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3-2014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效果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18
1
作者 高文康 唐贵谦 +4 位作者 吉东生 刘子锐 宋涛 程萌田 王跃思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67-1574,共8页
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颁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下称《行动计划》).为研究《行动计划》颁布前后我国不同地区大气污染状况变化及其防治措施效果,通过分析2013—2014年"中国大气气溶胶研究网络(CARE-China)"36个监测站点ρ... 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颁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下称《行动计划》).为研究《行动计划》颁布前后我国不同地区大气污染状况变化及其防治措施效果,通过分析2013—2014年"中国大气气溶胶研究网络(CARE-China)"36个监测站点ρ(PM(2.5)),结合同期环境保护部公布的74个重点城市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数据和OMI卫星数据,分析了我国不同地区ρ(PM(2.5))变化及其原因;同时,以北京为例,分析了不同粒径段中颗粒物质量浓度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1京津冀及其周边、长三角、珠三角、西南、成渝、西北、华中、关中和东北9个地区ρ(PM(2.5))年均值下降了1.1-16.3μg/m3.其中,京津冀及其周边、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和关中地区降幅均超过10.0%,分别为10.2%、10.7%、11.6%、16.9%和20.8%.2不同地区ρ(NO2)和ρ(SO2)年均值变化基本一致,近地面ρ(NO2)年均值在京津冀及其周边、珠三角、西南、成渝和华中等地区降幅在3.0%-9.2%之间,但是华北平原地区NO2柱浓度下降明显,降幅在10.0%-20.0%之间.3北京地区ρ(PM1)和ρ(PM(2.5))年均值分别下降了5.7和0.2μg/m3,并且ρ(NO3-)和ρ(SO42-)年均值在PM1和PM(2.5)中均有所下降,但ρ(PM1-2.5)与其ρ(NH4+)年均值升幅分别为27.9%和16.2%.因此,京津冀及其周边地区在防治措施实施过程中,在控制高架点源与实施脱硝措施等情况下,应逐步加强近地面面源和线源的控制力度;在实施SO2和NOx减排措施的同时,还需要重视机动车三元催化过程和燃煤电厂脱硫脱硝过程中可能导致的NH3排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细颗粒物 脱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污染资料同化与应用综述 被引量:16
2
作者 朱江 唐晓 +1 位作者 王自发 吴林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07-620,共14页
我国正面临以高浓度臭氧和细颗粒物为典型特征的大气复合污染问题,对其进行模拟和预报是有效应对大气污染的关键。大气复合污染预报的不确定性来源复杂,同时存在化学非线性的影响,各种模式输入不确定性对模拟预报影响的时空差异较大,从... 我国正面临以高浓度臭氧和细颗粒物为典型特征的大气复合污染问题,对其进行模拟和预报是有效应对大气污染的关键。大气复合污染预报的不确定性来源复杂,同时存在化学非线性的影响,各种模式输入不确定性对模拟预报影响的时空差异较大,从而导致很多不确定性约束方法难以确定关键的不确定性因子而进行有针对性的约束和订正。利用资料同化方法融合模式、多源观测等信息,减小模式输入数据的不确定性成为提升大气污染模拟预报精度的关键。本文将简要介绍大气污染资料同化相关的模式不确定性、同化算法以及污染物浓度场同化、源反演研究上的进展,探讨大气污染资料同化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料同化 大气复合污染 模式不确定性 浓度场同化 源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汤加火山喷发SO_(2)全球传输扩散态势模拟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宿兴涛 邓志武 安豪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6-106,共11页
针对2022年1月汤加火山喷发SO_(2)全球扩散态势,采用拉格朗日粒子扩散模式(FLEXPART),基于卫星监测信息对SO_(2)源项进行评估和设计,在此基础上开展数值模拟(截至2022年2月20日).结果表明,火山喷发初期模式对SO_(2)南北扩散范围模拟偏窄... 针对2022年1月汤加火山喷发SO_(2)全球扩散态势,采用拉格朗日粒子扩散模式(FLEXPART),基于卫星监测信息对SO_(2)源项进行评估和设计,在此基础上开展数值模拟(截至2022年2月20日).结果表明,火山喷发初期模式对SO_(2)南北扩散范围模拟偏窄,但随着时间演变与观测呈现逐渐吻合趋势;SO_(2)主体位于南半球,向西传输区域主要位于0~30°S纬度带,最大传输速度约22.5°/d,在研究时段跨赤道传输作用弱,对北半球和我国影响小;SO_(2)在西向传输过程中总体保持前高后低倾斜态势,传输最快高度和向上扩散最大高度分别位于27km和31km左右;截至2月20日,SO_(2)累积地面沉降已扩展至60°N以南全球大部分区域,主要区域位于0~50°S纬度带,沉降最强地区位于澳大利亚东部、汤加火山西北部和南美洲南部.研究结果可为汤加火山气候效应评估提供数据支撑和思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加火山 SO_(2) 扩散 FLEXPA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平原典型农田土壤氧化亚氮的排放特征 被引量:51
4
作者 叶欣 李俊 +4 位作者 王迎红 刘恩民 李瑞雪 于强 陈炳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86-1191,共6页
