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气污染资料同化与应用综述
被引量:
16
1
作者
朱江
唐晓
+1 位作者
王自发
吴林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07-620,共14页
我国正面临以高浓度臭氧和细颗粒物为典型特征的大气复合污染问题,对其进行模拟和预报是有效应对大气污染的关键。大气复合污染预报的不确定性来源复杂,同时存在化学非线性的影响,各种模式输入不确定性对模拟预报影响的时空差异较大,从...
我国正面临以高浓度臭氧和细颗粒物为典型特征的大气复合污染问题,对其进行模拟和预报是有效应对大气污染的关键。大气复合污染预报的不确定性来源复杂,同时存在化学非线性的影响,各种模式输入不确定性对模拟预报影响的时空差异较大,从而导致很多不确定性约束方法难以确定关键的不确定性因子而进行有针对性的约束和订正。利用资料同化方法融合模式、多源观测等信息,减小模式输入数据的不确定性成为提升大气污染模拟预报精度的关键。本文将简要介绍大气污染资料同化相关的模式不确定性、同化算法以及污染物浓度场同化、源反演研究上的进展,探讨大气污染资料同化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料同化
大气复合污染
模式不确定性
浓度场同化
源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汤加火山喷发SO_(2)全球传输扩散态势模拟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宿兴涛
邓志武
安豪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6-106,共11页
针对2022年1月汤加火山喷发SO_(2)全球扩散态势,采用拉格朗日粒子扩散模式(FLEXPART),基于卫星监测信息对SO_(2)源项进行评估和设计,在此基础上开展数值模拟(截至2022年2月20日).结果表明,火山喷发初期模式对SO_(2)南北扩散范围模拟偏窄...
针对2022年1月汤加火山喷发SO_(2)全球扩散态势,采用拉格朗日粒子扩散模式(FLEXPART),基于卫星监测信息对SO_(2)源项进行评估和设计,在此基础上开展数值模拟(截至2022年2月20日).结果表明,火山喷发初期模式对SO_(2)南北扩散范围模拟偏窄,但随着时间演变与观测呈现逐渐吻合趋势;SO_(2)主体位于南半球,向西传输区域主要位于0~30°S纬度带,最大传输速度约22.5°/d,在研究时段跨赤道传输作用弱,对北半球和我国影响小;SO_(2)在西向传输过程中总体保持前高后低倾斜态势,传输最快高度和向上扩散最大高度分别位于27km和31km左右;截至2月20日,SO_(2)累积地面沉降已扩展至60°N以南全球大部分区域,主要区域位于0~50°S纬度带,沉降最强地区位于澳大利亚东部、汤加火山西北部和南美洲南部.研究结果可为汤加火山气候效应评估提供数据支撑和思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加火山
SO_(2)
扩散
FLEXPA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华北平原典型农田土壤氧化亚氮的排放特征
被引量:
51
3
作者
叶欣
李俊
+4 位作者
王迎红
刘恩民
李瑞雪
于强
陈炳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86-1191,共6页
采用静态箱法研究了华北平原典型农田土壤N2O通量的日变化、季节变化特征,并分析土壤温度、水分对土壤N2O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作物生长季节内,华北平原玉米田、大豆田、棉花田土壤的N2O平均通量分别为244.3±27.9、177.8±2...
