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低纬度地区大气臭氧总量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9
1
作者 张秀年 常有礼 +2 位作者 陈辉 郭世昌 孙正友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21-327,共7页
分析研究了位于我国低纬地区不同经度的昆明与香港两个站点上空的臭氧分布与演变状况,得出了中国低纬度地区大气臭氧总量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香港与昆明两地臭氧的时间变化特征极为相似;(2)整个中国低纬地区的大气臭氧的... 分析研究了位于我国低纬地区不同经度的昆明与香港两个站点上空的臭氧分布与演变状况,得出了中国低纬度地区大气臭氧总量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香港与昆明两地臭氧的时间变化特征极为相似;(2)整个中国低纬地区的大气臭氧的时间变化趋势是非常一致的,在空间上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特征;(3)我国低纬地区的大气臭氧总量在夏季出现极大值,在冬季出现极小值。计算结果还表明,昆明的臭氧总量要小于其所在纬圈的平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总量 低纬地区 变化特征 纬向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沙尘气溶胶识别的中国北方地区MODIS云检测产品的改进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叶晶 李万彪 +1 位作者 刘辉志 蔡双彭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63-570,共8页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MODIS业务云检测产品MOD35是其他大气产品和陆地产品反演的辅助数据,也是目前很多云检测研究的检验依据。为研究MODIS云检测业务产品MOD35的监测效果,分析了中国北方地区有沙尘暴天气的MOD35产品,发现产品易...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MODIS业务云检测产品MOD35是其他大气产品和陆地产品反演的辅助数据,也是目前很多云检测研究的检验依据。为研究MODIS云检测业务产品MOD35的监测效果,分析了中国北方地区有沙尘暴天气的MOD35产品,发现产品易将沙尘气溶胶区域误判为云。为了区分沙尘和云,对中国北方地区白天4次沙尘过程数据进行散点图分析,并通过计算损失率得到沙尘气溶胶的11μm、12μm通道亮温差特征和11μm通道、3.7μm通道的亮温范围,改进了MODIS监测沙尘气溶胶的算法。应用此算法对MODIS云检测产品中的沙尘气溶胶污染进行判别,分析结果与国家气象卫星中心发布的沙尘监测一致。改进的算法能有效地监测出MOD35产品中误判为云的沙尘区域,结合MOD35自身的厚气溶胶标记,改进了云检测产品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检测 热红外通道 沙尘气溶胶 MOD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玉米农田大气/植被界面氨气和铵盐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田世丽 竺夏英 +3 位作者 潘月鹏 谢雨竹 周焱博 张国忠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327-2333,共7页
为系统研究大气/植被界面还原性氮(氨气和铵盐,NHx)的动态变化,选择华北典型玉米农田生态系统,于2016年8月和9月开展了2次综合观测实验,同步采集并测量了植被冠层大气中氨气和铵盐浓度(气溶胶和降水)、玉米叶片和土壤中铵盐含量。结果表... 为系统研究大气/植被界面还原性氮(氨气和铵盐,NHx)的动态变化,选择华北典型玉米农田生态系统,于2016年8月和9月开展了2次综合观测实验,同步采集并测量了植被冠层大气中氨气和铵盐浓度(气溶胶和降水)、玉米叶片和土壤中铵盐含量。结果表明:实验期间(玉米抽穗期和花粒期),植被冠层氨气和铵盐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30.6±6.8μg·m^(-3)和5.9±3.3μg·m^(-3),变化范围分别为21.1~37.6μg·m^(-3)和2.1~8.0μg·m^(-3);降水过程造成植被冠层的气溶胶铵盐浓度下降了75%,这一比例(被降水湿清除的效率)显著高于氨气。玉米叶片中铵盐含量从植株顶端到底部呈现下降趋势,变化范围为0.17~0.25 mg·g^(-1)(抽穗期)和0.74~1.20 mg·g^(-1)(花粒期),且呈现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日变化特征。抽穗期植株氨气补偿点为1.9±1.4μg·m^(-3),远低于大气氨气浓度31.4±4.8μg·m^(-3);花粒期植株氨气补偿点52.0±30.7μg·m^(-3),高于大气氨气浓度29.3±11.7μg·m^(-3)。8月10—13日玉米抽穗期,大气活性氮通过降水、气体和气溶胶3种途径输入到农田的总量约25 mg N·m^(-2)·d^(-1),是农田土壤和作物可利用氮的重要来源。农田氮管理中需要充分考虑植被与冠层大气氨的交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气 铵盐 植被冠层 农田 玉米叶片 大气氮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格子Boltzmann方法构建大气动力学模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峰 胡非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7-274,共8页