采用静态箱法研究了华北平原典型农田土壤N2O通量的日变化、季节变化特征,并分析土壤温度、水分对土壤N2O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作物生长季节内,华北平原玉米田、大豆田、棉花田土壤的N2O平均通量分别为244.3±27.9、177.8±2... 采用静态箱法研究了华北平原典型农田土壤N2O通量的日变化、季节变化特征,并分析土壤温度、水分对土壤N2O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作物生长季节内,华北平原玉米田、大豆田、棉花田土壤的N2O平均通量分别为244.3±27.9、177.8±27.1和88.2±8.1mg·m-·2h-1。玉米田、大豆田和棉花田土壤N2O排放均呈明显的季节变化,苗期玉米田和大豆田、抽雄吐丝期玉米田及始花期棉花田土壤N2O的释放峰均由施肥所致,始花期大豆田土壤N2O的释放峰主要与大豆自身生理代谢活动及降水有关。玉米田土壤N2O通量的日过程为午后-凌晨双峰型,棉花田土壤N2O通量的日过程变化多样:有白天-夜间双峰型、白天或夜间单峰型、平缓型4种。观测到的土壤N2O排放的日变化类型主要受土壤湿度影响,随着土壤湿度降低,土壤N2O排放的日最高值从夜间转至白天,其日较差变小。玉米田、大豆田、棉花田土壤N2O排放通量均随地温增加呈指数增长,并都达到0.01显著水平。观测期间玉米田、大豆田、棉花田土壤N2O排放通量与土壤水分相关性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N2O排放 华北平原 棉花田 玉米田 大豆田 土壤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平原几种主要类型土壤的硝化及反硝化活性 被引量:38
5
作者 丁洪 蔡贵信 +1 位作者 王跃思 陈德立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90-393,共4页
取用华北平原5种主要土壤进行实验室培养试验,研究不同类型土壤间硝化反硝化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培养28h后砂姜黑土、潮土、褐土、盐渍土和风沙土的硝化率分别为7.9%、20.8%、46.4%、22.5%和20.3%;148h后砂姜黑土的硝化率为18.7%,其它... 取用华北平原5种主要土壤进行实验室培养试验,研究不同类型土壤间硝化反硝化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培养28h后砂姜黑土、潮土、褐土、盐渍土和风沙土的硝化率分别为7.9%、20.8%、46.4%、22.5%和20.3%;148h后砂姜黑土的硝化率为18.7%,其它4种土壤达98.4%—100%,基本硝化完全;培养268h释放的N2O总量分别为0.04、0.27、0.24、0.41和0.45μgN·g-1土。培养650h的反硝化损失量分别为0.6、0.3、0.08、0.02和0.05μgN·g-1土。可见,不同的土壤中砂姜黑土的硝化作用活性较弱,而反硝化活性较强;潮土、褐土、盐渍土和风沙土的硝化作用活性较强,而反硝化活性相对较弱。土壤的硝化及反硝化作用与土壤质地和pH有关,与硝化和反硝化菌数量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 氧化氮 华北平原 类型 土壤监测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北京奥体中心空气质量演变特征 被引量:10
6
作者 高庆先 李亮 +4 位作者 黄炳博 高文康 高文欧 苏布达 王学中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5-474,共10页
利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的实时大气环境监测资料,选择北京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下称北京奥体中心)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14年全年北京奥体中心空气质量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2014年全年北京奥体中心首要污染污染物为PM_(2.5),其次是NO_2,... 利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的实时大气环境监测资料,选择北京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下称北京奥体中心)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14年全年北京奥体中心空气质量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2014年全年北京奥体中心首要污染污染物为PM_(2.5),其次是NO_2,而PM_(2.5)和PM10出现中度污染以上的污染事件主要集中在冬季和春末秋初;2PM_(2.5)、PM_(10)、SO_2、NO_2、O_3和CO等主要污染物的年均质量浓度分别为89.75、141.12、21.83、64.26、48.60和1 210μg/m^3.其中年均ρ(PM_(2.5))是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35μg/m^3)的2.6倍,年均ρ(PM10)也是其二级标准限值(70μg/m^3)的2.0倍,年均ρ(SO_2)略高于其一级标准限值(20μg/m^3),而年均ρ(NO_2)则高于其标准限值(40μg/m^3);3北京奥体中心全年逐月ρ(SO_2)/ρ(NO_2)都小于1.00,年均值为0.37,反映出北京目前硝酸型污染特征越来越明显;4针对不同污染等级下各类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分析结果显示,严重污染时ρ(PM_(2.5))和ρ(PM10)平均值分别高达324.75和494.98μg/m^3,分别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空气质量准则》推荐24 h平均浓度准则值的13和10倍,其浓度如此之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5ρ(PM_(2.5))年均24 h变化趋势表明,ρ(PM_(2.5))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出现2个峰值,高峰值出现在午夜时分(23:00—翌日01:00),次高峰值出现在上午(09:00—11:00),最低值出现在下午(15:00—17:00),次低谷值则出现在凌晨(05:00—07:00),说明ρ(PM_(2.5))除与混合层高度日变化特征密切相关外,还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一定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北京奥体中心 PM2.5 PM10 SO2 N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