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移植用微囊化神经细胞 /组织制备及运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雄鹰 于炜婷 +2 位作者 王为 马小军 陈绍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2年第5期296-297,共2页
目的探讨海藻酸钠 /聚赖氨酸 (APA)微胶囊用于神经细胞 /组织移植的可行性。方法使用大功率高压脉冲微胶囊制备仪制备APA微胶囊 ,包埋分离自大鼠周围神经的神经细胞 /组织 ;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微囊化神经细胞 /组织培养液中神经... 目的探讨海藻酸钠 /聚赖氨酸 (APA)微胶囊用于神经细胞 /组织移植的可行性。方法使用大功率高压脉冲微胶囊制备仪制备APA微胶囊 ,包埋分离自大鼠周围神经的神经细胞 /组织 ;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微囊化神经细胞 /组织培养液中神经生长因子 (NGF)的浓度。结果包埋神经细胞 /组织的APA微胶囊在培养后及经过一定时间的空运后 ,囊内的神经细胞 /组织正常生存并保持分泌神经生长因子的功能。结论微囊化的神经细胞 /组织可以在体外培养和运输 ,并可分泌N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化 神经细胞 运输 实验研究 神经生长因子 细胞移植 体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囊化转NGF基因NIH3T3细胞填充静脉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赵敬国 张巨 +2 位作者 高凤彤 孙鸿斌 王为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86-288,共3页
目的:了解微囊化转NGF基因NIH3T3细胞在修复周围神经缺损中的作用。方法:SD雄性大白鼠30只,建立大鼠坐骨神经离断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A组:异体静脉桥接神经缺损,形成神经再生室,其内填充微囊化转NGF基因NIH3T3细胞,修复大鼠坐骨神经10 m... 目的:了解微囊化转NGF基因NIH3T3细胞在修复周围神经缺损中的作用。方法:SD雄性大白鼠30只,建立大鼠坐骨神经离断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A组:异体静脉桥接神经缺损,形成神经再生室,其内填充微囊化转NGF基因NIH3T3细胞,修复大鼠坐骨神经10 mm缺失;B组:自体神经移植;C组:微囊化NIH3T3细胞。于术后4、8及12周进行足迹试验,术后12周进行电生理学测试及形态学观察。结果:术后4、8和12周不同时间点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术后12周神经传导速度、再生神经的组织学改变及再生神经纤维的成熟程度A组和B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A组和B组明显优于C组(P<0.05)。结论: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微胶囊与外周神经组织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辅加微囊化转NGF基因NIH3T3细胞对修复缺损的神经具有良好的桥梁作用和促神经生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 转基因细胞 微胶囊 神经再生 神经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