文中建立了一个格子Boltzmann模型 ,经过Chapman Enskog展开得到的方程组能完整描述正压大气的动力过程 ,成功地模拟了正压地转适应过程 ,对Obukhov的经典例子进行了数值检验。结果表明 ,Obukhov的结果只体现了科氏力和气压梯度力的平... 文中建立了一个格子Boltzmann模型 ,经过Chapman Enskog展开得到的方程组能完整描述正压大气的动力过程 ,成功地模拟了正压地转适应过程 ,对Obukhov的经典例子进行了数值检验。结果表明 ,Obukhov的结果只体现了科氏力和气压梯度力的平衡 ,而本模型可以精确地描述科氏力、惯性力和气压梯度力三者的完整平衡 ,与Obukhov线性理论相比 ,气压变化量的数值相差 2 8% ,说明了线性适应理论只在定性方面正确 ,在定量方面还不准确。数值结果还表明粘性力在地转适应过程中基本不起作用。同时 ,还模拟了一个更大尺度的适应问题 ,验证了气压场与风场适应过程取决于尺度大小这一论断数值试验表明 ,格子Boltzmann方法用于模拟大气运动是可行的 ,而且因其编程简洁方便 ,天然具有极好的并行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子BOLTZMANN模型 正压大气 动力过程 正压地转适应过程 离散运动论模型 大气动力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云团对大气层结影响的模拟研究
5
作者 林文实 陈辉 +1 位作者 徐华英 黄美元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96-604,共9页
文中设计了一个二维完全弹性的积云团数值模式 .模式中考虑了水平均一和时间定常的大尺度抬升速度的影响 .大度抬升速度只对热力学方程和水汽守恒方程有影响 .积云团的启动方式采用冷池和随机扰动相结合的方法 .文中对一个给定温湿层结... 文中设计了一个二维完全弹性的积云团数值模式 .模式中考虑了水平均一和时间定常的大尺度抬升速度的影响 .大度抬升速度只对热力学方程和水汽守恒方程有影响 .积云团的启动方式采用冷池和随机扰动相结合的方法 .文中对一个给定温湿层结和大尺度抬升速度情况下 ,就不同扰动结构、水平环境切变、模式区域大小和冷池强度等进行了 1 1个模拟试验 .结果表明 ,在不同扰动结构、是否有水平环境风切变、模式区域不同以及不同云型谱时 ,给定温湿层结和大尺度抬升速度下的积云团活动使得温湿层结向着同一温湿层结调整 .这说明大气由于积云团活动达到准平衡状态 ,这个准平衡状态主要依赖于初始温湿层结和大尺度抬升速度 .这与 Betts积云参数化方案的假设相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云团模拟 大尺度抬升速度 冷池 大气层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浓度季节变化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69
6
作者 王英锋 张姗姗 +2 位作者 李杏茹 郭雪清 王跃思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9-375,共7页
使用大流量滤膜采样器,从2006年9月至2007年8月,每周同时采集北京城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粒子样品(PM2.5)各一次,二氯甲烷超声抽提-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了17种多环芳烃(PAHs)浓度,结果表明,春、夏、秋、冬四季北京大气PM10和PM2.5... 使用大流量滤膜采样器,从2006年9月至2007年8月,每周同时采集北京城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粒子样品(PM2.5)各一次,二氯甲烷超声抽提-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了17种多环芳烃(PAHs)浓度,结果表明,春、夏、秋、冬四季北京大气PM10和PM2.5中PAHs总量分别为63.8±44.6ng.m-3、43.2±4.5ng.m-3、84.7±108.3ng.m-3、348.0±250.0ng.m-3和54.7±17.3ng.m-3、40.3±8.6ng.m-3、66.1±81.5ng.m-3、337.7±267.2ng.m-3;约有70%的PAHs存在于细粒子PM2.5中,其质量浓度有明显季节变化,冬季>秋季>春季>夏季;颗粒物中PAHs主要以4、5、6环存在,其中4环以上占79.4%.源解析表明,北京大气颗粒物中的PAHs主要来自燃煤,同时汽油、柴油燃烧排放也不能忽略.结合气象要素分析,温度升高和太阳辐射增强易造成多环芳烃挥发和反应,湿沉降有利于多环芳烃随颗粒物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10 PM2.5 PAHS 北京 季节变化 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峰绒布河谷大气边界层结构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4