采用静态箱法研究了华北平原典型农田土壤N2O通量的日变化、季节变化特征,并分析土壤温度、水分对土壤N2O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作物生长季节内,华北平原玉米田、大豆田、棉花田土壤的N2O平均通量分别为244.3±27.9、177.8±27.1和88.2±8.1mg·m-·2h-1。玉米田、大豆田和棉花田土壤N2O排放均呈明显的季节变化,苗期玉米田和大豆田、抽雄吐丝期玉米田及始花期棉花田土壤N2O的释放峰均由施肥所致,始花期大豆田土壤N2O的释放峰主要与大豆自身生理代谢活动及降水有关。玉米田土壤N2O通量的日过程为午后-凌晨双峰型,棉花田土壤N2O通量的日过程变化多样:有白天-夜间双峰型、白天或夜间单峰型、平缓型4种。观测到的土壤N2O排放的日变化类型主要受土壤湿度影响,随着土壤湿度降低,土壤N2O排放的日最高值从夜间转至白天,其日较差变小。玉米田、大豆田、棉花田土壤N2O排放通量均随地温增加呈指数增长,并都达到0.01显著水平。观测期间玉米田、大豆田、棉花田土壤N2O排放通量与土壤水分相关性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N2O排放
华北平原
棉花田
玉米田
大豆田
土壤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建省几种主要红壤性水稻土的硝化与反硝化活性
被引量:
27
4
作者
丁洪
王跃思
+1 位作者
项虹艳
李卫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15-719,共5页
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研究了4种红壤性水稻土硝化和反硝化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氮肥在4种土壤中的硝化率差异极显著,表现为灰泥土>浅灰黄泥沙土>灰黄泥土>黄泥土,培养642h后硝化率分别为85.6%、24.3%、22.5%和6.7%。不同土壤...
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研究了4种红壤性水稻土硝化和反硝化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氮肥在4种土壤中的硝化率差异极显著,表现为灰泥土>浅灰黄泥沙土>灰黄泥土>黄泥土,培养642h后硝化率分别为85.6%、24.3%、22.5%和6.7%。不同土壤的硝化率与土壤中硝化细菌数(主要是亚硝酸菌)显著相关(r2=0.95),pH值最高和最低的土壤其硝化率分别表现出最高和最低,但浅灰黄泥沙土在pH5.1条件下,硝化率可达24.3%。在施氮肥条件下,不同土壤的反硝化活性差异也极显著,其中黄泥土反硝化活性最高,氮肥反硝化损失量达25.16μgN·g-1土,占施氮量的12.12%,反硝化作用可能是该土壤氮肥损失的主要途径之一;另外3种土壤间反硝化活性差异不显著,氮肥反硝化损失量仅占施氮量的-0.15%~0.27%。反硝化菌数量与氮肥反硝化损失量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可以认为反硝化作用在不同类型土壤氮肥损失中的作用和贡献有很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红壤性水稻土
硝化
反硝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华北平原几种主要类型土壤的硝化及反硝化活性
被引量:
38
5
作者
丁洪
蔡贵信
+1 位作者
王跃思
陈德立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90-393,共4页
取用华北平原5种主要土壤进行实验室培养试验,研究不同类型土壤间硝化反硝化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培养28h后砂姜黑土、潮土、褐土、盐渍土和风沙土的硝化率分别为7.9%、20.8%、46.4%、22.5%和20.3%;148h后砂姜黑土的硝化率为18.7%,其它...
取用华北平原5种主要土壤进行实验室培养试验,研究不同类型土壤间硝化反硝化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培养28h后砂姜黑土、潮土、褐土、盐渍土和风沙土的硝化率分别为7.9%、20.8%、46.4%、22.5%和20.3%;148h后砂姜黑土的硝化率为18.7%,其它4种土壤达98.4%—100%,基本硝化完全;培养268h释放的N2O总量分别为0.04、0.27、0.24、0.41和0.45μgN·g-1土。培养650h的反硝化损失量分别为0.6、0.3、0.08、0.02和0.05μgN·g-1土。可见,不同的土壤中砂姜黑土的硝化作用活性较弱,而反硝化活性较强;潮土、褐土、盐渍土和风沙土的硝化作用活性较强,而反硝化活性相对较弱。土壤的硝化及反硝化作用与土壤质地和pH有关,与硝化和反硝化菌数量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
氧化氮
华北平原
类型
土壤监测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气污染资料同化与应用综述
被引量:
16
1
作者
朱江
唐晓
王自发
吴林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国际气候与环境
科学
中心(ICCES)
中国科学院
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大气
边界层
物理与
大气
化学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
lapc
)
出处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07-620,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644216、41575128
