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波辅助处理农杆菌介导大豆胚尖转化转基因植株的获得和分子鉴定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式静 杨素欣 冯献忠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08-814,共7页
以大豆Williams 82成熟胚尖为试验材料,建立了超声波辅助处理的大豆胚尖农杆菌转化体系,研究了不同超声波处理时间对报告基因Uid A(GUS)瞬间表达的影响和不同草铵膦浓度对大豆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超声波处理2 min时,报告基因... 以大豆Williams 82成熟胚尖为试验材料,建立了超声波辅助处理的大豆胚尖农杆菌转化体系,研究了不同超声波处理时间对报告基因Uid A(GUS)瞬间表达的影响和不同草铵膦浓度对大豆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超声波处理2 min时,报告基因GUS的瞬时表达效率达到最高;在0.3-0.6 mg·L^-1草铵膦梯度筛选浓度下,阳性转基因植株的数量最多。对于所获得的转基因株系进行了PCR检测和除草剂Basta涂抹抗性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转基因植株的目的基因的表达量达到野生型的1.7-42倍,Southern杂交检测表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大豆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胚尖 农杆菌转化 超声波辅助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大豆孢囊线虫病发生和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
作者 孟凡立 于瑾瑶 +6 位作者 李春杰 黄铭慧 赵磊 王旋 姜野 秦瑞峰 王从丽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7-94,共8页
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病是大豆生产上重要经济病害之一。东北地区作为我国大豆主产区,大豆种植面积增加同时该地区病害呈逐年加重趋势。为有效防控大豆孢囊线虫病,文章阐述东北地区大豆孢囊线虫生理小种种类、分... 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病是大豆生产上重要经济病害之一。东北地区作为我国大豆主产区,大豆种植面积增加同时该地区病害呈逐年加重趋势。为有效防控大豆孢囊线虫病,文章阐述东北地区大豆孢囊线虫生理小种种类、分布和变异及病害发生程度等规律。根据该区大豆孢囊线虫病害发生特点综述已有防控技术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农业措施、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利用抗病品种等。最后展望未来潜在防控技术,以期为东北地区大豆丰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孢囊线虫 发生规律 防治 轮作 抗病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代谢在植物免疫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魏昕 孙嘉逸 +1 位作者 王伟杰 王守冬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8-178,共11页
糖类是生命活动过程中基础的物质之一,不仅是能量的基本载体,也是构成多种生物大分子的基础前体物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自身所需的糖,但绝大多数病原体无法直接合成糖,需通过改变宿主植物糖代谢获取植物所合成的糖。在病原体与宿主... 糖类是生命活动过程中基础的物质之一,不仅是能量的基本载体,也是构成多种生物大分子的基础前体物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自身所需的糖,但绝大多数病原体无法直接合成糖,需通过改变宿主植物糖代谢获取植物所合成的糖。在病原体与宿主植物互作的过程中,糖作为信号分子调控植物对病原体的免疫应答反应。文章综述了糖代谢在植物免疫中的作用,主要涵盖病原体裂解细胞壁多糖的多种反应、病原体与宿主竞争糖的不同策略、糖信号如何调控宿主免疫反应等方面,并讨论糖代谢在作物育种中的潜在应用,为植物免疫机制研究和作物遗传改良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代谢 细胞壁多糖 糖信号 病原体 植物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春大豆花荚脱落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欢 孙霞 +10 位作者 岳岩磊 孙晓环 徐琰 王燕平 宗春美 潘相文 杜维广 孔凡江 任海祥 刘宝辉 袁晓辉 《土壤与作物》 2014年第1期32-40,共9页