7
作者 朱凌云 张美根 +3 位作者 马舒坡 李鹏 邹捍 李爱国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08-1213,共6页
利用中尺度气象模式RAMS对2006年6月12~16日珠峰绒布河谷地区大气边界层结构进行了模拟,并将模拟的风温时空分布与风廓线仪LAP3000的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绒布河谷地区的局地环流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午后至夜间盛行山风... 利用中尺度气象模式RAMS对2006年6月12~16日珠峰绒布河谷地区大气边界层结构进行了模拟,并将模拟的风温时空分布与风廓线仪LAP3000的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绒布河谷地区的局地环流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午后至夜间盛行山风,可持续12h,且风速较大;在山风盛行期间,山风的影响高度可达400700m左右),其中下垫面不均匀性导致的温度差异是引起局地环流的主要因素;RAMS模式较好地反映了绒布河谷地区局地环流的时空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峰地区 数值模拟 RAMS 山谷风环流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年超级台风“桑美”强度与结构变化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曾智华 陈联寿 +1 位作者 王玉清 高志球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50-763,共14页
使用一个高分辨率、非静力数值模式WRF模式对2006年超级台风Saomei强度和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首先,评估了Makin的粗糙度长度公式对台风Saomei强度和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新参数后,使得模拟的台风强度变化与实况最佳路径资... 使用一个高分辨率、非静力数值模式WRF模式对2006年超级台风Saomei强度和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首先,评估了Makin的粗糙度长度公式对台风Saomei强度和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新参数后,使得模拟的台风强度变化与实况最佳路径资料的强度变化更一致,对超级台风Saomei强度预报有改进;但对台风路径的影响不大。通过QuikSCAT、雷达和TRMM非常规资料的验证,进一步表明模拟的台风Saomei的结构与实况很接近,可以再现台风内核区域的部分"双眼墙"和"Annular"结构。其次,通过对台风Saomei边界层过程模拟的改进,表明在平均风速大于40m/s时边界层各物理量明显改善,使得模式最大强度比传统的简单外推插值方案有显著改进,特别是在台风最强阶段,当台风Saomei眼墙区域的海表面拖曳系数C_d的相对变小,使得其眼墙区域的平均切向风速、径向风速、垂直风速、温度距平、涡旋动能和绝对角动量等物理量均有增强。表明台风Saomei眼墙区域(20—40 km)各物理量的贡献对其强度和结构变化的影响十分重要。最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模式海温和大尺度环境垂直风切变对台风Saomei强度和结构变化的可能影响,讨论了台风Saomei在其增强和消弱阶段中,大尺度环境垂直风切变对其强度变化的负反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边界层 强度变化 Saomei 垂直风切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MS卫星资料的同化应用及与AMSUA/MHS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董佩明 刘健文 +1 位作者 刘桂青 黄江平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23-632,共10页
针对数值预报中ATMS卫星资料的同化应用问题,在WRFDA框架下扩展了对ATMS卫星资料的同化功能,选择2012年7月第9号强台风"苏拉"开展初步研究,比较了NOAA18卫星上搭载微波传感器AMSUA/MHS的结果,分析卫星资料特征并试验资料同化... 针对数值预报中ATMS卫星资料的同化应用问题,在WRFDA框架下扩展了对ATMS卫星资料的同化功能,选择2012年7月第9号强台风"苏拉"开展初步研究,比较了NOAA18卫星上搭载微波传感器AMSUA/MHS的结果,分析卫星资料特征并试验资料同化应用对区域数值预报的影响。结果表明,ATMS探测质量优于或与AMSUA/MHS相当;同时由于ATMS具备的高空间覆盖率、增多的温度探测扫描点和湿度探测通道,可为资料同化系统提供更丰富的观测信息,有效改善数值预报效果。ATMS卫星资料的降噪处理是资料同化应用的一个初始环节,对于个例的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可以降低噪声和提高资料的使用效果,但在湿度探测段低层通道存在经偏差订正后降噪处理结果误差有所增大的现象,说明针对处理方式还需要调整资料应用的多个环节。偏差订正前,卫星微波资料同化目前普遍使用的ATMS温度探测9通道和湿度探测22通道的卫星观测和模拟间存在较大偏差,是ATMS资料同化应用中需要注意的。此外,ATMS卫星探测与AMSUA/MHS探测通道设置较大的差别之一在于窗区通道,由此主要依据窗区通道探测的云检测方案在ATMS资料同化应用中需要加以调整和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预报 ATMS资料同化 WRFDA AMSUA/MH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大气中BTEX工作日与非工作日的浓度变化 被引量:18
