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突发性大气污染监测与预报技术集成移动平台 被引量:8
1
作者 安俊岭 向伟玲 +9 位作者 韩志伟 郑毅 王自发 王歆华 吴剑斌 晏平仲 李杰 屈玉 陈勇 李嘉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41-1247,共7页
为应对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科学决策和规范处置的需要,在国家"863"课题"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模拟与风险控制技术"资助下,我国首个突发性大气污染监测与预报技术集成(IMF)移动平台研发成功.2010年7月5日至8月6日在北... 为应对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科学决策和规范处置的需要,在国家"863"课题"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模拟与风险控制技术"资助下,我国首个突发性大气污染监测与预报技术集成(IMF)移动平台研发成功.2010年7月5日至8月6日在北京市阳坊地区的综合外场实验表明,IMF移动平台从燃油燃烧事故监测至应急预案发布需时约5min.采用逐次偏差订正法,有效改进了气象预报场,实验中近地面黑碳预报最大浓度较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 模式 预报 应急预案 傅里叶变换红外遥测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新安江水库4次泄洪极端降水与环流背景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洪韬 严中伟 +1 位作者 戴新刚 黄刚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8-204,共7页
用观测记录和再分析数据NCEP-2合成分析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新安江水库4次泄洪事件中降水及环流背景场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泄洪事件通常发生在江淮梅雨期间,泄洪前存在一个季节尺度多雨期,从4月中旬起降水累积量大都超过气候平均值;... 用观测记录和再分析数据NCEP-2合成分析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新安江水库4次泄洪事件中降水及环流背景场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泄洪事件通常发生在江淮梅雨期间,泄洪前存在一个季节尺度多雨期,从4月中旬起降水累积量大都超过气候平均值;在临近泄洪前都出现累积降水量激增的暴雨过程,说明泄洪事件既有持续性多雨的气候背景,又有极端降水事件的参与。合成分析表明,4—6月从新安江上游至杭州湾一带存在一个区域尺度的降水偏多带,中心在水库产流区黄山附近。与此对应,对流层存在有利于江南降水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型和定常水汽输送场,6月呈现贝加尔湖阻塞型梅雨环流形势。统计分析亦揭示泄洪事件当年南海季风和梅雨爆发偏早,梅雨期偏长。这些结果表明,新安江水库泄洪事件有先期的天气气候背景,结合专业预测分析和管理决策,有可能避免某些泄洪事件,提高水库风险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江水库 泄洪事件 累积降水 天气气候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