPTD)4种具有不同取代基的噻二唑衍生物在50 mg·L-1硫溶液中对金属银的缓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缓蚀剂成功地吸附到了金属表面,金属腐蚀受到明显的抑制,且4种缓蚀剂的缓蚀效率的大小顺序是:MATD>PATD>ATD>DPTD。位于噻二唑环2,5位置上非极性和极性基团结构的变化,极性基团均对缓蚀剂的缓蚀性能有较大影响。因极性基团更容易吸附到金属表面,所以当噻二唑环上存在极性基团时,其抗腐蚀性能明显增强;当环上存在非极性基团时,与芳基相比,非极性基团为烷基时,其缓蚀性能更好,原因可能是由于芳基的体积较大,在吸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较大。通过动力学分析可知:4种缓蚀剂在金属表面的吸附遵循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吸附类型属于化学吸附为主的混合吸附。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进一步研究了4种缓蚀剂的抗腐蚀机理,结果表明缓蚀剂与金属界面发生吸附时,4种缓蚀剂的噻二唑环和环上亲水支链中的极性基团优先吸附到金属银表面,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二唑衍生物 缓蚀 动力学 吸附 腐蚀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掺杂对Pt-Ru/C在碱性介质中电催化氧化甲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涛 刘世斌 +3 位作者 杨少华 李一兵 张忠林 郝晓刚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28-732,共5页
应用溶胶法制备出5种不同原子数比的Pt-Ru-Ni/C样品,用X射线衍射光谱(XRD)、X光电子能谱(XPS)表征催化剂的晶相结构、表面组成及价态形式。在碱性条件下,采用循环伏安法测试催化剂电催化氧化甲醇的活性。结果表明,掺杂Ni可提高Pt-Ru/C... 应用溶胶法制备出5种不同原子数比的Pt-Ru-Ni/C样品,用X射线衍射光谱(XRD)、X光电子能谱(XPS)表征催化剂的晶相结构、表面组成及价态形式。在碱性条件下,采用循环伏安法测试催化剂电催化氧化甲醇的活性。结果表明,掺杂Ni可提高Pt-Ru/C催化活性,Ni在Pt-Ru-Ni合金中的原子数分数与其催化活性呈火山形关系,其中Pt5-Ru4-Ni0.7/C的活性最高,在1.0 mol/L NaOH溶液+1.0 mol/L CH3OH溶液中峰电流密度达842.2 mA/mg,甲醇起始氧化电位比Pt5-Ru5/C的低约0.16 V,在甲醇浓度较低时,甲醇反应级数为0.58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纳米合金 电催化 甲醇电氧化 碱性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催化—从实验室到工业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励吾 《化学教学》 CAS 2009年第2期1-7,共7页
我今天非常高兴能来到华东师范大学跟我们师生交流学术上的经验,我是十分敬重老师的,尤其看到今天在坐的有许多年轻教师和未来的教师,非常高兴。我今天主要是通过几个例子来讲一下如何克服催化发展的瓶颈-实验室走向工业化.