10
作者 张俊刚 王跃思 +1 位作者 吴方堃 王珊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2-116,共5页
对2006年北京市大气中苯系物(BTEX)在工作日和非工作日的浓度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BTEX在非工作日的平均浓度比工作日低4.8%,其中"五一"和"十一"假期BTEX的浓度分别为54%和13.2%.BTEX在非工作日浓度降低的主要原... 对2006年北京市大气中苯系物(BTEX)在工作日和非工作日的浓度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BTEX在非工作日的平均浓度比工作日低4.8%,其中"五一"和"十一"假期BTEX的浓度分别为54%和13.2%.BTEX在非工作日浓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非工作日机动车使用量的减少.在工作日BTEX浓度峰值与上下班交通高峰有关,而在非工作日浓度从下午到夜间维持在一个较高浓度.BTEX各物质之间的比值在工作日和非工作日差别不大,但是各物质之间在非工作日的相关性比工作日好.苯和甲苯在工作日和非工作日都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乙苯和二甲苯之间在非工作日的相关性比工作日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系物 大气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环境建模与仿真技术 被引量:9
11
作者 蔡军 赵黎明 +2 位作者 许丽人 张美根 李鲲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815-1819,共5页
概述了大气环境建模与仿真技术领域的发展历程和技术现状,阐述了大气环境建模与仿真的关键基础技术,包括综合自然环境概念参考模型、大气环境建模技术、动态大气环境仿真技术、环境数据表示和交换技术、主环境库技术、环境剧情生成技术... 概述了大气环境建模与仿真技术领域的发展历程和技术现状,阐述了大气环境建模与仿真的关键基础技术,包括综合自然环境概念参考模型、大气环境建模技术、动态大气环境仿真技术、环境数据表示和交换技术、主环境库技术、环境剧情生成技术、大气环境对武器装备的影响仿真及评估技术、基于分布网络的大气环境仿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大气环境建模与仿真的校核验证和确认技术等,对大气环境建模与仿真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最后提出了大气环境建模与仿真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境 建模 仿真 发展现状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污染物SO_x输送方程的尺度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程新金 黄美元 +4 位作者 安峻岭 王自发 徐华英 周玲 肖辉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68-476,共9页
文中用量纲分析方法分析了控制大气污染物输送方程的动力学特性。提出了 6种反映大气污染物输送过程中各种动力、物理和化学过程相对重要性的动力学参数。并以硫氧化物为例进行了各参数量级大小分析 ,尤其对 3种起汇作用 (去除机理 )的... 文中用量纲分析方法分析了控制大气污染物输送方程的动力学特性。提出了 6种反映大气污染物输送过程中各种动力、物理和化学过程相对重要性的动力学参数。并以硫氧化物为例进行了各参数量级大小分析 ,尤其对 3种起汇作用 (去除机理 )的机理 (化学转化、干沉降和湿清除 )在不同尺度大气污染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 :在一般情况下 ,SO2 的气相化学作用小于干沉降和湿清除的作用 ;干沉降作用很依赖于模式最底层厚度的选取 ;在有降雨时湿清除作用一般较大。文中还对大气污染物SOx 输送方程各项特征量的量级作了分析对比 ,得出了控制不同尺度大气污染物输送过程的零级近似方程和一级近似方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输送方程 量纲分析 动力学参数 起汇作用 硫化物 气相化学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大气污染物扩散模拟系统开发 被引量:26
13
作者 彭新东 姜金华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9-144,共6页