文摘
我国正面临以高浓度臭氧和细颗粒物为典型特征的大气复合污染问题,对其进行模拟和预报是有效应对大气污染的关键。大气复合污染预报的不确定性来源复杂,同时存在化学非线性的影响,各种模式输入不确定性对模拟预报影响的时空差异较大,从而导致很多不确定性约束方法难以确定关键的不确定性因子而进行有针对性的约束和订正。利用资料同化方法融合模式、多源观测等信息,减小模式输入数据的不确定性成为提升大气污染模拟预报精度的关键。本文将简要介绍大气污染资料同化相关的模式不确定性、同化算法以及污染物浓度场同化、源反演研究上的进展,探讨大气污染资料同化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资料同化
大气复合污染
模式不确定性
浓度场同化
源反演
Keywords
Data assimilation
Air pollution
Model uncertainty
Concentration field assimilation
Emission inversion
分类号
P402 [天文地球—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汤加火山喷发SO_(2)全球传输扩散态势模拟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宿兴涛
邓志武
安豪
机构
北京应用气象
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大气
边界层
物理与
大气
化学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
lapc
)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6-106,共11页
基金
国防科技基础加强计划资助项目(2021-JCJQ-JJ-1058)。
文摘
针对2022年1月汤加火山喷发SO_(2)全球扩散态势,采用拉格朗日粒子扩散模式(FLEXPART),基于卫星监测信息对SO_(2)源项进行评估和设计,在此基础上开展数值模拟(截至2022年2月20日).结果表明,火山喷发初期模式对SO_(2)南北扩散范围模拟偏窄,但随着时间演变与观测呈现逐渐吻合趋势;SO_(2)主体位于南半球,向西传输区域主要位于0~30°S纬度带,最大传输速度约22.5°/d,在研究时段跨赤道传输作用弱,对北半球和我国影响小;SO_(2)在西向传输过程中总体保持前高后低倾斜态势,传输最快高度和向上扩散最大高度分别位于27km和31km左右;截至2月20日,SO_(2)累积地面沉降已扩展至60°N以南全球大部分区域,主要区域位于0~50°S纬度带,沉降最强地区位于澳大利亚东部、汤加火山西北部和南美洲南部.研究结果可为汤加火山气候效应评估提供数据支撑和思路借鉴.
关键词
汤加火山
SO_(2)
扩散
FLEXPART
Keywords
Tonga volcano
SO_(2)
diffusion
FLEXPART
分类号
X1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P435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北平原典型农田土壤氧化亚氮的排放特征
被引量:
51
3
作者
叶欣
李俊
王迎红
刘恩民
李瑞雪
于强
陈炳新
机构
中国科学院
地理
科学
与资源
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大气
边界层
物理与
大气
化学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
lapc
)
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
学院
山东省禹城市水务局
出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86-1191,共6页
基金
国家973计划(2002CB412501)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SW-01-01B)
文摘
采用静态箱法研究了华北平原典型农田土壤N2O通量的日变化、季节变化特征,并分析土壤温度、水分对土壤N2O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作物生长季节内,华北平原玉米田、大豆田、棉花田土壤的N2O平均通量分别为244.3±27.9、177.8±27.1和88.2±8.1mg·m-·2h-1。玉米田、大豆田和棉花田土壤N2O排放均呈明显的季节变化,苗期玉米田和大豆田、抽雄吐丝期玉米田及始花期棉花田土壤N2O的释放峰均由施肥所致,始花期大豆田土壤N2O的释放峰主要与大豆自身生理代谢活动及降水有关。玉米田土壤N2O通量的日过程为午后-凌晨双峰型,棉花田土壤N2O通量的日过程变化多样:有白天-夜间双峰型、白天或夜间单峰型、平缓型4种。观测到的土壤N2O排放的日变化类型主要受土壤湿度影响,随着土壤湿度降低,土壤N2O排放的日最高值从夜间转至白天,其日较差变小。玉米田、大豆田、棉花田土壤N2O排放通量均随地温增加呈指数增长,并都达到0.01显著水平。观测期间玉米田、大豆田、棉花田土壤N2O排放通量与土壤水分相关性均不显著。
关键词
土壤N2O排放
华北平原
棉花田
玉米田
大豆田
土壤温度
Keywords
soil N2O emission
North China Plain
cotton field
maize field
soybean field
soil temperature
分类号
S152.6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省几种主要红壤性水稻土的硝化与反硝化活性
被引量:
27
4
作者
丁洪
王跃思
项虹艳
李卫华
机构
福建省农业
科学院
土壤肥料
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apc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apc