关键词 工业化 实验室 催化 应用 华东师范大学 师生交流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功能生物元器件的筛选、设计与功能鉴定
11
作者 周志华 赵宗保 牛国清 《生物产业技术》 2015年第6期49-58,共10页
合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代谢工程最显著的区别,在于能够将大量生物元器件进行快速、随意的组装,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将生物元件或器件进行详细地功能表征与标准化。目前合成生物学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可用的生物元件和模块(... 合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代谢工程最显著的区别,在于能够将大量生物元器件进行快速、随意的组装,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将生物元件或器件进行详细地功能表征与标准化。目前合成生物学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可用的生物元件和模块(器件)种类局限、数量不足、表征描述不清楚、通用性程度不高。为此,有必要在功能元件的挖掘、表征、设计、改造与标准化方面开展系统研究。文章对重要天然产物合成途径的生物元件进行了挖掘与功能表征,并对氧化还原代谢的功能元件进行了设计与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生物学 功能鉴定 元器件 设计 筛选 生物元件 代谢工程 功能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TiO_2催化湿式氧化甲醛废水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艳 张科军 +3 位作者 杜青 章飞芳 顾江萍 梁鑫淼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1-104,共4页
甲醛废水排放入水体后,破坏生态系统,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考察了以自制的Cu/TiO2为催化剂,用催化湿式氧化的方法降解甲醛废水的情况。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在180℃、pH=5、0.5 MPa、催化剂量为6 g/L时反应2 h,TOC的去除率高达85%,且Cu2+和... 甲醛废水排放入水体后,破坏生态系统,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考察了以自制的Cu/TiO2为催化剂,用催化湿式氧化的方法降解甲醛废水的情况。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在180℃、pH=5、0.5 MPa、催化剂量为6 g/L时反应2 h,TOC的去除率高达85%,且Cu2+和Ti4+基本没有流失。此外还检测了甲醛溶液中甲醇变化情况和经处理后甲醛废水的降解产物甲酸。结果表明,以Cu/TiO2为催化剂的催化湿式氧化能有效地降解甲醛废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TiO2 催化湿式氧化 甲醛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壁面凸起对流体晃荡影响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家和 刘婷婷 +3 位作者 吕林 吴锤结 许宁 卫志军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74-983,共10页
储舱内的流体晃荡易对薄膜型液化天然气装备造成局部损伤,因此如何合理抑制薄膜型储舱内流体的晃荡一直是海洋工程领域中亟待解决的工程科学问题。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首先分析采用矩形壁面凸起结构抑制流体晃荡的有效性,并阐明壁面凸... 储舱内的流体晃荡易对薄膜型液化天然气装备造成局部损伤,因此如何合理抑制薄膜型储舱内流体的晃荡一直是海洋工程领域中亟待解决的工程科学问题。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首先分析采用矩形壁面凸起结构抑制流体晃荡的有效性,并阐明壁面凸起抑制流体晃荡的机理;其次分别分析凸起高度和长度对流体晃荡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凸起高度为0.1H时,能够有效抑制流体晃荡;凸起长度为0.3L时,能够有效抑制流体晃荡。该研究结果可为船载液化天然气储舱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晃荡抑制 流场分析 壁面凸起结构 敏感性分析 OPENFO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菌耦合发酵策略合成3′-唾液酸乳糖 被引量:1
14
作者 游星 郭进 +7 位作者 张洪涛 闫竞宇 CHAI Wengang 周文 刘栗彤 黎玉 吴剑荣 詹晓北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8-14,共7页
唾液酸乳糖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产业展现出潜在、广阔的市场前景,但是目前缺少有效、廉价的合成方法。针对该问题,首先构建了2株工程菌JM109(DE3)/pET28a-neuA和JM109(DE3)/pET28a-nst,分别用于合成胞苷单磷酸-N-乙酰神经氨酸(cytidine 5′... 唾液酸乳糖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产业展现出潜在、广阔的市场前景,但是目前缺少有效、廉价的合成方法。针对该问题,首先构建了2株工程菌JM109(DE3)/pET28a-neuA和JM109(DE3)/pET28a-nst,分别用于合成胞苷单磷酸-N-乙酰神经氨酸(cytidine 5′-monophosphate N-acetylneuraminic acid,CMP-Neu5Ac)和3′-唾液酸乳糖;然后优化了JM109(DE3)/pET28a-neuA合成CMP-Neu5Ac体系;最后通过将啤酒酵母、JM109(DE3)/pET28a-neuA和JM109(DE3)/pET28a-nst耦合发酵,实现了3′-唾液酸乳糖的3菌株全细胞耦合催化合成。由于采用混菌耦合发酵策略来进行3′-唾液酸乳糖的生产,其生产模式不再像酶法一样繁琐和价格高昂,并且实现了CMP-Neu5Ac的高效再生和供给,为经济且规模化生产3′-唾液酸乳糖奠定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P-Neu5Ac 3′-唾液酸乳糖 耦合发酵 生物合成 母乳寡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