简单介绍了一个应用于复杂地形、 下垫面条件下的中尺度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式的开发和利用; 并为城市大气质量数值模拟和预测的实施, 以兰州为例进行了初步的理想数值试验, 其结果将对改进模式和城市污染源的描述提供依据并积累经... 简单介绍了一个应用于复杂地形、 下垫面条件下的中尺度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式的开发和利用; 并为城市大气质量数值模拟和预测的实施, 以兰州为例进行了初步的理想数值试验, 其结果将对改进模式和城市污染源的描述提供依据并积累经验。同时这也是最终形成城市大气质量预测系统的前期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大气污染物 地形 空气质量 数值模拟 下垫面 大气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典型小区微气候特征观测与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林满 王宝民 刘辉志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4-129,共6页
根据广州下垫面类型和湿热气候特征,选取广州大学城一个小区为试验基地,在典型的晴朗天气条件下,通过实地观测和微尺度数值模式 ENVI-met,探讨该地区的微气候特征。数值模式能较好地模拟温度、湿度及流场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 根据广州下垫面类型和湿热气候特征,选取广州大学城一个小区为试验基地,在典型的晴朗天气条件下,通过实地观测和微尺度数值模式 ENVI-met,探讨该地区的微气候特征。数值模式能较好地模拟温度、湿度及流场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结果显示:①模拟区域内不同的下垫面存在高温低湿、低温高湿的现象;②毗邻两栋建筑之间可形成狭管流效应,风速值约为来流风速的1.4~1.7倍;③单体方形建筑物两侧出现角隅大风,阵风风速可达平均风速的2~3倍;④街谷型建筑之间有微弱的街谷涡旋形成,其强度与街谷的几何配置和来流风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气候 数值模拟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甲烷挥发性有机物(NMHCs)对北京大气臭氧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安俊琳 王跃思 孙扬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18-1324,共7页
以2005年北京大气中臭氧(O3)、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和NMHCs观测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夏季O3及其前体物的变化特征以及O3产生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北京夏季大气中O3体积分数较高,最高φ(O3)为199.79×10-9。按丙烯等量体积分... 以2005年北京大气中臭氧(O3)、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和NMHCs观测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夏季O3及其前体物的变化特征以及O3产生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北京夏季大气中O3体积分数较高,最高φ(O3)为199.79×10-9。按丙烯等量体积分数计算,大气中NMHCs体积分数以苯乙烯体积分数最高。AHC占总NMHCs的大部分,而AHC中以R-AROM最高。大气氧化剂OX产生率随着NOx的增加而递增,平均产生率为12.5×10-9h-1,而O3产生效率平均为4.0。O3净产生率在正午12:00最大,O3产生的过程中以过氧氢自由基的光化学生成反应为主。敏感性试验发现,大气中O3体积分数主要受NMHCs体积分数的控制,其中以R-AROM和R-OLE对大气中O3产生的贡献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非甲烷挥发性有机物(NMHCs) 臭氧产生效率 相对增量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甲烷碳氢化合物的光化学臭氧生成潜势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朱彬 李子华 +1 位作者 肖辉 黄美元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338-345,共8页
应用大气光化学模式研究了不同 NMHC/ NOx 比值时 ,各 NMHC物种的光化学臭氧生成潜势指数 ( IPOCP值 )。探讨了在较高 NMHC/ NOx 比值时 ,各 NMHC物种IPOCP值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不同结构、种类的 NMHC对光化学臭氧贡献有很大... 应用大气光化学模式研究了不同 NMHC/ NOx 比值时 ,各 NMHC物种的光化学臭氧生成潜势指数 ( IPOCP值 )。探讨了在较高 NMHC/ NOx 比值时 ,各 NMHC物种IPOCP值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不同结构、种类的 NMHC对光化学臭氧贡献有很大差异 ;各 NMHC物种的 IPOCP值随 NMHC/ NOx 比值、光化学反应的时间尺度变化而系统性地变化。 NOx、烯烃、芳烃和醛类的活性高寿命短 ,输送距离有限 ,主要表现为局地污染 ;烷烃类的活性低寿命长 ,可传输到较远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甲烷碳氢化合物 光化学臭氧生成潜势 大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集合同化方案的台风“海鸥”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江平 刘健文 +2 位作者 董佩明 张文军 黄红艳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13-1118,共6页