出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15-719,共5页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F0100001)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
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LAPC-KF-2003-02)
文摘
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研究了4种红壤性水稻土硝化和反硝化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氮肥在4种土壤中的硝化率差异极显著,表现为灰泥土>浅灰黄泥沙土>灰黄泥土>黄泥土,培养642h后硝化率分别为85.6%、24.3%、22.5%和6.7%。不同土壤的硝化率与土壤中硝化细菌数(主要是亚硝酸菌)显著相关(r2=0.95),pH值最高和最低的土壤其硝化率分别表现出最高和最低,但浅灰黄泥沙土在pH5.1条件下,硝化率可达24.3%。在施氮肥条件下,不同土壤的反硝化活性差异也极显著,其中黄泥土反硝化活性最高,氮肥反硝化损失量达25.16μgN·g-1土,占施氮量的12.12%,反硝化作用可能是该土壤氮肥损失的主要途径之一;另外3种土壤间反硝化活性差异不显著,氮肥反硝化损失量仅占施氮量的-0.15%~0.27%。反硝化菌数量与氮肥反硝化损失量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可以认为反硝化作用在不同类型土壤氮肥损失中的作用和贡献有很大差异。
关键词
福建
红壤性水稻土
硝化
反硝化活性
Keywords
acidic paddy soil
nitrification
denitrification
nitrous oxide
分类号
S15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北平原几种主要类型土壤的硝化及反硝化活性
被引量:
38
5
作者
丁洪
蔡贵信
王跃思
陈德立
机构
福建省农业
科学院
土壤肥料
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南京土壤
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大气
边界层
物理与
大气
化学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
lapc
)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
出处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90-393,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9901010
39790100)
+3 种基金
中国科学院王宽诚博士后基金
中国博士后基金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LAPC-KF-2001-02)
中澳合作项目(ACIARLWR196/164)
文摘
取用华北平原5种主要土壤进行实验室培养试验,研究不同类型土壤间硝化反硝化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培养28h后砂姜黑土、潮土、褐土、盐渍土和风沙土的硝化率分别为7.9%、20.8%、46.4%、22.5%和20.3%;148h后砂姜黑土的硝化率为18.7%,其它4种土壤达98.4%—100%,基本硝化完全;培养268h释放的N2O总量分别为0.04、0.27、0.24、0.41和0.45μgN·g-1土。培养650h的反硝化损失量分别为0.6、0.3、0.08、0.02和0.05μgN·g-1土。可见,不同的土壤中砂姜黑土的硝化作用活性较弱,而反硝化活性较强;潮土、褐土、盐渍土和风沙土的硝化作用活性较强,而反硝化活性相对较弱。土壤的硝化及反硝化作用与土壤质地和pH有关,与硝化和反硝化菌数量无明显相关性。
关键词
土壤
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
氧化氮
华北平原
类型
土壤监测
活性
Keywords
different soil
nitrification
denitrification
nitrous oxide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83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气污染资料同化与应用综述
朱江
唐晓
王自发
吴林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汤加火山喷发SO_(2)全球传输扩散态势模拟研究
宿兴涛
邓志武
安豪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华北平原典型农田土壤氧化亚氮的排放特征
叶欣
李俊
王迎红
刘恩民
李瑞雪
于强
陈炳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5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福建省几种主要红壤性水稻土的硝化与反硝化活性
丁洪
王跃思
项虹艳
李卫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华北平原几种主要类型土壤的硝化及反硝化活性
丁洪
蔡贵信
王跃思
陈德立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1
3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