花荚脱落是大豆生殖生长过程中的一种自我调节现象,同时也是限制大豆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筛选与大豆花荚脱落相关的SSR标记位点,研究分别以2011年种植的104个和2012年种植的314个东北春大豆种品种组成的两个自然群体为材料... 花荚脱落是大豆生殖生长过程中的一种自我调节现象,同时也是限制大豆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筛选与大豆花荚脱落相关的SSR标记位点,研究分别以2011年种植的104个和2012年种植的314个东北春大豆种品种组成的两个自然群体为材料,选用分布于20个连锁群的205对SSR引物对供试材料进行基因分型。利用TASSEL软件包中的GLM程序,以Q值作为协变量,进行花荚脱落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在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到763个等位变异,每个标记有2~12个等位变异,每个标记多态性信息量为0.054~0.771。花荚脱落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表明,共有33个SSR标记位点与东北春大豆花荚脱落性状显著相关,在2011年和2012年均检测到的位点有4个,分别为B2连锁群上的Satt534、E连锁群上的Satt452、J连锁群上的Satt244以及0连锁群上的Satt478。本研究结果为选育出花荚脱落率低的东北春大豆的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图3,表5,参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多样性信息量 连锁不平衡 群体结构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花荚脱落及单株荚数的QTL定位 被引量:4
5
作者 徐琰 孙晓环 +9 位作者 孙霞 王燕平 宗春美 齐玉鑫 白艳凤 任海洋 潘相文 杜维广 孔凡江 刘宝辉 《土壤与作物》 2015年第2期71-76,共6页
大豆花荚脱落率和单株荚数是影响大豆单株产量的两个主要性状。研究以花荚脱落率高的大豆品种吉育73为母本及花荚脱落率低的铁荚四粒黄为父本,构建了样本容量为100的F2遗传群体。所构筑的遗传图谱总长为1 351.5 c M,具34个连锁群。利用... 大豆花荚脱落率和单株荚数是影响大豆单株产量的两个主要性状。研究以花荚脱落率高的大豆品种吉育73为母本及花荚脱落率低的铁荚四粒黄为父本,构建了样本容量为100的F2遗传群体。所构筑的遗传图谱总长为1 351.5 c M,具34个连锁群。利用多QTL模型(MQM)对该群体花荚脱落率和单株荚数进行QTL定位,共鉴定出2个花荚脱落率QTL,同位于GM16染色体上,遗传贡献率分别为10.9%和9.7%;同时鉴定出5个控制单株荚数的QTL,分别位于GM02、GM07、GM10、GM04和GM05染色体上,遗传贡献率介于8.8%~15.9%之间。研究结果为大豆花荚脱落性状QTL的精细定位、候选基因克隆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育种材料。图1,表3,参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花荚脱落率 单株荚数 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寄生线虫对化感信号的识别及机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春杰 王从丽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5-44,共10页
寄主根部及其根际微生物释放的化感信号物质是植物寄生线虫寻找、定位和侵染植物的重要线索。目前,寻找植物寄生线虫预侵染阶段的化感信号物质以及相关的分子靶标研究,以期开发植物源和线虫源杀线虫剂是线虫学家的国际研究热点和前沿。... 寄主根部及其根际微生物释放的化感信号物质是植物寄生线虫寻找、定位和侵染植物的重要线索。目前,寻找植物寄生线虫预侵染阶段的化感信号物质以及相关的分子靶标研究,以期开发植物源和线虫源杀线虫剂是线虫学家的国际研究热点和前沿。本文重点综述了植物寄生线虫对化感信号识别机制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首先定义了植物寄生线虫对化感信号的识别或者趋化性,列出了近些年所报道的主要化感信号物质;对经济上最重要的两种植物寄生线虫(根结线虫和大豆孢囊线虫)的趋化性进行了比较;再进一步以模式秀丽隐杆线虫的化感功能为基础,论述了植物寄生线虫趋化性的分子调控研究进展;讨论了植物寄生线虫化感信号转导的潜在机制及其研究意义和难度;最后,对植物寄生线虫化感信号识别机制的重要研究方向及前景进行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寄生线虫 化感信号 根结线虫 大豆孢囊线虫 分子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miR172及其靶基因调控开花与发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赵晓晖 孔凡江 刘宝辉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2期126-130,共5页
对于开花植物来说,生长发育进程、花器官的形成以及适时的完成开花是植物生存与种族延续的基础。对miR172及其靶基因调控植物开花与生长发育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更好地理解miR172及其靶基因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对包括植物开花和发... 对于开花植物来说,生长发育进程、花器官的形成以及适时的完成开花是植物生存与种族延续的基础。对miR172及其靶基因调控植物开花与生长发育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更好地理解miR172及其靶基因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对包括植物开花和发育转型在内的重要农艺性状的改良及分子设计育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miR172 开花期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