混合变分/集合同化是基于变分+集合思路新兴发展起来的一种资料同化方法。利用WRF和WRFDA最新版本3.5构建混合集合同化的流程,通过单点试验直观体现出混合集合同化方案"流依赖"背景误差协方差的影响。对台风"海鸥"... 混合变分/集合同化是基于变分+集合思路新兴发展起来的一种资料同化方法。利用WRF和WRFDA最新版本3.5构建混合集合同化的流程,通过单点试验直观体现出混合集合同化方案"流依赖"背景误差协方差的影响。对台风"海鸥"路径和强度的模拟和分析表明,混合集合同化方案在台风路径和强度的预报上要强于三维变分同化方案。对比两种方案同化后的分析场表明,混合集合同化方案分析出的台风中心强度优于三维变分同化方案分析结果,其原因一方面是混合集合同化方案初始场是采用集合平均的结果,另一方面是混合集合同化方案采用"流依赖"背景误差协方差的影响,这两个因素对台风的预报准确性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料同化 数值预报 台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散系数反演及其差分格式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峰 胡非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1-338,共8页
空气污染预报属于正问题 ,而从污染物浓度来求解扩散系数则属于反问题。正问题和反问题有着本质的不同 ,在解的定义和求解方法上也有很大的区别。从最优控制的角度定义了大气边界层中垂直扩散系数反演问题的解 ,用伴随模式方法得到目标... 空气污染预报属于正问题 ,而从污染物浓度来求解扩散系数则属于反问题。正问题和反问题有着本质的不同 ,在解的定义和求解方法上也有很大的区别。从最优控制的角度定义了大气边界层中垂直扩散系数反演问题的解 ,用伴随模式方法得到目标函数的梯度并求解反问题。研究中发现 ,反演的结果与模式差分格式的选取有关 ,与测试源的设置也有直接的关系。在经过多次数值试验后 ,对于误差的来源进行了理论分析 ,发现了反演结果与差分格式及测试源之间的联系 ,得到了满意的反演结果 ,并为实验测定扩散系数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系数 差分格式 空气污染 污染物浓度 反演 最优控制 伴随模式 大气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正压大气运动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峰 胡非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68-171,共4页
用一种新近发展起来的、基于统计力学的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了正压大气的运动。在一般格子Boltzmann的基础上,加入了科氏力和重力,用流体柱高度代替一般模型中的密度,避免了不可压缩流动计算的困难。
关键词 格子BOLTZMANN方法 正压大气 地转风 气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北冕(0809)数值预报敏感初始误差研究
20
作者 黄江平 董佩明 +1 位作者 李超 刘君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5-434,共10页
基于WRF四维变分伴随模式建立数值预报敏感初始误差计算流程并对台风北冕(0809)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线性化近似的伴随敏感分析方法对台风系统在24 h内适用。构造敏感初始误差的参考系数存在一个合理的取值范围,参考系数取为0.08... 基于WRF四维变分伴随模式建立数值预报敏感初始误差计算流程并对台风北冕(0809)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线性化近似的伴随敏感分析方法对台风系统在24 h内适用。构造敏感初始误差的参考系数存在一个合理的取值范围,参考系数取为0.08效果最好。在初始场中去除敏感初始误差能够有效减少预报误差,改善台风路径预报效果,依据24 h预报误差计算出的敏感初始误差订正对24 h后台风数值预报效果也有明显影响。另外,敏感初始误差分布在台风中心附近,伴随台风系统环流且各物理量分布形态相似。对流层下层和中上层的敏感初始误差均对数值预报效果有所影响,对流层中上层的作用略大于对流层下层。敏感初始误差中各物理量对数值预报改善的贡献各不相同,相对而言,风场的贡献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伴随模式 台风北冕 初始误差 数值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